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 > 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_第115章

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 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_第115章

作者:张小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16:40:18 来源:免费小说

  杨夫人说着就要唤来下人伺候她更衣,杨太师急忙拦了一下,道:“你急什么,这只是我的猜测,是不是真的还不一定,再者长安城中姓杨的官员何其多,随便出门一趟就能遇见四五个,说不得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呢?依我看还是派个人去亓王府上悄悄打探一下,若是真的,再上门不迟,毕竟我身为太子太师,不好与旁的皇子交往过密,不然即便太子不说什么,也少不了朝臣在背后非议,更甚者圣上也误会了说不定。”

  杨太师苦口婆心,杨夫人却一个字都听不进去,气的指着他骂道:“太子太子太子,你整日就知道太子,亏你对他一心一意,可我却见他也没怎么将你放在心上,不然刘家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见他跟你透露出半点风声,还累的你也被圣上斥责,依我看你这个太师还是早点卸任吧,免得晚节不保,还连累了我们杨家这一大家子老小。”

  杨太师不想自己只说几句就被夫人这么训斥了一通,不由怔了一怔,苦笑道:“夫人明知我身不由己,又何苦如此奚落于我?若是圣上能允我致仕,我早就南下去寻婉宁去了,又何苦在这长安城中苦苦煎熬。”

  杨夫人还积攒了一肚子的怨气话要骂他,可看他那副苦涩的模样,到底有点心疼,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顿了片刻,长叹一声道:“也罢,事已至此,说这些又有何用,我就暂且放你一马,不过无论如何亓王府一定要去一趟,不弄清楚这件事,我今日是安稳不了了,我没有舒坦日子过,你也别想清净了,索性太子也没怎么将你放在眼里,你也就不要再这么死心眼一心为他,管他会不会不高兴,反正今日亓王府我是去定了。”

  见杨夫人这般坚持,杨太师本就不甚坚定的心越发动摇了,想起这些年太子越发与他疏离,面上还一如既往对他甚是恭敬,但私底下早就何事都瞒着他,也有些心灰意冷,半晌叹一声,道:“也罢,不过是去亓王府一趟,我问心无愧,又何必怕他会不会猜忌,待我回房换趟衣裳,我们这就出发。”

  见杨太师答应了,杨夫人顿时高兴起来,慌忙唤进来下人叫人服侍杨太师下去更衣,又着人准备车马护卫和表礼,整个人忙得团团转。

  就在杨太师换好了衣裳,杨夫人也一切准备妥当打算出门时,忽听一阵大呼小叫的声音由远及近,“父亲,母亲,我打听到妹妹的消息了。”

  来人是杨太师的三子,今年不过二十五六的年纪,性子还有些跳脱,一路叫嚷着进到内堂,连礼都忘了行,兴奋的道:“父亲,母亲,我打听到妹妹的消息了。”

  本就激动的杨太师和杨夫人眼睛越发亮了,顾不上身为父母的威仪,抓着人就问:“果真?你从哪里打听来的?是不是亓王府?”

  杨三子杨毅闻言怔了一下,才快速的道:“父亲当真神机妙算,孩儿正是从亓王府中听到的消息,前些日子有一杨姓女子携带刘家罪证来向亓王求援,自称是长安人士,幼时被贼人掳去莫州,与至亲一分开就是十余年,如今好不容易刘家获了罪,被顺王抄家拿人,他这才得以脱离魔掌,千里迢迢前来长安寻亲人,孩儿向亓王府的下人打听了那位杨姑娘的长相,活脱脱就是母亲年轻时候的模样,孩儿觉着定然是妹妹无疑。”

  杨毅说的笃定无比,杨太师最后一点担忧彻底抛到九霄云外,激动的将杨毅的手都捏的发白,道:“果真?”

