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407章 老苟的理论建设

明末球长 第407章 老苟的理论建设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孙良笑着说道:“日本的习性,老苟你还是不了解啊,往好处说,日本人有些兰学家,是小国对外界知识吸纳的好处,往坏处说,就是政府控制力低下,你看,幕府只能用简单粗暴的锁国来应付洋人的来袭,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日本,与21世纪的日本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也难以理解,那些人居然可以那么容易统治。”

  老苟说道:“缺乏理论武器而已,一旦有了哪怕是天主教这种斗争性不大的宗教作为反抗者的联络武器,也可以带来很大的变化的。”

  孙良说道:“是啊,所以我们也该多了解一下,日本人究竟可不可以联络,以及,和那些日本人联络了。”

  老苟叹息一声,说道:“日本民众的沟通成本太高,虽然不得不说,但是日本人在这个时代确实被洗脑得不错。”

  孙良想了想,说道:“好,之前你说的很对,在日本人心目中,营造一个天堂一般的中国,嗯,最好开通从江户到天津的客轮,然后直接从天津到帝都,嗯,这样会不会有弄虚作假的感觉?”

  老苟说道:“不算吧,帝都是实打实的现代化啊。”

  孙良说道:“但是老百姓确实的不懂事的,我怕丢丑,好吧,农业技术对日本进行传授,红楼梦那样的名著也可以一点点的传播,不过,敏感一些东西,如何把握呢。”

  老苟说道:“你不会是说,搞个样板工程,专门给外国人看吧。”

  孙良笑了笑,说道:“这倒也不至于,咱们不必有什么歧视性政策,按照原有轨道发展就好,我记得,在历史上,就有类似的情况吧。”

  老苟说道:“你的想法还真是典型的小资呢,我记得,西德就搞过这一套。”

  “西德是什么?”

  1990年代的东德西德啊,这都不知道?

  老苟叹息一声,这些毛孩子,对于几十年前的掌故确实缺乏了解。

  “当时德国被分为了东德西德两部分,彼此对峙,不过,西德用了三个方式,第一个是用宗教的钳制,第二个,是在柏林墙外,建立起来一个标准化的标杆城市,你懂的,两边虽然差距不大,但是东德人眼睛里,却只能看到一座比他们搞太多的城市,却没有发现,或者去思考,到底为什么,看起来差距那么大。”

  “统一税?”

  “没错,用西德其他地方的人民交钱给那个地方,来补贴这种差距,柏林人一看,发现西德那边简直是人人小汽车,个个有小楼,自然就没有思考能力了。”

  “于是西德就垮台?这也是很有趣啊,我一直以为德国人很严谨的,哪怕是德意志斯坦,做事也很规矩吧。”

  老苟苦笑一声,说道:“至于宗教问题,我们还是不要碰了,你的攻略重点,是日本的上层,无论是公家还是武士里面,对于科学感兴趣的存在,嗯,对了,那些兰学家,既然可以学荷兰人的科学,说明开化程度要高,你可以酌情拉拢一下。”

  孙良说道:“不怕这些家伙反水吗。”

  老苟想了想,说道:“前期就按照十万个为什么那种层级,慢慢出书就是,嗯,不必太深入,让他们感兴趣就是了,版本就和吴名那样的进度就是,直接用中文,这个时代日本是有专门的将中国图书进行出版的书商的,慢慢来。”

  孙良忽然说道:“等下,我记得李向前说过,十万个为什么是用来重建军工的,给日本鬼子,可有点危险啊。”

  老苟一笑,说道:“理论上,十万个为什么是为了应付核灾难后,人类世界毁灭,幸存的人们拿着,就可以依托参与的机器与人力,重新恢复人类世界,嗯,与百科全书相比,实用性是大一些,不过,危险性还是不大的,毕竟,我们所畏惧的是一个与我们敌对的工业体系,而工业体系,可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孙良笑了笑,说道:“这我就是不懂,反正日本人在开拓新产业方面,几乎没有过建树,从头到尾都是引进引进,我们也不怕他们脑洞打开,忽然开始玩高科技,所以,具体用什么样的东西给日本人进行洗脑,我听你的。”

  老苟心道:“听我的才怪,一整盒套套去日本,是当气球使的吗。”

  他在内心中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自从穿越之后,整个长老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在直线下降,也许在某些方面比整个时代的人高一些,但是比起原时空的那些道德条文,长老们已经堪称是坏蛋里的坏蛋。

  无论是蓄养女奴还是调教幼女,都堪称是道德下限之至。

  道德水平这玩意,是有历史的局限性的。

  在微博上的精英们的嘴里,地主们偶尔给佃户点白面吃,那当真是感激涕零的道德高尚,佃户既不肯老老实实干活,又不肯去死,实在是让地主老爷为难了,不同的时代,道德标准是不同的。

  在古代,溺死婴儿也许是一种惯常的习惯,但到了21世纪却是非常巨大的刑事责任。

  冯小刚可以拍一部电影,善良的地主如何在1942年河南的饥荒如何保护自己家藏的粮食,但是没人去思考那地主如何得到这些粮食,归根到底,任何歌颂古代道德文化的人都得明白,古代人的道德只给予上层的人人权,所谓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啊。

  对老苟来说,他知道,自己的同伴都是一群精力旺盛,行为活跃的男人,不让他们进行一些有益身心的床上运动似乎也有些难,而这个时代,确确实实,要求他们自由恋爱也没有这个社会基础,老苟自己也做着卡斯特罗打破某个记录的美梦,如果学习某些公知们,严于律他,宽以待己,要求别人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日本是个很重要的地方,作为北太平洋重要枢纽,一旦真正拿下,那么完全可以以江户为圆形作为一个中转地,大量移民过去占据政府圆心。

