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尔对于程壁光所说的话,几乎是完全不相信的,毕竟计算的问题难以解决,西北哪怕有能力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这么到位,他已经准备在演习之中,要求模拟出高速变动的目标,这样一来,对方必然会知难而退。
故而这段时间之中,舍尔开始做回归的准备,超过60万吨级别的战舰,9艘主力舰尚且罢了,还有众多的辅助舰船,这些舰船不可能全部的回归,否则,一旦遇到了英国人的阻挡,主力舰他不害怕,中小战舰的损失,或许是德国人无法承受的。只能够分批,一小部分高速驱逐舰,巡洋舰,加上主力舰会形成一个编队,剩下的,会分批分次的回归,这样足够安全。
程壁光和手下也在紧张的准备着,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之中,测试开始了,测试的场所就在他们演习海域的正中心,一艘暂时被命名为v2的战舰上面。
因为没有回归德国,所有的战舰,暂时没有命名,主力舰以v为代号,舍尔的战舰是v1,然后以此类推到v9,巡洋舰是a,驱逐舰是h,轻巡洋舰是s,以字母和数字,就构成了战舰的分类,要到彻底的回归,在德皇和海军部的共同见证之下,才会确定名字和重新编写弦号。
古板的德国人,崇尚的是机械般稳定,对于新兴事物的认知,还是稍稍的之后一点,对于这个新奇的东西,微微的是不认可的,这不是在抢他们的饭碗么,他们也想看看,到底中国人搞什么名堂,机器真的比人强么。
当然了,舰队是编成了,主要测试的,还是一艘船,其他的,会在外围,不阻挡重巡洋舰运转,且可以清晰的看到战场上面一切的。重廵上面的驾驶员,全部都是德国人,双方也没有设置演习的预案,只是按照约定,随意的进行。两艘船,相互的位置是在30英里左右,双方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唯一一点就是,v2上面的所有的炮手,必须按照瞄准系统给出的数据进行射击,不得随意更改。
这一点很容易,给出参数,不是数量和距离,是直接炮口的角度的,多少份额的装药,还有多少口径的炮火,这一点的都是最基本的,炮手们,直接按照这个来打就是了,相对而言,没有那么的麻烦,这样的速度,以战列舰主炮的发射速度,只要数据给的快速,他们可以做到一分钟五发以上。
当然了,不可能这么快,计算机的速度足够快了,可是28个点,输入数据的时间要有,然后汇总到计算机,进行输入和计算,即便是计算的过程可以忽略不计,这个观察和输入的时间,哪怕是最佳的情况下,也需要30秒钟,在战时,或许会延长到1分钟。
战列舰齐射的,只要保证在3分钟之内,就已经是合格的了,当然了,原则上说,在追着打的时候,有时候不调整,直接追求火炮的密度,是可以达到高速的射击的,那是在对方的战舰受创巨大的,失去了动力,成为活靶子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把对方送入到海底,防止他们火炮,伤害到更多的战舰。
双方战舰相对而来,都是25节以上的速度,相对而言,不到30分钟就可以开完双方30海里的距离,差不多15分钟,也就是在进入到12海里的距离之后,第一次试射开始。
当数据发到了每一个的炮手哪里,炮手们微微有些奇怪,还是按照这个命令进行了发射的,这也太远了,要知道,之前德国方面火炮射程是6公里,超过6公里的距离,不允许开炮,有了幻想级和猎户座改,提升到米和米之间,现在,等于说是又在原来的基础上面,又提升了一倍,20公里,就算是一艘战列舰,也是很小很小的,怎么可能打到,明显是胡来么。
果然,打出的火炮,落点相当的分散,完全没有发挥出战列舰齐射的威力,简直是在乱打啊,一些军官心中略微的不屑,他们没有用精准的测试,只是热闹一样的看着炮弹的落点比较的分散,没有传统的战舰那么的集中就想当然的以为西北是在胡乱的发射,可是观察员和测距员,却在光学瞄准系统的帮助下,把数据给拿出来。
他们的速度,是没有战舰齐射的速度快的,因为要计算偏差,耗费的时间就更长了,在他们拿到数据之后,战舰已经进行了5轮的射击,4分钟不到的时间,5轮,这个射速惊人了,想来命中率就很差了,中国没有海军的传统,难不成是把战列舰当成陆军大炮来打的,胡乱一气的。
当的瞭望员把数据给汇总之后,他们不说话了,如果说不计算3公里的话,着弹点是平均分配的,很明显,这个散步方向是在做试射,但是的最近的距离那一艘重廵只有不到500米了。在海上,在巨舰之间的对决之中,500米,几乎可以看成近失弹了,这对于一艘战舰而言,非常的危险,12海里,也就是21公里左右的距离,这个精确度也未免太高了一点。
是巧合还是真的这么厉害,舍尔得到了报告,微微一笑,说道:“把数据给重廵发过去,并且继续测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