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于归 > 第99章 新王后

于归 第99章 新王后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4:40:37 来源:书海阁

莫名其妙被诅咒,诅咒他的人却已经死了,姜先摸不着头脑,还是很委屈地问屠维:“伯父,他那是什么意思呀?”

小模样儿可怜兮兮的,弄得屠维不好意思告诉他:是他误会了,以为是你的主意。其实不是,是我闺女干的。不须审问,屠维便知道荆伯的心里,对蛮人总有若有若无的歧视,相较起来,姜先看起来文弱,在荆伯心中却是同类。两人又有些宿怨,则将事情推到姜先的头上,是很好猜的。

咳嗽一声,屠维道:“我也不知道了。”他一脸忠诚正气的样子,姜先又有些畏他,实在是看不出来他撒了谎。

卫希夷却是天生胆大的:“他活着,且要被我们弄死,死了,又能有何作为?不用怕他!他有胆子,让他来找我好了!”

姜先:……不不不,你听我说,我不是害怕,真的!

此时,屠维便有心不再谈论此事了:“荆伯既已伏诛,正面该当如何?你们还需要多久才能随我去见王?”

女莹低声道:“我想将荆伯二子与他们的一些心腹悄悄放归荆国,让他们以为是自己逃出去的。伯父搜搜荆伯身上,既说他有印信之物表明身份,便可取来一用。”

“要怎么用?”

女莹四下张望,见周围皆是可信之人,方道:“我想,当初希夷夺城用的老办法。仿荆伯的命令,传位于幼子。”

屠维道:“荆太子做了多年太子,根深蒂固恐难撼动。”

姜先摸摸鼻子,试图挽救自己的形象:“理由,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就可以了。荆伯之败,因大军乏食,大军乏食,是太子之责。”说完,又有些惴惴,会不会给屠维留下不好的印象?之前那个追求姑娘的手段被戳穿,就……咳咳,显得自己居心不良。现在会不会被认为自己心地阴暗?

这一回,屠维可没管他的这点小心思,反而比较赞同:“这样能好些。他们闹起来,你们留在北面的人也好过些。”

心动不如行动,女莹道:“回城吧!荆伯的尸身也有了,让他们带回去!唔……”

她最近又发掘出了一个新的爱好,即喜欢安排一些小计策。譬如这一次,她便召来弋罗,示意他:“派两个人,去议论荆伯发丧之事。”然后安排守卫们去看热闹,放松对战俘的看管,给他们逃走的机会。

这也是她小时候便养成的习惯,自幼被拘在宫中,虽有南君纵容,却因年幼,多是许后看管。许后对女儿们的管束极严,她的许多事情,都是模仿卫希夷。此番南下,见卫希夷一路游刃有余,她便也学了起来,渐渐有些上瘾。

女莹本是个聪明姑娘,一旦摸着门路,做起事情来也是似模似样。弋罗话虽不多,执行起命令却很精明强干。为荆伯安葬,搞得比较盛大,城里不少人都去围观。女莹趁机发布了命令:“首恶已诛,自此之后,凡居于此地者,吾一视同仁。”不许蛮人与留在本地的荆人互相欺辱。

该清洗的荆人已被清洗完毕,女莹治国也就承袭了南君的思路——人少,先抓住人来,再说!

此令一出,颇得了一些赞誉。

一片赞誉声中,满身狼狈的荆国公子们恶狠狠地回望:“我们一定会回来的!走!回去与那个混账算账去!”

一语未毕,听到沙沙的脚步声,一群人如惊弓之鸟,眼里放着惊惧而凶狠的光芒,望向来路,预备人一露头便扑将过去,将发现他们行踪之人灭口。来人却是他们面善之人,昔日在荆伯身边的侍者,见到他们便痛哭失声:“带我走!可算等到你们了!”

哭喊的话听起来虽有几分真诚,小心却没有过头的。一群人一拥而上,将其扭到角落里:“你怎么逃得出来的?”

“蛮女住在宫中,也要人侍候,我等便留了下来。一心想等着机会,救您出来。今日他们都围观送葬去了,我得了机会,不想您已经逃了,万幸万幸,请带我走。”

“你?”

