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699章 食在广州

明末球长 第699章 食在广州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太平盛世几百年的好处,在于各种文物不贵。

  在后世的各种文物鉴宝节目中可以作为精品展示的好东西大大方方的售卖,正德时候的白瓷,在后世可以换二环三环之间一套楼房的高大上布置,现在,不过十几两银子,就可以轻松购得,还是被追捧的。

  不过,认真想想也很简单,这就好比让你在21世纪的时候,拿一万块一个月的“月光族”,如果让他回到几十年前,每斤排骨5毛钱一斤,每天的最低计价单位是分,一根小豆冰棍才5分钱,那日子该有多爽?

  大明朝真正的问题,大概其就是被这意外的海量白银弄得内部金融秩序紊乱,偏巧还遇见了做事迂腐,暗中内部有人包含祸心的家伙做坏事,自然出了问题。

  包公公的文物采购之旅还是很愉快的,回到古代,其实真正可以的娱乐少的可怜,以后世的人是很难理解大明时代各种的娱乐的。

  娱乐是为了消磨多余的时间。

  在获得了驯化动物,驯化作物的能力后,许多人类的休息时间大大增加,甚至有些人,有些脑子灵活的,就开始找理由,不去工作,这里自然是就有了宗教和艺术这个玩意儿。

  而艺术必须遵循的,却是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打个简单的比方,俄罗斯文学就以绵长的篇幅,各种独立的心理描写,细腻而热烈的情感著称,其实原因很简单,俄罗斯这地方,每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冬季,小说的责任就多了一通帮助人类躲在火炉旁消遣的任务,比起后世一章小说掐好了几千字的时间,生怕读者大大不耐烦,不可同日而语。

  包公公渴求了多时,瞪大了眼珠子,都没有发现女扮男装的千金小姐,自然什么豆腐西施,平民女孩被人当街调戏更是不可能,此时天气炎热,只要是出门的,很少没有被晒得全身发黑的,而几乎人人出门都带着一种遮挡太阳的纱帽,斗笠,这种情况下,能看得清脸就见鬼了。

  包公公当然很满足。

  越南的战线稳定,马上就可以催促郑准发动决战,一次性收割大片领土,取得这样的成果,包公公觉得他可以昂着头回去帝都了,甚至他打腹稿准备写一篇演讲稿的佳作,也可以昂着胸接受其他长老的称赞。

  木容山还煞有介事的弄出来一份草约,分别签着楚留香的名字和盖着越南国的大印,接着草约一式两份,包公公会带回帝都炫耀给所有人看,在这个草创时期,外派人员的权力大的惊人,取得的成果,类似的对外不平等条约简直就是赤果果的加分项。

  包公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去做,那就是帮助香港招募附近一带的造船工匠。

  广东商人使用的船只,大多就近在广州附近的船场里打造,其实也就是在黄埔、长洲一带,尤其以黄埔最多。

  包公公看重这些工匠的原因,主要是他们能够打造一种叫做老闸船的船型。当地工匠也叫这种船为红单船,主要原因是,大明对海洋事务的管理虽然接近失控,但实际的权力其实是在缙绅手中。就跟引水员一样,工匠想要造船,也需要当地保甲具结,官府同意。打造船只时必须向海关申报,海关会出具红单以备稽查,久而久之民间就把这种必须出具红单才能打造的出海商船称作红单船。

  澳门获得居留权的葡萄牙人,就大量使用中国帆船展开中国和南洋的区域贸易。葡萄牙人发现中国帆船船体单薄,在抵御风浪和海盗袭击方面不如厚实的西方舰船。但中国硬帆使用方便,造价低廉,重量更轻,关键是只需要少数人力就能升降,这对于人力紧张的葡萄牙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葡萄牙人就将西式帆船的长舷展比船身,与中式帆船的硬帆结合起来,制造出一种兼有中西帆船优点的新式帆船,中国人称之为老闸船。

