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玄德 > 八百五十九 诸葛亮毕业啦

玄德 八百五十九 诸葛亮毕业啦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7:59:51 来源:书海阁

诸葛氏兄弟三人年幼丧父丧母,后来虽然得到了叔父诸葛玄的照顾,但是数年前,诸葛玄操劳过度,因病去世。

自那以后,已经成年的诸葛瑾就接过了诸葛玄的接力棒,以“长兄如父”的心态照顾着当时还是少年的诸葛亮和诸葛均。

诸葛瑾比二弟诸葛亮大七岁,比三弟诸葛均大九岁,在诸葛亮和诸葛均尚未到二十岁的当下,诸葛瑾已经是一个二十五岁、有妻子有孩子的人类高质量男性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年龄上的差距,还有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让诸葛瑾更把两个弟弟看作需要自己着力照顾、爱护的类似于儿子一样的存在。

于是,在两兄弟以优异的成绩接连通过州考、即将奔赴雒阳参加选考的档口,诸葛瑾表现出来的焦虑感让诸葛亮和诸葛均十分郁闷。

诸葛亮甚至感觉要去雒阳参加考试的不是他和诸葛均,而是诸葛瑾本人,尤其在之前还不知道州学会把考生统一送到雒阳去的时候,诸葛瑾更是焦虑的连饭都吃不安稳。

他结合了自己多次外出办公积累下来的社会经验,准备好好的给诸葛亮和诸葛均传授一些人生经验。

“虽然说现在大汉安稳了,地方上也平定了,也没听说有什么山贼土匪,但是还是不能掉以轻心,你们两个小年轻未曾出过远门,不知道这天底下到底还有多少危险,所以啊,一定要小心!”

“一路上一定要走官道,绝对不能走其他的通道,官道上现在有税卡,税卡有朝廷税吏,只要交了过路税他们会保你安全,所以千万不要走其他的什么小道,咱家也不是出不起那点过路费。”

“之前听同僚说起过,贞观元年二年的那段时间,地方上还有些乱子,有些商旅不愿意走官道过税卡,结果人没了,就死在山里,给大虫吃掉了,就为了一点点过路费,把命给送了!”

“吃东西特别要注意,一定不要去其他什么地方吃不清不楚的东西,一定要在官道驿站里面找东西吃,不是官身吃不了驿站的伙食,但是驿站大院里头还有其他一些当地人办设的食馆,只要在驿站大院里面,就是安全的。”

“吃这个东西一定是要特别注意的,一定不要觉得无所谓,外面人给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不是干净,是不是能吃,之前有同僚吃了外面的东西,一整天跑了八次茅厕,差点没命!”

“外面不比家里,家里什么都有,什么都能给你们准备好,吃的喝的都是伱们最喜欢的,从来也不曾短缺你们什么,没了就向家里要,到了外面,谁会那么关照你们?”

“就算到了雒阳也不能乱来,雒阳虽然是天子脚下也难免会有一些危险,咱们家在家乡还能说得上几句话,到了雒阳,谁认识你诸葛氏?所以一定要低调做人做事,千万不能张扬!”

“均还好,亮,尤其是你,不要觉得自己在家乡人尽皆知,学习优异,便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办到!不是的!在雒阳,有整个大汉最优秀的一群人,你和他们比起来,差远了,所以务必要低调小心!”

诸葛瑾就像个老妈子一样把心中的担忧全部倾诉出来,使得诸葛亮和诸葛均头大如斗。

若非一天之后就得知州学会组织大家一起前往雒阳参加考试,一切花费州学全部承担,那诸葛瑾还不知道要担心到什么地步。

这下可好,诸葛亮和诸葛均的耳朵算是得到了解放了。

贞观六年正月初九,两人在诸葛瑾万般不舍和担忧地注视下登上了州学安排的车辆,踏上了前往雒阳参加选考的征途。

老练的车夫催动马匹带动车辆向前行走的那一瞬间,坐在诸葛亮身边的诸葛均大大的松了口气。

“可总算是能去雒阳了!终于不用再听大兄的唠叨了!明明是个大好男儿,居然和舅母姑母一样唠唠叨叨,我听着脑袋都疼。”

