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757章 大逃亡

明末球长 第757章 大逃亡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奴隶话题是绝对的敏感词。

  农业生产是一个利润很难高,但又至关重要,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基本资源至关重要的元素依赖程度很高,而且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后世的工业国,几乎没有不反哺农业,对于农业生产进行补贴,原因就在于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从最上游的种子,化肥,到采摘,包装,贩卖,这条产业链漫长而利润率低,毕竟他的消费者,基本上就是人口乘以消费能力,而最大的问题是,一个拥有一百亿财产的富翁,吃的未必有一个月薪三千的穷鬼多,更何况到了那种消费水平,基本上也不会碰中国的食物,讲究的是从头到脚的衣服都要外国进口,吃的盐都要某个海岸线上的白种人收回来的。

  而对于农业技术,难度也异常的高,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力气活,起码大棚技术就不是高中生可以掌握的,而这些培训,起码目前来说只能由长老进行。

  当然了,作为一个巨大的农场体系,樊拯拯最先做的,却是利用发下来的铁丝,构筑了一个围场,以示这是他的地盘,从目前来看,倒也不错。

  之后就是选定种植区域还有生活区域,李达康倒也不会食言,将大把的物资优先配置给了樊拯拯,甚至第一批来自印度某地的原料也趁此而来。

  事后李达康才了解到,为了这总价值不过几万两白银的“小生意”,可着实玩了一把“国际合作”,原本剑拔弩张的各国在印度通力合作,利润分享,无论是尚在襁褓中的印度东印度公司,还是强横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人倒不是为了这区区几万两白银而贪心,而是他们终于找到了中国人的贸易交易点。

  几十年来,这些红毛人花费了无数精力,来研究中国市场的特点,无奈,中国人对于各种外部产品的需求真心不高,无论是衣食住行都没什么用处,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还是非常传统的处于“玉崇拜”阶段,对于他们掠夺来的宝石钻石等东西毫无兴趣,衣服人家有自己的丝绸,除了南洋一些新鲜的香料,居然是毫无兴趣!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到1840年,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白银黑洞,虽然这黑洞当的有点丢人,也没有发挥出自己金融特点,但是最起码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的!

  而在之后的一百年,也就是1840年直到1949,中国以惊人的诡异从一个白银储量大国变成了贵金属稀缺国,直到最后一刀,最后的几百吨黄金被掠夺走后,从此这个国家的经济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一点点自己艰难爬行了。

  但现在来说,中国出口的产品是这些洋人难以拒绝的,在彻底将印度的敢于反抗的土邦主杀光之前,英国人还无法把印度变成自己的茶叶、鸦片种植地,而丝绸和瓷器的仿制技术,也只有到了“我大清”时期,农民在被东南亚几十年一次的屠杀,和“我大清”的温柔统治下毅然选择了外逃,也就彻底将丝绸和瓷器技术外流了。

  中国的造纸术使得白人完成了文艺复兴,中国的种茶技术使得英国人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原始积累,真是德行满满的我大清啊。

  而现在,中国大爷们居然带着点不好意思,询价他们东南亚和非洲的那啥到底多少钱一个……

  这年头三角贸易尚未开始,但已经是最正常不过的生意,任何哪怕最文明的绅士也不会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候有任何罪恶感的,实际上欧洲一大堆商人就靠这个发财呢,另外非洲一大堆国王酋长也都以这个为经济支柱呢。死了什么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罗马人千年之前就这么干了,现在奥斯曼人也在这么干,所以长老们的要求一点不过分,唯一的问题是从成本角度这并不划算。

  当然了,樊拯拯哪里知道背后的曲折,更想不到那些可怕的红毛鬼这一单生意背后的玄机,他只知道,姐夫们为了这些黑不溜秋的家伙花了一千两的白银,那是多少钱,樊拯拯是没有概念的,但绝对知道是一笔巨款。

  托马斯一路从澳门经人指点到了鸿基,总算完成了最后的交割,这次他的运气不错,那些看起来瘦小而病恹恹的家伙居然只死了十分之一,算是不错了,当然也与运输距离不大有关。

  打开中国市场。

  一听这个词,就可以让任何一个商人每一个细胞都发欢儿一样的嚎叫,这可是有几千万乃至过亿人口的大国,哪怕每人的衬衣下摆长上一寸,也足够让这些商人跑断腿,这个时期的商人们自然还不可能开办什么纺织厂,而是将印度土布的外销权拿在手里,赚取最高利润,当然了,东亚大陆最大的贸易点,中国,却是对此不屑一顾。

  其实很简单,印度人虽然看起来奇葩,但如果仔细看一下他们是地理位置,就很容易看清楚了。

  四周都是高山的封闭型地理,大面积平原,耕地面积可以比肩中国,而其后炎热到可以烤化鸡蛋,因此他们的饮食和卫生习惯也都屈从于这个现实,看在后世的人眼里自然奇葩的很,但在那个地带却并不意外。

  因为地理间隔,所以与其他民族的接触实际上少到发指,不说别的,明明是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民族,应该叫印度数字才是,但却因为地理的缘故,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知道的人还是要为他们鸣不平一下下的了。

  不过,这个民族也是多灾多难,自己不争气也是主因之一,而现在,就得是樊拯拯先从里面挑选自己未来几年最大的一笔资产了。

  没错,一半是从印度来的,一半是从东南亚来的,这些贴心到惊人的商人,在大体套出未来中国可能进口的数量,以及其利润后,全都兴奋的跳脚,真有这样的好事儿,谁还做别的生意啊,一个月就可以从巴达维亚到香港跑两趟,一个船队一次赚一两万两银子的话,那该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因此,努力学着官话的托马斯对樊拯拯当真是百般讨好。

