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九章 告诉匈奴单于,我叫洛陵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封邦建国,王道之始第九章:告诉匈奴单于,我叫洛陵匈奴侵扰的主要是燕赵两地,所以大军想要从长安出发,就要跨越相当远的距离,不过在关中征召的主要是步兵,韩信又派人前往赵国和燕国调遣大汉最精锐的骑兵。

临行之前,刘邦问道:“大将军此番前往,可有大胜的把握?”

韩信很明确的对刘邦说道:“陛下,胜是一定会胜的,但是想要一战将匈奴打垮是不可能的,将帅的实力受限于国力。

与匈奴在草原上作战,没有骑兵只能挨打,有了骑兵才有战术,才有大胜的可能。

引弓之民来去如风,除非他们自己深入中原腹地,否则在草原上先天就立于不败之地。

若是臣有数万骑兵,能配一人三马,甚至于五马,又有充足的后勤作为依仗,定然能率兵直驱草原,扫荡胡人。

但……”

韩信没再往下说,众人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支撑现在的作战都已经很困难了,不可能有多余的物资供应韩信深入草原。

韩信率领着大军一路从赵国一路北上。

赵国在汉朝的防御体系中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一旦匈奴入侵,赵国有权力调动代国和燕国的力量一起抵御匈奴。

匈奴人来的远远比想象之中要快,韩信在越过壶关之后,直接就遇到了一支匈奴人,双方激战片刻,匈奴伤亡不小,又见汉军人多,便纵马而走。

韩信见到匈奴人竟然进了中原,虽然只是在北地郡,但毕竟不是草原,果断兵分三路,在赵国这种表面山河之地,行军路线就那么多,韩信标记了几个匈奴人大概率聚集的点,要求统兵的将领按时赶到参与合围。

……

“杀!”

震天的呼喊声响彻在北地三郡的土地上,匈奴人引弓而射,韩信沉着的指挥着士卒应战。

然后匈奴人猛然之间战马的奔跑速度越来越慢,向着四周看去却发现不知道何时汉军竟然隐隐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匈奴人意识到了不妙,单论武器装备,他们是远远不如汉人的,一旦和汉人贴身厮杀定然不是对手,于是想要拉开距离,再行攻击。

但是韩信怎么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中原只是骑兵少,而且达不到游牧那种一人三马甚至五马的程度,不是完全没有骑兵。

当初项羽就是灵活的运用骑兵和步兵结合,把秦军和天下诸侯吊起来打,韩信作为谋战派的巅峰人物,虽然不是专业的骑兵将领,但是在很多的战术之中都有骑兵的位置。

“舞阳侯,由你率领三千骑兵,从左侧沿着缓坡突袭,斩断他们撤退的道路。”

樊哙在韩信帐下听命很多年了,闻言当即就率领着骑兵准备冲锋。

韩信一道道命令发下去,一列列小规模的军队开始在战场之上穿梭,这是韩信强大的调度能力的体现。

“冲出去!”

匈奴人真的感觉到不对劲了,这些汉军就像是无穷无尽一样,任由他们左冲右突,但是到处都是汉军,如影随形。

“垂死挣扎。”

韩信不屑地向左右笑道:“这些胡人难道以为自己是项羽吗?若是项羽在这里,十五万人恐怕还真的困不住,但这些胡人?”

夏侯婴赞叹道:“大将军用兵如神,哪里是这些胡人所能想象的,这两三万人恐怕都要折戟在这里了。”

韩信微微笑着,但是说出的话却是语气森寒:“陛下信重,让信统率二十五万大军出征,可不是为了这仅仅两三万人,这一战要让匈奴人感受到疼,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众将闻言齐齐躬身而拜,“愿随大将军平定匈奴。”

韩信回想着堪舆图上的内容,越过晋阳,向北数百里,在进入草原之前最适合打会战的地方,微微喃喃道:“只有这几个地形可以,其他的得不偿失,不能进入草原。”

……

洛陵从草原上沿着河流一路走过,这一路上见到的匈奴人不算少,但是除了一些喊打喊杀之外,大多数只是远远地避开他,那些部落之中基本上只剩下了一些老人、女人和小孩,带着艳羡的望着洛陵。

有胆子大的还上来哇哇唧唧的和洛陵说话,洛陵望着眼前的小孩,确定这一定是夏民的后代。

这些人衣衫褴褛,或者就没有衣服,依靠一块块皮毛保暖,身上则是常年和牲畜相处的一股味道,很多人一看就面有饥色。

游牧民族从来都不是想象中的每天吃肉喝奶,哪里有那么多的牲畜让这些人吃,只要不是中原的苛捐杂税太高,农耕底层绝对是要比游牧过的好的。

这就是命运啊,有的人生来就是诸夏之民,有的人苦求一个诸夏之民的身份而不得,洛氏为这些人带来了文明,这是何等的恩典呢?