坐在一边的诸葛亮一边笑着向车外面因为担忧而不自主的跟着马车一起前行的诸葛瑾挥手告别,一边面不改色的说道:“大兄也是因为担心我们,你我兄弟初次离家,出那么远的远门,这也是正常的,快和大兄告别,别让他再跟着了。”

诸葛均扭头一看,看到诸葛瑾居然跟着车辆一起再往前走,满脸的担忧和不舍,像极了送别孩子离乡的老父亲,顿感郁闷。

于是他只能挤出一脸笑容和诸葛亮一起向诸葛瑾挥手告别。

诸葛瑾在车辆外头一边跟着走一边大喊着去雒阳的注意事项,让兄弟两个互相照顾互相扶持,直到马车开始提速、再也跟不上为止。

到此为止诸葛均才又松了口气,脸上浮现出了欢快的笑容。

“终于没有大兄的唠叨了!太开心了!终于能做想做的事情了!终于不用担心大兄的唠叨了!”

诸葛亮在一旁听着好笑。

“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做不到的?”

“很多啊!我听说雒阳有很多徐州吃不到的美食,还有很多新奇的东西整个大汉最最新奇的东西都在雒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诸葛均笑道:“我还听说雒阳城池很大,很宽广,有四个很大的市集,天底下所有的东西,哪怕是西域的东西都能买到!咱们自打生下来就一直待在家乡,总该出去走走看看吧?”

诸葛亮哑然失笑。

“咱们是考生,是去雒阳参加科举考试的,又不是去单纯的游玩,你总不该忘了此事吧?”

“那自然不会,不过考试终究只有三日,算上最后的面君之考,也就四日。”

诸葛均笑道:“除此之外,咱们至少能在雒阳待上三个月,那么长的时间,总不至于全都闷在旅舍里读书习字吧?总要把天下第一城玩个通透才是!不然等通过科举考试授官以后,就要开始办公了,那还有游玩的时间?”

性格活泼的诸葛均不停地诉说着自己去了雒阳之后的打算,话语里包含着对通过科举考试的强大自信。

这话落到了同车的三个人的耳朵里,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不过同车的另外三人始终没有出言讥讽诸葛均。

原因无他,因为就算诸葛均在吹牛不打草稿,但是他的这位兄长却是个实打实的终极学霸。

徐州州考魁首——诸葛亮。

可以说,徐州州学里的人,就算没有亲眼见过诸葛亮,也没有一个人没听过诸葛亮的大名。

徐州州学建立至今不过四年,从贞观三年开始,诸葛亮就崭露头角,成徐州州学里响当当的学霸,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徐州州学求学,诸葛亮的成绩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越发具备含金量。

一千人的时候,他是第一名。

一万人的时候,他还是第一名。

等徐州州学有两万人共同参考州考的时候,他还是第一名。

而且还是令人感到难以相信的满分。

皇帝刘备、学部尚书郑玄和所有大汉学界专家共同拟定的全国统一使用的州考考卷,题量极大,难度较高。

州考期间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答完所有的题目,忙活到最后一刻还有人在疯狂答题,就是希望能多写一点,多填满一些。

但是诸葛亮却在第三天上午允许提前交卷的第一时间就交了试卷,施施然离开了考场,回家大睡一觉,大吃一顿,然后和兄弟、朋友们出去游玩了七天,回来一看,第一名。

满分第一名!

这尊大神可以说是笼罩在徐州州学学子们头顶上整整四年的乌云本云。

每到州学举办考试的时候,不管是什么考试,就是这朵乌云开始电闪雷鸣的时候,等放榜的时候,就是乌云开始下雷暴大雨的时候,整个州学内的学子在他面前都成为了没打伞的可怜虫。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不服输,不想承认诸葛亮统治级别的学力,屡屡向诸葛亮发起挑战。

他们被州学中人称呼为勇士,他们各自用自己最擅长的学科铸剑,向诸葛亮发起击剑挑战。

锐利的剑,锐利的眼,他们绝不服输!

