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续南明 > 第172章 三眼手铳

续南明 第172章 三眼手铳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9:53:30 来源:88小说

九爷麾下用惯各种兵器,马上长兵短兵都会,那就不变。

不过哨探队各人,虽马下各有所长,但马上都是菜鸟,大部分还处于马场骑术的第一阶段。

以后他们学到骑马劈斩第三阶段,就用最普及的马刀,开始用不开刃的马刀,等他们成了娴熟老兵后,再用开了刃的马刀,免得用得不好,伤到自己与胯下的马匹。

新的骑兵训练出来后,一样用马刀,这是最简单,最基础,也是最普及的马上兵器。

又因为目前主要对手,匪徒与流寇,披甲的敌人不多,就暂时不用厚背马刀。

不过武库中可以准备一些,介时要用,就有兵器用。

但哨探出行,马背上还是需要远程兵器,不会骑射的人,也必须有防护杀敌的武器,单手作战,那就短弩、手铳最佳了,一手持缰,一手持器,那准确度其实不会差过骑射射出的箭矢。

高难度的飞斧标枪,旋刀短剑,暂时就免了。

当然哨探出行,某些勾索药包,帐篷干粮等必要装备不可少。

杨河还决定给骑兵哨探队装备旁牌,这是骑兵用的一种圆盾,木质,外面包裹皮革,面积不是很大,有套环,可以套在左手胳膊上,作战时用于抵御箭矢与飞石。

这种骑兵旁牌唐宋骑兵装备较多,明朝略少,但很多军伍也有用,因为旁牌套在胳膊上,不妨碍左手抓着缰绳,右手又空出作战,还有不错的御箭能力,还是很受骑士欢迎的。

还有盔甲。

杨河决定给哨探队、骑兵队装备镶铁棉甲,长身罩甲类型,一样配八瓣帽儿盔,夹袄内镶嵌甲片,钉以铜泡,胸背等要害部位甲片厚实些,估计重二十斤左右。

平时骑兵队棉甲为红,还有臂手也是红色,斗篷也是红色,以后马鬃也会染成红色。

不过若他们出哨,装备会略略一变,不套臂手,减轻负担,不戴铁盔,戴毡帽,棉甲与毡帽颜色也是灰色,配上黑色的斗篷,可以更好的掩藏身形。

这一套等于是哨探队的装备,兼职哨探的骑兵队先拿来用,待哨探队成熟了,就各用各的,各有各的库存。

……

时间很快进入二月。

这日,火器坊。

丁丁当当的敲击声不断,风箱拉着,炉中焦炭烧得通红,热量惊人,很快内中精铁料烧得通红,郁老铁匠夹出来,就在铸铁凹模敲打,因为是手铳的铳管,短而小,一个人就可以。

再看他儿子郁有铁,一样在旁边铸铁凹模敲击另一根铳管,铁锤击着,火花四溅。

父子二人专心干着活,都非常卖力。

现庄中一切越让他们满意,连家中小乖乖郁剪刀,都获得中级技工的待遇,调到兵器坊去淬火,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他们用钢芯做冷骨,不时在合缝处撒上白铜粉,很快铳管卷成。

但他们仍然敲着,不同长铳铳管八棱型,这手铳的铳管,却要敲打得圆滚滚。

不过也没耗费多长时间,测量标准后,很快这铳管的粗胚工序完成。

然后这些铳管粗胚送到张出逊与李天南处,打磨钻膛配装。

仍用钻床,不过摇柄的人,已经换成李天南弟弟李天西,妹妹李竹娘。

内中李竹娘协助李天南,李天西协助张出逊。

“阿妹,注意了。”

李天南取根手铳管固定在铁木台中间,让铳管的孔洞正对着钻杆,然后抺了些菜油在钻头上,李竹娘颇为俏丽,她早已及笄,发上贯着青玉的笄簪,胸前挂着青布围裙,系着,显得干净利落。

