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明末球长 > 第1016章 从龙是个技术活

明末球长 第1016章 从龙是个技术活

作者:一脸坏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21:38:01 来源:免费小说

  野心家原本也是地主,一见到官府这么弱鸡,于是就开始了。

  与少福王作为招牌,效果居然好极了,吕公起码这么自以为,他不知道这些有奶便是娘,有钱便是爹的家伙,不知道给多少家许愿了,反正在他的版图下,大江南北无不心怀我大明,时刻准备着以血肉为少福王的基业添砖加瓦。

  淮安知府对此呵呵一笑,根本不打算参与,只想着等到任期到了,能往上爬就爬,上不去也不想继续留任,让那些账册坏了自己的事情,他早已是捞饱了的人,对于冒险造反毫无兴趣,事业线也就此到头了,只想着如何给儿孙牟利,但是在这个时代,敢于冒险的人,也是不少的,他只不过想敷衍几天,就被吕公抓住机会,威胁了一个欠债胥吏,最终被吕公买凶做掉砍去了脑袋。

  淮安地界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地方上的头头脑脑,无论是县衙中的官吏们还是那些有些势力的人物,也都不是瞎子或者是聋子,很快便得知了这个消息,也很快猜到了行凶的人是什么人。

  附郭县山阳县知县王劲松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却基本上无动于衷,原因很简单,自从他花了巨款在南京买到了这么一个知县位置后,到山阳赴任,根本就没能实际控制过山阳县的头头脑脑,虽然当年他中秀才的时候,也看不上那区区县官,但现在他都花钱买县官了,却还是没人听他的吗,这下却是得了机会,一下子窜出来,号令县衙门里的衙役到处抓人,敢于将知府衙门上上下下的衙役抓住,说是防止凶手逃跑,打算将县里敢于和自己对抗的人给一网打尽。

  在这方面,我们的王知县虽然不过是秀才出身,但却有丰富的栽赃陷害经验,说你勾结闯贼就勾结闯贼,说你勾结女真人就勾结女真人,说你勾结倭寇,那在你家里搜出来的什么倭刀倭扇甚至倭女都是血淋淋的证据。

  而他与吕公的配合也非常到位。

  到了最后,案子没有破,到底谁害死了德行满满,家里积攒了几百万两银子,还在任上为淮安老百姓的福祉服务,生怕他们家里的钱太多而玩命收税的大人,还是没有下落,而城里的几个巨富倒是享受了一波什么叫大老爷的威风。

  而淮安周围要剿匪,自然也是发财机会,虽然从没有解决匪患的问题,负责进剿的官军乡勇们比起那些巨盗们,也好不到哪儿去,沿途也同样是对当地百姓烧杀抢掠,再加上他们经常性的杀良冒功,以至于民心大失,原本支持官府剿匪的老百姓看到官军如此行事,于是干脆转向帮助那些流寇们通风报信,使得官府的剿匪越剿越不利,几次都中了杆子的埋伏,被打得一塌糊涂的逃回了淮安。

  但是,官府要剿匪,就可以收税,收捐,虽然是秀才,但作为底层,本身就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知道如何盘剥和自己一样穷的穷鬼。

  有钱士绅的人做了大官,也就是把老百姓剥削到,一身破衣烂衫,一年勉强吃糠咽菜吃饱,过年赏赐一点白面,饿不死,但偶尔有点多余的剩饭给你,而穷秀才做官了,却是明白老百姓如何多占有一点东西,连老百姓手里最后一粒米,最后一块布都要掠夺走了。

  虽然匪越剿越多,但流民也越来越多啊,满意的吕公趁机以一点粮食就摆开席面,招募了兵丁,他倒也知道一些如何造反的事情,自己已经有了少福王女婿,虽然胖点蠢一点,但是好控制啊,而得了甜头的王知县食髓知味,更是配合一番,因此虽然淮安各地的古惑仔和造反派也都多如牛毛,但是这年头,哪个州县都有这样类似的杆子存在,虱子多了不疼不痒啊。

