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810章 张岱在帝都14

明末球长 第810章 张岱在帝都14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张岱带着无边的惊恐,这比传说中帝都要求剃发还要可怕,说道:“但那公务员,可是要管理朝政的!”

  郭解放说道:“是啊,所以我们的要求,就是由吏入官啊。”

  张岱知道眼前这小伙子三年前还是个乞儿,不指望他懂什么微言大义,说道:“但是如若不通经义为官的话,就会……”

  他有心说点什么,但发现什么也说不了。

  郭解放却是大大咧咧的,他询问过长老们该如何接待这些有兴趣朝长老们靠拢的商人们。

  不过长老们此时日理万机,却只能得到简单的回应:“这个时代江南商人基本上无法作为单独的势力出现,接待得体就好。”

  开玩笑,大家本身就不在乎啊。

  当然了,如果多收点学生,工资效绩也高点不是?

  张岱的心情很不好。

  原本他以为的,这种学校,不过是给贩夫走卒的孩子读书,因此再强求学什么四书五经,就太过过分,学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看的懂朝廷下发的征税文书就已经足够了。

  事实上,这也给了张岱新的思路,毕竟在大明朝,过多的童生秀才耗费一生读那些毫无用处的东西,也算是一个政治隐患不是。

  他的想法很简单,以后士族大族的孩子可以去读那些书院,请高明一些的先生考试,上各种什么“常春藤书院”的地方读书,绝对是每年365天的精英教育,而那些娃娃们呢,学个字儿,搞个快乐教育,教育他们要认命,快乐的做个仆人伺候人就好。

  但是现在,有人告诉他,帝都这里却完全不同,他自然就好像吃了个虫子一样难受。

  “所以我建议你们,没必要自己盖学校,我们正经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都是素质不错,里面着实有几个,哪怕是长老也称赞的很,将来考中考试是很简单的,你们的子女在里面,也可以混个人情啊。”

  任何地方都有人情不是。

  但是张岱对这所学校已经是完全没有好感了,这已经不是抢夺他的钱财了,而是将他人生代表的东西完全否定的地方。

  到了吃饭的时候,这里的食堂却是以餐车供应,也算是吸引老百姓将半大小子们送来读书的吸引点,当然了,大多数人并不缺这点钱了,不过能省则省不是,况且目前帝都还真不是需要小孩子参加劳动的程度。

  这一点完全不必那些老师参与,自然有餐饮公司将做好的饭菜送到校门口,之后就是值日生们快步过来,按照名单收拢,送到教室里去。

  许多学生是一边做题一边吃东西,张岱倒也不缺这口吃的,不过还是很有兴趣,他到底年纪不小,经历了明末多少次血雨腥风,知道世事就是如此,只要小心应对,什么情况都可以应付啊。

  每组值日生都推着小车,上面满载了食盒和一个大桶,到了教室后,就开始将食物分发在每个人的桌子上,而他们开始吃饭的时候,也都会拿出一个杯子,去那大桶处接那种汤。

  汤是鸡蛋汤,而那食盒里很满,底下是米饭,上面却是有不少种类的饭菜,起码张岱眼力极好,每个人的食盒里除了必然会有的卤蛋,还会有肉丝、豆腐、木耳等东西。

  张岱很快明白了,为什么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某商人派人送货去城外某座大营,正好看见那些大兵开伙,看见他们平日里吃的东西后,那个原本忠心耿耿可以为主子杀人的后生当场要求入伍当兵了。

  这些东西,在张岱看来绝不稀罕,都是普通货色,但他绝对养活不起所有的下人吃下去。

  当然了,原本也不需要的,在江南,失地农民是占据主流的,在一个一辈子也就那么几天吃到白米白面,大多数人吃不饱,活不到40岁的时代,只需要一顿不是很饱很好的饭,就可以找到忠心耿耿的苦力了。

  刹那间他想到了一种人,家丁。

  这个时代许多武将乃至于文人都养一群家丁,大多数都是从老家找来的族人乡党,平日里好吃好喝,甚至偶尔还安排女人,基本上就是要你在关键时刻用性命换取主子的荣华富贵的。

  也就是家丁才会吃到这种饭食了啊。

  但是这些都不过是小娃娃了。

  “看来他们是真把这些小孩子当嫡系养活。”

  张岱倒也开始肃然起敬。

  历史上,每一个长期存在的王朝都有自己的基本盘,哪怕是武则天做皇帝,那些北门学士在里面也是出力不少,而我大明在土木堡之变之前,贵族还是很有力量的存在啊。

  用这样的解释,倒也可以说明白,帝都这地方自然遍布了新朝新贵的孩子,哪怕是普通人,可能也与长老们关系深厚,用来当做嫡系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啊。

  所以这样自我解释,倒也让张岱安心不少,可不是吗,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来说,哪有儒生这样一群忠心耿耿的狗那么好用,居然不用他们,怎么想也不对。

  这种事情,跟郭解放这种没什么心计,一门心思做事,而不是做人、害人的人没必要谈。

  那些小娃娃吃饭的速度很快,不过全都是一点不剩的打扫干净,值日生等到全都吃饱,然后推着车将食盒洗了,时间也不过刚刚好还差一会1点。

  新式小学不讲究什么休息时间,对长老们来说,时间不等人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欧洲的科学家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科研体系,如果中国不加紧时间打造自己的科学和工程师体系,一点点的进步又如何保持?

  哪怕是如何压榨,都必须在十年内,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批科学家、工程师!

  张岱此时心情依然不好,这所学校虽然布置的很好,但本质上没有超出他的见识,无非是传道解惑,考试制度这玩意可是中国人的发明,正如那些夸夸其谈欧洲多么先进的人,如果没有中国人传播过去的造纸术,百年翻译运动如何开展?

