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玄德 > 八百五十 三大强国伺候他一个

玄德 八百五十 三大强国伺候他一个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7:59:51 来源:书海阁

穿越小说第一卷逆天改命刘qiqizw第一卷逆天改命刘文/本章:4661:

大昆弥得到了张飞的回信之后,大为欣喜。

他立刻回复张飞,表示他是大汉忠臣,大昆弥的势力一定会帮助汉军对付小昆弥和康居国,如果汉军决定征战,大昆弥一定会带兵支援汉军。

张飞于是定下了完整的作战计划。

而董卓这边也有自己的外交任务,大昆弥搞定之后,董卓强势要求小昆弥和康居国一起归顺汉帝国,成为汉帝国的藩属国,接受汉天子的政令,如若不然,必然会遭到汉军的讨伐。

小昆弥和康居国接到消息之后,对汉军这一要求的态度非常不友善,几乎是把汉使驱逐着离开,放开话,说想要臣服,可以,战场上见真章,否则就少去他们面前空口说大话。

张飞闻言大怒,遂下令展开对小昆弥和康居国的战争。

当时是贞观四年的三月份,张飞将虎骑军全军调集到疏勒国境内,令尉头国、温宿国、姑墨国、龟兹国四国给汉军提供粮秣,并且分别派遣军队跟随汉军一起作战,得到五千各国联军。

随后,一万五千军队进入乌孙国境内,得到了大昆弥所部两万余人兵力的支持和粮秣的支持,张飞以全军主帅的身份发起了对小昆弥和康居联军的进攻。

小昆弥和康居联军方面对于汉联军方面的进攻其实一开始的态度比较消极,他们内部当时有着较为庞大的反战势力。

这些人认为汉帝国强盛,汉军强大,弹指间覆灭西域强国焉耆国和疏勒国,汉天子的名号足以吓跑能征善战的鲜卑人,这足以证明汉军难以战胜,既然如此,他们就更不应该和汉军为敌。

须知大昆弥已经投靠汉军,如果汉军战胜,大昆弥必然趁势吞并小昆弥领地,届时大昆弥一定会展开对他们的清算,战败的下场就是如此的恐怖。

难道还要继续战斗下去吗?

小昆弥本人当时是很动摇的。

但是康居军队的统帅纳利多对小昆弥发起了游说,认为小昆弥应该坚决抵抗,不能和汉帝国讲和,否则一样会受到汉帝国的支配乃至于奴役。

而大昆弥率先投靠,已经占了先发优势,到时候各种给小昆弥小鞋穿,顶到最后,搞不好还是要造反,还是要战争。

与其到时候战争,不如现在就战争,现在还有康居援军的帮助,肯定比到时候单枪匹马对付汉帝国的庞大势力要好吧?

小昆弥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觉得到时候与其受到汉帝国和大昆弥两头的气,不如轰轰烈烈干一场,而且汉军远离本土作战,能有几分战斗力保存还不一定,而他自己这边背靠康居一定可以占据优势。

谁胜谁负未可知!

于是小昆弥弹压了主和派势力,决定和汉军展开战略对决。

康居这般行为其实也是为了他们自己。

康居很清楚,汉帝国在西域扩张势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势头太猛,已经抵达了疏勒国一带,如此一来,一旦乌孙被拉拢汉帝国的势力范围就会直接触碰到康居国。

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是汉帝国和乌孙国达成联盟,康居的老家就会直接受到威胁,等同于和汉帝国这头庞然大物直接接壤,那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所以无论如何,康居国都要保住乌孙不直接倒向汉帝国,保留这块重要的战略缓冲之地。

不仅是乌孙,连大宛国也要保住,要依靠乌孙和大宛国建立起与汉帝国的战略缓冲,让乌孙国和大宛国直接面对汉帝国的势力,而康居居于其后,如此尚且可以保证一定的战略安全。

对于康居国来说,曾经一度强大的它现在正面临多重威胁,不单单是国内局势不稳,外部,贵霜帝国和帕提亚帝国对它的战略挤压还是比较明显的。

如果此时此刻汉帝国再把势力挤压过来,康居国将直接面对汉帝国、贵霜帝国和帕提亚帝国的三重挤压。

三大强国轮流伺候他一个,哪里来的福气?

