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杂交水稻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杂交水稻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4:33:38 来源:88小说

中南半岛的占城,哪怕是进入到11月,也是一片温润,平均的气温在20度以上,温暖舒适,在旷野之中,杨锐带着手下的研究员,正在做稻种的采集工作,他已经从几年前,刚刚从过来留学回来,只是掌握了最初步的试验方法的年轻学者,逐步的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家的,他的创新思路前瞻性不强,却胜在基础扎实,在杨元钊的帮助下,获得了整个世界最先进的研究设备,并且通过一体机,研制出了一些只有后世才有技术装备。

杨锐虽然比不上特拉斯这样传奇大家,却也是合格的学者,有杨元钊在旁边的帮衬,他是工业工程师,可杂交水稻的名头,他还是知道,电视和咨询连篇累牍的介绍,关于杂交水稻的后世的理念他还是知道,杂交无外乎是利用不同物种的特性,进行一定的遗传学培养,只要投入足够大,品种足够多,加上一些手段,农产品的质量是会得到的巨大的提升。

科学就是如此,特别是前沿的科学项目之中,本就是在黑暗之中不停的前进,一次次的寻找道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幸运的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总结,找出失败的为,增加成功的几率,这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中,都是同样的方法。

杂交水稻没有成功的找到,或者说,成功的杂交水稻没有找到,其实不同父本和母本之间的水稻杂交,产物就必然是杂交水稻,可是杂交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产量,而杨元钊也没有拿着后世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时代的水稻,经过杨锐和西北农科所的努力,整个中国的平均亩产已经达到500斤左右,这已经是使用化肥和精耕细作之后的结果。

杂交水稻,杨锐不可能一下子让它的亩产,达到后世吨粮田的程度,可是最基础的增产30%是一个硬性指标,这代表着种子发生了质变,而一丁点的提升,最多只是改良,这并不能够达到杨元钊目的。

也就因为如此,杨悦和旗下的研究员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甚至农科所的一些副产品,东风一二三号,兴旺一二三号,雅馨一二三号,这些不同用途的水稻品种,不停的提升着中国水稻的总产量,可是最多的只是7%,距离30%,还有一段路。

农科所的进度,是除了军事,舰艇之外,杨元钊最关心,他却没有催促,科学这些东西,特别是农业科学这些东西,是绝对急不得,万一催促的急了起来,最终弄出来一个四不像出来,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一体机可以在原子层面上面进行改动,那对于无生命的东西,矿物,材料之类的,简直是惊天的神器,可是针对着生物材料,就完全不行了,物种的改良,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方向来进行,跟这个没有多少关系。

杨元钊虽然盼望着杂交水稻可以快点的出来,却不会拔苗助长,左右,现在东南亚在手中,以整个东南亚庞大的耕地面积,杂交水稻这玩意,就不是特别的重要了,只要在原来改良的基础上面继续提高,未来几年之中,泛中国区域粮食产量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这在世界大战的关口,相当的关键,粮食虽然是容易*,可是特别的仓储,甚至是加工手段,还可以让粮食比较长时间的保存。

一天寻找,在大量人手的帮助下,在占城附近找到了几个的水稻品种,这些品种会专门的进入到培养基地中培养,分株,并且进入到杂交的过程,这会是几代,甚至是十几代的培养,哪怕是一年三熟的条件下,都需要好几年,每一代的培养,都要记录数据,然后从无数种的可能性之中,总结出必然的东西的,找到正确的道路

科学需要这种坚持和谨慎,这两点杨锐都不缺乏,迟迟没有突破,或许就只能够往运气上面靠了的,好在他不着急,在农科所之中,不但有他坐镇的占城研究所,海南,吉隆坡,甚至是马尼拉,都有新建的研究所,各种精心准备的父本和母本,都在研究人员的辛勤照顾下,卓越的成长,在成长之中,放飞着希望。

正是这一份的专注和努力,让中国的农业在完全没有根基之中起步了,在1908年,杨元钊刚刚来到包头的时候,起步就是农业,当时使用的是美国的大陆棉,小麦也是美国的,之后的几年,逐步的改良,终于用自己研发的种子,取代了国外进口的种子,但是没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一直到未来,在幸运之中的必然,杂交水稻的研制程度,掀起了中国系农作物的风潮,粮食武器,也成为未来中国,最重要的武器之一,纵横世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