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66章 人头滚滚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66章 人头滚滚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秋后的京城,一片肃杀。

天牢里收押的两千三百余人,没有通过复核的只有一百多人,这一百多人证据不是那么确凿,所以还在继续收押。其他的全被拉到了菜市口,一天之内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京城的普通老百姓又是津津乐道,这样的现象这几年是越来越常见了。

“上次这景象,是问斩那些江南商人和东林党的时候吧!杀掉的比这次还要多。”

“全都是该杀的呀!”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这次被问斩的不仅仅是那些贪官污吏,还有辽东镇的那些武官,以及一些狗腿家丁。被杀的一大堆,没被杀的也有一大堆,全被流放到黑龙江劳改了。

对于京城的老百姓来说,皇帝杀点人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朱由校的行为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国体给颠覆了,搞出了一个新的王朝制度。

原本的明王朝,是一个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王朝。尽管一开始还是顾及普通百姓的利益,但本质上还是依靠地主来维持统治的。而朱由校则是背叛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打击了民间资本阶级,发展了国有资本体系。

基本完成改革的明王朝,只是还套了以前的壳,内部体制已经是完全不一样的了。既得利益群体也已经被彻底颠覆,同样也扭转了国家财政不足的问题。

现在的朝廷是真心有钱,特别是查抄了那些江南金融寡头之后。江南金融寡头积累了两百年的财富,全都收归朝廷了。同时国有资本财团,也接管了这些江南金融寡头的盘子,每年创造出来的利益就是无比恐怖的。

天启十五年支出最大的,依旧是基建和教育。

水利建设、道路建设,以及学校建设,朝廷都是舍得花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朱由校成立的师范学院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小学、中学教师已经批量化的培养了出来。

六年义务教育正在向全国普及,小学是一所接一所的盖。

一个国家从来不会说因为搞教育而搞穷了的,所以朱由校对于发展教育也非常上心,特别是基础的小学教育。

而且这是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大明适龄的儿童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义务教育也是强制性的,不来上学也可以,那就罚款,必须缴纳一元的罚金。同时不论男女,都要入学接受教育。

与此同时,教育成本由朝廷支付。

那些小学教师,都享有较好的待遇,每个月的工资达到10块银元,住房也有教育部进行保障。

待遇虽然不错,但师范学院的毕业要求比较高。

国语首先要过关,同时在思想方面也是经过长期灌输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思想不能带进小学堂里面。

在教育教材方面,儒家也并未被彻底的抛弃。

日后治国还是得靠儒家,不过在义务教育体系之内,儒家则不再享有优先等级。国家科举依旧是三年一次,但和公立学校没什么关系。要参加科举,六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自己去上私塾。

通过科举同样可以做官,但是录取人数却没有什么改变。然而此时的明王朝,公务人员已经是成倍成倍的增长。毕竟过去的明王朝采取的是地方自治模式,一个县城的公务人员也许才十几个。如今不仅是有县政府,还有乡政府,村级还有村委会。同时一个县里面还有各种部门,警察局、民政局、工商管理局、国税局、地税局、教育局、水利局、林业局等等。

大部分的公务员,都是从新的公立教育体系中产生的。不过儒家确实有较强的社会教化意义,所以科举并没有被废除,还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录取一些儒家文人来专门搞教化。

但是那些科举官员,很多部门是进不去的。例如负责经济、工业之类的管理部门,就是交给专业人员进行。

还有法院的公务人员,也不是从儒家当中挑选。

如今朱由校建立的这个教育体系,六年义务教育免费的同时,还设立了不少中学、大学奖学金。尽管成本比较大,但如今朝廷还是有钱搞教育的。特别是抄家活动,弄到了不少钱,让朱由校有足够的钱来搞教育。

中学、大学则是收费的,其中师范学院则是免学费的,而且还有生活补贴,让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也可以有一个不错的选择。

天启十五年的水利建设活动,则是达到了历年以来最大的规模,投入其中的国家财政达到了6亿银元,同时地方财政还投入了不少钱进去。

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各个改革省份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虽然天灾依旧不断,气候还在持续的降温,但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却是大大增强。

同时水利建设也增加了就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年头的中国,也没有什么外资的问题。更没有什么资本抽逃,这个钱还是在内部不断的流通的。

以前中国在农业全球化时代是不断的获取世界各地的黄金,但人死后又把黄金大量带入地下,造成了通缩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经济通缩之下,又刺激出盗墓贼这个行业,将地下的黄金挖出来,解决通缩的问题。而欧洲则是用香料作为货币,香料减少则刺激出海盗这一职业。中国的盗墓贼与欧洲的海盗,拥有相同的金融职能。

如今大明的通缩问题则被朱由校给解决了,因为朱由校发行了天启宝钞。天启宝钞是与白银进行挂钩的纸币,但对内不进行兑换流通。对外则可以兑换,但大明又是一个贸易顺差国,每年流入的白银远远超出兑换出去的白银。

另外在那些未改革的省份,也是可以兑换的,但是会跑到西南去大量兑换银元的人也不多。

此时中央财政良好,自然不会疯狂印钞,天启宝钞是非常坚挺的。天启宝钞发行量虽然没有到疯狂的通货膨胀的状态,但解决通缩那是小菜一碟的。

天启十五年朝廷让大明中央银行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天启宝钞进入了可以接受的通货膨胀的范畴,开始向民间大量发放贷款。

这让天启十五年的经济发展走向了繁荣,不仅是国家资本在大量投资,民间资本同样也在大量投资。

大量的投资带动了很多就业,劳动力持续的从农村释放了出来。工业的增长,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力。

普通老百姓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根本不用担心吃不饱肚子。而且也变得自由多了,不像以前还要交田赋、服徭役,出行还要打证明。现在人口是可以比较畅通的流动,不过户籍制度依旧不是那么容易异地落户,必须在一个地方工作超过三年才能落户。如果是鼓励移民的地区,落户则非常简单。各省情况不同,完全开放户籍落户,那国家是会陷入混乱的。

改革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首先制度的改变也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人口从农村释放出来没有了什么阻力。另外技术的进步,让经济发展有了可以发展的东西。

铁路是投资的热点,各地此时都在热议铁路投资。

北方的铁路网是已经修了不少的,已经形成网络了。而南方的铁路网,也开始进入大规模勘探、建设阶段。

朱由校这边刚把辽东镇的那些武官抄了一遍,随着福建、广东等地进入改革阶段,对那些海商的杀猪活动同样也开始了。

经过多年的暗中调查,厂卫已经锁定了几百户长期从事走私活动的大户人家,这会全在杀猪榜上面。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