  虽然没有大批官军支持,但在吕家存量的帮助下,浩浩荡荡的流民当真是……能吃啊。王劲松也就兴奋了起来,那些巨盗在此盘踞时间不短了,不少人也想着过安生日子,水浒传里不就是说的,杀人放火受招安吗,杀人放火抢钱抢女人的事情都干了,因此,一边宣称自己要剿匪,要求所有人向暂代淮安知府权力的他交钱,一方面他的队伍里当真也多出来几支的土匪,哦不,是江湖义士啊。

  何苦要费劲巴拉的去剿灭他们呢?剿又剿不了,还要损兵折将,哪怕是卑贱的乡勇和官兵,出去做事死的话是需要多多少少给一点抚恤的,几仗下来,他就欠了不少的债,于是他便没兴趣继续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反正所有地方都有这种情况存在,他的淮安更是地形复杂,接着剿匪也没有把握,所以王劲松干脆就无师自通了官匪勾结的诸多法门,睁只眼闭只眼了。

  只要这些杆子没事别闹腾的太大,来打他的附郭县山阳县,那么他们在山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到了后来,尝到甜头的王知县,哦不,现在他已经自封淮安知府了,只要给上面点钱,这可不难啊,听说有杆子在县南,杀了一户郑屠户,王劲松也只是冷笑了几声,颇有些粗俗的说道:“让他们打吧!打出狗脑子才好!黑吃黑的事情咱们不管,只要他们别来袭扰县城,爱干什么干什么去!”

  同时他似乎想起来什么,“郑屠平日里不知道孝敬本老爷,但是他死了,总有小娘子留下,娇滴滴的可怜,需要照应,还有那些田地田产,也都是好买卖,不行,衙门也要吃一口!”

  有王劲松这个基调,主管地方武力的巡检自然也没打算去管这事儿,反而在盘算着如何发财,众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思,来看待这个问题。

  不过,很快各种可怕的消息都传来了,仅仅淮安一府,清河县就有两家宣称现在是给鲁王称帝起兵,而盐城一家却是自称唐王任命的先锋官,而诸如此类的人物,不在少数,王劲松有些紧张了起来,而吕公似乎不慌不忙,逼上门来,要求他配合着准备竖起福王的大旗。

  “造反?这怎么可能?咱们这里才多少人,人家动不动就是十几万大兵,他们轻轻的一动手,咱们可就全完蛋啦,还是等南京的大人做决定吧,居这么多王爷,总有坐天下的吧。”王劲松当即便糊涂了,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连续问了几遍之后,这样敷衍吕公,但吕公稍微一威胁,就马上跪舔。

  王劲松既然加入了支持福王的派系,自然就奋勇当先,首先就是把能抓到的流民编组队伍,然后一拍大腿,才知道那几位是怎么回事,凑足两万人后,直接诈称二十万,简直就是明末良心啊。

  另一方面,招兵买马的各家王爷军倒也给周边的治安有一个提振,毕竟对江南士绅来说,钱有的是,只是因为习性问题不喜欢花,而花钱买断土匪们做开国功臣,也花不了几个子,这些土匪找到了“工作”后,自然对于民间的骚扰在减少,居然也算是一个功德。

  而另一边在包括山阳县的淮安各县各乡之中,此时多少家王爷先后摇旗招兵,也是呈现出了一股非常好看的画面,起码本地的逃难潮于是便出现了缓解,虽然当地老百姓还是很不安,这些朱家的大王到底能不能好像他们所吹的那样,登基称帝后,人心所向,帝都长老倒戈来向,仍不失封侯之赏。

  但是仔细想想,如果仅仅是因为惧怕,就离开他们赖以为生无数代人的故土,许多人心中还是不太舍得,于是抱着走着瞧的心思,老百姓们开始安稳了下来,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当然了,更多的是却是动动心思,想当这么一个从龙功臣。

  从龙这玩意是个技术活。

  有些人选错了主子,主公太蠢太笨,要么就是小肚鸡肠,任人唯亲,没有死在敌人的手上,却是被主子干掉,有眼光,透过层层迷雾看懂到底谁是真龙天子,谁是给真龙天子做垫背的踏脚石,就是需要智慧与实力了。