  “这位尊敬的先生,我重点推荐您使用来自苏拉特的首陀罗人,他们温顺听话,而且非常善于在种植园干活儿,当然了,来自东南亚的也不错,而且都是非常年轻强壮者,您的种植园可以好好使用。”

  为了向樊拯拯证明,还将一个熏黑的家伙的牙口打开,给他看过来。

  这个时代没有骨龄密度检测,对于人种学的研究几乎为零,因此看牙齿就成了贩子们必然学习的知识。

  当然了,樊拯拯几乎被熏晕了,他虽然也是苦出身,但到底是生在有秩序的北方,最近两年的生活水平也是直线上升,鬼知道那两位王姓长老如何想的,兄弟两个一起共享一个女人,好在只是情妇,几个对此不满的长老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但绝对是下不为例的事情。

  不过樊拯拯的生活水平绝对不低,牙膏用的是最新的,手表用的是机械的,就连墨镜都准备了一副,自然也就有些经不起风雨了。

  好在也有托马斯帮忙,樊拯拯挑选了一百个来自印度和东南亚的种植园“劳工”,托马斯办事贴心,还提供了烙铁印记服务,这都是要在官府报备,如果跑了,而被其他人收留,那人是有义务还给樊拯拯,当然也是可以得到点好处费的,毕竟大家都有可能逃跑吧。

  还有其他服务,也是非常贴心,而樊拯拯的家人也都装备上了单发火枪,每个人配发十发子弹,押着人就开始回种植园了。

  工程自然是开工了。

  首先是住房,身在越南暂时就不要考虑钢筋水泥,砖瓦亮堂的房屋了,而是这种标准的双层竹子房屋,只要屋子足够大,足够通风,倒也足够凉爽。

  而且为了防备蛇虫鼠蚁,自然是先在四处洒药后,用无数根柱子将竹屋和地面隔开,起码有个距离。

  由于地方大,所以屋子也可以敞亮的很,整个居住地是建立在一块不小的岩石层上面,起码还没有什么雨水问题。

  这些劳工被分为了十个小组,他们不需要学习什么语言,只需要听着简单的命令干活就好,“干活”“休息”“吃饭”都是非常简单的,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对他们还是足够珍惜的。

  十个小组有砍树的,有火烧灌木的,有搭好房屋的,在这里就发现了这种模式的缺陷,低级,这些人全都普遍没见识还胆小,胆子大的早就造反被砍死了。

  樊拯拯一开始还是干看着,但后来发现不行,因此就领着十个劳工,一起动手开荒,使用砍刀,砍掉蔓藤,使用斧头,砍掉较小的木头,使用锯子,锯掉较大的树木,木头往往在砍伐前,先派人上树,系上绳子,砍上一定程度,就试着把树木拉倒。

  这个过程中,他的手上起了水泡,劳动的强度非常大,第一天做下来,大家的手累得都抬不起,但他想起了一些什么,却是咬咬牙,第二天顶着疼痛继续奋斗。

  到底是多少代的农家汉,也许最开始还不熟悉,但是多忙碌一下,身子骨就顶得住,从帝都带来的猪油配上米饭,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补充食物了。

  工作渐渐也有了起色,虽然由于越南同时有过百的种植园开工,而那些一无所有出来打拼的汉子事实上劳动效率不低,而大家一起卖木头,导致售价下降,不过李达康亲自过问后,所得的收入还是足够养活这些人的支出了,甚至还有富余。

  按照农场要分散经营,对冲风险的要求,第一个选种的是甘蔗,其次才是咖啡和香蕉。

  不必走什么日本式的所谓精细农业,反正地皮大,足够肥沃,不必好像北方那样开垦生地需要花费巨大,因此三十名劳工继续清理树木,五十人搞好种植,还抽出十个人开始搞了养殖,其实就是放养鸭子吃各种虫子,还有十人忙着杂物,农场终于开始像模像样了,起码李达康也点点头,说了声像样了。

  当然了,没有付出是不可能的。

  在死了第五个印度首陀罗后,晚上终于出现了异状。

  对于这些劳工,樊拯拯还是珍惜的,饭都吃饱,每天有休息时间,临来之前有人专门给他讲过人一次劳动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太阳太高了就休息,而为了防止疫病,也是吃过一些驱虫药什么的。

  但还是架不住会死人。

  南洋劳工的住所花了心思设计,都是间隔开来,甚至每个组也的印度和南洋人参半,为的就是防止两边串联,而竹屋彼此有间隔,到了晚上那么一锁,谁也出不来。

  但凡事总有意外。

  樊拯拯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许多活计,需要这些北方来的人也参与进来,好在已经越来越少,而卖掉木头所得的收入足够支持今年的开销了,下面就是开始生产,不过,一个劳工就要花十两银子啊,也就是说,还没有回本呢,资产负债表里就少了很重要的一项财产,正郁闷呢,就听到外面有吵吵嚷嚷的。

  “有黑鬼跑啦,快去抓人!”

  大晚上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樊拯拯没敢直接冲出卧室,而是瑟瑟发抖着,昨晚几位叔伯似乎喝了酒,吃着小菜,过了一日,本地的米酒还算便宜,足够他们食用。

  不过,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临行前,姐姐似乎出现,对他叮嘱了一些什么,还塞给他这个东西。

  一把左轮枪。

  终于还是冲了出去,却是乱哄哄的,不知所谓。

  倒是有人朝天开枪,为了防止发生武力翻转的情况,因此给这些人的枪都是单发式设计,每个人最多带着十发子弹,这已经是足够的武力了,毕竟他们要对付的也不过是劳作终日的黑皮而已啊。

  “怎么回事。”

  “竹子被挖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