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679章 道是无晴却有晴

明末球长 第679章 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你去过帝都?”李向前上下打量一番,这个人看起来不起眼,不过这身打扮看起来还算眼熟,起码那毛巾应该就是帝都产品。

  “是了,小的是年前进京给各位长老送年礼的。”

  李向前一笑,说道:“你们送的那哪是年礼,而是金山啊,以后,可不许再送了。”

  “长老们不收礼,真是百姓之福啊。”

  李向前忽然玩心大起,说道:“既然那些东西,帝都没人收,事后如何处理的,是退还给百姓们,还是济南的上上下下大人们分了呢。”

  这个相当于后世山东省办公室主任的人物,本来是谈笑风生,八面玲珑,对谁都能讨好一番,现在也不得不尴尬了一下,他知道这济南城里与帝都私下里勾搭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说不定所有够资格的人全都跑过去了,自然也不敢隐瞒,只要去过帝都的人,偶尔见到长老一次,对他们高大身材,白胖体型,怪异而标准的北方口音,尤其是那一头可怕的髡发都印象深刻。

  不同于那些无赖随便剃个头就敢冒充,随便一位长老,都有世家子弟的做派,哪怕礼仪上没有那些繁文缛节,也都是大气的很,而且说到什么事情,很多时候一口就可以叫出下面发生的,简直就是料事如神,不好糊弄啊。

  “回长老,那些钱,数目不少,如果要挨个还给百姓,那分门别类,只怕就要旷日持久,只怕花销也很大的。”

  “嗯嗯嗯,理解,钱嘛,过手一次就要收一次手续费,拿到帝都的,本身就已经是小头的小头,你们从老百姓那搜刮十块钱,给京官们一块钱已经是开恩了嘛,再往回还回去,只怕到了老百姓手里,老百姓还得倒找你们手续费吧。”

  这话已经是诛心之言了,如果是旁人所说,这布政使行辕的长随只怕是要直接命令左右跟班直接打死不论,但面对这位,他也只能支撑道:“这我等哪敢,只是诸多事务,很难说清楚。”

  李向前才不会为难一个手下人,这些人说得好听是准公务员,但根本就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临时工嘛,自然也就是临时工一样的态度,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位布政就换手下,因此,临时工的捞钱也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态度了。

  这种情况下,要求人家不收黑钱?开什么玩笑。

  “对了,今年山东各地的收成如何,没有什么旱灾蝗灾水灾了吧。”

  “多亏了长老在位,山东各地风调雨顺,没什么大乱子。”

  虽然吹嘘自己这里富裕是找补自在,但是两害相权之下,还是说点好听的好。

  李向前暗叹一句,果然如此。

  其实在崇祯皇帝后期,天灾早已不多,而该造反的那些能量,能人,也早已经跳了出来,如果没有不停捣乱的东林党,儒生,还有女真人的话,已经看透了儒生的嘴脸,精通了政务的崇祯,是大有机会将李自成做掉的。

  只要下得了狠手,将东林党进行大规模的屠杀,使得他们无法干预政务,政府的税源得到保障,就可以支撑起一支大军,进行稳定军心,统一全国。

  事实上,崇祯死之前几年,许多大明官员就开始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混日子等投靠,但他们心目中的明君李自成却运气不好,没得投靠啊。

  于是就被历史上最奸猾无耻的一群人得了便宜啊。

  “嗯,我这次就不见你们大人了,对他们跟山东的老百姓宣布,取消农税,去朝鲜辽东垦荒都做不到,其他什么,也就不指望了。”

  尴尬啊,这可是山东最大的疑难,虽然因为地方靠的太近,河北很多事情是瞒不住的,尤其是两边紧邻的村子,沧州和德州交界的地方,更是通婚者众多,各种一条省界,就是免税收税两重天,你说给人的触动大不。

  小地主,佃户,自然是欢迎免税的,大地主偶尔也可以勉勉强强,但他们仔细一算账,这样一来,农民就很少愿意投献在他们旗下的了,实际上,大地主往往都是大缙绅,人家本身就不必缴税,或者说“得先让豪绅出钱,带着百姓捐钱,豪绅捐了,百姓才能跟着捐,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真惹急了这些豪绅,那县长也是想杀就杀的啊。

  因此,现在一个统治阶级几乎封闭,而外力无法影响的体系内,推行对下层有好处,而对上层无好处的政策……想什么呢。

  这不是穿越小说,上面发布命令,下面百分百执行,没有刀子,人家凭什么听你的。

  李向前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他们的免除农业税政策,也不过是将这些官僚架在火上烤就是了。

  提升别人压力什么的,李向前最喜欢了。

  “这个,长老,这只怕不是小人可以做主的,不如移步城内,城内的大人们早早备下了酒席,还有城内的美人作陪……”

  李向前摇摇头,说道:“美人什么的就算了,我这里等孩子们去买了补给,就直接离开南下了。”

  “这怎么行呢。”

  李向前回到屋内,收拾自家行李,自然不再搭理此人,现在的阶段,对这些前明遗臣,让他们自己眯着就好。

  一路行来,其实山东的治理还算不错,还是那个问题,死的人够多,无论是女真人的屠戮,还是登州之乱的时候,半个山东都死了的惨剧,那么只活下来一半的人,去食用过去所有人的财产,当然觉得政通人和了。

  真让李向前去执政,只怕一个县都治理不好,他们不熟悉这个国家,现在的社会,真去管,只怕是要出事,好在,他们有钱啊,放手免税,用海外金矿作为支撑,度过了最初的迷惘期后,终于可以对外伸手了。

