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135章 必战之战〔上〕

万岁约阿希姆 第135章 必战之战〔上〕

作者:天空之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13:02:36 来源:58小说

因为错综复杂的同盟、协约关系以及由来已久的种族矛盾,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牵动着欧洲各大国的神经。月日,英国海军根据动员计划书进入备战状态,并举行了试验性的动员。英国的法律虽未规定后备人员必须在这种情况下应召报到,却有多达两万余名后备人员来到海军兵站。这是英国海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总动员进行实际测试和彻底检查,海军部还专门派出军官在每一个海港察看动员过程,以便报告存在于动员制度中的每一个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海军大臣丘吉尔与第一海务大臣路易斯亲王则亲自前往查塔姆视察,看着全体后备人员扛着他们的个人用具登上指定的军舰。

到了月日,在朴茨茅斯南部的斯皮特角海域,英国海军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阅舰式。这是世界时尚曾经见过的无可比拟的舰艇大聚会,受阅的是以五十五艘战列舰、四艘战列巡洋舰为主力的大舰队,军舰的行列长达余海里,几乎将斯皮特角与怀特岛之间的索伦特海峡填满。英王乔治五世乘坐皇家游艇“亚历山德拉”号进行检阅。整个舰队的每艘军舰都悬挂满旗。甲板上排满身着盛装的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员,军乐高奏,礼炮齐鸣,这些以节航速行驶的舰艇,足足花了个多小时才从“亚历山德拉”号前方一一驶过。海峡上空一共有架海军的水上飞机和陆上飞机不断盘旋。这一次被称为动员检阅的大规模阅舰式,为的是检查预备舰艇的动员体制,表明作为预备的第三舰队也已经能和大舰队以及海峡进队一道投入迫在眉睫的战火之中。

……

月日傍晚,德国皇家游艇“霍亨索伦”号从北海驶入威廉港。在这座军港戒备森严的码头上,皇室家庭的极为主要成员相互道别,然后各奔东西。威廉二世携皇后前往波茨坦行宫,皇储威廉返回第军团司令部——他已被任命为这余万部队的正牌指挥官,身有军职的其他王子们也各自归队。

至于夏树,此行已不负所望地劝说德皇改变了心意。如若英国参战,公海舰队将获准出击,用一场全力以赴的战斗打破宿命。所以,他将回到舰队司令部,协同冯-英格诺尔及参谋们完善作战方案,及早实施各项前置准备工作,一刻也不容延缓。

当德皇乘坐专列抵达波茨坦时,欧洲局势正朝着夏树所描绘的“最糟糕情况”发展。在德国有意无意的纵容下,奥匈帝国政府向塞尔维亚发出条件苛刻的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政府在小时内做出答复。

接到奥匈帝国最后通牒之后,塞尔维亚迅即向沙皇俄国求援。由于火速访俄的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强硬主战,允诺法国倾其所能地支持俄国,俄国遂决定对塞尔维亚提供坚决的支持,包括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的承诺。得到了俄国和法国的支持,塞尔维亚拒绝了奥匈帝国最后通牒中“允许奥匈帝国官员进入塞尔维亚参加对行刺事件的调查”和“允许奥匈帝国派员协助在塞尔维亚取缔反对奥匈帝国的行动”两项。在后人看来,这是任一独立国家都无法接受的苛刻条件,然而在这个时代,情况却有所不同。早年有人图谋刺杀塞尔维亚的米赫尔亲王,当时奥匈帝国就充分给予了配合,允许塞尔维亚派官员前往帝国境内开展调查。

在向奥匈帝国提交答复之前,塞尔维亚即下令进行部分动员,向奥塞边境派遣了个师的兵力。知悉情况后,奥匈帝国于当天深夜动员个师准备对塞尔维亚作战,俄国则于次日拂晓开始进行各种军事准备,战争动员实际已经启动。

在塞尔维亚向奥匈帝国递交了最后通牒答复的当日,为迎接英王乔治五世检阅而集中起来的英国舰队在英吉利海峡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作战演习。鉴于巴尔干形势的急剧恶化,这次演习参加的舰艇一律按战时定员配足,而各分舰队和中队原定在演习结束后解散,有些将去公海进行各种训练项目,有些将返回港口基地,把部分人员遣回训练学校,有些将进坞修理。但是,从维也纳传来的消息让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与海军部第一海务大臣、巴腾堡的路易斯亲王紧急磋商后,他命令舰队不得解散。接着,经外交大臣格雷同意后,丘吉尔向报界发布了海军部的命令,希望这个消息能够让柏林和维也纳“保持清醒头脑”。

