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552章 甲骨文的考古工作

明末球长 第552章 甲骨文的考古工作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意识形态建设是非常困难的,这不是该一条高速路,划定路线,然后准备设备和人员,就可以开工,因为意识形态是在人脑子里的,你可以真的洗脑一个人吗?

  只能说服啊。

  我们所有的美国朋友都惊奇于中国人对于热水的执着,其实中国人对于美国人直接大口喝凉水才是惊奇万分呢。

  许多人都明白中国的症结在何处,到了光绪时期,早已积重难返,他却是看清楚了问题所在: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太多,豪杰之士少,文法者,庸人借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取胜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于一利字。

  可以说是一针见血,说清楚了原因所在。

  许多人以为开科取士,然后搞搞商业,速攀科技,那些文人就会跪舔投靠,却是想不到的是,他们为了维持自己对这个国家予取予夺的地位,永远都会潜伏在暗处,找机会煽动,甚至在进入体制内后,也不会有任何的悔改之意。

  关键在于,如何将话语权从这个庞大到盘根错节,已经如同一个吸血的水蛭一样深入中国人民之间,如果想彻底**毁灭他们,等于杀死无数中国人那样,那么,意识形态上面,就自然是要在意识形态上面寻找出路。

  他们有兵马俑,有后母戊鼎,有万里疆域,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敌人是什么人。

  有个李向前心目中的悖论,他们越发展这个国家,那些真正的敌人,也就是吸允的水蛭也就越强大,甚至会强大到将这个躯壳倒闭的程度,要知道,他们传播的知识没有自己的意识,迟早是要传到那些人手中。

  光绪皇帝虽然能力不足,但见识还是足够,他知道,当时的帝国的问题,是文法者们为了自身利益,而不得不做出的事情。

  长老们内部缺乏那种,能够把一件很恶心无耻的事情,说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的本事,无论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还是最美丽的风景是人,这种诡辩式的说辞,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的力量,强者可以随意打你,但是到了国家内部,却不能这样。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台湾人最喜欢的恶毒话语,就是在那说着各种虚假的中国人的坏话,比如中国人吃不起茶叶蛋。

  如果中国人敢于反击这句话,说茶叶蛋那种低级食物早就没人吃了,他肯定会来一句,支那人玻璃心。

  只不过如果不反击,你就是吃不起茶叶蛋,反击,就是玻璃心,当然了,最大的问题是,中国国内自己的问题了。

  这种嘴炮有意义吗,没有,除了让那个台湾人回去,继续得意洋洋之外,什么用也没有,实力,才是一切。

  李向前在新时空两年,早已学会了骑马,这种在后世属于有钱人玩的花样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普通的很,贵族们要的不是骑马,而是逼格,毕竟,一匹所谓的纯血马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消费的起的,自然可以区分出我比你有钱,但是我还很有逼格啊,至于有钱老板发现自己嫖的姑娘居然和自己拿着一样的水果机,那嘴脸会如何。

  此时骑着一匹白色的河曲马,身边的车队浩浩荡荡,他看着一个车夫,他们还在不断的拉扯着各种东西,而他正检查着一匹马的鞍子。

  “听说你以前是个轿夫,现在倒是改当车老板了,还习惯吗。”

  那人倒是知道长老们不太喜欢人随意跪下的,不过还是停下手,说道:“这话怎么说的,以前怎么说,轿子里的老爷,还不是把我们当拉车的牲口一样随意使唤,如果稍微晃悠一下,让老爷不舒服了,真是要打的,哪里好像现在,帝都不许人乘轿子,而这马和马车这么便宜,我就当了车老板,也算是全靠长老们仁义啊,哪会不习惯。”

  下岗职工绝对是长老们心底最最关心的人物,比如远在长江黄河里的纤夫和漕运工人,帝都里各种失业人员自然更加被关心。

  首当其冲的,对于长老们来说,以人为搭乘的轿子绝对是眼中钉一样的存在,第一时间被取缔,不过那些轿夫又没有犯罪,就这么失业了啊。

  正如某些卫道士或者说食古不化的人痛心于轿子被取代后,那四个轿夫的生技问题,因为进步而带来的失业问题,在中国绝对不是小事,历史本就是如此。

  长老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各种的改革,帝都的马车一时间就多了起来,而且还是动能不错的四轮马车,如果按照市价,绝对不便宜,但也都很便宜的半卖半送的给了这些人,当然了,他们也就入了长城出租车公司,每月固定也是要叫“份子钱”的,而且也不能随便买卖。

  其实,这个时代的人还是缺乏见识,在90年代,当时一个出租车牌照不过几千元,而到了21世纪,哪怕是三线城市也昂贵至极,几十万打底了,这就是稀缺带来的好处。

  这些漂亮的马车也成为了帝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然了,马粪问题是世界难题。

  这次南下安阳,自然少不得要使用大量的新时空运力,至于运的是什么,自然是人。

  “王先生,怎么得了感冒吗。”王夫之却是穿着很厚实的皮袄,事实上那是个在长老们认知中的女式的,而鼻子上流着鼻涕,人也是双眼发红,一看就是在得病了。

  王夫之带着鼻腔说道:“没事,小事,李长老,我们快出发就是。”

  李向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说道:“真是麻烦了先生了,如果是其他的事情,也不可能新年之间就让你们如此击破的出门,总要让人过年是,实在是这事情太大了。”

  “是啊,是啊,”王夫之想到之前看到的那几片龟壳,在被提点后,自然是知道是什么,自然激动起来:“那可是殷墟啊,这几日,学生是寝食难安,不知道安阳府那边的兵将,能不能管好了,如果遗失了一片,就是我等的罪责啊。”

