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767章 丢脸的周志伟

明末球长 第767章 丢脸的周志伟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周志伟立刻想到了当时的情况。

  当时自己确实看走了眼,光把精力用在看那鸡蛋是不是熟鸡蛋或者做了什么手脚,自然没有预料到,真正的手脚是在鞋子上!

  这是一个很完美的心理魔术,周志伟又不傻,事后仔细一思考,既然那些什么吐纳呼吸身轻如燕的说辞都是狗臭屁,那么那些身轻如燕脚踩鸡蛋的事情自然也是一钱不值的假冒了。

  王建笑道:“其实也没什么,这些家伙其实都快疯了,他们能赚钱的最大来源,搞封建迷信的机会越来越少,事实上,不是回访民间,根本不知道,原来在这大明的基层,是这样的混乱。”

  大明朝的溃败是全方面的,无论是军队,儒生,基层,商业,除了那些真正拥有一切的大商人,除此之外没人觉得舒服,儒生是因为竞争对手太多,因此只能把道德阈值不断降低,军队本身地位低下,索性就破罐子破摔直接在地上打滚儿。

  在基层治理方面,朱元璋进行了最坏的选择。

  从小做乞丐出身的他,自然明白民间疾苦,奸猾贪官污吏对百姓的欺辱甚大,于是就一拍脑袋,把乡贤这个狗东西请了出来。

  乡贤们作为统治基础,其后果必然导致政权第一次政权下乡的失败。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利用乡贤,做到皇权第一次可以下到最基层,但后果却是,基础更加难以管理。

  最终,统治成了一件成本高昂,税收不足的事情。

  而商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没有跟随一起进步的管理能力,不能提供更加优秀的公共安全产品,这就导致了治安的败坏,骗经这个极品的东西,产生于大明朝,还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了,“大唐”就没有这种顾虑,直接按照坊制,全长安一百多个坊,到了晚上关门落锁,不许出入,大街上全都是战斗力强大的汉子,治安?笑话,不办好居住证,晚上都没地方去!坊丁大叔教你做人。

  当然了,这种坊制也造成了夜间一个个权力真空,唐代早期每过十几年就来一次宫廷搏斗,坊制造成的夜间权力真空,到了晚上那些猝不及防的大臣很难及时反应过来串联起来保护老大,才是主因。

  大明朝的骗子也就是到了我大清时代,因为人口的锐减,才渐渐没了市场,而后期,我大清弱势到了,连皇宫都差一点被天理教攻破,而借助外来科技的帮助下,那些邪教跟骗子们苟合起来,发起了最后的狂欢。

  别小看这些骗子。

  “其实骗术这个东西,都以为是,我怎么这么容易被这么一个人骗了呢,其实人家是联合了不知道多少人进行研究,力求万无一失,你之前走访过不少家所谓的武术世家,被人盯上还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觉得就此打住就可以了,至于通缉令,我也觉得没什么必要了。”

  周志伟一下子明白了。

  不在于钱,这么一点银子,不过是在澳大利亚随便一铲子得到的,也不在于忙活着抓人,而在于,其他的长老们已经认为,再这样沸沸扬扬的传导下去,肯定也有人会暗中议论,“原来长老也是普通人”之类的闲言碎语了。

  以未来来说,许多人都比较赞同美国模式,也就是真正的大佬隐藏在暗处,通过对于司法,知识,兵权,企业的掌握,明面上自然有几个宰相之类的可怜虫做靶子,后世真正主宰美国的可没有站在明面上,而是通过一个个基金会站在背后啊。

  但是,那是未来,目前来说,维持一个长老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形象,比起后世我大清极力维持的凶残好杀的形象要重要的多,而周志伟却是暗中犯了这个错误。

  好在还不晚。

  王建说道:“不过,我们现在在各州县的控制力确实不强,犯罪分子肯定对于使用我们的铁路进行活动很有心得了,已经有报告铁路上也有想吃这一口的……”

  周志伟说道:“那就抓呗。”

  “还是先摸底的好,就目前来说,还是要先给人安排工作机会,实在是不想找事儿做的懒鬼奸人,那可是要收拾的。”

  不教而诛总是不好的。

  批评人家不肯努力工作,你总得先给人家提供一份儿可以养妻活儿的工作吧。

  正如批评人家搞恐怖分子,那是因为你们把爱好和平的那一部分都给弄死了呗。

  当然了,过去一段时间,旺盛的工作机会,几乎把河北当地的劳动力拉出来不少,除非是住在深山的人,不然总有个不错的活儿干,无论是铁路还是工厂都是,当然了,我大清残酷的屠杀导致河北许多州县空无一人的功劳自然也在里面,就是不知道后世的粉丝如何把这种事情圆满了。

  不过,经济繁荣也只是可以掩盖一下社会问题,甚至有可能带来更多社会问题,无法彻底消除之。

  长老们对于河北是纠结的。

  后世有环帝都大贫困圈的说法,自然是说的,悲哀的河北挨着帝都,好处吃不到,坏处全得到,自然是有些调侃意味,但有一件事说明了问题,那就是如果在一个经济体内部,还有一个很强势的经济体,那么该经济体就很难完成自己的整合。

  这是在不能让天津港独立建市的基础上。

  历来河北内部的整合就非常艰难,秦皇岛这样的天然良港,想要修一条内部的高速公路,却先得和天津卫的大爷沟通,这里面的苦逼不仅仅是苦逼,而是苦逼啊。

  所以长老们的规划,天津不会变成直辖市,而帝都作为首都却被分割为两部分,旧城区几乎就是后世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架势,而新城区却是区级别的政治地位,最多是特殊一些的区。

