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5章 制造玻璃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5章 制造玻璃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很快李进忠就派了几个太监出宫调查玻璃制品和玻璃镜,这玩意在此时的大明叫琉璃,中国传统琉璃实际上也就是玻璃的一种,不过是炼丹所得,主要成分是铅钡,是有毒的,不适合用作饮食器皿,只适合当做装饰品,这种装饰品只有皇家才能用。

太监在京城兜了一圈,然后回宫报告去了。李进忠对朱由校说道:“皇上,这种透明的琉璃镜子在市面上很少,奴才派人出去找了一圈,也没发现几块。基本上都是这么大的,外面装饰的模样太过奇怪,价钱又太贵,并不是很受欢迎。至于您说的琉璃制品,也基本没有多少,只有一些小物件。”

这和朱由校预料的不太一样,但随即他想明白了。玻璃制品是易碎品,容易在航海途中破碎,加上此时的镜子又是以意大利为制造中心,所以玻璃制品并没有成为进出口贸易中的一种主流商品,西班牙人更喜欢直接用白银来购买大明的商品。

这些玻璃镜一般都是传教士带来的,另外玻璃镜因为是欧洲风格的装饰,所以并不受欢迎。作为天朝上国,中国人的艺术层次,显然不是欧洲能比的。

尽管如此,玻璃制品依旧是有利可图的。

特别是大块的玻璃,此时的意大利人、法国人还不能生产大块的平板玻璃,也就没有什么试衣镜,更没有什么玻璃窗之类的东西。

大明朝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或者说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有钱人不把钱当回事。只要玻璃造出来就有利可图,那些富人绝对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可以让屋子变得更明亮的平板玻璃,或者瓦状的玻璃天窗。

想到这里,朱由校立即就行动了起来,下令召集琉璃工匠。工部就有琉璃工匠,因为宫内的宫殿上就有琉璃瓦。

很快就聚集了十几个工匠过来,工匠们为朱由校演示了一下他们制作琉璃瓦的过程,这些工匠的手艺很巧,琉璃瓶什么都能造。不过琉璃瓶多是用来陪葬用和修建宫殿用的,看起来确实比较好看。

中国这种文明,对玻璃饮食器皿没有什么需求,因为已经有瓷器了。所以自古以来,琉璃的应用不广泛,所以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出透明色的玻璃。再加上琉璃是皇家专用,民间不能擅自使用琉璃,自然也就没什么发展。

在皇城的兵仗局里,这十几个工匠在朱由校的指导下,开始对玻璃进行深入的研发工作。十几个工匠很受皇帝重视,他们也都极为激动,想要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

第一天他们就通过石英砂和纯碱烧制出了玻璃,但玻璃是绿色的。朱由校看过之后,知道这绿色实际上是含有少量的铁导致的。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

还需要锰矿石,明代矿场很多,锰矿石很容易就第二天就收集了一大堆过来。当天朱由校在养心殿听完孙承宗讲课之后,便和李进忠,以及身边两个大内高手一同来到了兵仗局和工匠们一起做起了实验。

工匠们通过不断的加入不同分量的锰矿进行实验,黄色和紫色的玻璃都已经被工匠们很顺利的制造了出来。

仅仅第三天,透明玻璃就被成功的研究出来了。工匠们用吹气法,制造出了巴掌大的平板玻璃。接着贴上锡箔,再浇上水银,一面镜子就制造出来了。不过这并不算完工了,工匠们开始制作镜框。

不同于欧洲的镜框,中国的镜框的样式自然是传统元素,并且是用木头作为镜框材料。工匠们的雕工极为精巧,一个个精美的梳妆镜就这样被制造了出来。

不过用水银来制作镜子背面的反射性还不是那么好,可以改进为镀银法,在硝酸银的氨水溶液里加进葡萄糖水,葡萄糖把看不见的银离子还原成银微粒,沉积在玻璃上做成银镜,最后再刷上一层漆就行了。

说起来是很简单,工匠们听不懂。于是朱由校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化学家一般,在兵仗局里开始了各种化学实验。

同时平板玻璃因为用的是吹气法,所以平板玻璃还很小,不能造得很大。因此朱由校向工匠们提出浇铸法来生产更大的平板玻璃。工匠们的头脑很不错,对于这种生产工艺理解能力很高,朱由校只是说了个大概,他们便迅速摸索了出来。