获悉英国本土舰队全员集结待命,月日,冯-英格诺尔以德国公海舰队总司令的名义签署了一项特别演习命令,要求各分舰队、分队召集全体现役人员就位,并从海军院校和飞行学校抽调学员补充编入舰队。同一天,驻扎在威廉港及周边兵营的德国海军第陆战旅也借演习名义派出大批海军步兵,对威廉港沿岸及附近岛屿进行了地毯式的扫荡和严密的驻点警戒。

月日清晨,威廉二世在波茨坦行宫看到了奥匈帝国遣人送来的密件——塞尔维亚对奥匈最后通牒的答复内容,并从前来谒见的奥匈帝国外交官员那里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已准备在对塞宣战书上签字!

尽管奥塞边境已是战云密布,阅过塞尔维亚的答复原后,威廉二世当即建议奥匈帝国取消战争计划。因为塞尔维亚在答复中表明了屈服态度,发动战争的理由已经消失,若此时强行宣战,将导致奥匈帝国在舆论和道义上处于不利位置。

尽管有此明确意见,但当奥匈帝国的外交官员询问一旦奥塞开展,德国是否会忠实履行早先全力支持奥匈帝国的承诺时,威廉二世仍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当天晚些时候,奥匈帝国以塞尔维亚不接受最后通牒为由向其宣战。

得知奥匈帝国已向塞尔维亚宣战,丘吉尔命令英国本土舰队开赴远在北方的斯卡帕弗洛基地。大舰队连夜驶出波特兰港,近百艘舰艇排成长达英里的纵列,穿过多佛尔海峡向北驶去。

舰队完成部署后,丘吉尔在他的日记里写到:“无论如何,突如其来的鱼雷袭击已成为昨日的恶梦,一去不复返了。”

落笔之时,丘吉尔心中也许仍存一丝隐忧,而无独有偶,另一位“海军大臣”,德国海军国务秘书冯-提尔皮茨在日记中记述到:“等到英国参战的现实打破了那些人一厢情愿的幻想,他们必定会为我们刚刚失去的机会而感到无比懊恼——三艘德国潜艇本可以在英国舰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起袭击,保守估计,至少可以重创四到五艘英国主力舰,从而大幅抵消英国本土舰队对我们的优势……不宣而战的耻辱?今天,人们只会承认日本的崛起,还有谁指责它在清日和日俄战争中不宣而战的卑劣行为?”

月日,奥匈帝队越过奥塞边境,并对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了炮击。尽管此时许多人仍希望将战火控制在局部战争的范围内,但纵横交织的盟约、协约已经让欧洲各大国无法置身事外。月日,奥、俄两国都颁布了总动员令;月日,德国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令它小时内撤销动员并“向我们明白宣布业已照办”,俄国未予理会。

在向俄国递交最后通牒的同时,德国也向法国递交了最后通牒,要求法国在小时内答复它在俄德战争中是否保持中立,并说如果法国保持中立的话,德国“要求将土尔和凡尔登两地要塞交由德军占领作为保持中立的保证,待战争结束后归还”。

换句话说,就是要法国把大门的钥匙交出来。

德国驻巴黎大使舍恩男爵感到难以递交这份“蛮横”要求,在他看来,此时此刻的法国如果保持中立,对德国具有莫大好处,本国政府大可以为此主动付出代价而不应采取惩罚性手段。最后,他向法国政府递交了要其声明中立的要求,而没有提出德国关于两处要塞的要挟,但法国人截获和破译了柏林给他的指示,对实情还是清楚的。

对于德国的通牒,法国的答复是“将按自身利益行事”。

战争导火线既已点,一切都变得无可挽回了。边界上战云压境,各国政府惊恐不已,挣扎着力求避免战争,但一切都是枉然。国境线旁的情报人员把每一支骑兵巡逻小队都上报为抢在动员令前头布防的队伍,各国总参谋部为它们无情的时间表所驱使,拍着桌子要求及早发出调兵遣将的命令,生怕对手取得提早一小时行动的便宜。各国首脑都临渊畏惧,毕竟是要他们来承担国家命运的责任,他们想要退缩规避,但是军事行动的时间表还是把他们推向前去……

……

月日清晨,赫尔戈兰湾内雾气弥漫。夏树以德国公海舰队作战参谋长的身份登上大型鱼雷艇k号,随布雷舰队从威廉港启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海上航行抵达了被誉为“北方直布罗陀”的赫尔戈兰岛。

