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驹过隙

昭城外的道路上,一辆车,一匹马,正渐渐地离开这里。

洛弘的身影出现在城门楼上道:“这是一个奇人,天下的风云将会由他创造。”

“为何不将他留在洛国之中呢?”

洛弘摇摇头:“并不是任何人留在洛国之中都有用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才前往列国出仕了。

现在变革剧烈,还是要以国中为主,郡县和分封,都应当尝试一下。”

……

昔年的晋国直面秦国,现在三晋同样是直面秦国,但是攻守之势却已经变换,尤其是魏国的卑躬屈膝,伏低作小并没有真正的消解秦国的**,如此强势使三晋倍感不安。

邯郸。

这是一间一直在漏雨的房子,屋中则是一个看着有些寒酸的年轻人,他身上的衣服有些许的破旧,眼底深处有抱负和贪婪,尤其是望到街上来来去去的贵族时,眼中总是爆发出一阵阵的神采。

他叫苏秦,于洛邑而生,在洛国求学,纵横言辞无出其右,现在功成圆满,他要在列国之间求一场泼天的富贵。

大丈夫生在世上,就是要富贵荣华,权倾天下的走一遭,才不枉此生。

洛弘自己同样学辩才之术,感慨道:“先祖毅公昔年凭借言辞而使天下安定,你也有这样的才能,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亡都在你的言辞之中。”

这是肯定了苏秦的才能,但是对于苏秦的性格,洛弘同样看的清楚,这是一个纯粹的重利轻义的说客,天下人都是他谋取富贵的棋子。

苏秦离开洛国之后,就一直在等待机会,等到强秦破魏却依旧凌迫魏国的时候,他明白自己的机会终于到了,迅速的分析了列国的局势和君主之后,他来到了赵国邯郸。

他在邯郸城中待了整整一年,终于找到了拜见赵王的机会,赵王是六国君主中的英雄豪杰,现在听近臣说有贤能之人来到赵国,自然欣喜接见。

“先生从洛国中来,可是有要事教寡人?”

苏秦便笑道:“大王,您是英主,难道还看不透现在的天下吗?

魏王割土,这是何等的不明智啊,割土之策,强秦而弱魏,就像是拿着干柴去救火,难道能扑灭吗?

魏国还未曾向韩赵求援就直接认输,秦国已经拥有了巴蜀,还在高原上俯瞰,现在还夺取了黄河两岸和函谷关,秦国是禽兽一样的虎狼之国,难道会停下扩张的野心吗?

打败了魏国,秦国一定会来攻击赵国。

赵国有山川河流作为屏障,但是您现在正在国中变更军队的法度,最是需要时间。

若是这时秦国来攻,想必赵国是无法阻挡得。

难道赵国也要像魏国那样割地赂秦吗?想必这是您所不能容忍的!

虽然都是嬴姓,但赵国乃是信仰素王的中原诸侯,秦国却是来自西陲的边鄙之夫。

现在当务之急是遏制秦国扩张的心思,让秦国不敢出函谷关,等到赵国强大起来,就不担心秦国了。

韩王、魏王懦弱,唯有楚国可以依凭,若是您愿意,我愿意代表赵国前往楚国之中,为您向楚国求亲。

等到楚国与您同盟,再游说列国就容易了。

六国互相扶持,将盟约呈给秦王,秦攻一国而六国至,难道秦国还敢东出吗?”

苏秦并不是要组织六国攻秦,因为现在的形势想要让六国出兵,那实在是太困难了。

苏秦以同盟的方式震慑秦国,不需要出兵就能为六国达成和平的目的,这才是六国想要的。

苏秦的话就像是一场清凉的雨,将赵王心中对强秦的焦虑完全熄灭,他直接上前执苏秦手道:“您真是大贤之人啊。

寡人愿意以金银美玉赠予您,为您挂赵国相印,前往楚国之中,以素王的名义,向楚王言明,‘寡人效仿齐洛之好,与楚国歃血为盟,共抗强秦’。

赵国的未来就在您的手中了。”

苏秦带着从未穿过的华美服饰,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志得意满的前往楚国之中。

面对赵国的求亲,主要还是赵国送来的聘礼非常大方,楚王欣然同意,联姻之后,苏秦又以秦国对楚国的地利优势,正如楚国对吴国的地利优势一般。

一句“秦灭楚,犹如楚灭吴,臣为您感到担忧”,让楚王很快就答应了赵楚两国之间缔结国书,共同抗秦。

一直以来畏秦的魏国国君则被苏秦恐吓忽悠,“大王,魏国虽然被秦国占领了许多的土地,在战争之中折损了许多的精锐。

但是魏国的城池密集,依旧有众多的人口,只要给予魏国数年的时间,魏国依旧能够强盛。

您不应该如此的害怕秦国,更遑论是未战就向秦国割土了。”

