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续南明 > 第209章 打还是不打

续南明 第209章 打还是不打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9:53:30 来源:88小说

最后,流寇大军于西门外一里多的旷野处停了下来。

他们层次分明,分为了几大部分。

最前是步卒内的刀盾手,比例约在两成左右。

他们算是步军内的精锐了,个个身上带着浓烈的杀气,非常擅于短兵相接,突击肉搏。很多刀盾手身上还背着标枪袋,简易的标枪,标准的标枪都有。

再是弓箭手,比例约有三成,个个身上背负双插,弓囊挂在鞓带的左侧,箭囊挂在鞓带的右侧。

他们左弓右箭,普遍使用小稍弓,弓力五六力,六七力,只有极少部分的人,使用八力强弓,这些人的箭囊,装的就是重箭。

弓箭手后面是火器手,比例约在一成。

有人用三眼铳,有人用鸟铳,挑选军中较好质量的火器汇集成军。他们扛着鸟铳三眼铳,身上挂满物什,如铅子袋,装在牛角内,或壶内的引药袋。

还有火药带,若后世斜背的子弹带一样,上面一个个铜管或竹管,每一管恰好装满一铳之药,当年戚家军留下的定装思维,此时大明各地普遍用之。

他们个个铳上缠着火绳,腰间插着火摺子,有人还持四眼铳,翼虎铳之类的火器。

最后是长矛手,比例约在四成。

他们当中一些人持大棒、镋钯、钩镰枪等,算是长矛兵当中的精锐。

这些矛兵精锐基本都曾是官兵。

几个兵种中,弓箭手,火器手都是技术活,用刀盾也不容易,已经越来越被投降官兵占据位置。尸山血海中淘汰出来的流民青壮,大多数成为长矛手,部分为刀盾手。

少量原来猎户什么,成为弓箭手。

但从初到现在,流寇中的骨干战力,还是原来的“边贼”,现在的投降官兵。

流寇成长到现在,步营基本也是打仗的主力,驱赶饥民,一般也是由他们来。

李过、袁宗第、王龙三人合兵前来报复,共有步卒四千,兵种比例,就是刀盾手八百,弓箭手一千二,火器手四百,长矛手一千六,他们还分两部分,闯营麾下,曹营麾下。

此时流寇步卒列阵在前。

他们后方是马兵,这些算是骑马精锐步兵,他们各种兵器都有,个个马术娴熟,但基本不能在马上奔腾劈斩,亦不能在马上骑射,作战时还是要下马。

他们人数有一千,仍红衣蓝衣明显,闯营曹营两个阵营汇成。

最后是精骑骁骑,马术娴熟不说,个个能在马上奔腾劈斩,有些人还会骑射。

这些人是流寇营中精锐的精锐,老营的典型,一般到现在,他们也难得作战,只呼啸着策马四出,到处侦察,或拦截可能从两翼后方突来的敌方人马。

众马兵后方,还有大量的厮养与饥民聚着。

他们来来往往,肩挑背扛,将大量的泥担土袋堆积,准备着冲锋填壕。

还有一些锅灶架着,烧着饭,烙着饼。

山川社稷坛,“闯、罗、李”等大旗将旗飘扬,数百身披棉甲,镶铁棉甲的精骑环绕,他们精骑骁骑共一千,此时只约二三百骑聚在这边,余者分为多股,纵马四出。

坛上,李过、袁宗第、王龙等贼将正在商议战术,兵力如何安排攻打。

“有口子可以冲进去,矮墙两端的城墙壕沟就不用填,但他们矮墙前的壕沟要填上,不然兄弟们兵力施展不开。”

“填壕,就让那些饥民上,刀盾手、弓箭手、火器手掩在后面。”

“某看那矮墙长二百步,不是很宽,人多了挤不下。五千饥民,就分五波,每波一千人,鼓声未止,不得后退,敢退的都杀了。头三波可试着冲冲缺口,冲不进也不急,待壕沟填上再说。”

“后两波主攻缺口,从填好的壕沟涌入,一人多高的墙,冲跳下就进了。”

“谢兄弟,你来指挥攻打正面,给你这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张兄弟,你来打右翼,李兄弟,你打左翼……”