她与哥哥配合密切,见状摇动起转柄,那钻杆就缓缓转动起来,很快成为匀速,略有些声响,这是此时机械的毛病,涂了芝麻油作润滑油也避免不了。

那钻杆钻头也换了,适合手铳管的钻膛。

李天南看了一会,就推动活动的铁木台,固定的铳管缓缓移来,很快靠向苏钢的单面钻头,然后钻进去,开始钻膛。

他注意着钻头情况,不时铁木台后移,将铳管抽出来,然后在钻头上涂抺冷却油。

手铳的铳管毕竟短,又有苏钢钻头与冷却油,不多久就钻了一根。

李天南取出端详,他细看孔内情况,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是光滑,有如镜面。

那边张出逊也钻着,李天西与他现在配合还算好,但没有李天南兄妹默契,还需要他嘴巴不时叫。

而且,张出逊事多,也不可能都埋在这边钻膛。

比如他也钻了两根膛后,就取了一些手铳管到一边,固定打磨,磨得铳管外端光滑裎亮,又取了丝锥,加工内螺纹之用,手铳,当然就不可能设计成后膛样式。

而前膛枪,此时都有丝转,封闭后膛之用,也方便取出来维护,“丝转,左转则入,右转则出。铳腹既长,如铅子在内或克火门等项,取开后门丝转,以便修整。”

新安庄的手铳,一样要丝转封闭后膛,火器坊已专门打制了手铳用的丝锥,都是苏钢材料精心打制。

就见张出逊取了加工手铳管用的丝锥,扶着手柄,对着手铳管的后膛口就拧进去,再拧出来,内螺纹就加工好了。

然后他取来膛塞丝转,柱体上已经用板牙加工了外螺纹,标准什么也是整体如一,任何一个拿来就能用。

就见张出逊慢慢将丝转拧进去,一直拧到底,拧得紧紧的,这样后膛就封闭不会漏气,要维护什么也便利。

张出逊露出满意的神情,杨相公设计板牙跟丝锥后,这加工内螺纹,外螺纹,真是太方便了。

……

张出逊又忙碌,杨河与他商议设计的新安手铳颇为不同,却是三个管,每管口径十毫米,每枪管长一百九十毫米,依现在新安庄火药的威力,估计初速有三百多。

又膛内光滑,游隙小,闭气好,射程威力增加,在二十步距离,可以拥有不小的威力,近距离停止作用较好。

因为又有一批苏钢到来,考虑到哨探马战的特性,杨河下了大本钱,让新安手铳都使用燧发结构。

然后他参考柯尔特单动转轮手枪的原理,使用三个角的单向齿轮,当击锤扳下时,附在扳机上的制转杆会推动棘齿来带动枪管旋转,使得每个枪管的火门孔,正对着击锤火石,然后扣动板机击发点火。

