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55章 明朝版新农村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55章 明朝版新农村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夏季渐渐炎热,皇家农业公司组织的流民、佃农依旧辛勤的开垦着荒地,修缮着水利,只见一片片荒地中,已经种满了红薯。本文最快\无错到 抓 机阅 读.网

这些开垦出来的土地已经逐渐分配了下去,一个个皇庄划分了出来。每个皇庄一百户,每户三十亩土地。

每一座皇庄的聚居点都经过了规划,显得整齐划一,每个皇庄的建筑分布,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座座木屋搭盖了起来,这些木屋尽管比较简单,成本很低。但还算坚固,而且能够很好的遮风挡雨。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在众多劳动力的齐心协力下,这些木屋被很快速的就搭建了出来。一户户流民、佃农住进了这些屋子。

只不过今年地里种的都是红薯,而且这些红薯暂时还是公有的。要到这些红薯收获后,土地才会正式给他们耕种。

皇庄之中,没有宗族势力。推行的是保甲制,甲长、保长陆续推举了出来,开始组织在皇庄中住下的青壮继续出工修缮水利,以及其他公共设施。

安定下来的流民、佃农,一个个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此时皇帝给了他们口粮,完全不用怕被饿到。

耕牛已经陆续到位,接下来种子、农具都会发下来。安定、丰足,是希望的所在。皇帝给了他们资源和安定的保障,只要肯干活就能丰足。

皇庄的制度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保甲制是核心,保甲制除了防止犯罪之外,保长、甲长还必须保证皇庄的卫生情况,皇庄内的每户百姓,要定期打扫屋子。同时每个皇庄配备了一个分男女的公共澡堂,皇庄内的居民要定期洗头、洗澡,以保证卫生,防止疾病和瘟疫的发生。同时每十个皇庄,会配备一个诊所,小病照常收费,大病的诊金、药费则由皇家出。

每十个皇庄,设立一个农业站,专门指导农民进行农业、养殖生产。生产模式与普通地主的佃农不同,佃农生产自由度较高,但是皇庄的生产,却是要听指挥,统一出工进行农忙生产。生病无法劳动,则由同保甲的农户帮忙完成,以确保土地产出,并帮助伤病农户度过难关。

农闲时期,则组织劳动力对水利设施进行维护,获建设其他的公共设施。

这是一个明代版‘新农村’工程,其目的一是稳定,二则是充分利用劳动力。

华北平原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确实让人感觉不太乐观,特别是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很多劳动力忙完那么点土地的农活,很多时候就无所事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打屁,一天就那么过去了,什么也没做成,劳动力被大量浪费。

就像是后世的印度,为什么那么贫穷?就是因为劳动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很多人闲着没事干,所以穷。中国经济发展更好,那是把大量人口的劳动力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创造了经济价值。

皇庄制度一来确保农户收入,并且提供了足够的社会保障。同时把劳动力组织起来,农忙的时候统一生产,农闲的时候统一建设,只有婚丧喜事、节假日才会闲下来。

皇庄对婚丧喜事的规格都做出了规定,所有皇庄农户的婚丧喜事,都不能超过一定成本和规模,避免了互相攀比而把钱财浪费在这上面,从而提高农户的抗灾能力。

此外还有很多规定,例如禁止赌博、酗酒、家庭暴力。而偷盗、斗殴之类的犯罪活动,本身就属于保甲制的防范范围。

另外每个皇庄都会定期组织一定的军事训练,主要目的还是防范匪盗,至于抗击野猪皮,朱由校觉得并不需要这些农户,而是需要职业军人,所以这种军事训练并不需要太频繁。

这样的制度下来,皇庄的农户生活将会非常稳定。通过水利的不断修缮、维护,以及皇家的赈济、免除佃租,不仅能抗击天灾,保甲制还能避免**。卫生、医疗同样也具备了。而禁止赌博,丧葬婚事规格的限制也使农户的财产得到一定保障。