来人自怀中掏出一片帛来,帛的形状并不规整,似是从衣摆上撕下来的。荆伯幼子眼尖:“是爹的衣裳。”

“是,”来人哽咽地道,“君上为她们所擒杀,一应随身之物皆落到她们手里了。这是小人冒死偷出来的,请您看。”

荆伯住了四年的王宫,去决战时走得并不仓促,从从容容,留下了许多文牍书简,自然也有他的笔迹了。虽不朝天邑,天邑的一些流行的方便物事,几年间也流到了荆伯的手上。以笔墨书写,自然也在其中。

卫希夷扒拉出来了一堆留有荆伯笔迹的手令,仿着他的笔势,伪造了一份文书。撕的是荆伯的旧衣,印的是荆伯的印鉴。女莹将帛书与印鉴一起,交给已投诚者带了出来。

原本就瞧太子不服气,随着战功的积累起过取而代之之心,大败之后再见此帛书,一腔的担忧、紧张,统统化作了愤火,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原来是他!回去!先诛此逆子!再来迎父亲遗骸安葬!”

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原本狼狈的人们重新焕发出了容光。女莹释放战俘之前仔细考查过他们,除开荆伯二子,尚有他们的僚佐数人,否则只此二人,能够活着回到荆国去见荆太子,还是两说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给他们配上两个忠于荆伯的武将,两个有些头脑的文臣——不能太聪明,不可太正直。太聪明,或许会怀疑这帛书出现得太巧。太正直,不会相信荆太子谋害父亲,反倒会劝和兄弟,共同对外。

要有些私心,对荆伯有些感情,对荆太子略有不满,同时又有上进之心的赌徒。未有此事之前,便该是主张更换继承人,并且想从中渔利之辈。

只有这样,才闹得起来。

眼下,万事俱备,只等他们回去闹起来了。为了让他们顺利回到荆国,女莹也是操碎了心,不止准备了帛书,还准备了一应路上所需之物,皆令暗桩给他们带去,务必使他们安全回到荆国,重新拉起人马,与荆太子同室操戈。

与此同时,卫希夷与姜先也再次派出信使,穿过荆国的山林,与任续、庚通了消息。信使往返尚需一月光景,尽管屠维希望她们能够早些南下,卫希夷还是坚持等到消息再回去。

屠维道:“你们回去得越早,他们越不知道如何拿你们是好,你们越能抢得先机。”

卫希夷道:“若是现在还想不到,给他们三十天,他们也想不到,再给他们三十个脑子还差不多。”

屠维道:“等得太久,易生变故。”

卫希夷道:“让他们准备好了,咱们在这里,也有要准备的事情呢。我也不只是为了北面二城的。”

“那是为了什么呢?”

“祭祀之仪,旧俗流毒甚广,能掰多少,我得给它掰回来多少!”废除祭司,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可以限制。趁此机会,清洗一次祭司,将这些祭祀的传承断了,再有祭司想恢复昔日的荣光,没有了祭礼、没有了传承,也翻不出浪花来。卫希夷更希望借鉴在中山的做法,树立石碑,庶人明礼仪,不至于因为无知和畏惧,而被某些人、某些不比他们高尚的人所左右。

屠维沉默了一阵:“我再给王去信,公主也再给王写信解释一回。你们可要记住了,你们也是很想见王的,但是想要给王送一份大礼,所以才耽搁的。”

两个姑娘一齐答应了。

一直等到了一个月后,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南方的雨水渐渐少了些。比起夏秋好了不少,比起风调雨顺的年景,却依旧湿冷。北方带来的回信简明扼要,庚多用暗语书就,为了是防止路上被截获。

信中,庚言道她的身体已经渐渐适应了这里的气候,药也在经常吃。荆国不必担心,从边军的士气来看,荆国气势已衰。另外,中土似乎有了一点点小麻烦,据运送补给的人讲,申王想要治水修河,但是在统一分配方面,出了些问题。

接着,新冶等城开始出现了南逃的荆人。原来,一个月的功夫,荆伯诸子已经有了火拼的苗头。处在风暴中心的人,或是有远见之人,或南逃或北上,已有了先兆。

卫希夷这才放心地与女莹往南去,照她的意思,姜先不要再南行了,南下对姜先来说挺危险的,再病了,她可真没地儿再找人面蛛给姜先配药了。对此,姜先据理力争:“我上回是年纪小,又水土不服,打从荆国开始就不舒服了,你看我现在可有病着?”