战术主要袁宗第在安排,他是剧贼,更是老狐狸,战场经验丰富之极,各类布置信手拈来,让旁边的李过,王龙等人没有任何话说。

在袁宗第的安排中,他让谢君友指挥攻打土墙正面,戴罪立功自赎。

谢君友跟随他久了,历史上很快还会是他前营的左果毅将军,袁宗第自然要给他这个机会。

袁宗第又让张能攻打右翼,张能算是李过兄弟麾下大将,不久后也会是后营的左果毅将军,也需给他这个立战功的机会。

袁宗第还让李汝桂负责左翼,这是曹营麾下大将,此时王龙等人看着,袁宗第自然不好厚此薄彼,也给他们个立战机的机会,让他们介时有刮分战利品的话语权。

很快袁宗第布置完毕,众人认为没问题。

不久后方就传来一阵喧哗,约一千的饥民被驱赶上来,男女老少都有。

这些饥民,基本都是灵璧县城的百姓,灵璧城被攻陷了,城墙也都被铲平了,青壮全部被裹胁走,余下他们的家属,老弱妇女,自然只好跟从。

但入了伙,想要退出就不可能。

逃跑者称落草,剐之。

这些被裹胁的百姓,当中有工匠,或牛倌,马夫等有技艺的人还好,直接成为厮养。

余下没技艺的人,普通百姓,就必须生死淘汰,填过几次壕,凿过几次墙砖,才算纳了投名状,可以成为自己人。

他们打了几次仗后,弱者可选为厮养,强者选为步兵,便是妇女也进入厮养队伍中,干些洗刷缝补的事,如缝制号衣棉甲等。

当然,兵力短缺时厮养也是要填壕的。

孩童一般也作为厮养干活,骁勇的,就选为孩儿兵。

此时这些饥民只粗粗分队,几十人,百多人分成一队,多街坊邻居,相识的人聚在一起,由老营指认,指定各队某些强壮者,有威望者为哨总头领。

十几队饥民被驱赶上来,个个扛着袋,挑着土,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苦不堪言。

他们麻木畏惧站着,很快步营后一些刀盾手出列,三五成群的站在他们身后,监督驱赶。

他们目光冰冷无情,眼神看来,有若看待猪羊,等会鼓声一起,饥民们若是畏惧后退,监督的步卒就可以斩之。

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他们的性命掌控,已经交到这些刀盾手的手中。

便是各饥民队伍的哨总头领都是神色惶恐。

那些监战的步卒站到他们身后,各人鼓动的声音都大了些:“兄弟姐妹们,乡梓父老们,官府无道,奉天倡议大将军,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奉义讨伐,这是为我们贫民百姓过好日子,也让更多的人不当差,不纳粮。”

他们大声交待:“等会鼓声一起,大伙就拼命往前冲,把土扔到壕沟里就行,回去后,都有大饼可以吃,还可以回营安卧。敢后退的,监战的步营兄弟们,当场就会砍了你们脑袋。我义军纪律森严,那不是随便说说,各乡梓父老可要记好了,免得被斩了脑袋,最后来责怪俺没有说清楚。”

十几队饥民中鼓动声一片,监战的步卒,只是面无表情站着,每队饥民身后都有一些人。

最初流寇驱赶饥民填壕,都是饥民在前,步兵在后,但越多的城池使用火炮隔断,现在都是饥民步卒混杂在一起。

……

“真是丧尽天良!”

圩墙上,知县高岐凤恨恨道:“又是驱赶饥民填壕。”

主簿郑时新哆嗦道:“怎么办?饥民冲来,打还是不打?”

县丞刘遵和默然,总社周明远欲言又止,还是道:“慎言,非常时刻,不能留情。”

众官继续无言,杨河怔怔看着外间,旁人目光投来,特别几个朝廷命官,都等着他拿主意。

他知道各官心思,击杀饥民,非常容易引起非议,严重的还会影响仕途,各官能不出言就不出言,但是……

他淡淡道:“确实不能留情,我们身后,就是睢宁城的百姓!若被流贼攻进来,城内的乡梓,最终能活几个?”

看着仍沉默的各官,便是在他看来颇有些魄力的高岐凤都犹豫不决,他下了决定:“城外的饥民,若敢回头与流贼拼命,就不击杀他们。不敢的,就是流贼一伙,不需容情。”

他环顾众人道:“睢宁百姓有句话说对了,我就是天杀星,不是君子可欺之以方之辈,人亦需自救,外人才能救之。”

心中却是一叹,这就是文明人相对野蛮人的短板了,不论清军或是流寇,杀起百姓来毫不留情,众人也觉习以为常。但文明人却需瞻前顾后,甚至很多时候自缚手脚。

但他不能留情,他身后有睢宁城的百姓,也有他的将士兄弟。

他召来各方守将安排,特别九爷的骑兵队,让他们不要死守,多多出击,多打击流寇阵中的薄弱位置,特别曹营的人马。杨河认为,突破口在他们那边。

不过他感觉自己兵力还是少了,前来睢宁,不过才六百五十人,内中还有部分非战斗人员。

在睢宁这段时间,也伤亡近四十人,特别战死二十多人,重伤员也有好些个。

但开战,也唯有拼命战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