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663章 孙之獬

明末球长 第663章 孙之獬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大明内廷的十二监,四司,八局中,最有前途的,自然是占据了明穿小说里相当多版面的司礼监,人家司礼监的头头号称内相,基本上都是政治力杠杠的,无数男猪脚的pk对象,最后boss都是他们,当然了,立志投靠阉党,拜在司礼监督工脚下的,甚至自己直接进了司礼监的,都是人才啊。

  当然了,这些单位里,御马监也不坏,管理的可是内廷的军权啊,尚膳监这地方一听就是营养丰富,适合养生的好地方。

  惜薪司啊,宝钞司啊,巾帽局啊,一听也都是油水丰厚的好地方。

  直殿监看起来就凄惨的很了,是管打扫卫生的,不过活儿全让小太监们做也不现实,所以理论上,每过一段日子,就有大净,也就是招募帝都百姓去打扫卫生。

  这种时刻,直殿监的工作就不再是日常的打扫,而是监视这些屁民不要在宫里搞事,隔绝内外,不要搞出什么事来,而平时的各种修理啊,修补工作,也不可能完全是内廷的太监来做。

  当然了,有着严格管理的大明内廷,也就是有过不多的几次疏漏,不过是外面的疯子冲进来用大棍子殴打太子啊,几个被玩弄的宫女一起合伙打算弄死皇帝啊,一群宫女太监把皇太子养大,而皇帝根本不知情啊。

  除了这种小事,我大明的后宫还是很正常的,堪称和谐后宫,有爱后宫的典范了。

  而这些百姓之所以愿意进宫干活,自然也是有自己的道道,无论是去了一次后,可以跟人吹嘘,想当年我在宫里的时候……还是去开开眼界,或者说去赚点外快,都是好选择,要知道,这种机会,市井无赖想去还没机会呢。

  当然了,这种事情,在帝都的旧城区搬迁工作结束,新城区建设到一定程度后,逐渐的恢复,不过比起之前的严防死守,现在的各种改造也开始了。

  比起后世我大清对于皇宫的改名换姓,以及各种烂书法,事实上大明的皇宫尚且算是简谱,要知道,在我大清在朝的时候,颐和园圆明园,无论是各种战争,灾害,民乱,各种建设都没有停止过,而对于工匠的使用堪称狠毒,每年的死亡人数都超过百人,要知道,颐和园和圆明园都是修缮了两百年之多的超大工程,所有说那里富丽堂皇,所谓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实际上也就是生命与血泪了。

  当然了,在被无数人喷到惨的大明朝,各种享受堪称凄惨,正如李向前所说的,到这份儿上了,还当什么皇帝啊,起码在享受方面,差距太大了。

  当然了,长老们对于皇宫的改建要求只是一座博物馆,安全性,对抗熊孩子能力,对抗无赖家长能力,以及对抗小偷,才是首选。

  尤其是那熊孩子以及熊家长们,在博物院大声说话还可以装作聋子忍一忍,但到处跑动的熊孩子,如果撞在你身上,嘿嘿,兄弟恭喜你,可以去卖房子了。

  仿照后世的格局,什么书画馆,玉器馆,陶瓷馆等等,比起后世被掠夺过无数年的情景,精品上品多如牛毛,比起什么也有所格调。

  当然了,预定的捐献馆还没有什么东西,毕竟此时场馆还没有开业,人们还没有这个意识,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还没有开始,长老们抢光泰姬陵吴哥窟搬回家自己花差花差的想法只能落个空想。

  朱慈烺忙碌起来,毕竟他才是这里的主人,在那些太监面前很有威信,将各处场馆,都布置的很好,当然了,长老们也只准备暂时开发一部分就好,剩下的一部分等到日后再说,反正当初的博物馆也是花了几十年才可以开放一半的。

  博物馆当然会留用不少的太监,不过掺杂了不少的新恩科的毕业生,还有一些学童作为实习生,这些人虽然对于建立博物馆学毫无经验,那么多的文物,需要建立浩大的数据库,不是他们可以操作的。

  好在此时故宫博物馆的馆藏还只有三个来源,原本属于皇宫的各种藏品,当然,事实上已经遭遇过一次偷窃了,之后追回来一部分。

  跟着就是对京城各处贪官的追赃,比起顺军的追索,长老们的追赃更加的斯文,更加的文明,也更加的寸草不留,在金属探测器的帮助下,贪官们藏匿的好东西基本上没跑。

  这些贪官或者库吏也不可能都是文盲,事实上越是读书人,越是会对各种歹毒的**手段有研究,而那些库吏世代为官,也积累了可怕的财富。

  再有就是长老们的大采购,你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唐伯虎祝枝山,还是海瑞的字都不是那么过分,价格堪称亲民。

  未来博物馆的馆藏,基本上还是以各种挖掘活动,以及私人捐献,贪赃罚没等为主,当然了,假以时日,未来馆和海外馆能不能超越本土馆藏,就要看长老们的牙口利不利了。

  最重要的场馆,当然是书画馆,作为文字文物,本身就除了文化意义,还有相当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自然是重中之重。

  作为镇馆之宝,被陈列出来的甲骨文不是很多。

  不过却都是精品,也就是大部分文字都清楚的很,属于最容易被分辨出来的1000多个字里面的。

  黄道周死皮赖脸的,跟着朱慈烺进来,他自然听说了甲骨的事情,自然也是震惊无比,不过还没有到疯狂的地步,他是福建富户出身,对于股东有所了解,虽然来自真正的上古文字,让人震惊,但还有更重要的人。

