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续南明 > 第130章 标准化

续南明 第130章 标准化

作者:老白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9:53:30 来源:88小说

郑姓军匠的离去没有引起什么波动。

余下十五户工匠都愿意留下来,也都愿意成为合同工,签完契约后,他们的等级评定也将在十天内完成,由张出恭兄弟主考,杨大臣与陈仇敖监督。

各工匠暂时也没什么军民部门等严格划分,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走,毕竟目前可用之人还不多。

他们各类福利住房等交给民政所安排,然后杨河要准备的,就是各工匠开工前的各项事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杨河打算推行新安庄标准。

话说一流强国定标准,二流国家体系中混,三流国家连体系都挤不进去。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标准很重要,一切都要事前计划好。

所以杨河打算事先定下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武器标准规格,让以后各类武器的零配件,都可以互换。

近代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标准化,规模化,这个时代的工匠都是各搞各的,根本没有任何标准,这个现象必须在新安庄杜绝,事事都要讲究标准。

这样一些必要的装备就要先准备好,如工匠使用的铅笔、图纸、营造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等。

这些交给张出恭的公造所打造,以后庄中工匠,统一用这些工具,不得大尺小尺,计算混乱。

这些器械都没什么技术含量,打制很容易,只有铅笔略难些。

中国古时也有铅笔,汉明帝时,便有曹褒寝则怀铅笔,行则诵读书的记载,不过这时的“铅笔”,真正是铅笔,一根芯,也没有外面的木壳。

杨河要的,是类似后世的铅笔杆。

大量加工木制笔杆不难,张出恭兄弟就有一架制作箭秆的器械,里面是旋刀,外面是手柄,将一根木条放进去,摇动手柄,一根箭秆就诞生。

类似这种器械改造下,就可以大量加工出标准化的细木条,然后细木条中间还可挖出一条刚好适合铅笔芯的凹槽。

然后是铅笔芯,其实应该是石墨铅笔棒,此时叫黑铅,不论东西方,早早都用石墨写字绘画,只是石墨条很容易弄脏手,而且很容易折断,这就是此时铅笔的困境。

杨河直接套用后世的铅笔芯配方,用一定量的粘土、黏土,再混合石墨加热,制造出来的铅笔芯就坚实耐磨。

最后铅笔芯放入笔杆槽内,两条木条对紧、粘合,铅笔杆就出来了。

以后此类铅笔,便会成为工匠手中的利器,为新安庄的标准化立下汗马功劳。

铅笔杆器械,铅笔芯配方保存好就行,以后肯定会出现大量的山寨货,不过要买正宗的新安笔,还是要到新安庄。

张出恭兄弟对杨相公的本事早深信不疑,立时雷厉风行去办。

……

三天后。

军需所。

杨河在一块支着的大木板上画着什么,他一手持三角板,另一手持一根铅笔,却是手工加工出来的一根铅笔样品,杨河看过不错,就直接拿来用,以后就按这个标准生产。

“我新安铳,总共就这些零部件,以后各件标准就是如此,若有误差,当以毫丝来记之。”

指着各火器零部件的标准,尺寸,形状图画,杨河大声说道。

他下边张出恭兄弟站着,还有郁铁匠、李铁匠、李天南三人,他们都签了契约,还是保密级最高的那种,连庄门都不能出去。

虽然还未评定等级,但在杨河心中,他们都是高级技工,为表信任与激励,此时皆能参与这种心腹之事。

几个工匠看着,张出恭兄弟三人还好,知道杨河的本事,李天南,郁铁匠等人皆面露惊讶之色,都知道杨相公能文能武,未想还以工能匠,真是世间少有的奇才。

这种制图本事,这种对火器的了解,他们听了,都有自愧不如之感。

郁铁匠与李铁匠虽然看了兴奋,但老来持重,谨慎的不发言,李天南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看得心痒痒的,用他那带浓厚粤语口音的广官说道:“相公这画,似乎是类掣雷铳一样的后装铳,难道以后庄中要打制的,都是这类后装火铳?”

杨河心想这李天南果然懂得多,掣雷铳一样接触过。

他微笑道:“是的,五十步作战,打得远狠,不如打得快猛。”

杨河决定庄中大规模的打制新安铳,这种后膛的火绳枪。

依他估计,精制火药后,新安铳约在七十多步可以破甲,但要提高命中率,仍然要放到五十步距离开打,离得越近,准头越高。

所以,有这后膛火绳枪就够了,毕竟如果打不中,就是射程有一千米也没有意义。

这也是杨河是穿越者的缘故,敏锐的判断出,什么样的火器,才是最优良与适用的,就是后膛火绳枪与后膛燧发枪!

而放眼东西方,此时却有一个谬区,就是火铳拼命追求射程远,火力大。

确实武器精良的话,火绳枪、鸟铳、燧发枪,二、三百米距离都可以打死人,这指的是没有披甲的人。

然因为滑膛枪的缘故,精度极差,命中率很低,却只能放近打,走到几十米距离作战。

东方是约五十步,七十五米,西方普遍是五十码,不到五十米,英国人更走火入魔,十八米。

这使得滑膛枪射程再远,火力再大,都变得没有意义,因为三百米可以打死人,仍然要走到五十米距离作战。

而这时的后膛枪射程、威力当然不如前膛枪,但五十米距离,就是这时代的掣雷铳后膛枪,用很差劲的麻秸灰火药,一样可以打穿一切盔甲,不论是板甲还是清军的三重甲,而且射速不知高了多少倍。

这时代的后膛枪技术也不比前膛枪复杂,其实鸟铳后面那个丝转,技术含量更高一些。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用后膛枪?