  这种船被设计出来后,由于确实优点突出,除葡萄牙人使用,广东的船匠也大量仿制,中国海上出洋首选这种船型,久而久之广东所打造的红单船,大多数换成了这样的老闸船,一度取代了传统的广船。

  不过这种船也并不是绝对的先进,他只是更适合中国的现状。因为葡萄牙人自己的造船技术在欧洲都不是一流,过去比不上荷兰,现在比不上英国。结合葡萄牙和中国技术设计的船型,也落后于英国舰船。

  当然这依然主要是莫名其妙的大明锁国政策限制的,因为不允许打造大船,导致这种老闸船也只能建造小型号,葡萄牙人在澳门造船稍微宽松一些,还可以建造三桅帆船,中国商人就只能使用两桅的小船。毕竟葡萄牙人的需求有限,这就导致这种中西结合的老闸船没有随着时代发展,在英国人荷兰人都开始玩海上主权号,海上君王号的时代,老闸船最多只能安装二三十门大炮。

  哪怕是郑芝龙,也更喜欢用一堆火攻船猪突以本伤人,用命吓唬走敌人的把戏。

  不过,老闸船毕竟是中西结合的技术,哪怕船体结构稍微落后,但基本原理和构造是相通的,只要肯付出学费,再加上长老们的技术支持,相信广州工匠是可以打造出**水平的舰船的,就算质量上暂时赶不上,至少也要在火力上赶上来。

  而且万一这种老闸船被证明确实不如西方舰船适合战斗,那么长老会就打算直接仿制后世成熟的英**舰,而在这一点上,广州工匠比中国其他地方的工匠,更能提供帮助。因为广州船匠虽然没有直接制造过西方舰船,可是他们对西方舰船的结构是很了解的。这得益于大明对基层的失控,洋鬼子的船靠岸,下来个黑皮肤的印度阿三,硬说俺是东北人,你咋样?

  但船只是需要维修的,那就只能请当地工匠帮忙,久而久之随着维护西方舰船,自然就对西方舰船产生了足够的了解。

  一个悲剧的是,除了偶尔玩舰娘游戏,长老们对船只的了解程度堪忧,之前建造的船只也只能算是用后世技术硬上,从经济学方面考量简直是赔本的一塌糊涂,本土造船业人才还是得想办法自己培养。

  这可不是后世,几个船舶公司的专属招聘会可以人山人海,这个时代对工匠身份的低下早已开始侵蚀大明自己的利益,不说别的,大明朝廷对于火枪制造技术,火炮技术的断代与失血,简直就是难以想象。

  后世的人单纯的就把满清当做一个入关劫掠的武装抢劫团伙,这本质上不差,但是有一点,这个团伙却极其重视技术人员。

  三顺王之所以被封王,原因就在于其带过去的火炮工匠,以及几个葡萄牙军人,帮助满清发展了火炮技术,从此大明的城墙开始更难抵挡满清的进攻了。

  同样的,许多人将蒙古人当做了野蛮人,但绝对想不到的是,当时的南宋,是以半壁江山,抵御了来自东欧,西亚,中亚各族精英的围攻,如果仅仅看地图,那是以江南几个省去对抗十倍国土于自己的力量,而在那个时代最可怕的回回炮的打击下,从未见识过的强力武器下,才被打开了号称铁打的襄阳的城池的。

  所以,绝非是什么野蛮与文明的问题,而是由于内政失衡,导致做不到提升军队战斗力。

  明末的人,起码是士人,绝对懂得火药武器的重要性,但是,你要求工匠不要命的去研究火器,火药,总要给工资,被炸死后,给抚恤金吧,这个钱,如何出?