魏王叹息道:“秦军逼迫,要魏国再割让土地,否则便要发兵灭魏,魏国精锐尽失,恐怕难以抵挡。”

“外臣从赵国而来,到楚国之中为两国公室缔结婚约,两国在南北守望相助,这样秦国就不敢进攻赵楚两国。

若是魏国同样加入同盟,与赵楚两国同盟质子,秦国顾及赵楚两国的力量,想必短时间内就不敢进攻魏国,魏国就可以喘息恢复了。”

苏秦游说各国君主,每每先称赞国中的优势,然后论证这些优势为什么面对秦国发挥不出来,然后就开始讲危险所在,最终论证合纵联盟的重要性。

当秦国大军越过黄河,东出函谷,再次要击魏破韩时,六国合纵国书到了秦王的面前。

秦王再次祭出了威吓,扬言若是有哪一国敢救援魏国,那攻破魏国之后就要报复,这招一向管用,但是面对苏秦所组织的六国合纵,竟然失效了。

合纵是用利益联结起来的,苏秦让他们相信对抗秦国才是最有利的,自然就不会有人背盟。

“嘭!”

秦王愤怒的直接将桌案踢翻,满堂秦臣战战兢兢,没想到六国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搞出了这样的大事,“攻魏大军撤回。

列国之间,伐交缺一不可,这就是教训,传寡人诏令,向天下招纳贤才,寡人要寻找能破六国合纵之人。

另外派人贿赂六国卿臣,离间合纵,寡人不相信六国诸侯真的如此信任苏秦,寡人同样不相信六国之间能按捺住互相攻伐之心。”

苏秦之名响彻诸夏,天下皆知有一奇人,联结六国,身挂相印与上将军大印,合六国之力抵抗秦国,使强秦不能向东,六国之间不再互攻。

秦国的人才基地——魏国,又一次的向秦国进行了战术援助,为秦国提供紧缺的外交人才和军事人才。

张仪为秦国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向,还对秦国以势迫人大加批评,认为秦国还没有资格这么做。

“若不是六国只能联结自保,没有力量攻秦,秦国早已步了昔年霸主楚国、魏国和齐国的后尘。

战场之上打败一个名将是极难的,但是流言和猜疑却能轻易的杀死大将。

与其在战场之上厮杀,不如多用金银珠宝来贿赂他国重臣,六国国君之中,只有赵王和齐王还算英明,韩魏燕楚四国国君皆是不明之人,让他们君臣失和,这样就能不战而胜。”

这为秦国打开了新的思路,打不过的时候就制造谣言,进献谗言,让敌国换将,削弱敌国就是增强秦国。

秦国的奸细和使臣开始在六国之中奔忙,金钱开道,不再武力逼迫,而是从内部瓦解,与此同时,-既然暂时不能东出,秦国决定将高原之上最后的戎狄剿灭。

……

昭城之中,洛弘坐在树下与人对弈,他看到春去秋来,想到这些年来,列国之间的无数暗流,洛国暗面所探查到的那些消息,似乎每时每刻列国之中都在发生同样的事情。

于是轻声叹道:“这世上的芸芸众生,都是王侯将相棋盘上的棋子,那些能够留名青史的,则是比较大一些的棋子,即便贵为诸侯国君,同样不能摆脱为人左右。

这天下不慕名利之人虽然许多,但是像您这样真正的大逍遥之人,却是少之又少。”

对他对弈之人名为庄周,是道家的学者,不愿意做官又不想受到打扰,于是来到洛国之中,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向洛国借出那些道家先贤的典籍,互相印证,然后形成自己的见解。

若不是思想内核完全不同,洛弘简直就要认为这是孟子所着,同样是通过大片的寓言故事来说理,不过孟子的文风虽然激烈,但是其中却蕴含着厚重。

而庄周的文风却是带着大气的飘渺,有种肆意汪洋,无穷的想象挥洒不尽的意味,让洛弘每每读来都如痴如醉。

孟子和庄周的文章,即便是不认可其中的道理,但是文学价值依旧足够高。

孟子周游列国,以仁义之道说人,虽然魏王不用,但是追随在他身后的人却越来越多,孟子说天下之言,非杨即墨,但他心中所怀着的野望却是让儒家成为天下之言。

在魏国碰壁之后,孟子便心知,齐魏皆不用,那这天下便无用武之地了,于是果断的改变了自己的思路,开始讲学培养弟子,要为仁义之道流传后世做准备。

时光如白驹过隙,天下之间,潮流涌动。

接下来我将展示这本书的独门秘籍,拉时间线!hhhhh!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