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四十一章 汉廷求书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四十一章 汉廷求书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1:50:54 来源:88小说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封邦建国,王道之始第四十一章:汉廷求书昭城。

数百人的使团停在昭城之外,等待着昭城内的消息,使团的主使便是贾谊,这几年他已经升任御史大夫,正式开始承接丞相的工作,只剩下最后一步,就能完成封侯拜相的人生目标。

至于大丞相职位,洛新摄政之后,想要再担任就很难很难了。

贾谊满是好奇的望着眼前这座拥有无数传说的城池,眼底深处隐藏着些许的火热,他虽然是洛氏举荐的官员,但是还真没来过昭城。

四时主就居住在这里!

唯一的人间之神。

而且由于兵主项羽和高皇帝的天子之位都由他加冕,在民间传说中,洛陵同样也是掌管人间帝位的神灵,他的形象和权能已经渐渐向着姬昭记忆里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偏转了。

这里还是整个诸夏的文化中心,素王陵虽然在关中,但是祭祀却在这里,这里管控很是严格,进入这里需要昭公府签发的文书,而且还是分等级和类型的,不同类型的文书前往不同的区域。

不过皇帝的使者自然例外,洛氏还没有狂妄到不把皇帝放在眼中。

“长安来的使者在哪里?”

一队骑士从昭城之中奔出,高声问道,一看他们的装束就是敢战士,都是洛陵的亲卫,作为公爵,他有一千五百人的卫队编制。

然后一眼就见到贾谊的马车,敢战士统领打马上前,拱手道:“大汉贵卿当面,祝您安康,外卿有礼。”

这特殊的招呼方式让贾谊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昭公国和齐公国虽然都是公爵国,但昭公国是诸夏外藩,齐公国却是大汉臣属,和诸侯王国以及彻侯国是一样的。

昭公国中的臣子和大汉的臣子互相之间,表面上是没有上下级关系的。

“贵卿请随我来,家主已经等候你多时了。”

庞大的使团跟随着敢战士走进昭城,一进入昭城立刻就感觉到了繁盛的场面。

最关键的是,城里面很是干净,远远超过长安城的那种干净,贾谊立刻就确定,这一定是因为昭城有更好的供给排水系统。

“这城中至少一半人都氏洛,另一半则是亲属和故旧。”

亲属和故旧,诸如韩信和洛采的女儿韩嫣,诸如项羽的子孙等等,都在这座城之中繁衍生息。

不过洛氏有严格的控制这里的人口规模。

一行人走过外城,内城,然后到了洛宫之中,贾谊想到自己终于要见到那位极具神秘色彩的大人物了。

这种心情比他昔年第一次见到摄政大丞相洛新时还要更加紧张,手都在发抖,再想一想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他就更是紧张了。

走进屋中,贾谊一眼就见到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穿着一身简简单单的白衣,在领口和袖口的位置绣着金色的丝线,脸上平平淡淡的,没有什么表情,抬眼望了贾谊一下,让贾谊觉得就像是在看着一块木头一样。

贾谊连忙行礼,洛陵淡淡道:“坐。”

贾谊有些拘谨的规规矩矩坐下,伸手取出一卷竹简,呈递给洛陵道:“上君,这是陛下为东阿侯所选的妾室人选,请您过目,若是有不同意的就划去她的名字。”

洛陵闻言缓缓抬头,展开一看,密密麻麻的全是名字,沉吟了一下,然后才悠悠道:“天子真是个妙人,阿景有福分了,就按照这个办吧,昭城会给这些贵女每一人恰当的聘礼,请卿转告天子。”

贾谊只能应声道:“外臣知晓,上君放心。”

聊完这件事,贾谊终于把自己真正的来意说了出来,只见他重重拜倒,整个人都匍匐在地上,三叩首。

礼节之隆重,极其少见,贾谊抬头道:“昭公,陛下使臣对您说。

自古以来,难道有不任用贤才而昌盛的诸夏列国吗?