  将原本的自家殿堂,变成任人参观的博物馆,虽然也是有些不舍,但是朱慈烺却看得明白,这是自家一家大小安稳生存的必要手段,当然,他自己也有文人情怀啊。

  “文人难道就可以不死吗,还读书人的事,他偷的是国宝,是在册的博物馆国宝,如果这都可以不死的话,那直接把法律废除了,大家一起回到互相屠杀的日子里吧。”

  角落里,一个男子正在挥舞着手,似乎很有情绪,在他面前,是几个或老或少的男子,此时全都低着头,不敢言语。

  “长老大人,只是那孙之獬大人有安稳人心之功,他乃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为庶吉士,本身就是有所优待,如此就要贬黜,只怕会寒了文人之心啊。”

  “安蓝,是不是你拿了他的钱了,这个孙之獬干净不干净不知道,反正家宅可是富豪的很。”

  对于这些前明官僚,长老们的意见很明确,闲职养起来,另起炉灶自己建立一个公务员体系,逐渐将他们养死。

  但这些人自然也是要管事的。

  让他们去管工厂或者治安,非得去天高三尺不可,这些人在大明朝已经习惯了贪腐,最后,作为后世故智,让他们参与了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也是应有之义。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孙之獬却是将不少文物揣进了自己腰包。

  当然了,他的法子还真是巧妙,先是想办法伪造了假的,然后鱼目混珠,换走了真迹,如果不是对于这些前朝老臣,都有固定的监控,而其忽然奇怪的将家人往山东老家送去,也是难以发现啊,但是,有几个人大过年的把人往老家送的?

  不过,既然被注意到了,那么随后的抄家也就解决了,随后无数大案被解决,而现在,却是开始了清查。

  可是调查才刚刚开始,就被无数人说情,话里话外的意思自然是和光同尘,逼迫太过,绝非善待文人之事,文人爱才,只是一时间情不自禁。

  吴名不知道的是,这个孙之獬在历史上大大的有名。

  作为原本的阉党,孙某人在崇祯元年就已经扑街,不是小扑街,而是彻底的大扑街。

  所谓扑街,也分停职审查,或者撤职留用,也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是孙之獬得到的,却是最狠的削职为民,也就是说从人上人变成了屁民一个,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七年。

  可以想象,孙之獬的怨毒与恨意持续在心中,他恨天恨地恨祖宗,恨这个国家。

  原时空的历史上,孙之獬干了些什么臭名昭著的事情?足以与秦桧汪精卫并列?

  他没有掌握什么大权,如同秦桧那样做宰相,或者投靠日寇,只不过是上书,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已。

  前面我们说了,十七年的平民生活,孙之獬的心灵早已扭曲变态,对于大明的恨意已经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他在原时空为了讨好满人,自己第一个自告奋勇的剪掉了头发,扎起了辫子,但是,想混进满人大臣的队列,被满人歧视,想回到汉人大臣的队列,也被汉人歧视。

  于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个政策就出来了。

  在这个新时空,如果说找到一个对于大明朝灭亡欣喜若狂的人,就说孙之獬最为兴奋了。

  在他看来,全都死的好啊。

  不过,最开始他是在山东,等待的新朝廷会不会听闻他的大名,不过长老们对于这些老东西没有丝毫兴趣,主要精神都用在了移民和开工厂方面。

  孙之獬还是有些活动能力的,在花了积蓄后,在帝都活动一番,他毕竟是多少年前就中了进士,还是名次很靠前的人物,自然是有自己的门路。

  在礼部搞了个职位,也是混日子的,不过帝都到处都是钱,他在这里倒也过的不是很差,不过和做阉党时候,跟着魏忠贤时候就差远了啊。

  阉党和东林党,虽然敌对,但是你要在里面找几个好人,千难万难啊。

  不过,卑鄙无耻的人很快就找到了生财之路。

  他能考中科举的前几名的名次,可见还是对古文有所了解,伪造文书并非难事,再说了他还可以寻找枪手,因此,宋徽宗的花鸟图,文徵明的行书,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全都挨个被描了一遍后,替换了回来。

  当然了,如果他真以为可以活生生把东西带走,就太小瞧了安全局的兄弟们了。

  安全局最大的力量,钓鱼执法工作组可不是白给的。

  于是彻查开始了。

  安蓝说道:“长老,老臣只是觉得,如此薄待,只怕是人心不稳,人人无法安心做事,生怕稍有闪失,就会触发律法……”

  “这是一回事吗,工作上犯错,还有个主观客观,这货明显是故意偷东西,这都不惩戒,呵呵……”

  吴名咬咬牙,故宫博物院是他名下比较大的财源和项目,以其价值来说,几乎是无价的,毕竟这里的东西都是属于国宝,以及不得买卖不得离开国境的国宝啊,其他的诸如卖书之类的收入,还要和其他人分润,而这个故宫博物院,是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结果在他的治下,闹出这种事,虽然被盗的东西数目不大,但影响很坏,他还想着慢慢上位呢。

  吴名想狠狠的杀一通,不过博物馆的开业还需要这些读书人,毕竟学生们的培训还需要时间,虽然帝都的字画商人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这些老儒生还是得用用,这反而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还是那个问题,想办事,吴名总不能24小时盯着这里,就必须分权。

  分权的话,就会造成权力的下行,最终被把持在中层,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个调调,日本真正掌权的是武士,欧洲真正掌权的,前期是贵族,后期变成了资本家,都是这个意思。

  吴名也是无奈,当着他的面,都是冠冕堂皇,背着他,肯定都不干净,这次的问题,还是处在规则方面啊。

  规章制度没有深入人心,关键是,现在故宫里各种文物,起码也有一两万,这可不是收拾书包里的十几本书。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起码长老们内部,可没一个人懂得,或者立志于从事图书馆博物馆的事情,也就只有如此勉强先做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