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353章 郑森的疑问

明末球长 第353章 郑森的疑问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这话引起众人暗惊,对东林党们来说,最大的一项收入来源,可能就是为江南盐商们提供避税服务,为他们偷逃税款的行为做保护伞,之后,在盐商们手中逃避的盐税中,获得一部分。

  这其实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还有几个有识之士确认,如果这么下去,国家没有钱的话,哪来的钱养兵维护国家统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在吃盐税这碗饭后,这样的声音也就逐渐的荡然无存,原因很简单,已经形成了一个尾大不掉的,专门依靠为逃税盐商提供保护伞的团队,他们世代勾连,彼此呼应,敢于反对,就是在和他们作对,甚至自身一生的生死荣辱都危在旦夕。

  他们的名字,几乎就叫东林党了。

  哪怕是侯方域这样的名门公子,也自觉不过是盐商们的一条狗而已,或者说,不敢招惹,而陈贞慧上来就直接说,不给钱就让盐商们死,实在是赤果果的威胁了。

  侯方域说道:“现在世道不是很好,各业总是生意不顺,只怕,很难要出钱来。”

  陈贞慧怒道:“你还看不出来这是要怎么了,现在大明朝全都没钱了,不让他们出钱,分给凤阳的各级官员,拿什么让人家替你做事,那可都是马世英的人,人家凭什么为你做事!”

  侯方域也是痒痒然,他以己度人,知道这官员不拿钱哪会办事,但是过去一两年来,自从到了南京后,每日花天酒地的花销,除了他老爸积攒下的惊人的财富以外,反而是那些盐商们了,毕竟是相当于后世西方国家的民政部加财政部加交通部加建设部部长的儿子,不趁机报效报效,如何对得起之前侯恂尚书亲切关怀?

  在这个时代,虽然官僚士人对**基本上都是瞎话连篇,但对“自己人”可是诚实守信的典范了,比如对盐商们来说,卸磨杀驴,看人下菜碟儿,一看人家不在位上了,就不再追捧,那可不行,你让现任官员怎么看?是不是觉得,等我下台了,就依样如此过气?

  这就和米国总统在任上的时候堪称清廉干净,各种典范,一旦下台后,就是出书,各地演讲,演讲一次收费巨万,去的还都是当总统时候受益于他的那些大企业,异曲同工,异曲同工啊。

  侯方域自然是要为金主考量了。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要是财源,还有一人,你想到了吗。”

  陈贞慧问道:“是谁?”

  侯方域似乎很是得意,说道:“是从闽省来的,福建郑家的公子。”

  陈贞慧一阵眼神灼灼,说道:“钱谦益的那位入门弟子?只听说他跟着他那位恩师,回返苏州老家去了,又回来了!”

  侯方域笑了笑,说道:“苏州距离南京又不远,再说了,那位公子也是带着心事而来南京的,怎么能就这么放弃呢,那位钱老被直接骂了一通,失了面子,南京里到处都是散发的,他作奸犯科的帖子,不过,照目前来看,钱老还是没有死心,想要再奋力一搏啊。”

  陈贞慧缓缓说道:“那郑森此人,究竟有什么要求,虽然他也去那家送过一些小礼,但也只是留下一些名帖,偶尔也见过几面,只不过,很少细聊了。”

  侯方域说道:“无非是海商的事情。”

  陈贞慧皱了皱眉,说道:“他郑家早已靠着海商之事,赚得富有四海,福建一地,郑家收买土地之数,可达十中有三,还要什么?”