这些物件打制不困难,但需要精细,为防止枪管倒转,还有一个小卡榫。

这样骑兵作战,就等于随身携带三杆手铳,火力威力大增。

若转轮枪一样,这样的设计还不怕哑火,三个管,总有一个管可以打响。

况且使用苏钢作弹簧片,发火率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

新安手铳零配件还是多的,好在有了板牙跟丝锥,螺栓等标准件打制轻松了许多,很多标准件取来就可使用,又早准备了握把,击锤,火镰等部件。

各管还钻了眼,安了火门,涂了生漆。

张出逊一一装配好,最后这手铳,就到了杨河的手中。

此时众人聚在火器坊的靶场中,杨大臣,韩大侠,韩官儿,杨千总,罗显爵,张出恭,张出敬,陈仇敖,曾有遇,胡就义等等,除了胡就业这段时间神出鬼没,靶场上将官云集。

却是听说杨相公又设计了新火器,都赶来观看。

还有九爷钱仲勇,他四儿子钱礼爵,他大儿子钱礼魁已经回来,一样挤着看。

钱三娘打着斗篷,包着帕巾,魔鬼身材凹凸有致,她站在边上,比大多数男人都高,给人以沉重的压力。

她按着重剑,妙目一样好奇瞟着,那粗壮的李如婉站在她身旁,腰间别着短斧,同样探头探脑。

新安手铳专门有设计枪套,都是上好的牛皮缝制,枪套后面一样有套环,皮带可以从中穿过,此时杨河连皮带连枪套扣在腰上,他试了试,将手铳插入,又拨出。

又插入,又拨出,试了几下,插枪拔枪还是便利的。

他点了点头,细看手中的新安手铳,全长三百多毫米,差不多二三斤,整体手感良好,轻重得当,马上作战正合适。

三个管磨得非常光滑,都涂了生漆,闪着幽幽的光,一看就是精细。

握把木制,涂着红漆,光泽良好,给人以大气的感觉。

后面结构有点类似柯尔特转轮枪的弹匣固座,当然只是类似,因为这手铳是前装的,并不是转轮枪的六巢,但因为扳下击锤时,要带动枪管随之旋转,所以三管后面是包成圆形的。

然后类转轮座一样,三管可以轻松的旋转,因为里面塞着转杆。

然后转杆这边有三个角的单向齿轮,还有为防止枪管倒转的小卡榫。

又击锤有制转杆连着棘齿,扳下击锤,就带动了枪管旋转,这种物理原理说穿了就那回事,打制也不复杂,关键要标准与精细,材料到位,任何一个大师傅都有能力。

为使枪管不会掉落,固座前口还正好挡住三管上的一道箍,然后临近口部,还有一道箍。

总体新安手铳重要位置还是制转杆与棘齿,因为这样,才能三管合一,一杆铳当三杆铳用。

点火装置也很重要,所以固座上有火镰,设计在正上方,后面就是火门,火门为漏斗型,火镰为搓板型,这样火石击下时,可以多多刮下火星,增加火门药燃烧的可能性。

而火门药,杨河使用的是鹅毛引药管。

然后火门后面是击锤,可以夹上火石,总体外观,很类似柯尔特单动转轮手枪,除了三个管,还有火镰等等这时代的特色。

看了一会,杨河试射,张出逊早取来合适的定装纸筒弹药,还有合适的鹅毛引药管。

因为是前膛枪,定装纸筒一端就要咬去,杨河三根都咬了,然后将三发纸筒塞入,用通条塞到底,捅了几下。

本来膛内光滑,合口铅弹入内游隙已经非常小,再包上纸筒,那真是非常紧,肯定不会掉落,这样将士哨探,就可以事前将弹药装填好,然后塞在枪套之内。

装好定装纸筒弹,杨河又从张出逊手中接过三根鹅毛引药管,固座右侧有个孔洞,可以从这边塞入。

比起正上方火门孔塞,这边可以更便利些。

杨河塞了一根,枪管扭转一下,卡卡声中,又露出侧面一个火门眼,再塞入。

再扭转,再塞入,很快三根枪管都塞入了鹅毛引药管,各枪管都有了各自的火门孔引药。

众人好奇的看着,杨千总兴奋的对旁边罗显爵道:“这比三眼铳便利多了。”

一切准备就绪,击锤上也早夹了火石,杨河举起新安手铳,瞄向了前方二十步左右的一个靶子。

众人都是屏气凝神,钱三娘妙目更是不断看来,看看靶子,又看看杨河手中的铳。

“卡卡卡……”杨河大拇指扳下,将击锤扳到了最大的待击发位置。

然后枪管随之旋转,杨河正上方的枪口,已经换了另外一个孔眼。

杨河品味着手感,点了点头,还是轻松的,不过为防止枪管以后旋转不灵活,士卒平时应该多涂润滑油保养。

他瞄着靶子,火镰顶部有道凹槽,当成照门使用,再照门对准星,那靶子,就瞄在眼前了。

杨河的手,摸在板机上,他这手铳,也有保险装置,击锤下部有很深的保险槽,不扣动板机时,除非向后扳动击锤,使其脱离保险槽位,否则会一直卡住,确保安全,不会走火。

杨河猛然扣动板机,一声巨响,击锤下落。

那火石从搓板型的火镰刮过,带下了大片炙热的铁屑火星,然后落在漏斗型的火门内,瞬间点燃火门内的鹅毛管引药,然后猛烈的烟雾与汹涌的火光腾起。

就见二十步外的靶子被打得碎屑飞扬,众人都是大声叫好。

九爷钱仲勇暗暗心惊,这就是精良火器的威力,若骑射时被射一箭,一般还能活命,但若被打这一铳,恐怕不死也要重伤。

杨河感受着手中的火器,点点头,还是有些后座力的。

“卡卡卡……”他大拇指又扳下击锤,枪管又随之旋转,又换了另外一个孔眼。

他又开了一铳,白烟弥漫,刺鼻的硝烟味更是进入鼻中。

看那靶子再次碎屑飞扬,众人叹为观止,曾有遇脸上更是笑开花,这手铳好,可以连打,还一只手就可以完成,若双手都持新安手铳,那是什么架式?

