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四十六章 再次掀开改革大幕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封邦建国,王道之始第四十六章:再次掀开改革大幕长乐宫中。

刘恒今日没在长乐宫,所以洛景也就来到了这里,皇后见到洛景,笑道:“前些时日小妹回到府中,说东阿侯就像是书中所写的君子,像是美玉一样的温润,我这便放心了,家中的女子就像是蒲草一样,幸运的遇到了您这样的君子,于是能够生长。”

洛景先是行礼,然后笑道:“贵女是有才能的淑女,她的德行就像是古代的女子,却进入了臣寒酸的室中,这难道不是臣的福分吗?”

两人寒暄之时,刘恒便在旁边读着那篇文赋,脸上带着明显的欣喜之色。

读罢叹息道:“朕听闻上古的圣王是能够做到宠辱不惊的。

无论面对赞誉,还是辱骂,总是淡淡的一笑而过,不因为外界而影响自己的心境,朕还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啊。”

刘恒面对洛景呈递上来的文赋,心中忍不住的升起了自得之意,然后立刻就开始自我检讨。

上级已经主动承认了错误,那做下属的就不要再劝谏,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洛景笑道:“陛下您实在是太过谦虚了。

臣听说上古的文字是远比现在少的,上古的言语是远比现在简单的,上古的人赞扬圣王,只会说:‘您的德行啊,天下没有人能比您更高了,这是我所不能及的,我愿意服从您。’

臣赞颂您,却用数以千计的文字,用繁复华美的文辞,还用真挚的情感,用月亮来形容您,用繁星来形容臣。

这就像是野菜做成的粥和精美的肉食一般,吃它的人感觉难道会相同吗?

这不是您不如上古的圣王啊,是因为臣的赞颂能够深入到您的内心,才使您感觉欣喜。”

刘恒闻言朗声大笑,笑罢说道:“得到了赞誉却不去做,那是无耻的人,朕不愿意那样。

但朕现在还当不得这样的赞誉啊,应当更加努力的使天下之人都安居乐业。

去年冬天很是寒冷,长安城没有冻死在街头的流民,于是百官都上奏称赞是朕的仁德感动上天,是朕的仁政得以挽救那些性命。

但朕知道在远离长安和关中的山东,一定还有许多流民死在了那个寒冷的冬天,这都是朕的过错啊。

应当使这些流民都有赖以为生的田地,有庇护严寒的房舍,有御寒的衣服,这样他们才能在每一个严寒的冬天所生存下去啊。

仁政如果不能遍及到生民之间,岂不是在粉饰太平吗?

那不是朕想要的。”

洛景闻言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若是见到了如今的陛下,应当会非常开心吧。

不仅仅是因为刘恒将他未曾做完的一件件事完美收场,还是因为刘恒真的成了他梦想之中的那种君主。

既有霹雳手段,却又心怀仁慈。

洛景作揖道:“陛下可是想要重新厘定天下的土地吗?”

刘恒点点头道:“前些时日贾卿上书说,现在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最好时间,再往后就不好处理了。

不过儒生们提出的平均土地政策实在是过于激进,若是如此做了,恐怕天下的人都要反对朕了,朕没有同意。

但稍微清理一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朕准备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既缓解百姓可能遭遇的艰难,又可以进一步充盈朝廷的府库,如今天下安定无灾无祸,还没有兵戈祸患,百姓甚至能够积攒一些余粮,朕要尽力使这种情况保持下去。”

……

一道旨意从禁中传出。

“流水结成冻冰,难道是一夜之间的寒冷吗?

朕以为不是的。

千里长的大堤,却因为小小的蚁穴而被冲垮。

这世上的祸患都是从微小之处开始的啊。

这难道还不能够让我们警醒吗?

百姓的愤怒是一点点积攒的,对朝廷的不满是深藏在心中的,等到无法忍受的那一天,就会揭竿而起,就像汹涌而下的洪水,毁灭一切。

秦末的惨像,史书之上历历在目,那些秦王朝的贵族难道还有幸存的吗?

大汉倾覆了,诸位难道能够独善其身吗?

朕清丈土地难道是为了朝廷的那一点赋税吗?