“况且,南君知悉我来,不与他见上一面,恐有会呀。”

卫希夷直白地道:“这个……万一出点什么事情,我怕你跟不上,逃不出来。”

姜先:……

屠维开始同情姜先了,总是被心仪的姑娘当成比蛋壳还脆弱,搁谁都很受挫。

姜先却是越挫越勇,据理力争:“我与你们来历不同,在这里是客人,有些话你们说不得,我说得,不是吗?你与公主,都不想同南君起冲突吧?你们需要说客。”

屠维瞧不下去地道:“这是担心你的身体。”

“我身体很好!真的!”姜先举举胳膊,“身体不好的,已经留在北面了,不是吗?”

争执了许久,见姜先心意已决,卫希夷只得不太放心地道:“那,你要不舒服了,可一定要说出来呀。”

“我会的。”

屠维并不相信姜先的保证,又有些怪异的感觉。卫希夷不是一个喜欢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人,合则聚、不合则散,爱听不听,不听你吃亏了活该。与我有关,不听了会害我,你不听,我就动手让你听。

这些全然没有,她居然用“劝”的,难道这小子的份量没那么轻么?

屠维心里划了个着重号!

————————————————————————————————

一旦决定启程,动作便快了起来。南方的冬天湿冷难忍,对于占据了新冶等城池,拥有了荆伯屯聚的种种物资的人来讲,这个冬天过得就舒服得多,行路也不以为苦了。

从新冶到南君如今的新王城,距离比卫希夷生活了七年的王城略近些。走不数日,新城便在望了。新城的选址与旧王城略有相似,也是在山水之间,规模看起来与旧王城相仿,其宏伟壮丽又颇有不如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国力强盛上升之时的城池,与动乱分裂中建立的新城,自有不同之处。

卫希夷的人马,留与庚一部分,剩下的她一古脑儿都带了来。女莹的兵马,自入蛮地就多了起来,原有的,投奔的,拿下十二城之后收束的,一部守城,自带了一千兵马。姜先又是另一种安排,他留了与任续一部分兵马,自携的兵马分作两部分,一部驻守在与新冶相近的小城内,一部分随他前行。

三部人马,总数也有两千余人,浩浩荡荡一大队,踩过荆人与蛮人交战的旷野,来到了新王城之下。

南君十分重视女儿的回归,昔日幼女,今日长成了坚毅的少女。交到值得依赖的朋友,收束了足够庞大的军队,并且攻城掠地。南君欣慰已极,亲自率众出城迎接。

这般表现,看在有心人眼中,又有了不同的含义。决战之前,南君已有意大胜之后立幼子为新太子,以立嗣统。大战之后,便绝口不提此事了。新冶的信使来了,屠维被派了出去,屠维的信函来了,一件接着一件,拖了月余。新王城内,小公主归国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得到处都是。

新后一系坐不住了,以太后的眼光,看出王子喜胜于太子庆,则为王子喜所择之妻,必是她心中极适合做王后的人。至少,在南君看来,比许后又好一些。若是别个女儿,阿满必倒履相迎。自己儿子幼小,南君渐老,若南君不巧近年死了,这片重夺回来的家业,怕要守不住了。有一个能干的姐姐,无论谁为王,对大家都好。

唯有许后嫡系的子女不可!

那是有血海深仇的。

阿满自幼便见过姑母阿朵夫人与许后的恩怨,见识过女莹等人对阿朵的恶意。让她现在相信手握重兵,掌有许多城池的女莹,借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

阿满差心腹回了一趟娘家,示意他们多多打探女莹的消息,尤其是……许后为什么没回来?女媤与太子庆呢?若是太子庆回归,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阿满心中若有所感,或许这母子三人才是她能扳回一城的关键。

比起在蛮地造势了二十余年,带来了许多北地文章器物百工技艺的许后,阿满的出身并不很好。这个不好,指的是,太后与大祭司所作所为,令王城毁于一旦,令南君险些身败名裂。一个是助南君成事的王后,一个是背叛者家族的女子,阿满心中很是惶惑。