  没有百年翻译运动就没有走出中世纪的欧洲,就没有文艺复兴,就没有大航海时代,就没有地理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电脑可以用来看片。

  而历史公认,百年翻译运动的起点,却是与大唐军队作战时候,被俘虏的几个唐人。

  阿拉伯造纸业始于8世纪中叶,在751年的塔拉斯河战役之后,一些中国战俘被带到撒马尔罕,一份文件指出:战俘来自中国。其中一人通晓造纸术,故此人开始造纸,之后,造纸术流传甚广,成为撒马尔罕人的一宗主要产品,并以此出口四方。

  对于一个中国的极端爱国者来说,此人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上不知名而罪孽深重的人物,罪大恶极,理当处死,但作为一个俘虏,以阿拉伯人喜欢虐待俘虏的传统,此人未必是心甘情愿如此的。

  所以,在文明的本质上,起码大明时代的人,哪怕再愚昧,自信心还是有的,况且长老们的学校,在本质上还是一所工厂而已。

  只不过生产的产品是人而已。

  1点钟的时候,本来是上课,张岱本来要走,却发现事情有些不对。

  气氛在变化。

  那些判好的卷子被拿了回来,郭解放手中有许多文件,在楼道里不断的来回走着,与人交谈。

  张岱在一间教室外看着,那里的气氛很不对,每个学生都在那,好像等待行刑一样的艰难。

  那女老师低着头,似乎有些不耐,忽然说道:“这次的成绩,本班进入年纪前三十名的学生,我们班只有3个人,这可不行,你们得努力啊,不早点升级,就的和他们一样!”

  接下来,她念道:“李思远、荆轲守、雅易安、檀郎,你们几个来这里已经六个月,周周都是吊车尾,好了,基础课程可以结束了,可以打包回家了,过几天让你们家长来拿结业证就是!”

  只见那四个小娃娃听了,全都哇哇大哭起来,其他人却是没有出出言安慰或者讥讽,而是低头开始看着自己的卷子!

  那女子似乎还气呼呼的,沾上这么几个倒霉蛋,这个月奖金是别想了。

  张岱隐隐约约觉得不对,看着里面的动静,那几个哭泣的小孩子没有人搭理,而那几个被提到可以升一级的孩子却是麻利的冲了出去,朝一个新的班级而去。

  事实上,每一个代表着初小几班字样的教室都有几个孩子这么冲出来。

  他们似乎对原本的班级毫无留恋,就走进了另一个班级里面,当然了,在几个老师的引导里面,走进的是那些代表着高小几班的班级。

  原本嘛,你的同学,什么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同学,到了长大后再见面的几率不大。

  这种离别在于谦小学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那些进入新的班级的人,张岱注意到,这里的教室人明显少了,那些初小班基本上都有四五十人,而高小班也就是三十人,而且桌椅也好的多,甚至会有一些小盆植物,甚至各种装饰也好一些。

  “这是什么情况?”

  郭解放兴奋的忙活,见了询问,想了想,说道:“这就是本校的奥秘了,初小教的都是最基本的义务教育阶段,而月考达标的,就可以升到初小,开始进行专门教育了。”

  这倒是个新情况,说道:“那么,那几个哭泣的孩童是怎么回事。”

  “有些娃娃是真学不会,早点让他们回家去多好,去报个专门的手艺,学个木匠,做个厨子多好,这也是为他们好,半年了,没学进去就是没学进去。”

  学不会有很多解释,张岱印象中,确确实实也有那种家里好几个举人,但本人就是连个连句都做不好的笨人。

  “可也不至于哭成这样,还有那几个学生,倒是这么快就跑去那高小班了。”

  郭解放说道:“还不是有补助,吃食也不同,他们回了家,就得吃父母,那也是多大的开销?进了高小班,那待遇就更高了,那都是和我吃的一样,万一学的好,进了长老们开的中学,就更了不得了,那都是未来的从龙之臣啊。”

  郭解放自己也在拼命学习,希望早日脱离现在孩子王的境地,当然了,那些什么物理化学,想要往深处学可不简单啊。

  张岱却是已经渐渐明白了这所学校的真相。

  从本质上来说,他不懂工厂的意思,但是比起传统的私塾,这里打破了所谓的师生之谊,学生努力学习,只为离开老师所在班级,老师拼命教学,只为了多生产几个能够往上爬的学生,对于不能往上爬的,却是被赶走。

  本质上这是比科举还要冷酷的东西。

  “但是,那些被……”

  “淘汰。”

  张岱说道:“哦,被淘汰的孩子,未必不能开窍啊,也有一天,他们可以%……”忽然想到,这里本身教的就不是四书五经。

  “那有什么,自己去考嘛,他们毕竟比别人起点高些,将来大一些了,考一个固定岗位还是没问题的。”

  张岱倒是第一次注意到,这里也有高小和初小之分,初小就很基本,学的都是识字算术的东西。

  开窍后,进了高小,学到的东西就深了起来,反正张岱就注意到,那里的学生背诵的东西就很是不同,什么元素周期表的字样他是看不懂的。

  长老们用走班制度也是被逼无奈,帝都的一切都在草创,人才缺乏,可以说一个可以顶用的,看着差不多了,就走上了工作岗位,一边拿工资工作一边在岗培训学习成为了时尚。

  这一点来说,大明朝对官员的培训基本上只集中在高层的进士,他们会作为观察员进入六部等部门学习培养,不过作用有限不说,对于那些县令一级的人基本上就缺乏了这种培养,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如果面对真实情况,基本上束手无策就是经常性发生的了,越是到了后来,地方世代把持庶务的胥吏们对于基层官员就越来越得心应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