乱世重在安民,要想稳定北方,安民是根本问题。

朱由校还打算在皇庄设立学堂,让孩子能够上学。不过朱由校暂时不打算照搬儒家那一套。

儒家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真心有些过时的,你整天喊忠君什么的,也就像是后世XX精神之类的口号,在利益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这年头的儒家文化已经‘入魔’了,对儒家圣贤之言不断考究再考究,然后不断的提出各种解释、角度,说白了就是玩文字游戏,整天不干正事,越玩越离谱。而且还能解释出许多歪理邪说出来,断章取义之风盛行于世。

这年头的儒家文化,也已经不是最初的儒家文化,此时的儒家文化是一种经过历代统治者的需求,以及儒家文人为了分享统治利益的迎合,从而演变过来的。统治者影响儒家文化,儒家文人又对统治者产生洗脑,早就严重‘歪楼’了,并已经从儒家发展到‘儒教’,宗教通常具备一定的极端性,并且具备宗教能量场,从而使神职人员能够施展一些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法术’。天下读书人多了,形成儒教信仰,同样也形成了自己的能量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中国的宗教,也就是道教、佛教、儒教。

其中道教是以道家文化发展而来,但道家文化以无为思想为核心,所以道教很难极端起来,从而在与佛教的竞争当中被击败。再则,道教自东汉末年之后,因为有义仓、修路等公益活动以及教化意义,被历代朝廷收编成了官方宗教,民间宗教精英很多时候难以获得官方编制,因而转投佛教,将外来佛教进行一番本土化,外来佛教实际上相当于是‘壳资源’,发展到宋代的时候,三教合流,互相抄来抄去,本质上区别不大。

之所以会三教合流,主要还是中国文化,自古以来便是以‘道家文化’为基础的,道家流传下来的阴阳五行、河图洛书这套理论,道教、佛教、儒教都在用。

西方国家被基督教所影响,甚至是严重干预。而中国尽管看上去皇帝没有被宗教影响,但实际上却是被儒教所严重干预。

儒家文人,张口闭口就是孔圣人,以‘圣人’的教条来驳斥皇帝,或约束、指导皇帝的行为。特别是到了明代,这种歪风邪气更是空前高涨。很多文人一边用儒家的东西来约束皇帝,一边自己却又不当回事。

书度多了,这些文人对圣人早就过了朦胧的‘崇拜’阶段,通过了解圣人的事迹、思想等等,就会发现原来儒家圣人也就是那么回事,只是被后人不断拔高了而已。所以才产生越读书越反动的现象,这就是物极必反。

所以说,儒家的东西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是教育方面不能让人整天去研究这个,这样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事与愿违产生反效果。

朱由校想如今要打破儒家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地位,只是一时半会还做不到,只能慢慢打开缺口。

皇家科技学院第一届招生,就是为了打开这个缺口。

自招生告示张贴到北方各省各州县后,顿时引起了文人的热议。

“皇家科技学院?这是什么东西?”

“上面不是写着嘛!研究农事、机械之类,这天家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奇技淫巧有什么好研究的。”

“是啊!有辱斯文。”

一群文人纷纷发表言论,言语中对皇帝并无太多敬畏之意。也许明代皇帝,是历代皇帝中最‘**丝’的。也不知是不是明代妃子都是出自民间,或是太祖出于平民之家,明代皇帝的性格和平民百姓有很多类似。加之地方高度自治,皇帝存在感低得很。言语中稍显不敬,也无人追究。

尽管不少文人对皇家科技学院嗤之以鼻,然而天下有识之士却并不稀少,明代两百多年下来,八股之害早已被很多文人所知。特别是那些考取功名无望的文人,看到这个招生告示,纷纷双眼放光,纷纷在当地官府拿了证明,赶往省会参加招生考试。

推荐票涨了不少,谢谢大家的支持,新书期间需要推荐票支持,再度求票,鞠躬!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