赫尔戈兰之名意为“神圣之地”,在北欧神话中,它是正义、和平与真理之神弗里斯提的居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隔断了赫尔戈兰本岛与其沙滩之间的天然通道,故而此后的赫尔戈兰岛由有着米红褐色峭壁的本岛和伸入海中、有着洁白海滩的离岛两部分组成。岛屿周围水域被称为“赫尔戈兰湾”或“德意志湾”。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赫尔戈兰岛有着与其面积极不相称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历史上,它曾扮演过北海沿岸各国的海上堡垒、北海海盗们的巢穴、迷航水手们的落脚点等多个角色。在世纪前期,它甚至是欧洲最大的货运中转站。年,它归属于丹麦,年又转入英国手中直至年。年月日,英国与德国签署了殖民地与赫尔戈兰条约,将赫尔戈兰岛转交给德国。当时的英国首相不顾维多利亚女王和赫尔戈兰岛岛民的反对,把这座重要岛屿拱手让与德国,换来了非洲东部原属德国的一个殖民地以及德国不在非洲东部继续扩张殖民势力的承诺。

获得赫尔戈兰岛之后,德国人迅速将小岛建成针对英国的军事基地,这里的泊位可供轻巡洋舰停靠,本岛和离岛皆建有海防要塞,配备了射程远、口径大的岸炮,兵营、电台、水上飞机库等设施一应俱全,原住民则全部遣送往德国本土。

登上赫尔戈兰本岛,夏树凭高远眺。前方是波涛涌动的北海腹地,后方是威悉河和易北河的入海口,德国最大的海港城市不莱梅和汉堡,北海沿岸的最大海军基地威廉港,皆位于这片水域。从形象和战略上,此时的赫尔戈兰岛就像是一名哨兵,孤独而英勇地戒备着德国最重要的一段海岸线。不过,由于赫尔戈兰湾的地理轮廓是属于开放型的港湾,赫尔戈兰岛与东、南两个方向的海岸各相距五十余海里,英国舰队若要强行攻击威廉、不莱梅、汉堡等港,仍可绕过赫尔戈兰岛进军,而且北海常有大雾,飞艇和飞机有时难以发挥侦察警戒作用。因此,德国海军在赫尔戈兰湾的防御策略是以赫尔戈兰岛为战术支点,以轻巡洋舰、大型鱼雷艇和布雷艇对开阔海域实施警戒封锁。

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海军的第一次正式交锋就是在赫尔戈兰湾展开的。英国海军以潜艇为诱饵,用轻巡洋舰和驱逐舰伏击德国巡逻舰队,然后突入赫尔戈兰湾,同前来增援的德国轻巡洋舰队展开激战,在战斗的最后阶段,负责支援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加入战团,最终对德国海军取得了一场完胜。是役,德国海军损失三艘巡洋舰和一艘大型鱼雷艇,多艘舰艇遭到创伤,伤亡、被俘人员达一千多人,而英国海军仅有四艘舰艇遭到重创,伤亡人员不足百人。

在夏树的注视下,随行而至的布雷舰艇于预定海域敷设水雷。就历史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沉击伤军舰最多的武器既不是舰炮也不是鱼雷,而是这些看似呆板的水雷。四年间,各国在交战水域布下了成千上万的水雷,英国海军的新式无畏舰“大胆”号于开战不久被德国海军布设的水雷炸沉,德国海军则因为俄国水雷损失了装甲巡洋舰“腓特烈-卡尔”号,而英法舰队联手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一役,土耳其海军布设的水雷接连炸沉三艘法国战列舰,从而发挥了扭转战略形势的巨大作用,德国海军进攻俄国的“阿尔比翁”行动中,最新最强的“巴伐利亚”号战列舰触雷受损,另有多艘轻型舰艇触雷沉没。

从几百吨的轻舰艇到几万吨的超级无畏舰,稍有不慎,便可能葬身于一枚不起眼的水雷。

征得德皇威廉二世同意,提尔皮茨于月日签署了一份警戒准备命令,各舰队和海军基地由此增派了警戒巡逻力量,并从当晚开始布雷。平日的严格训练很快显现出了效果,短短十几个小时,德国舰艇就已在赫尔戈兰湾内布下了六处雷场,按照预定的作战部署,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他们还将在这片重要海域布设多枚各式水雷,从而形成较为完备的警戒防御体系。

有计划地大量布雷能够最大限度地防备对手突袭,而夏树的意图显然不是龟缩死守,他早已在严密的水雷阵中留出一条可供大型舰艇快速进出的通道,并与负责赫尔戈兰湾海上警戒防御的马斯少将协商一致——为防英国潜艇跟踪侦察,德国舰艇平日巡逻只走预设的巡逻通道,并故意摆出不断加布水雷的架势,好让对方错误判断德国海军的真实意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