男上加男都没有那么男。

它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可以应对汉帝国的庞大威胁了。

幸好,小昆弥的脑子不太好使,而且小昆弥的实力也不会很弱小,康居方面觉得依靠小昆弥和他们的联军,应该可以和汉、大昆弥联军进行对抗,把战线稳住,进入长期对峙模式。

在此基础之上,康居国会进一步联合大宛国,让大宛国也成为他们的屏障,隔绝汉帝国的威胁的同时,也能为抵挡贵霜帝国的北上战略提供一些助力。

康居方面想的挺美,但是问题在于,张飞想得更美。

第一阶段的西域战略就是要南北两路齐头并进,最后在大宛国会师,将大宛国以东全部西域诸国纳入统治范围之内,答应的收为藩属国,不答应的直接灭掉,设为西域都护府下辖的郡县,直接接受汉帝国的统治。

刘备要在西域之地搞一搞另类的郡国并行制度。

所以在这个层面康居和汉帝国就有着不可调和的利益争端,地缘政治碰撞荡起的层层涟漪注定了二者之间必然有一场大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尽管汉军已经在疏勒国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数日之内结束了疏勒**队的抵抗,并且快速灭国其国,这一强悍的战斗能力让康居国心存警惕,但是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人类嘛,始终都有点小小的“贱”。

纳利多和小昆弥展开动员,动员起了联军三万五千多人,和汉军主导的多国联军的人数差不多一样,双方从人数上来说是势均力敌的,不过在具体战斗层面,张飞一样没有把康居国和小昆弥的联军放在眼里。

根据大昆弥对康居国和小昆弥方面军事能力的描述,张飞基本断定这是两个平庸的敌人,作战能力不会比疏勒国强多少,只不过在骑兵方面更有优势。

尽管如此面对强悍的装备了高桥马鞍和马蹄铁的汉军骑兵来说,他们一样没有优势。

因为双方都对自己怀有一定的自信,所以这一场战略意义上的决战居然是以遭遇战的形式展开的。

贞观四年三月十九日,两军在乌孙国中部草原上展开大战,激战一个上午,汉军主导的多国联军获得全胜,康居和小昆弥联军惨败。

其实如果是汉军直接出手,这场战斗可以结束得更快一点,但是大昆弥方面也好,龟兹国方面也好,那些小国也好,为了证明忠诚和向往,似乎都很想在张飞面前露一手,于是主动提出要为王前驱,为大汉而战。

张飞一开始不想答应,但是转念一想,对康居和小昆弥所部的作战能力他也是道听途说,没有亲眼见识过,所以如果能亲眼看一看,应该也有好处。

于是张飞点头答应,并且把前线指挥权交给大昆弥,让大昆弥来指挥多国联军与康居、小昆弥联军的作战,双方一开始就打出了真火,你来我往,步军对拼,骑兵对冲,打得不亦乐乎,大昆弥和小昆弥甚至都亲自上阵了。

但是在张飞看来就多少有点菜鸡互啄的意思了,他本以为大小昆弥连年作战,应该在战术和战斗力上颇有建树,但是没想到双方的战术水平都很低下。

康居国也不说了,看起来龙精虎猛,实则连骑兵阵与步兵阵的组织都很不完善的样子,张飞注意到他们的前进和后退的速度都相当有限,显然不是合格的士兵能干出来的事情。

如此一来,答案就很明显了。

他们绝不是汉军的对手。

眼看着这菜鸡互啄的战场,张飞忍不下去了,于是果断下令汉军投入战场,对康居、小昆弥联军展开碾压式破袭。

汉军加入战场之后仅仅一炷香的时间,战场局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动,汉军从左右两翼抄掠康居小昆弥联军的侧后方,康居统帅纳利多则派遣康居骑兵予以迎击,希望能阻挡汉军兵锋,给前线死战的小昆弥争取一点战略支援。