旁边杨大臣,韩大侠等人都露出期盼羡慕的神情,这手铳好,只可惜依庄中打制能力,新安手铳打制出来后,也要优先装备哨探队与骑兵队,待论到他们,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杨河最后又扳下击锤旋转,再打一枪,场中已是喧哗窃窃。

九爷四儿子钱礼爵抓耳挠腮,心痒难挠,那钱三娘更不知不觉,走得更近,还有李如婉跟在她身边,亦是期盼非常,真是开眼了,进入新安庄后,每每有让她惊奇的事。

打完三铳,杨河手铳在手中灵活转了几圈,吹了一口烟雾,潇洒的插在枪套又拨出来。

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若新安铳一样,新安手铳,以后也将名扬。

钱三娘看杨河插枪拨枪的样子,眼前大亮,她欲言又止,还是忍不住道:“杨相公,你的铳,可以给我玩下吗?”

她的声音还是那样清冷,让人想到雪莲花树,有种高冷,不可亲近的感觉。

众人都看向她,神情各异,这段时间,钱三娘多埋在马场上,骑着她那匹雪蹄胭脂马,疾奔如飞,狼牙棒飞舞,见者无不闪避,然后那李如婉跟在她身后,亦是策马飞奔,手中两柄短斧翻飞。

庄内就没有任何人敢招惹她们,怎么,这三娘玩狼牙棒不够,又迷上火器了?

杨河看向她,那眼眸就类寒夜中的星辰,闪闪。

他笑道:“当然。”

……

时间忽忽,转眼已到桃汛时期,桃花盛放。

百善驿本为宿州通衢要点,官道从京师南来,到夹沟驿,再七十里,便会到宿州的睢阳驿,然后由睢阳驿分道,西七十里到宿州百善驿,又西六十里,就到河南永城的太邱驿。

此处称睢阳古道,从亳州、永城到宿州,都要经百善驿,然后走七十里到宿州城,再东五十里到大店驿,过去不远就是灵璧县。

百善驿是睢阳古道很古老的驿站了,地处交通要道,素为四邻八乡有名的集贸之地,然此时乡民都人心惶惶,坏消息不断传来,本月中,总督汪乔年又败了。

听说还被流贼俘虏,然后不屈而死。

很快的,又听说归德府城也失陷了,那可是府城啊,结果几天就被攻破了。

一些逃难的百姓还带来恐怖的消息,因为归德府城守军坚决,流贼破城后,就俘数万人于城西,不论贵贱尽杀之。

转眼又有更坏消息传来,临近不远的亳州也被攻陷了,这中间只隔着永城啊,说不定什么时候流贼就到来了。

百姓们再也抑止不住内心的恐惧,纷纷扶老携幼逃难,百善驿这边的乡民也是如此,纷纷含泪锁上自己的家门,背上简陋的财物,用挑子挑着自己的锅碗铺盖,一些挑箩担的,还在内中装上自己年幼的孩子。

他们满怀希望与恐惧,只往七十里外的宿州城逃去,那边是州城,还驻着徐淮兵备道,应该可以活命吧?

他们顺着官道而来,一路桃花盛放,细柳拂摆,但众人都无心观赏,只是赶路。

近午时,百善驿这一片的官道已经布满人流,有这边的乡民,也有从亳州、永城各地逃来的难民。

午时了,看看时日,很多人又累又饿,都想寻个地方歇歇,喝一口水,虽然逃难要紧,但也不能总是赶路吧。

大人受得了,家中幼孩也得润润喉咙,喝一口米汤啊。

正当很多难民想停下来,就在这时,地面似乎在轻轻颤动。

各人面面相觑,随后他们面容转白,都从对方眼中看到那苍白没有人色的脸容。

地面的抖动越发剧烈,隐隐的,已经可以听到那如疾风暴雨似的马蹄声。

猛然,百姓中,一个带着哭腔的,惊恐欲绝的声音响起:“流贼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