几天后,一块长宽各两米的巨大平板玻璃被制造了出来。而朱由校那边也完成了镀银法的研究。

朱由校得知大块的平板玻璃已经制造了出来,很高兴的跑去看了一眼,结果发现上面还有不少的气泡。

显然工匠们在冷却时候没把握好,这是生产经验问题,需要继续熟练生产环节。不过总的来说,平板玻璃是搞出来了,镜子也搞出来了。而且质量比意大利人的镜子还要好,水银是有毒的,而镀银法制造的玻璃镜是无毒的,而且反射性更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技术是出来了,为了保证技术不外泄,朱由校赏赐了工匠们一些银两,接着命令他们禁止泄露玻璃镜的制造技术。

这是圣旨,工匠们自然不敢泄密。就算泄密了也没关系,朱由校是皇帝嘛!谁敢抢皇帝的生意?那不是招惹锦衣卫上门吗?

所以这是个独家生意。

“皇上真乃圣天子,琉璃镜这么快就督造出来了。”李进忠看到镜子出来了,顿时狂拍马屁。朱由校笑了笑,道:“不仅有镜子呢!”

工匠们很快就有了新任务,那就是制造两米高,宽一米的试衣镜,以及制造玻璃窗和天窗。

几天之后,宫内开始派发梳妆镜。但凡神宗、熹宗两代的嫔妃都有派送。在移宫案中失败的李选侍,此时也被朱由校接到了慈庆宫。毕竟是便宜老子喜欢的女人,而且在移宫案中受了委屈,所以朱由校把她从冷宫里接了出来,安排在慈庆宫居住。送给李选侍的镜子除了有梳妆镜,还有试衣镜。

工匠们则开始忙着换窗户和天窗,养心殿的窗棂原本是糊纸的,如今这些窗纸都被撕了,并安装上了玻璃窗。

头顶上的瓦片也掀了一些,装了两个瓦片状的天窗玻璃上去。这种施工非常快速,用不了半天时间。

短短不到半天,养心殿内就大变了模样。

白天已经不用在屋内点蜡烛了,明亮的光线从头顶和窗户照射进来,白天的养心殿看起来十分明亮。

孙承宗进宫给朱由校讲课的时候,突然发现养心殿直接变了样,环境比以前要舒适多了。惊奇的对玻璃窗看了又看,问道:“皇上,这是何物?”

“这是宫内工匠最新研制出的无色琉璃,朕督造了十几天才弄出来的。”朱由校得意洋洋的说道。孙承宗见朱由校这几天都在忙这个,不由有些失望,说道:“皇上,这些东西交给工匠们去做就行了,您的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治理国家上。”

“朕知道,但如今东林党人把持朝政,朕也无所事事。加之撤了矿税,明年朝廷财政就要吃紧了。朕要是不想办法赚点钱,这个国家支撑不了多久了。”朱由校点头道,孙承宗听了皇帝的话,顿时无言以对。这都是实际情况啊!东林党人把持朝政,从万历一朝就开始了,现在势力越来越大,简直到了难以遏制的程度。

“陛下,您想赚钱确实是必要的。不过国家财政,主要还是靠改革税法。”孙承宗劝道,怕皇帝走错了方向。

“老师,商人既然以财力操控朝堂,我皇家亦可发展商业,最后取代民资商人,使天下商业变为官营商业。”朱由校说道。

“这也不失为一个改善财政的方法,宋代便是官营制度。只是商业经营并非那么简单。若是做不好只是徒劳。”孙承宗倒是认可朱由校的想法,但在执行方面对朱由校没什么信心。

“商业经营说难是难,然而说简单亦是极为简单。无非就是八个字——低买高卖、奇货可居。”朱由校自信的说道,他身为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资本运作方面尽管没有实践过,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朱由校继续说道:“这琉璃镜以及琉璃窗,即便欧罗巴的蛮夷也还造不出来,这就是奇货,必然可以赚到银子。”

“那就试试吧!”孙承宗点头道,皇帝既然如此自信,便让他尝试一番也未尝不可。能赚到银子自然好,赚不到的话也让皇帝清醒一下。xh118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