这是割除腐肉,永葆诸家富贵的政策,是为了诸位的性命啊。

向四方传遍这道旨意,使天下人都知晓它。”

朝廷要开始清查天下郡国之间的土地,那些非法掠夺,以及不交税的土地,要依据罪行法办。

一时之间,天下震动。

尤其是这道旨意,典型的皇帝作风,先礼后兵,皇帝虽然仁慈,但是这些年改制,那些政见不同,持身不正导致坐法的官员,最后都带着家眷去了岭南。

而且即便如此,刘恒依旧是那个仁慈的皇帝,那些被流放的官员还得谢谢刘恒呢。

但改革和改制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触及到土地这种根本性问题的改革,这甚至比削藩还要严重的多,削藩的本质是利益集团之间的碰撞,彻侯们都是站在朝廷这一方的。

清丈土地,则会触碰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甚至就连现在支持刘恒的人之中,也有许多人会反对。

但刘恒敢于这样做,自然还是有把握的。

大汉朝的开创者是一群什么人呢?

除了洛亦和张良这少数的人,大部分都是屠狗宰猪之辈,还有乡间农夫,流民,县衙之中的刀笔吏,这已经是一群相当底层的人了。

到了汉文帝的时代,经过改制,担任朝廷大员的,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儒生,那些家境贫困的人,一跃而起,甚至担任三公九卿,朝廷将近三万的禁军,都是来自关中的小地主。

这些东西代表了什么呢?

代表了汉廷的统治基础是极其广泛的,汉廷不是一个由豪族大族支撑起来的政权,而是一个由广大小地主、自由民、知识分子、军功贵族支撑的王朝。

以如今的信息传递效率,汉廷的统治基础几乎已经到了极限。

正是因为如此广泛的统治基础,汉廷才能够强制实行陵邑制度,让那些掌握着强大力量的豪强大族,乖乖低头。

这些人就是刘恒改革的最大底气,只要维护小地主和自由民的利益,再给予学子和军功贵族上升的通道,朝廷就是无敌的。

土地的清丈首先从关中开始,这里是汉廷的基本盘,刘恒这些年来持之以恒的在关中地区送温暖送福利,对这里的吏治管控的极其的严格,就连宗亲在关中犯法都要严厉惩戒。

“关中犯法,罪加一等”的说法广为流传。

大批官吏从长安向着整个关中铺开,这突然而至的吏治清查,一下子让许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简直触目惊心!”

刘恒望着那些呈递上来的罪状,手都在抖,嘴唇青白,望着洛景低声嘶吼道:“阿景,关中是皇帝行宫啊。

关中尚且如此,山东之地难道还会更加平静吗?

是不是已经民变四起了?

等到叛军打到了洛阳,打到了函谷关下,朕才会知道大汉的天下摇摇欲坠了。

朕还沾沾自喜于盛世大业,这是多么的可笑啊。”

刘恒一直学习的圣王之治,都是完美无缺的,他以为自己的治下同样如此,所以一时之间有些无法接受自己的子民同样身处于水深火热之间。

洛景作揖道:“陛下言重了。

关中之民几乎家家有余粮,吏治相对来说比较清明,这已经非常了不得了,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不如您的治下。

臣的家族之中有详细的史书记载,邦周之时的康王之治与召王中兴,也不过就是如此,您是当之无愧的贤君啊。

臣以为您不应当妄自菲薄,而应当更加振作,将关中的情形推广到山东。

天下的臣民都会称赞您的恩德,这是臣所能确定的事情。”

刘恒强行克制住自己的愤怒,知道自己是想的太远了,当年洛文王执政时,对所有的事情都能保持镇定,轻声道:“是朕太过于好高骛远了,被这些年的一些功绩冲昏了头脑。

阿景你说得对啊,关中的情况已经很好了,山东才是关键,不过关中那些官吏和豪强,朕不能放过他们,应当将之流放到岭南。

用天子印玺,让岭南王好好招待这些人,朕愤怒。”

那些踹踹不安欺上瞒下的官吏和豪强以及贵族们,迎来了最绝望的消息。

“关中是汉廷的王道根基,却遇到了尔等这些硕鼠,朕愤怒啊,大汉的根基就在尔等之下被侵蚀了。

除了流放岭南,朕实在是无法消弭心中的怒火,朕难道还有其他的方式对关中的臣民交待吗?”

岭南!

这简直是汉廷律法之中最严重的惩罚之一了。

豫章郡、九江郡、会稽郡这些比较靠近南方的地域都没有开发完毕,其中还有大片大片的无人区。

直接流放到岭南,若是流放到岭南国中还算是好的,若是流放到那些岭南国之外的蛮夷之地,自家建城,生存率就会大大下降。

前提是岭南王赵佗不会特别“照顾”。

很多人都想要求饶,但是面对暴怒的皇帝,任何人的劝说都没有用处。

清丈土地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彻底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