  说实话,真是免除了农税,以这个时代的商业能力,基本上是难以养活官府的,起码上上下下的胥吏,可挨个都是吃人的老虎,上面想拿到一分钱,他们非分走九分不可。

  等到李向前收拾好自己的包裹,等到小子们装箱离开,却是从车马店外,奔入了一个老头,很新的长衫打扮,手持纸扇,却并无功名在身,是什么人自然很好猜了。

  “长老驾临济南,是我满城百姓的宏福。”

  李向前一边给赤兔喂食,一边答道:“什么事。”

  “是这样的,长老还是在我济南多留几日的好。”

  “你们什么意思,难道要强留我,作为质子了吗。”如果是这样,倒是可以直接有借口动手了呢。

  “不敢,只是下雨天,留客天,刚好可以款待长老一行。”

  李向前抬起头,此时天空却是太阳高升,万里无云,说道:“这是什么意思,师爷只怕是醉酒了。”

  “得知长老前来,我等特意去南下,帮长老打个前站,安排饮食,肃清道路,得到传回的回话,城西十里外,下去了瓢泼大雨,道路泥泞南进。”

  李向前险些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我要往西走啊,不过马上想起,自己昨晚专门叫店东来谈话,先是问了济南府最近有什么事,物价是否稳定,是否有什么大冤案,那店东倒也是应付的好,说了一通好话。

  这可不是假的,后世,有省级大员下到县城,访问民情,却是询问一位老妪,那老妪当真就说了权贵子弟,横行不法,当街杀人的故事,大员自然大怒,一日之间雷霆手段,横扫之,但大员回了省城,老妪全家却已经是家破人亡如是,自此,全省上下自然是不敢言语。

  店东知道来了京城里的大人物,却也不敢多说什么,不敢李向前还问了周边地理,特别是往西走的道路如何,那么今日准备如何走,自然是清清楚楚。

  李向前倒也不在意这些,这又不是军事行动,从这点事情上推断出自己的行止,虽然觉得不高兴,却也到不了不满的地步。

  人家这是如何伺候你,还心中没数吗,知道你要过境,甚至要提前帮你打前站,让你一次军事拉练变成郊游。

  能拒绝吗,在野外,本来是要训练这些孩子搭帐篷,收集燃料,挖坑做饭的能力,但人家给你端来热腾腾的美食,你能不吃吗,不吃就浪费,矫情了。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没想到古诗上说的还真不错,不过这济南天气晴朗,西边却是大雨,想象不到。”

  想出济南南下,直接南走,却是传说中的泰山了,自然没人去走,都是朝西或者朝东走,李向前没打算走遍山东,也就不去东边胶东方向绕远路,而是打算去看看微山湖景色。

  那师爷也是进过帝都送礼,知道这些长老虽然不是饱读诗书,但偶尔也是有些新鲜的诗词出口,不是文盲,比起邮递员、小卒出身的李自成,要高明一点点,不过记起这首诗的意思,也是惊了一惊。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表面上说,说的是一天天色大变,东方的太阳还能好好看看,但西边却下起了大雨,倒也是非常稀罕的景致,不过后面那句话,寄托的却几乎是情话了。

  无晴却有晴,被许多男女解读为无情却有情,那意思是,你对我到底是否有情啊。

  这几乎就是问你,约不约的意思了,当然了,这师爷七老八十的,也不会误会李向前对自己打主意,难道问的是济南大小官员对帝都的……

  说实话,这师爷很是明白,本地父母官的心态。

  首先,他们对目前的日子,简直就是太爽了。

  几乎没有外敌,或者说,南北的邻居都没有多少进攻**,内部该造反的也早就造的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最老实容易盘剥的老实人,老实人嘛,干活要最重的,吃饭要最差的,连女人都是人家玩剩下的绿茶婊啊。

  而对上面,不必再跟中央缴纳什么赋税,除了运河的修缮还需要注意一下,收取的赋税可是一文钱不少啊。

  这些钱,自然是有各种分赃的法子,上上下下都有分润,甚至都形成了定规。

  这也是为什么,洛阳城被顺军包围,从福王那求来的银子,最后一半不到到了上城守城的屁民手中,因为上上下下分发这些钱的人,见了就要一份儿啊,你不给?当心今天晚上就“被自杀”。

  而且,最好的地方,自然是一时间,居然没有了什么官僚三年一次的考绩轮换,甚至有人去年死了老妈,也自称一番,本官在此天下大乱时刻,愿意为国操劳,夺情为官。

  如果这种情况可永远持续下去,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的事情了。

  没有任何的责任,不必担心帝都那些御史台啊什么的讨厌鬼过来考评你的工作成绩,只需要每日吃吃喝喝玩女人,顺便将民脂民膏按照官职大小私分了,就足以。

  但是,帝都这边可是从没有断绝过伸过来的咸猪手,这不,现在就问出来了。

  这分明是问,你们这些山东官员,到底靠不靠过来啊。

  师爷是绍兴人,甚至他的儿子也在帝都里,上那个什么秘书学校,学习新式公文写作的体例,句式,规矩,只希望混个无品级的官员也好,其实以本心而论,他们这些师爷,虽无官职,却可以狐假虎威,吃拿卡要,该负责的时候却是什么事也没有,有问题干脆一走了之,当真是天底下最爽的工作,如果师爷变秘书了,反而多了个牵扯,反而不美了。

  不过,这可是乱世啊,眼看着帝都那边欣欣向荣,一日强如一日,不说别的,铁路就修到了河间府,距离德州也就几十里的距离,他儿子次次回家,都是在河间府下火车,慢慢走回来,每次都是抱怨,要是早一天把铁路修到从帝都到济南,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不过,任谁也明白,铁路通行之日,人家的百万大军也就过来了啊。

  忽然心头一动,说道:“说起这个来,本地几位富商,也递了帖子,托我转交长老,我听说,他们对着铁路的生意很是上心,想问问,能不能入一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