  杨毅拼命点头,“自然是真的,这般大的事,孩儿可不敢欺骗父亲,不过听亓王府的下人说,妹妹这些年都被关在刘家,吃了不少苦楚,孩儿是怕,妹妹找回来后族里的人会说什么,依孩儿看,父亲不如现下辞了官,致仕去别地吧,找个不认识咱们杨家的地方,带着妹妹好好过日子,这些年母亲经营有方,也攒下了不少银钱,买些铺子买些地,总能过下去的,再不济也可以去莫州,孩儿听说莫州如今可热闹的紧,正是缺人的时候,顺王现下只要是个识字的就肯要到身边给他办差,依父亲和哥哥们以及孩儿的本事,定然能大展拳脚。”

  杨太师和杨夫人如今只想着怎么去亓王府证实,然后将女儿寻回来,没想到杨毅连后续准备都打算好了,不由惊讶万分,两人皆是半晌才回过神,杨太师没好气道:“你以为辞官这般容易,上道折子就行了吗?那是要经过圣上同意的,若是圣上不同意,为父强行辞官,那可是要问罪的,再者去什么地方不行,非要去莫州,现下整个河北道都兵荒马乱,说不得颌曷什么时候就打了进来,你不想着带着你妹妹去好些的地方,尽带着她冒险,哪里像个哥哥的样子。”

  方才还与杨太师唱反调的杨夫人此时却赞成道:“你父亲说的对,辞官一事还要从长计议,再者就算辞官致仕,也不能去莫州这样的地方,路程太远不说,若那位杨姑娘真是你妹妹,那莫州就是她的伤心地,她好不容易从那里逃脱出来,又岂能再回去,不是又惹她伤心吗?至于族里那些人,理他们做什么,要不是当年你父亲做了太师,无暇顾及你妹妹,又怎会被你表兄弟轻易带了出去,这些年只要想起当年的事,我就恨不得活撕了他们,他们不说什么也就罢了,若是敢多一句嘴,看为娘怎么收拾他们。”

  三个人匆匆商量了一番,暂且定下若真是幼年走失的婉宁,就先接回来准备致仕,至于其他的,日后再说。

  出门前一副极有主张,信心百倍的模样,可坐上马车后就开始紧张了,杨夫人对着铜镜整理了又整理,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又让下人看了看有没有哪里不妥,得到了数次肯定的回答后,才稍微安心了一点,紧接着又心疼起来,长叹道:“婉宁被贼人掳去的时候才四岁大,如今一转眼就过去十四年了,也不知这十四年婉宁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我听说那刘家可都是一群披着人皮的豺,将多少好女儿折磨的不成人形,也不知道我的婉宁是不是这般,只要想起婉宁可能遭的罪,我就想生吃了他们,这么一个丧尽天良的刘家,太子还想包庇,真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早知如此,当年说什么我都要拦着老爷不许做这个太师,若真是如此,说不得婉宁就不会丢了。”

  第166章 认亲

  亓王从泰王府出来, 并未直接回亓王府, 而是骑着马在街上慢慢的溜达着,去了暂时安置杨姑娘的宅子。

  这座宅子是亓王私底下派人以一个南方来的商人的名义买的,虽然里面住着一个年纪轻的姑娘名声不大好听, 但对于性命来说, 也无关紧要了。

  亓王在去寻杨姑娘之前还特地寻了个地方换了身不打眼的衣服, 在外头多转了几圈, 确实没发现有什么人跟着他, 才敲响了门。

  为怕人多眼杂, 杨姑娘并未请什么下人,只有一个上了年纪不能说话的妇人帮着做些扫洒的活,因此来开门的是杨姑娘自己, 她先是谨慎拉开一道门缝看了一眼,见是亓王, 才匆匆忙忙的打开大门。