  一个悲哀的数字是,后世的武昌起义,原本是打算更晚一些,准备更妥当一些再动手,但其中一个傻瓜想去看看别人如何制造炸弹,于是大大咧咧抽着烟就跑了过去,最后的结局可以想象,这可是最革命,最先进的革命党啊,对于火药致命的观念都没有,可以想象他们的对手到底有多渣渣了。

  长老们的能力,教育好帝都那几百个学生已经是极限了,愿意当孩子王的毕竟不多,但是,谁说在同样条件下,中国人就无法做的比外国人强?

  当然了,他的时间太少,能在广东待的时间不多,所以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寻找当地的支持者,这里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如何分配好利益?

  手里提着大包小包,随身只跟着一个霍满囤,在人流密集的广州,倒也不引人注目。

  食在广州的意思,自然是这里的位置实在适合吃货活着。

  明代有本本草纲目,自然人人皆知,但除此之外,却很少人知道,同时还有一本食物本草,写这本书的人堪称了不起,因为这是一本写各种食物如何烹饪,如何食用的书,甚至本草纲目很多地方也引用了他的说法,里面最厉害的,就是记录了什么动物的肉什么味道,哪个部分的肉最劲道,既有猪、牛、羊等比较常见的肉类,还有老虎、狗熊、豹子、大象等。现在这些动物都是国家保护动物,但在明代,还是可以吃的。

  虎肉味酸,平,主恶心欲呕,益气力,熊肉味甘寒,微温,无毒,主风脾筋骨不仁,豹子肉,味酸,平,无毒,主安五脏,象肉,味淡,多食令人体重。

  比如长老会在东北投资的铁岭虎园,是集娱乐性休闲餐饮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商贸集团,主打的就是饲养老虎,卖给权贵,当然了,目前为止,虎园最大的消费者其实是长老自己,希望未来推动这种饮食习惯称为时尚,最终目的,还是将那些地主老财兜里的钱全都搞出来。

  当然了,眼前这家天弘饭庄的年代不短了,平日里也是茶客满座,作为饭馆儿,看起来也比北方大一些,按照后世的说法,可以一年12个月开工房地产的广州,怎么看地产商的肚子也比北方的大一些嘛。

  “本店今日不待外客。”

  包公公庆幸自己的白话还是过关的,事实上广东人虽然还没有普通话普及教育,但说慢一些,他还是可以说清楚:“我就是今天请客的主人。”

  话不多,他就走了进去,里面已经坐满了不少人,年岁都不小,看气度都是养尊处优的官员,起码一看就是吃得好,休息足的人物。

  “各位,抱歉,来晚了。”

  包公公毫无发起招待者,却是最晚来到的不礼貌举动的惭愧,而是坐了过去,自我介绍一番后,先是说了自己买的当地的好东西的经过,当然了,作为外地人,包公公能去的地方也是普通小店,这些广州的知府,推官等人,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这个开端还算良好。

  通过郑芝龙送来的消息,说帝都来的大人物已经到了广州,就订了傍晚的饭店请客,无比到达,让人一下子发蒙。

  宴请往往意味着政治交锋,其实很简单,你吃饭的时候,起码要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端饭碗拿馒头,或者是拿着刀叉,也就是说,很难有人一手拿筷子,一手拿枪或匕首吧。

  而且人吃饭的时候,姿态会不雅,而好恶会显现出来,鸿门宴那种地方,也就是樊哙可以吃得饱。

  本来传说中的反贼,居然一点也不大大咧咧,反而好像一个游山玩水的徐霞客一样,对于本地各种土产非常感兴趣,仿佛自己不是来见一位政客,而是一位公子哥。

  包公公询问了一番,广州城里不少人都来了,最大的却是知府,更大一些的巡抚之类的,自然找机会推脱,跑不掉的人都出来探听风色,不过貌似包公公没有多说什么。

  广东煲汤的原因很简单,天气热,容易出汗,需要大量补充营养与水分,而除了吃各种钙片,其实煲汤不算太经济的方式,就好比3块钱一瓶的维生素其实和100块钱一瓶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