数学,文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农学,工学,法学……挑战者最多的时候,可以说七八柄剑一起刺向了诸葛亮,别说人,奥特曼都扛不住。

但是诸葛亮偏偏扛住了。

人家轻轻一挥手,全科满分。

挑战者傻眼了。

全科满分。

至高强者!

现行规则之下的最强者!

咱们拿什么和人家斗?

啊啊啊,大脑在颤抖!在颤抖!

贞观四年以后,徐州州学内的学子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们这些凡人互相之间打生打死无所谓,但是诸葛亮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人家是神,学神,只要人家还在州学里,咱们就争夺第二,谁能拿到第二,就是胜利。

就这样到了贞观五年年末,诸葛亮在大家理所当然的注视下又拿到了全科满分的好成绩,通过徐州州考,拿下了第一名,获得了前往雒阳参加科举考试第二轮的资格。

所有人在感到理所当然的同时,没通过科举考试的那群人和没参加科举考试的那群人也感到了莫名的轻松愉快。

因为……

诸葛亮毕业啦!

他走啦!

乌云消散啦!

咱们的好日子又来啦!

终于不用被爹娘指着鼻子痛骂自己“怎么就不学学人家诸葛亮”啦!

解放啦!!!

诸葛亮登上车子离开徐州前往雒阳的那一刻,不知道多少徐州学子在背地里泪流满面,手舞足蹈……

与诸葛亮相比,诸葛均的成绩虽然一样优秀,但是因为兄长过于耀眼,掩盖了诸葛均本来能有的光辉,所以大部分人都不觉得诸葛均是个很厉害的角色。

现在听着诸葛均在这边“大放厥词”,而学神诸葛亮却一副谦虚的姿态,同车的另外三人只觉得学神就是学神,不管怎么谦虚,还是那么帅!

本次从徐州出发参加选考的学子一共有九百二十七人,规模算是很大的,所以兵分三路前进,避免沿途驿站无法承担的囧事。

诸葛亮所在的这一路是北路,路线主要在兖州境内,因为路程比较赶,一路上也谈不上有什么观赏景色的闲情逸致,主要旅程就是从一个驿站到另一个驿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过该说不说,这段旅程虽然舟车劳累,以至于每天到了驿站所想的就是休息,但是吃的东西还是真的挺不错的。

诸葛亮和诸葛均在徐州老家的时候很少在外边的饭馆吃饭。

刘备平定天下之前,他们虽然年幼,但也记得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一年比一年混乱,当时徐州乃四战之地,很长时间都受困于黄巾之乱,折腾得大家苦不堪言。

后来黄巾之乱被平定,刘备掌控权力,徐州人可算迎来了安稳的生活,不过被战争摧残的生产生活没那么快恢复,所以诸葛兄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基本上都在混乱中度过。

那个时候,诸葛家的长辈也不会允许自家子侄随意离开家族驻地去什么地方吃什么特别的东西,基本上都在家里吃,家里长辈看着孩子们看得很紧,诸葛亮甚至还听说当时家里还有人提议要渡江去江南避难的。

等大家伙儿正儿八经过上安稳日子的时候,已经是刘备登基前后那几年了,天下混乱被平定的差不多了,反对者被杀的差不多了。

但那个时候,徐州还是有些不安稳的因素存在。

等到徐州的郡国兵组织初步建立起来、徐州州学建立起来之后,诸葛兄弟才真正感觉到了安全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家里长辈也渐渐愿意让子弟离开族地去外部活动。

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们也终于得以绽放在族地之外了。

至于出远门这种事情,在第二帝国后期和刘备统治前期,基本上就和闯鬼门关差不多,家里的长辈外出都是要成群结队的,还要携带兵器,每个人都要练几手搏击刀术用于防身。

属于是被动的武德充沛。

说实话,但凡是个正常人,谁也不愿意每天和刀剑为伍,正常人也想过和平安逸的日子,但是当时,第二帝国的局势实在不允许大家过正常的生活。

直到贞观时代到来。

(本章完)

喜欢玄德请大家收藏:(wuxia.one)玄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