自古以来,有从奴隶简拔的人才,有从市集出身的人才,大汉功臣有屠狗之辈,有刀笔吏之属,然则朕纵观古今,不读书而成才者,寥寥而无几。

大汉初建之时,天下还处于疲敝之中,所以文华不振,经过数代皇帝摄政,到了如今,终于进入了盛世之中。

盛世如果没有璀璨的文华,就像是人穿着华美的衣服,却只在夜间出行一般,朕以为这是不对的。

朕欲兴盛文华,又想要兴盛大业,使诸夏永昌,欲在长安仿照旧年洛国学宫,修建大汉学宫,为大汉培养人才。

朕划拨皇家土地,又拨付金银,托付贵子侄东阿侯,然百家典籍,凌乱不堪,错谬极多。

如果不能了解先贤所思,后世子孙又如何能窥探其中的智慧呢?

朕知晓天下之书,尽在昭城,故使大臣来此求书,朕愿以倾国之力,以此诚心,求得藏书。”

贾谊说完便静静等待着,洛氏收集了整整一千年的藏书,很多人都猜测在乱世之中遗失了许多,但最终的结果是,完好无损!

始皇帝那么强大的人,竟然没能让洛氏的藏书有什么大的损失,真是奇哉怪也!

刘恒想要兴建学宫,就要聚拢天下各个学派之人,但是想要收拢这些人又何其之难。

各个学派为了靠拢皇权,的确是会尽力的迎合,但与此同时,这些学派也会反过来影响王朝的政策运行,乃至于用自己的思想改造整个天下。

譬如秦朝,就是刑罚家实践的产物,商鞅等人用自己的思想改造了整个秦国。

那不是简简单单用皇权压制就能行的,最关键的就是拿到释经权。

这项权力就在昭城之中,拿到诸家典籍的源头即可。

但问题的关键是,洛氏愿不愿意和皇室分享这部分权力呢?

全部夺走那是不可能的,洛氏在百家之中参与之深是天下人都无法想象的,现如今还存在于世的所有学派,都能归到洛氏身上。

只不过有许多被洛氏抛弃了,诸如儒家之中不少卑躬屈膝的派别,都是洛氏所排斥的。

洛陵闻言沉吟道:“天子所说的,我知晓了,洛氏愿意向汉朝提供藏书。

贾卿回复天子即可,使天子派宫人来到昭城,洛氏会将书籍展出由人抄录,之后带回长安即可。

洛氏的要求是汉朝要藏好这些图书,在诸夏内部流传即可,若是流传到蛮夷手中,那就不好了。

等到大军走过,要行教化之道时,再向蛮夷传播文化即可。”

贾谊没想到洛陵答应的这么干脆,闻言大喜,连忙道:“外臣知晓,这便返回长安告知陛下这个喜讯。

上君,您真不愧是素王后裔,心中始终怀着诸夏,高风亮节,外臣实在是钦佩不已。”

洛陵静静地望着贾谊,没有说话,等到贾谊退出室内,洛辰从后面走进,问道:“大兄,就这么容易的将藏书交给汉廷了吗?”

洛陵一改刚才的漠然,轻声笑道:“这些书籍单纯的留在昭城并无大用,这些年汉廷极为富庶,能承受的起开办学宫的资金,那用这些书籍培养人才是好事。

况且,给汉廷藏书是要给,但给什么是我们说了算的。

如今天下阴诡横行,多给一些王道的书籍吧,不论汉廷用不用,该是时候让孟氏儒、春秋儒等等学派回到天下的正中了。”

洛辰闻言恍然,这是洛氏再次影响天下的好机会,汉廷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洛氏想要让自己所亲近的学派占据天下的主流,这就是双赢的好机会。

洛陵轻声笑道:“阿辰,你以为长安的那位天子不知道这些事情吗?

你难道以为他不清楚洛氏会这样做吗?

他很清楚,但他真是一个卓绝的君王啊。

他愿意背负依靠洛氏的声名,而使得天下能够昌盛,他不排斥洛氏的强大,不会整日想着要甩开洛氏来证明自己,而是信任洛氏,然后用洛氏的底蕴来为他成就更大的功业。

单单这一点,就不知道胜过了世上多少的帝王。

阿新这一生最大的功绩大概就是培养出了一位堪称伟大的君王,为兄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见到他日后的功绩。”

洛辰有些震惊洛陵对刘恒的至高评价,这个评价甚至快要达到汉太祖刘邦的级别了。

但是回想起自己和那位皇帝短短的接触时间,那的确是非常的杰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