  杨姑娘虽是习惯了亓王过一段时间总来找她,但还是有些受宠若惊,恭敬的行了一礼后, 急忙让到一侧, 请亓王进去。

  亓王正指着杨姑娘好卖个人情给顺王, 因此没摆什么架子, 极其平易近人的道:“怎么又是你一个姑娘家来开门,长安城中虽巡街的皂吏不少,但也有些惯喜欺人的恶少,你还是尽早多请几个下人, 有什么事也好帮着你些,就算没事,也比你一个姑娘家自个儿过日子强。”

  这些话杨姑娘这些日子都听多了,摇摇头浅笑道:“民女又不是什么大家小姐,再者有陈妈帮着民女,民女平日也做不了什么活计。”

  亓王只是顺口一说,看她坚持,也没有再劝,再者这宅子附近也有他安排的人时刻盯着,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为了避嫌,两人并未进到屋子里,而是在宅子里修建的一处小亭子就座了,杨姑娘亲自为他斟了茶,带着几分期待,又有些惶恐的问道:“亓王殿下此番前来,是查探到了什么消息了吗?”

  亓王摇摇头,神色也有几分沮丧,道:“不曾,长安城中姓杨的官员本王大致都派人去查探过,不曾查到有哪家丢过一个女儿,本王猜测着,许是你的亲人在这十几年间被调离长安去地方上做官了也说不定,若当真如此,大周朝如此之大,无异于大海捞针,不过你若是你能记起你当时被拐走时你父亲的官职,许是还有些机会。”

  这也是亓王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不过显然这个方法并不容易,杨姑娘认真思索了很长时间,最终神色黯然的摇摇头,道:“民女当时被带走时年纪尚小,只记得家父姓杨,家中似还有哥哥,至于其他的,当真是没有印象了。”

  与杨姑娘的失望相反,亓王听罢她的话后神色一动,若有所思了片刻,猛的问她:“你可还记得是有几个哥哥?是三个吗?”

  杨姑娘虽有些不明所以,但从亓王的神情和语气中还是察觉到了什么,神色一喜,拧眉深思了片刻,有些迟疑的道:“民女记得……家里有哥哥,好似不止一个,但具体有几个,却是想不起来了,是不是殿下有了什么眉目?”

  亓王不敢肯定的道:“本王倒是想起一个人,他是太子太师,也姓杨,家中有三子,但不曾听闻有过什么女儿,本王正欲让人仔细打探,不过也不一定就会得什么好消息,杨姑娘还需耐心等待才是。”

  听到是太子太师,杨姑娘不禁一怔,片刻后一笑道:“不知亲生父母是谁过了这么多年,民女虽心中焦急,却也不急在这一时三刻,殿下能帮着民女寻人民女已经感激不尽了,不敢奢求太多。”

  这完全是违心话,毕竟孤苦伶仃一个人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看的见能寻着亲人的希望,又如何能不急呢?

  亓王不免又安慰了几句,才告辞出去,离开之前自然允诺会帮助杨姑娘尽快寻到亲人。

  在杨家时一派胸有成竹,可出了杨家的门亓王就脸色一垮,连爱马凑上来蹭着他的手撒娇也无心搭理,愁眉苦脸了片刻,亓王才翻身上马,想了想,并未直接去杨太师府上,而是先回了亓王府,没想到就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他一路上正思索着要不要真派人查查这些年去调职到各地姓杨的官员,就见他王府的门口堵了几辆马车,那马车他认不出来是哪家的,但他身边的宿卫认得赶车的车夫,竟是杨太师府上的管家,能让管家赶车的,那必是杨太师本人在马车上无疑了,至于杨太师来他王府上的目的,亓王几乎不用想都猜的出来,必然是与杨姑娘有关。

  没想到上一刻还觉得难如大海捞针的事,下一刻就顺利的解决了,饶是亓王面对凶猛野兽时都不曾过分跳动的心,此刻竟不受控制的疯狂跳动起来,他仿佛看见自己终于离开长安这个囚笼,在边关的土地上与颌曷的兵马自由的拼杀。

  带着这种激动,亓王几乎是带着些迫不及待的一夹马腹疾驰过去,忍了又忍才控制住自己的表情,矜持的看着从马车上下来的杨太师,假做惊讶的道:“今日是吹了什么风,杨太师今日竟会来本王府上,莫不是杨太师遇到了什么难题,本王恰巧帮的上忙?”

