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大人,得加钱 > 第七百五十四章 纪桑,你完了

大人,得加钱 第七百五十四章 纪桑,你完了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22:23:02 来源:88小说

打泰山庙出来后,贾六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头也不疼了,心思也不重了,走路也不飘了,脚板底也不打滑了。

总之,就是吃嘛嘛香,干嘛嘛有劲。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一万多人一人十文钱不过十几万文,按汇率折算一年也就几百两银子。

为了让庙里和尚们上上心,贾六一次性付的是三年供奉费,另外加上小费一共给了一千两。

香油钱他是不捐的,小费可以。

两者性质不一样。

纪昀一开始没发现问题,等发现问题后贾六已经大方的跟庙里把账结了。

震惊之下赶紧追出,提醒王爷万不可操之过急,倘若此役令得随军从征宗室子弟全部殉国,王爷不仅再也得不到宗室拥戴,更会成为宗室的共敌,那样一来如何才能和平成为大清的皇帝。

哪怕王爷真要借兴汉军之手清洗爱新觉罗子弟,也不能做得如此明目张胆,过于刻意,死一半都说得过去,全死,那就是傻子也知道大将军王有问题,有很大的问题。

“为国征战,必有牺牲。提前供奉,只是有备无患,你不要多想,本王的名字也在其内。”

贾六没骗老纪,他的名字真在名单之内。

身为大军统帅,身为宗室子弟的榜样,他怎么可能不起带头作用。

今日泰山庙中之事传出,不亚于军前抬棺,定可激励三军士气,鼓舞爱新觉罗子弟奋勇杀敌。

没什么迷信不迷信的,这会他的画像还在紫光阁挂着,邻居清一色阿飘。

至于到底要牺牲多少爱新觉罗子弟,贾六个人心里也没底,因为他不知道南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和平橄榄枝。

万一和谈因为野心家的存在而破裂,武力解决只能被迫提上议事日程。

为了保证南方能够接受自己的和谈条件,贾六已经动员一切力量,确保兴汉军无法攻克南京门户安庆。但同时也确保安庆方面的清军无法击溃兴汉军,从而造成一种僵局。

“原来王爷是这么考虑的,是下官肤浅了!”

纪昀深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

贾六随手抓了一把雪在手中捏成一个雪球掷向远方,扭头问纪昀:“对了,我交待你的事情进展如何?”

纪昀怔了下竟摇头说毫无头绪。

“怎么毫无头绪?明太祖是朱重八,我可以是朱重六嘛!不行,小朱三太子,朱三太重孙什么的都可以.再不行,随便朱家哪个落难王爷的后人沦落民间为贾家收养什么的,你给我编就是,怎么就办不成的!”

真心来了气,纪昀这老小子连《明史》都敢乱修乱改,叫他给自己改个身份就那么难。

“我看伱纪昀不是毫无头绪,而是对本王有抵触情绪!是了,乾隆对你不薄,你在搞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把戏是吧!”

越看纪昀这个老色批,贾六越觉得老小子对自己不够绝对忠诚,竟是生出敲打之心。

果然,这番严厉的话语吓的纪昀赶紧为自己辩解,说给王爷家重新撰写祖谱的确太为难,因为他翻遍资料,也没发现贾家有哪一点能和朱明挂上钩。

“忠不忠,看行动!区区小事你都办不了,你就是对本王不忠!”

愤怒之下,贾六双拳猛一用劲,两只雪球顿时被他捏得粉碎。

可见掌力之猛。

纪昀慌得赶紧下跪:“王爷,下官对您可是愚忠一片啊!”

“愚忠?”

贾六怒哼一声,眼珠子转了转,冷冷说了一句,“既然你纪晓岚自己说对本王一片愚忠,那本王让你去死,你去不去?”

“下官蒙王爷恩遇,待下官如国士.虽百死不足一报,唯王爷之命是从!”

纪昀态度非常端正,就是讲的有点违心,因为他是被迫上的这条贼船。

正在贾六以为老小子真个会去死时,纪昀话锋一转却一脸苦闷道:“可下官死不足惜,然王爷却会落个诛杀忠良的恶名,为王爷名声计,下官还是暂且偷生的好。”

贾六脸抽了抽:“老纪啊,本王看你越来越像我了。”

“全赖王爷栽培!”

纪昀挤出一丝干笑,跟着这位大将军王一个月来,算是摸透这位的脾气了,知道这位年纪轻轻的王爷待部下甚好,不是那种装的好,而是真心的好。

就是只要你真心替他干事,他就一定善待于你。

故而王爷不可能会要他死。

还真的叫纪昀猜中了,在盯着他看了又看后,贾六有些郁闷的上了马车回新野了。

眼看王爷上了马车,纪昀长出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跟错人。

要是老四鬼子乾隆,这会不知如何怒骂他呢。

不想,正庆幸时,主管八旗内务委员会的丁庆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边,然后在他耳边叹口气道:“纪桑,你完了。”

另一边负责王爷安保工作的保大队长则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他,看得纪昀没来由的一阵脖颈发凉。

回到城后的贾六依如从前处理各地送上来的公文,如此两日后从新野启程向襄阳出发。

作为清军在湖广境内控制的最后一座重要大城市,襄阳更是抵御兴汉军攻入河南的最后一道门户,一旦此地被兴汉军攻占,则他们就能以襄阳为跳板攻入中原,届时是否攻夺南京就不那么重要了。

清军方面显然也知道襄阳的重要性,因此武昌之役后,湖广境内残于清军主力基本都退到了襄阳一带,主要是川军和滇军这两个主力,另外还有部分湖广绿营的残兵,江西绿营兵,总兵力大概三万人左右。

城中官职最大的是武昌之役逃脱的湖北巡抚郑大进,其次是病重的云南提督常青。

仅以品级论的话,四川总兵王福只在城中排第六,但王总兵在襄阳城中说话的份量却是最足的。

无它,城中川兵足有万余人。

不过湖北巡抚郑大进对川兵却不甚信任,原因是重庆副将马大元率部成建制叛变降贼,直接导致定西大将军丰升额战死殉国。

因此郑抚台对川兵怀有警惕之心,害怕悲剧重演,故而私下拉拢滇军将领以及江西绿营参将马有德等,对川军的供应也多是不足。

对此,川军上下自是不满。

这两天精力不好,可能写的不尽如人意,但又不能不写,这就是作者的悲哀无奈之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