  李向前说道:“是啊,那是文字起源的东西,汉字从唐至明,其实是承袭了汉代的文字,而汉字却是来自于小篆,小篆来自于周字,周字呢,这是来自于商啊,只是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找到归藏这样的上古遗失著作。”

  王夫之有些失神,这不仅仅是价值连城的问题,绝对是意识形态上的追求了,而这些突然拿到面前,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之所以得了感冒,一方面是他一个南方人初次在帝都过冬的不习惯,而另一方面,也是每天看着那描下来的甲骨文上面的文字,日思夜想里面的意义。

  甲骨文是这样的,商人喜欢占卜,而占卜的方式却是将所占卜的事情,刻在了龟甲或者兽骨上面,这已经是最早的汉字,三千年传承,虽然外表改变很大,内里的形声字已经非常成熟,其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以这个古代殷墟为圆心,几十公里内外,是这次李向前的目的地,也是王夫之这些有些知名文人的目的地。

  后世的中国,所保有的大概只有15万片甲骨,而流落在海外的就不知道多少,要知道,哪怕是后母戊鼎,当年也作为战乱时刻来不及带走的“次等品”被遗忘在机场,可见被带到台湾或者海外的是多么珍贵的东西。

  最可笑的是,这些东西被连偷带拿,或者以展览的借口送去日本,然后“不小心”遗失,进贡给了日本人不知道多少。

  当然了,安阳那个地方,自古以来就经常挖掘出来各种商代铜器,而各种甲骨事实上未必没有被挖掘出来,而千百年来都被人呢无视,可以说是士大夫阶层的绝对愚蠢和绝对无能的象征,不过,也正方便了他们取巧。

  作为发现此物的借口,吴名专门跑了一次安阳作为确认,毕竟小屯村这个地方太过有名,那可是省委心底挂号的地方,稍有发现都是要直接报备的,自然是好找,确认了这个时空也有甲骨,不会闹乌龙后,已经用兵马控制住了当地,什么摸金校尉,倒斗力士,绝对是来一个死一个。

  几个月来,按照制作了各种保存龟甲的盒子,预备保护的棉纱后,此时,虽然已经进了腊月,但是大家都等不及了。

  反正也没人有心思过年了啊。

  帝都集中了过百个算是有些名声的文人,这些人在后世有的知名,有的不知名的,但毕竟王夫之能够出名,也是因为其后世起兵反清,事情不成后就专心学术有关心,而此时名声并不显著。

  指望这些人身体强壮的骑马行走,几乎不可能,这个时代的文人的身体,几乎都给养废了,李向前想起后世的红楼梦来,哪怕是贾宝玉那样的花美男,也是会骑马的啊,而这些人,成什么样了?

  所谓穷学文,富学武,自然是应有之义,不过,似乎有些太过了?

  看着这些书生纷纷登上马车,李向前心中也是有些不满,不过不是针对他们,“美国人好像是用橄榄球,制造橄榄球四分卫就是第一等人,随便可以泡女人,这种意识形态来争取维持武人之心的,不过这橄榄球,还真是不习惯啊。”

  有赖于河北南下的水泥路已经勉强成型,而近期雪天不多,道路还算顺利,起码在开动后,很快就走出了几十里,此行李向前也有锻炼队伍的心思,他看中了几个人,都是让他们处理各种事情,而每天的行进也是制造计划,每天既有在前面打前站的,也有在后面收尾的,不得扰民,不得做什么,连吃饭也不过是喝点水,吃些早已准备好的干粮。

  由于有着甲骨文的引诱,倒也没人敢于抱怨,事实上谁都知道这是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王懿荣本身作为清廷普通官员,但却是跑不了的人所共知的人物,也是有赖于此,他们所知的,正是李向前等人所说的,要求他们帮忙鉴定文字,虽然读死书的人不少,多数读书人只是把毫无用处的八股文写的花团锦簇,但是本身用他们,就是一个名儿而已。

  每天的行军,也非常的疲累,好在他们早多少天就在计划此事,为了最快的将甲骨文的真相与消息传递出去,这些各地的文人的用途还是不小的,不然的话,后世的甲骨文字典飞船上就有,以及有人喜欢用甲骨文作为自己的输入法,早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嘛。

  仓促之间,李向前抬起头,看着这天空,此时天上的星星非常明亮,毕竟是还要半个月过年,却是感觉到不同的情绪。

  几千年前的人,不知道大地是圆的,不知道星星其实是另一座星球,却是创立了无数的璀璨,做到了他们可以做到的极致,无论是东西南北的土地,都已经最大限度的拿下,责怪古人落伍,其实是说明我们自己的无能啊。

  他微微一笑,以天地为棋局,以争夺天下,还就是人类的本性啊。

  后世的英国人,喜欢以光荣革命标榜自己的国家是如何的文明,不必经历革命,就取得了先进制度,当然了,问题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不要脸啊。

  躲在棺材里的克伦威尔说,扶我起来,我还能再杀一个,查理一世说,我死的很冤枉啊。

  不得不说,英国人的继承制度很有意思,哪怕是国王私生子无数,但没有合法子嗣,就只能让兄弟即位,而后世的英国,其实早就不是查理一世的直系后裔,而是他们的德国远亲,这一点来说,英国人喜欢讥讽法国人,只能在女人和矮子领导下才能打胜仗。

  问题是,英国的国王,多少代都是说法语的法国人德国人啊,血统里面几乎少有英国人,这就尴尬了,他们最大的盛世,还真就是两位女王带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