  侯方域愣了愣,说道:“这可就不知道了。”

  陈贞慧说道:“好吧,你去接洽一下,要尽快,我感觉,马世英不可能长久的虚悬在外,哪怕他不回去,也会有人在外窥视,难免凤阳人心浮动,几日内,就要发动,说起来,黄得功我听说,是个粗鄙的武夫吧。”

  侯方域说道:“他乃是帝都京营出身,听说喜欢喝酒,灌进去几口酒,就会什么都不顾,什么都不管了。”

  陈贞慧阴沉沉的,说道:“马世英除了自己老营的人马,用的是贵州的土著,还有招收的流民外,下面的将军,用的最多的是黄得功和高杰,而高杰却是个流寇出身,后来才投靠的官军,是吧。”

  侯方域也是忽然觉得其中的大妙。

  让这些书生去做真正有益于天下的事情,只怕是个个推脱,但是搞阴谋诡计害人绝户,却也是个个领先。

  当初,李向前知道,马世英手下的所谓江北四镇,未必个个忠心为国,刘泽清刘良佐绝对是其内部的定时炸弹,于是在暗中帮了马世英一把,对马世英来说,手下的军头少了,但更好管理,在瓜分二刘的过程中,老马也是趁机收编了不少人马,比起以前政令不出xxx的窘态,要强上万分了。

  黄得功和高杰再笨,在政治上也是经过南明覆灭的过程,是可靠的,而且只要政权在手,有着太子的政权移交加成,很难想象他们会对长老们对抗到底,而二刘却是心思很难说。

  但是对于郑森同志来说,这都不是事儿,此时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时代,许多世家大族的心思灵敏的很,此时这南京,虽然看起来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但是个个政治上毫无远见,对于在北方已经集结成型的势力,毫无抵抗的心思,虽然隔着光怪陆离的传说,注定让许多老成持重的人物皱眉,但福王现在已经出局,潞王也是被直接警告,连个让众人团结起来的主心骨都没有,谈何对抗?

  所以,都打着跑路的心思,不过此时,西北已经在人家手里,此时还没有美国可以供外逃贪官跑路,哪怕是穷乡僻壤,或者乡下老家,也有可能躲不开敌人的搜罗啊。

  历史上,这算是又一次,客家人的外迁之旅,在女真人的屠刀以及事后的重税之下,哪怕明知道,南洋的洋人,喜欢周期性的屠杀汉人,但是,这个逻辑要搞清楚。

  这说明什么,说明哪怕是周期性的屠杀,也比在“我大清”的治理下活得好,所以这康乾盛世的谎言,可以去了。

  当然了,郑森也不过是为家里,联络了一些生意和关系而已,他们打的主意,也是要靠郑家的海船开溜而已,如果可以的话,跑去广东,也算是盘踞百年的大族们喜欢“留后路”的法子了。

  再怎么说,他的主要地盘是福建,前面有那么多州府顶着,新朝廷是什么样的存在,也完全可以由他们来验证,在郑森看来,这种局面简直是完美,当然了,就是不知道,妹妹在北方如何做的?

  当然,他也是如履薄冰,恩师被直接被打落尘埃的过程非常惊人,那些奇人究竟还有多少神奇的本事完全没人知道,因此在过去的日子里,他尽量的给孙大头一些示好,奈何根本接触不到那些神仙一般的人物,不然的话,还真想去结交一二,起码让他搞清楚,他们从哪里,准备干什么?

  不过,面对夜间突然来访的侯方域,郑森也是很小心的,常年在海上打拼的郑家,虽然导致了在陆地上的战场指挥能力不及格,堪称无能,但是在勾心斗角和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战略思想下,实际上他和任何人都好得很,毕竟,你虽然可以凶恶,但谁知道哪天遇见海难,正需要对付搭救搭救呢,万一是你之前狠狠得罪过的人,怎么办。

  “也就是说,候公子,你们是需要一些人手和财力了,嗯,太子的命令?”