  而时机也是问题,朱元璋刚刚单干的时候,几十个人,十几条枪,队伍刚刚开张,你带着几千马仔,成熟的工业体系,过去投奔,这是投靠还是吞并啊,朱元璋还不当晚就准备好刀枪棍棒火并了你。

  而如何在自称八十万八百万大军,和长老会宣扬的科学平等分辨出谁是未来坐天下的,那基本上是无解的难题。

  哪怕到了21世纪,各式骗局也是层出不穷,其实原因很简单,成本。

  任何年头,都是骗子太多啦,傻子都不够用啦的窘境,骗子们之间需要互相跟警方警报,才能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一个人从早上起来,就开始面对无数的骗局,而解开一个骗局,你得去研究无数资料,这一天不要做别的了。

  对骗子来说,给一百万人发短信,一千人回应,一百人相信,一个人打钱,就足够养活自己,把钱汇回弯弯。

  所以一个穿越者,如果回到长老会所在的明末,在江南的乡间冒头,他会发现,自己面对的情况是,各种杂七杂八的声音,“本县的黄老爷招兵,可是给白面馒头,说是要勤王,扶保大明,去了都有朝廷俸禄吃。”

  “皇上在苏州登基啦,钱老爷去了,得了个礼部尚书的职衔,全族庆贺,在门口摆流水席呢,同去同去。”

  “捷报,我大明官军,今日在山东又有斩获,消灭帝都妖人三百万,击毙帝都之伪职长老二百人,缴获无算,此皆仰赖天子在位,众正盈朝,此战有功将士共计……”

  “本县今日擒获妖人无数,其宣扬地球是圆的的等妖言惑众,已由县衙擒获,为以正是听,在县衙门口站笼三日,仅半日,妖人已死,可见其宣言之,给我投资我就烧玻璃给你等谎言之荒诞,各处黎庶安心劳作,为朝廷纳税,切莫起了捷越之心,不思安心耕种。”

  也就是说,信息传播的难度高,造谣成本低到不可思议,验证谣言的难度也是高出天际。

  比方说当年,洪承畴在辽东战场战败被俘,崇祯帝辍朝三日,以王侯之礼予祭十六坛,并在都城外为其建祠,更亲制诗文以示哀悼,死后追封,该给的哀荣都给了,你们儒生平时不是说忠君吗,那你可以去死啦。

  事后,大家都知道,传来消息,洪承畴没有死,反而投降了,几乎把整个大明朝乃至于崇祯皇帝的脸都丢尽了。

  哦,你说儒生们,他们的脸才不会丢呢,因为本来就没脸,反正儒生们的花言巧语,会用尽所有的手段,将洪承畴包装成正面人物,反正始终面临饥饿死亡威胁的吃糠喝稀皇帝时代,都可以被包装成康乾盛世,康熙可以变***,雍正可以变孔繁森,都是天才啊。

  老百姓处于“信息孤岛”效应下,哪怕长老们已经尽力给江南派去了各种戏班子和说书人,讲解各种东西,但是一个村一个村的宣传依然是万分艰难的事情。

  类似于在误判之下,起兵捞取富贵的人比比皆是,或者说趁机点起兵马,先做掉自己的邻居的也不在少数。

  大明朝毕竟还是那个大明朝不是。

  而且还有为了械斗恩怨,彼此动手的,在镇守府宣布在雅达城挂牌成立,正式开始对南洋省进行军政民政两开花的时候,江南却已经打的乱七八糟。

  而张献忠的出现,也不过是给这场闹剧增添了新的色彩而已。

  而张献忠也一改之前杀人放火的火气,居然开始一个不杀,抓到的人口,都送往长江,由驳船运到长江口,在那,有早已准备好的基地,将人洗白白喂饱了,恢复了精气神,确认身体健康,就运到南洋去了。

  这也开始改变了原本东南亚新移民人口结构,南方北方人互相混居,彼此扶持,度过了移民初期的难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