  而河北诸多州府,此时能够独立站着的实在不多,多年来,虽然我大清入关抢劫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造成的人口失陷都是百万级别的,这不仅仅是逃跑的人,还有其他虽然幸运的逃脱劫数,但直接跑路的存在。

  权衡再三,周志伟还是拿下了这个长老巡视组的工作。

  当然了,这可不是什么肥差美差,去的地方也不是江南水乡,或者欧洲大洋马横行的地方,而是真正去走访民间,此时的河北已经有了三条对外铁路,而其他方向的铁路也是修缮不断,老百姓已经对这种不时的呼啸而过的庞大存在见怪不怪了,也无人会闹事说什么破坏风水。

  作为一项善政,自行车大量出售,价钱嘛也是一个平民勉强负担得起的,至于电动车因为缺乏基础设施,也就是在新城区作为少部分有钱老板通勤使用。

  而周志伟想要下到县城,就必然要使用交通工具了。

  当然了,对于轿子的厌恶,他自然是没什么机会坐轿子,而是在唐山的工厂里为他专门打造了一辆越野车,作为电动车的佼佼者特斯拉,每次的航程不短,绕着河北跑一圈足够了,回去充电也不难,车上在放了一堆食物和水,带着一个警卫员,一个向导,也就出门了。

  王建一开始就给周志伟交底了,他下去是为了下一步整个河北完成户籍统计,以及人口普查工作做准备,随着大港油田的开采,炼油厂和化工厂初步有了规模后,生产一种过渡式的身份证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完成这人口普查难度不低,后世的世界,全都只能依靠一些大概其的数据推算人口数量,就是在于,人口数量问题非常敏感,想算清楚,既是技术上的难题,也是政治上的问题,起码老百姓来说,为了躲避赋税,隐户想找出来就很难。

  还有不能信任,以及各种事情,除非是那种躲在深山里拒绝出来的山民,想搞好人口普查不容易。

  当然了,打着检查卫生与民生工作,为“爱国卫生运动”做铺垫的幌子,周志伟算是出发了。

  帝都出门东南西北都是河北,不过本质上不同,冀东由于盘踞着无数长老们直接管理的重工业工厂,所以相对也好管理一些,而南边就需要多走动了。

  保定是历史上直隶的治所所在,原因无他,省会自然不可能让你在帝都,而河北这么一个地方如果选择边缘位置的秦皇岛或者邢台做省会,就会面临高官同志在接到自己下属某县的消息的时刻,帝都早就已经接到的尴尬情况,起码一前一后吧。

  作为最接近帝都,而城池相对完好的地方,保定可能是除了天津之外“帝都化”最高的地方了,起码在服侍方面,简单方便的T恤比起粗布衣服要多的多,也凉快的多。

  而且,周志伟的车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围观,经过这么久的火车每天的洗礼,他们也懂得了机械这个东西到底可以做什么,事实上,在周志伟看到的,就有三辆自行车行走在保定城内的土路上,由于质量上乘,还是可以用的。

  这里的治所用的却是一位真正的有趣的人。

  李建泰。

  在长老们穿越之前,保定府作为帝都的南大门,为了保护帝都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李建泰这个人,他的经历却是很有趣。

  这个人作为大学士,已经是副国级的人物了,大顺军马上就要打来,以家乡被李自成所破为名,锐意一雪前耻为由领兵,不过他的统御力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一百里都没有走出呢,人就跑的差不多了,连想着过去帮忙的汤若望都只能摇摇头离开,跑去广宗这地方后,居然闹出了出征部队先攻打了自己的县城的闹剧。

  到了保定后,此人闹腾一段时间,还是在保定被顺军擒拿。

  在后世的历史上,这个人配合姜襄的起义,响应起兵,很快就完蛋了,在死之前,对他的五十个小妾说,(没错,我们的李大人确实有五十个小妾,而且都是他在最近几年发达后才买下的少女)吾今必死,汝辈有一人肯从吾死者乎?也就是我今天死定了,你们有人肯陪我一起死吗。

  而那些小妾也都掩面而笑,你固然该死,可关我们什么事啊。

  死的很可笑,连个轰轰烈烈的去死都做不到,甚至办事能力也就那样,但**却是要求自己霸占五十个女人。

  要说这人论能力,是无能之辈,几十岁的人了,1643年被从国子监祭酒这样的清闲工作上提拔起来,一直到后来的礼部侍郎大学士,可以说缺乏一个官僚应有的锻炼的书呆子。

  而升官才半年,就蓄养了五十个小妾,可见其急迫要补偿自己青春的遗憾,而其赶紧去起兵对抗大顺的原因也很可疑,当他听到自家在太原的庄园被毁,直接被佃户先抢了,然后又被农民军给分了以后,立刻失去了斗志,直接灰溜溜的跑去保定。

  那么,不得不让人怀疑,这货自告奋勇忽悠得崇祯激动不已亲自写了代朕亲征四个字,本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而去的,一个标准的老西儿啊。

  反正周志伟知道,这货自称自刎不成被大顺军擒获的谎言根本不是如此,分明还是在观望风色。

  不过,因缘巧合之下,还就是这个李某人被树了个典型,在保定做起了知府。

  此人很贪婪,这是自然的,作为前朝大学士,他的利用价值极其低下,事实上保定府人民并不喜欢此人。

  李建泰这个人,如果面对满清,还有可能抽身而去,甚至会配合姜襄的起义,但面对同是汉人,对于剃发与否根本不在乎的长老,态度就暧昧起来。

  当然了,这人几十岁的人了,之前依靠着太原的家产,以及当了大学士的风光,一下子纳妾几十个,现在因为官没了,钱也没了,不得不低头做事也是原因之一。

  哪怕如此,李建泰的工作也不可能养活五十个小妾,虽然百般钻营,也是如此,而就在附近晃悠的长老盯得紧,他也很少贪污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