洛陵一路而行,见到了许多东西,他发现自己把匈奴想象的太过强大了。

匈奴帝国的战斗力的确是强,但是他们抵挡风险的能力比起汉王朝来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他们的权力实在是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内讧,削弱整个胡人的实力。

最关键的是,农耕能储存粮食,匈奴却不行,就算是汉王朝不对匈奴动手,只要守住长城,两场天灾就能把匈奴打击个半死。

这不巧了。

洛氏别的神器或许不太行,但是玩天象那可是祖宗,尤其是四时之神这件神器,只要家族底蕴不要命的砸,洛陵一个人就能搞崩这个统一草原的帝国。

他有些明白老祖宗那日所说的话的意思了,夏夷之间的确不是生死关系了,因为洛氏有影响胜负的手段。

现在唯一所忧虑的就是,草原上的胡人是源源不绝的,而家族底蕴的增加却是缓慢的。

洛陵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气运点这种东西,但是身为姬昭代行的家主,他能够感受到从邦周毁灭开始,家族底蕴在持续的减少之中。

汉王朝建立之后有了几次增加,但是比起一笔笔的大消耗,家族的底蕴的确是薄了许多,现在用底蕴打死匈奴,过个几十年一百年草原又卷土重来了。

总不能每次都让洛氏用底蕴,洛氏还要依靠底蕴来度过接下来的三千年,五千年,乃至于一万年。

没有底蕴的庇护,洛氏怎么面对强势的皇权,没有层出不穷的天才,没有反制皇权的手段,光靠名声有个吊用,对未来的忧虑才是洛氏对使用底蕴谨慎的原因。

“怎么样才能够消弭草原对中原的威胁呢?”

马车缓缓行驶,洛陵坐在车上皱眉思索着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他不会有答案。

因为这已经不是智慧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生产力的进步,只要生产力不进步,游牧民族就一直会不断的南下,争夺农耕民族的生存空间。

日升月落,洛陵望着远处的雪山,最终还是放弃了寻找答案,眼眸之中闪过一道冷光。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始终保持中原的强大,一次次的击败草原上的敌人。

让草原对中原产生仰慕之心,然后吸纳草原上的豪杰到中原,没有英雄豪杰的带领,草原就永远不可能崛起。”

这是洛陵最终得出的结论,望着遥远天边的雪山,他喃喃道:“素王啊,您的伟大存在将会被整个匈奴所知晓。”

洛陵沿着河流往西走,逐渐开始见到匈奴人的骑兵,没有例外,但凡敢动手的全部死在了洛陵的手中。

冒顿率领着数十万匈奴大军正在和韩信对峙,望着高速移动的匈奴人,韩信眼底闪过一道阴霾。

这就是匈奴人最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这种开阔的地形之中,这是韩信最不喜欢的战场,步兵在旷野之中面对骑兵能玩的战术实在是太少了。

在对阵冒顿匈奴的战争中,韩信将战国以来渐渐减少的战车拿了起来,重新改装之后,能够完全挡住骑兵的冲击,而且非常适宜弓弩手进攻。

现在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战车相互结阵,缓慢推进,匈奴人只要一靠近就是锋锐的弓弩进攻,想要冲击又完全攻不破战车的防线,时不时还要防御汉军穿插的骑兵。

简直苦不堪言,只能发挥速度的优势,不断的射出箭矢,汉军和匈奴军都有士卒在不断的倒下,但是明显匈奴人倒下的更多,因为双方的武器装备并不是一个级别。

冒顿命令匈奴人不断的后退,他是一个杰出的君主和统帅,而不是一个赌徒,如果得不到利益,他宁愿直接退走,所以不会和韩信死磕。

这种僵持的状态,直到韩信的另外两路大军按照韩信的命令迂回,从冒顿的后方包抄而来才彻底打破。

冒顿见到神兵天降的两支大军,惊骇莫名,不明白自己选择的大战场所,为什么会提前有汉军迂回,他强行稳住心神,率领着大军突围。

韩信见到两支大军按时出现,当即朗声大笑道:“匈奴单于要逃,杀!”

汉军三支大军齐动,绞杀匈奴大军,经过数个时辰的浴血搏杀,大部匈奴人随着冒顿逃走,汉军骑兵不足,没有追击。

汉军斩杀匈奴三万,俘虏五万,加上先前的两万人,北方胡人这番南下算得上是伤筋动骨了。

从未遭遇过这么重大失败的冒顿很是愤怒,唯一庆幸的是这一次他的本部实力没有过于大的损失,之后还能继续整合实力受损的部落,他决定要彻底将整个草原都整合起来,不仅仅是现在这种松散的联盟。

当他越过长城返回河套地区时,洛陵派了一个匈奴人给冒顿带了一封信,开头就是:“素王人间行走讨匈奴单于书。”

信中则是洛陵对冒顿的种种训斥,要求冒顿跪行到阴山来祈求原谅,否则就要降下神罚。

洛陵当然知道冒顿不会来,但目的正在于此。

————

匈奴之侵,如风如火,公闻之,曰:“素王不豫,吾当北向。”

遂入草原,溯溪而上,过匈奴八十一部,不染尘埃,食天地之气,服日月华霜,胡人望之若神,皆跪而拜之。

公察其人若诸夏,乃曰:“十之有三,夏之苗裔,习胡语,着胡服,易胡俗,及死,永堕无间,不得见先祖神灵,悲矣。”——《史记·洛昭公世家》

求波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