  拉大旗,扯虎皮,这本就是这些士人的本能,“家父在帝都有些老友,此次虽然未能将太子救出,不过,却也可以拿到这衣带诏,也是天幸了,听说郑公子一直心向朝廷,候某自然也是不避危险而来,要知道,此时这南京城内,到处都是通敌小人,不过却是知道,郑公子乃是真君子。”

  由于几乎是每月几次的,帝都内的各个高官都可以入宫向朱慈烺问安,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在利用太子进行“统战”工作,但除了台湾人,没人会对这种行为有任何质疑,这些人见了太子,自然也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信告诉自己的朋友们,所以虽然身在江南,但是江南的人大多都知道,太子好好的在皇宫里活着呢,自然,也就无人敢于大着胆子,冒充太子了。

  郑森知道这侯方域是给自己戴高帽,不过,一个刚二十岁的年轻人,家中上一代还是一文不名的海盗,到了他这一代就可以参与这样的高层博弈,说没有虚荣心是不可能的,于是也吹捧回去:“哪里哪里,候公子才是真正的一心为国了,只不过,找上郑某,郑家也是无能为力,区区福建游击,哪里可以和那马总督抗衡。”

  侯方域自然听得出轻重音,知道郑森这话的意思,不在于是不是敢于跟马总督对抗,而是嫌弃自己的官职太小,想起郑森的消息灵通,最近两天自己跟不少“自己人”说了那委任状的事情,现在来看,郑森也收到消息了!

  暗叹这世上可以信任的人真是少了,但一想到对方的身份,他也没得办法,虽然他老爹贪污起来也是刮底三尺,但郑森老爹的地位几乎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那位盖了红楼,垄断了天朝80%以上走私业务的人,岂止是厉害,简直就是厉害。

  走私不是坏事,走私损害的其实是国家整体利益,但往往肥了某些个人而已,对于强势国家其实是好事,只不过,就看你走私什么,在21世纪后,由于天朝生产力的巨大体量,基本上都是开始对外走私各种玩意儿。

  但是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海关的概念,实际上,在官方来说,海外贸易都是没有的事儿。

  侯方域慢慢说道:“对了,如果拿下凤阳,江南半壁可保,想来可以开放海禁,郑老家里可以更好的做生意,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郑森好像看一个白痴一样看了看侯方域,不过这眼神也只是一闪而逝,他在面子上还是保持了对对方的尊重,说道:“这,只怕不是他人的意思吧。”

  侯方域说道:“是了,这是……”

  郑森说道:“以后可不要对外说什么开海禁了,和佛郎机人做些小生意,从他们那买些火炮器具,倒也可以,但是,谁敢妄言开启海禁,旦夕之间可就是大祸了,公子身在北地,不了解这江南之事,也是正常。”

  侯方域一愣,不明白郑森此话所指,但却也懵懵懂懂的听着。

  郑森说道:“这海禁之事,可并非是我一家之事,开了海禁,利归国家,市舶司重建后,大量的官银上交,我一家只不过多出一些,而在江南累世经营海外贸易的大家族看来,这就是在挖他们的根基了,不然,你以为,当年的倭寇为什么那么难以根绝?”

  侯方域大惊,说道:“有这样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他马上想到,以自己的年岁,他爹确实没必要将这种比较鬼祟的事情告诉他,侯方域本身是北方人,他爹虽然是户部尚书,但估计也吃不上太多海商的孝敬,对此自然也不了解。

  侯方域说道:“那,我再从长计议了。”

  郑森慢慢说道:“对了,候兄,你真的确认,那马世英总督,真的去北方了吗。”

  侯方域说道:“前去凤阳的,是跟了我家多年的仆人,没了我父子,就一无所有,他看到,肯定都是真的。”

  郑森慢慢的说道:“那位马总督,我倒也见过他,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位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你打算如何做呢。”

  侯方域大喜,说道:“是这样的,我们有太子的手书,自然就是如同有了圣旨一般,那凤阳之内,除了马世英的死忠之辈,还有谁人敢于违抗?只要晓以利害,我想,大部分人都该知道该跟着谁做事了。”

  郑森眼神有些暗淡,说道:“是吗,那然后呢。”

  侯方域疑问道:“什么然后呢。”

  郑森说道:“拿下凤阳之后,打算如何治理,用兵,与北方和战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