  亓王出言试探,杨太师自然听的出来,顿时心中一喜,面上却无甚波动,对着亓王说了声见过亓王殿下,而后转身伸手将马车里的杨夫人扶下来,才拱手道:“今日冒昧打扰,是微臣的不是,只是微臣实在有一件要紧事急需亓王殿下解惑,这才贸然上门。”

  那么说起来,杨姑娘果然就是杨太师的女儿,亓王虽心里有了准备,却也大感意外,又忍不住带了些喜色,毕竟杨太师是太子的人,若是杨姑娘真是杨太师丢失的女儿,那么杨太师和刘家的梁子就结大了,太子又曾包庇过刘家,虽不至于会让杨太师与太子翻脸,但能给太子添些堵,亓王也是很高兴的。

  这么想着,亓王看杨太师越发顺眼,神情也缓和了下来,笑着道了一句杨太师与令夫人感情真是深厚,而后让下人打开府门,就带着杨家一干人进了府。

  几个人在花厅就座,杨夫人连等下人上茶水点心都等不及,一落座就迫不及待的道:“听说亓王殿下近些日子在为一个曾幼年走失姓杨的姑娘寻找亲人,可是真的?”

  杨夫人痛快,亓王也心急了却这一桩心事,好给莫州的顺王写信,便也不卖什么关子,干脆的点头道:“杨夫人说的没错,本王前些日子受三哥所托,替一个姓杨的可怜女子寻找亲人,据那女子说,她是四五岁时被拐子带走的,因当时年纪小,离不得太多,只依稀记得自己姓杨,家在长安,父亲是做官的,所以本王才会千方百计的去打听长安城里姓杨的官员家是否早年丢过女儿,怎么?杨夫人如此关切此事,莫非是曾丢过一个女儿?”

  杨夫人本就疑心这个杨姑娘就是她丢掉的女儿,如今听亓王这样说,越发肯定,顿时忍不住有些失态,红着眼睛道:“亓王殿下猜的不错,妾身十四年前确实丢过一个女儿,也正是四五岁的年纪,一丢就是十四年,这十四年间想尽了法子,妾身的三个犬子一有空暇时间就会天南地北的找,只可惜一直没有什么消息。”

  杨夫人说到这里才察觉自己的失态,忍不住勉强的笑了一下,用帕子压了压眼角,打起精神带着几分激动的问:“不知亓王殿下可否让妾身见一见那位杨姑娘?若那位杨姑娘真是妾身早年丢失的女儿,妾身必有重谢。”

  亓王也笑了一下,淡淡道:“本王身为亲王,天底下再好的东西都见过,再者本王也是受人所托,并不打算挟恩以报,若杨夫人当真感激本王,那就认回杨姑娘后好生补偿她吧,毕竟她这些年吃了太多的苦,也算没有让顺王白白受委屈。”

  亓王特意提起刘家,就是为了提醒杨太师和杨夫人,杨姑娘遭受的这一切,都是刘家造成的,果然,他这话一出,杨太师顿时满脸怒色,就连杨夫人眼睛里也生出恨意,只是并未顺着亓王的话说什么,只是又谢了一遍,便催促着要见杨姑娘。

  虽然杨夫人的态度这般急切,亓王却也并未直接答应下来,而是派人先去知会了杨姑娘一声,若杨姑娘愿意,再安排他们见面。

  杨家的人见亓王对杨姑娘这般重视,越发感动,虽嘴上不再说什么,但心里却有了些想法。

  好在杨姑娘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确认杨太师杨夫人是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当即就答应下来,并随着亓王派去的人一起来了亓王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