一个月的时候,确如屠维所言,可以做许多准备。此事便不得不提一提荆伯,他于阵前骂阵,大揭其短,将女莹母亲与兄姐诸事宣扬出去。荆兵被击散,有不辨方向逃逸迷路者,因服色不同,口音有异,于郊外被擒,一经审讯,许后之事便也传扬了开来。

阿满心中略定。

与娘家定计,大家都没干好事儿,就不要彼此以为高对方一头了,老老实实坐下来商议吧。阿满的意思,可以让女莹安安全全地过来,经过南君的考察。若南君认为她比自己的儿子更适合继位,阿满不作反对,自己的家族也不要反对。作为交换,她希望女莹可以自己的兄弟或者侄子成婚。

这样对大家都好。

在许后到来之前,南君浑镜的家族与阿满的家族原就是世为婚姻的,如今不过是重修旧好。国家因两族的结合而发迹,南君借此一统,其次才有许后上位,才有对外扩张。分裂之后,想要恢复元气,这样是最好的。

阿满的主意很不错,娘家人也不得不屈服——女莹可是带兵来的,只身逃亡,母亲与兄姐都不支持的姑娘,拥军而来,袭了荆伯后路,据言荆伯也为她擒杀,便不是他们能够再硬反对的了。太后的侄子里,阿满的父亲最是识时务的一个人。

阿满愿意放下这仇恨,女莹呢?如何能让她也正视这个问题?她会不会因为南君的重视,而目空一切?阿满认为,南君会压下她不该有的念头,教导她看清现实。如果女莹真有为王之相,也该明白现在的处境。大家原是敌人,现在……为了生活。相亲相爱,大约是不可能了的,相安无事就好。

阿满的父亲西奚道:“那便打掉她的嚣张,让她将眼睛放到地上来,不要总往天上看。”

“不可强压,”阿满急忙劝道,“她小时候咱们都见过的,不是个听话的孩子,你越压,她越不肯听了。”

“那我跪她?”

这当然是不行的。阿满道:“可有能说会道的人,派去与她好好讲?让她明白,记着仇恨,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我也会与王讲明白的,我们可以放弃王位,她必须放弃仇恨。这要在祖先神明面前赌大誓,讲明白的!”

西奚道:“我去找这样的人。还有屠维,他近来与我们不合,若他对小公主讲了什么不好的,我怕他会坏事。”

“他对王倒是忠心,毕竟只是个护卫,眼界不够,为王者,什么福都能享得,什么气都要咽得。不能让他带歪了公主。”西奚不提屠维还罢,提到屠维,阿满便想起与屠维结怨的始末来了。因为王子喜,因为羽。而阿满自己,本该是嫁与王子喜,而不是南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若王子喜是个废物,倒还罢了,偏偏是个有为青年,有求生的能力,有赴死的慷慨。嫁与南君不算委屈,可南君,毕竟老了。一旦想起旧事,阿满也失去了平素的从容。

西奚见女儿发怔,问道:“他见公主有一个多月了,他的女儿伴随公主多年,又随公主而来。咱们是不是,要做最坏的打算?先声夺人?先将他们的气焰压下去?这可不是咱们一方能办得成的事儿,对不对?总得让公主肯听你说话吧?公主见你,扭头便走,你有千般计较,都是没有用的。想想王,是怎么肯重新接纳我们的?可不只是我们求和吧?”

阿满也犹豫了。西奚说的,确实如此,对待一般有敌意的人,可以化解,对待周围全是对你有敌意的人,就要换个方法了。抚了抚鬓发,阿满道:“先试探一下吧,不要做得过份。也要看看屠维父女是什么样子,不能让他们因为私怨,坏了王的大事,再同室操戈了。”

这一厢,阿满父女俩准备好了和解,却漏算了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卫希夷,她天生就不是个肯吃这一套的人。

离王城不远,她便换上了孝衣。这孝衣还很别致,上半身上正经孝衣的样式,下半身却是鲜艳的彩裙,腰着一根白色的腰带。她的随扈也与她一道,换上了不轮不类的装修,白腰带,腰上捡一根下垂的红绳。

她来祭奠姐姐姐夫来了!彩裙与红绳,却又是蛮人传统的参加婚礼的装束了。

白茫茫一片,想忽略都难。南君苦笑着摇头:“是她的脾气。”

喜欢于归请大家收藏:(wuxia.one)于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