  所以,派人办班,传授一些农业知识,同时寻找那些兰学家进行培养,事实上,日本虽然没有煤矿和铁矿,但是却有一样在这个时代的拳头产品,土地,日本的土地是火山岩基,几百万年的火山喷发,给日本带来了肥沃的火山土壤,当然了,虽然因为海岛的原因,单产其实始终不高,而且无论是大米还是猪牛的肉制品的品味始终不咋地,但那是气候的原因,那土绝对不错。

  进口火山土改良东北土地绝对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当然了,这里面的反应是无数的金钱,巨大的运输力量,长期的投资,而在全世界都是大家的狩猎目标的情况下,老苟的这个想法始终是做不到的。

  老苟与李向前沟通了无数次后,自己是有一个清晰的日本攻略的,先期用报纸,舆论,开拓天朝的影响力,之后这种影响力渐渐散布于民间后,读卖新闻这个长老会预备在日本办理的报纸就可以从原本的科普小报变成舆论大报,无论是民间还是日本高层都可以进行影响。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的长老会,几乎抽不出多少人口来对新征服的土地进行管理,正如李向前所说的,步子太大容易扯着淡,而太快的统一,造成大量的投机者混进来,而无法将其融合的话,第一共和国在1949的时候因为太快统一,造成了太多不该混进政府的人混进了政府,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孙良此去日本还是很愉快的。

  从朝鲜出发,海路不过几日,与当初鉴真东渡比,鉴真可是玩得眼睛瞎了,外加几次海难,而这个时代从朝鲜去日本就是一个浅浅的海峡,并不麻烦。

  孙良带队的人马,也只知道他是帝都的高官,而这些人大部分是手艺人和匠人,其实都是即将在天朝帝都被淘汰的制造铁锅或者木匠之类的,当然了,也有几个老农教导他们如何使用农技技术,至于化肥什么的,天朝自己还没有开始量产。

  孙良完全知道李向前憋的坏,这些东西,很快就要开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了,起码联合收割机这玩意,再笨的庄稼汉训练几个月也掌握了,而各种新式的机器一旦大规模使用,虽然会极大的提升生产力,但是对于过剩的生产却是无法解决。

  不说别的,自从天津到帝都的火车通车后,漕运的运力基本上都是把货物运到天津,再由火车运输,成本低廉,大家都爱他,但考虑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铁路一条一条不停的修下去,原本依附于运河进行发财的人群就会逐渐失业,当然了,现在开始,已经有政策考虑扶持他们转业去做海运,但总有一部分吃运河上的饭吃习惯了,不肯改换的啊。

  在历史上,漕帮盐帮的势力,在被西方人带来的先进轮船,铁路以及制盐技术打得人仰马翻后,失业的他们不甘心去做普通的活计,事实上,真正坏事的还是形成的有点黑社会性质的那群家伙,也就是日后可爱的青帮了,我们的青帮日后诞生的一位总统常凯申,一生仅有的战绩却是解放军后勤部部长,将无数的装备输送给劳苦大众。

  额,这倒是追忆祖宗的运输本能啊。

  但是现在,对于长老会来说,就业压力始终伴随着他们,毕竟是从21世纪的中国穿越至此,他们天然认为,政府就是要包办一切的事务,全然认识不到,在后世的时候,许多所谓的先进国家,其实也不过是表面光啊。

  本着搂草打兔子的念头,一鱼两吃,把一些即将淘汰的手艺人送去日本当老师,也算是功德圆满,当然了,日本人是不可能明白这里面的道道的。

  不过,他早该想到的一件事是,相对于以朝鲜总督身份去日本的老苟,自己一个工匠头子,却也是没有受什么重视,船到岸后,就是一群武士毫无欢迎的将他们接入一处院子,更没有老苟的两个萝莉伺候温泉的待遇,直接睡榻榻米可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好在他自己携带了被褥,甚至卫生纸也给自己带了一个月的用量。

  不过,这是孙良自己的选择,也是非常好的开局,扮猪吃老虎,先装作普通人,然后被人轻视之后,突然杀出来打脸,那种酸爽想起来就爽呆了。

  “读卖新闻第一期纪念刊,这玩意过一百年就值老鼻子钱了啊。”

  最开始的时候,报纸是需要人去卖,不过在没有建立起意识之前,孙良想到的高招是通过当地的中国小商人进行赠阅,报纸这玩意,便宜,长期就是一块钱的事儿,而且一人得了,基本上全班的同学都可以看,而对于孙良来说,第一期的报纸只需要印刷五百份就足够。

  嗯,孙良此行虽然没有携带发电机,不过手摇式印刷机还是速度不慢,这个时代的日本就那么点识字率,也不需要印刷太多,而前几期的内容早已在朝鲜就准备妥当。

  当然了,为了让人们养成花钱买报的习惯,上面还是印了,“此报售价五文钱。”

  读卖新闻最开始还是周刊为主,毕竟孙良只有自己,排版什么的可以弄疯自己,虽然可以用带来的资金招募本地的小孩子做学徒,但归根到底主要的活儿还是他做啊。

  报纸的印刷还需要时间去散播影响力,但第一期的天朝赴日培训班很快就开班了,孙良非常惋惜的是,没有一群日本美女举着:“欢迎孙良大人来日。”的牌子欢迎自己,同时班上也都是清一色的正太,基本上以商人子弟为主,这让他惋惜不已。

  当然了,在合金刀的面子上,幕府还是给孙良等人非常不错的物质待遇,如果孙良觉得米饭加腌萝卜是好东西的话。

  平心而论,这确实是很好的招待,日本标准的话。

  当然了,这时代的日本,还真是好东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