结果一炷香的时间,康居骑兵就被汉军骑兵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小昆弥所部侧后方完全暴露给了汉军铁骑,汉军铁骑轻而易举地撕裂了小昆弥所部的步军防线,开始大杀四方,纵横驰骋。

而张飞直接带着另外一部骑兵冲向了康居本阵,猛烈的冲击之下,康居本阵也没坚持到两炷香的时间,就被汉军碾碎了。

纳利多本来以为自己能抗衡一下汉军的,就算打不赢,也能争取一点时间,到时候看着情况不对,他就带着亲卫骑兵亲自冲锋,和汉军死战,决不后退。

结果根本轮不到他主动冲锋,他就待在原地不动,汉军骑兵快速接近了他,将他团团包围,展开激战,并且很快消灭了他周边所有的亲卫骑兵,顺利将他生擒。

康居战旗被汉军骑兵砍断,康居军队战败小昆弥所部在前线遭到了张飞和大昆弥所部的前后夹击,很快崩溃,小昆弥怀着极为复杂的情绪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直到身边的亲卫全部战死,他还在挥刀死战。

最后小昆弥力竭,被大昆弥亲手杀死,斩下头颅,嘶吼着宣布了他们的彻底胜利。

胜利的呼喊声传遍了草原的每一个角落,贞观四年三月中下旬,汉帝国的势力彻底荡平了乌孙国的反抗势力,获得了全胜。

战后,张飞快速向刘备上表报告战事,自己带兵追击参与的康居残兵进入了康居国境内,将残兵全部绞杀、俘获之后,才大摇大摆的返回了乌孙国境内。

此战之后,汉军在西域北道已经没有任何敌对势力了,还存在着的国家,除了大宛国之外,已经全部臣服汉帝国的势力,第三帝国的脚跟算是在北道彻底站住了。

此后,在四月中旬刘备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决定按照车师国的例子,将小昆弥的领地封给大昆弥作为奖励,而把小昆弥的臣民作为罪人全部迁徙到疏勒郡,由汉帝国进行郡县式的直接管理。

张飞在西域北道打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

而同一时刻,在西域南道,董卓的副使王充因为南道强国莎车国和于阗国的不配合,而不得不向本国方面求助,于是任职西域军区第二负责人的镇西将军赵云得到消息,遂亲自率领五千军队赶来支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赵云本来是没有出战的,张飞出战,他这个镇西将军就该留守,为张飞整顿后勤,不过因为凉州刺史的得力,赵云得以腾出手来,正巧王充向国内请求支援,于是赵云就率领军队进入南道。

同时,赵云还号召了已经决定臣服的鄯善国和扜弥国共同出兵和粮秣,给汉军提供一定的支援。

鄯善国和扜弥国已经得知了汉军在北道的煌煌战绩,不敢违抗赵云的命令,于是各自提供军队和粮秣,还主动为汉军修建军营,十分努力地讨好汉军。

在他们的支援下,赵云得以带两万余名士兵进入于阗国内,在于阗国境内会合了前路受阻的王充和护卫他的一千汉骑,整顿兵马,向于阗国发起了最后通牒。

于阗国不是一开始就要和汉帝国为难的,一开始,王充和于阗国谈的还不错,于阗国王甚至都决定派人去雒阳朝贡了,结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于阗国王态度大变,要求王充离开国境,否则就要出兵攻打王充。

王充很愤怒,多方打听,终于得知是莎车国派人和于阗国王交谈了一些事情,使得于阗国王改变态度,要和汉帝国对抗了。

具体内容似乎是莎车国认为汉帝国来者不善,是要奴役各国,而于阗国和莎车国加在一起能够拉出五万多兵马,为什么要给汉帝国做走狗之类的话术。

然后莎车国方面还提出愿意让于阗国做西域南道的大佬,他们也愿意跟随,所以希望于阗国不要接受汉帝国统治。

于阗国王就被说动了。

赵云不管那么多,既然做出了对抗的决心,就要承担对抗的后果,最后通牒无果之后,赵云统兵展开进攻,而于阗国王也率领于阗国的军队和汉军交战,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本章完)

喜欢玄德请大家收藏:(wuxia.one)玄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