后膛枪就算漏气,反正都是几十米距离作战,**气有什么关系?

后膛枪就算弱些,然跑到五十米距离,前膛后膛威力上又有什么区别?

特别几十米距离后膛枪优势太明显了,相同的时间内,前膛枪可能只能打三阵排枪,后膛枪则可以打十五阵。

每五步、十步打一阵排枪,东西方没有一只军队可以承受。

那将会是一场屠杀,将一大半的敌人打死在几十米的距离内,一口气将他们打崩溃。

杨河其实也知道东西方这谬区心理的原因,有士兵素质,更有想把敌人拦得越远越好的心理。

只是想法很好,打不中目标也是白撘,还是必须几十米之内见真章。

李天南摸着头,佛山那边,各匠大造鸟铳,客人要求也是打得远与准,连红毛鬼也不例外。

只是远好说,准头就难说,各匠试射,当然可以打得又远又准。

只是他们是吃这碗饭的,常年累月的下苦工,客人自己打射,就不一定了。

然在他年轻的心中,火器不是打得越远越好?

他久在佛山,也听说边塞胡虏的马队尤如疾风暴雨,远远的看了都害怕,官兵们都是一两里就拼命开打,真放到近距离开战,士兵们能忍得住吗?

不过想想邳州这边位于淮安府,离鞑子远着呢,杨相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他们仔细讨论,敲定规格大小。

“三钱铅弹的孔径足矣,眼下百步可洞甲的鸟铳皆用三钱弹。”

“铜栓可与膛径如一,要套入膛中,合缝紧密,再仔细磨去五丝。”

“阴阳机这边……”

张出逊、郁铁匠、李铁匠、李天南等人也会参与铳管打制,但在杨河打算中,他们更多会负责铜栓、阴阳机等要害部件打制,还有穿孔,钻膛诸方事宜。

毕竟是后膛枪,铳管不需要很长,就不需用技术较高的拼接法,而用熟铁板直接卷合,打制铳管需要的技术直线下降。

只要严格标准,工料充足的话,便是张出恭、张出逊、郁铁匠儿子郁有铁,流亡铁匠牛金锭等人都有这个打制能力。

而杨河新安铳的口径就定在十二毫米,铅弹重三钱,约十二克左右。

这个口径大小,铅弹重量足够了,就算清军披着三重甲,五十步距离,一样全部打开。

最终众人敲定新安铳的大小规格,各部件如何。

看着木板上的图案,杨河有些神往,以后后膛枪新安铳,就会按这个标准源源不断产生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新安铳还是火绳枪。

杨河也想改为燧发枪,只是……

燧发枪相比火绳枪,最难的不是技术,老实说燧发枪的技术也很简单,各种零部件并不难打制。

最难的是在材料上,没有好钢做弹簧片,就不可能有发火率高的燧发枪,那还不如用火绳枪。

目前杨河有两百斤苏钢入库,这些苏钢每一斤每一两,他都有计划如何使用。

毕竟这钢太贵了,也太稀缺了。

王琼娥算是有关系,卖了一部分给杨河,然一斤也要六两六钱银子。

这个价格放在太平盛世,若以米价计算的话,与后世的人民币相对比。

也就是说此时一斤的苏钢,价格在三千多块钱。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而且不是说有银子就可以大量购买,杨河从王琼娥处得来的消息,苏州那边同行公议,对产量是有限制的,为的是保持高额的利润,跟后世牛奶倒入河中一个道理。

他买了两百斤苏钢,下次有货,不知要到什么时候,还真是用一点少一点。

也只有用这种钢,燧发枪击锤火石才能打着火。

然杨河要用苏钢的地方太多了,却不可能用在燧发枪上。

……

最后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钻枪管。

大明很多工匠火铳钻膛用的是堕子钢,一种低碳钢,为了避免损伤钻头,钻钻停停,一根枪管要钻一个月。

张出恭兄弟曾有一根苏钢材料的钻头,所以火器打制又快又好。

不过他们也有局限性,苏钢钻头钻膛时仍会发热,他们用湿布冷却降温。

这其实对枪管与钻头仍会有损害,杨河有更好的方法,用冷却油。

不过没有相应专业油汁,暂用菜油。

但就算如此,有了苏钢钻头,又有了菜油冷却,钻膛需要的时间,直接缩短到一天之内。

张出恭兄弟钻头有所缺陷,菱形结构,这样产生的废品率还是很高,一不小心,深加工孔洞时枪管就钻偏了。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杨河现在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在几个工匠期盼兴奋的目光中,他缓缓的在木板上画了出来。

……

老白牛:多谢法艾东书友的盟主打赏,现在似乎只有打赏盟主才有系统公告,然后可以加精在手机上显示。

下一章估计是在晚上。回找找bug书友,依我查的资料,还有询问当地人,淮北一片,以前是这样的,铁匠不洗脸不洗手才能坐上席,洗了手脸,就没这地位。(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