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64章 持续改革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64章 持续改革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天启十五年,九边军镇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辽东镇宣布裁撤,被当成垃圾回收一般的进行了重新的甄选,优秀的兵员被中央军收编。

原本的辽东镇武官,逃过这次清算的也没有多少。不过在审查中送进军校进修的也有一批人,这些武官从军校毕业后也将被编入中央军。

与九边一起被扫进垃圾桶的,还有以前的家丁制度。朱由校下旨全面禁止武将招募家丁,违反者革职严办。

朱由校对明王朝的体系的改造,此时终于是完成得差不多了。

九边军镇已经裁撤,取而代之的是朱由校亲手建立的中央军。中央军是一支新军,拥有严格的纪律,同时还有配套的军事指导思想。规模现在也不小了,在收编了辽东镇之后,又扩军到了50万的规模。

中央军是以师为编制,相互互不统属。所以中央军一个师,是没办法造反的。而西域军区则是孙传庭在领军,造反的可能性等于零。而且西域距离京师也足够远,朱由校也不用担心军事叛乱。

内部的叛乱是朱由校时刻保持警惕的,当皇帝就怕这个。军事实力垃圾的时候还不用怎么担心,不过现在朱由校把中央军的战斗力提高上去了,自然也是要提防着的,万一哪天真的出了叛乱,还真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的。

所以对于军事调动,朱由校都非常谨慎,京师的安全是绝对要保证的。

朱由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持续提高军事技术,只要发展到后勤保障能够制约军队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用太担心叛乱的问题。

抄家正在持续,第一个被清算的就是李成梁的后代。厂卫直接在李成梁的几个儿子家里查抄出了将近五百万两银子,还有查抄到了大量的家产。这老家伙,死之前在辽东可是上下其手,收刮了大量的银子。

其他被查抄的武官,同样也被查抄出来了一大堆的就家产。虽然没有李成梁那么恐怖,但被查抄的武官数量却是不少,加起来也有一千多万两白银,资产同样也不少。

尽管没有查抄到什么上亿的利润,但是这一波还是很赚的。

而且朱由校心里舒坦了,那些发国难财的家伙,终于是受到了惩罚,没有让他们逍遥法外。

扩军到50万的中央军,则被朱由校分布到了各省。

其中15万布置在西域军区,目前正在和西域的游牧民族作战,不过暂缓了扩张,正在西域屯田。

剩下的35万,有5万布置在了东北地区,京师也留了5万部队守卫。漠南、漠北地区,也分布了5万中央军。剩下的20万中央军则是集中在江南、湖广等地,为改革保驾护航。

湖广地区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这个商品粮产地也稳定了下来。江南同样也稳定了下来,在军事实力的保障之下,一切暴力反抗改革的势力都被中央军无情镇压。

那些已经完成改革的省份,卫所军队都被裁撤了,取而代之的是武警部队,外加上处理日常治安、案件的警察,构成了新的治安体系。

“陛下,今年江南完成改革,则税收必然大涨,少说能够增加5亿税收。”蒋德璟说道:“可见南方各省,实乃赋税重地。如今党校已经录取了大量的人员,支撑改革的官吏数量已经不缺,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可以立即纳入改革。待到明年,四川、云贵等省也可以纳入改革,则我大明全境都将完成改革。”

“好,下一步就先改革这三个省。”朱由校同意道。

“陛下英明。”

天启十五年,朱由校再度下旨,将江西、福建、广东纳入改革。对江西、福建、广东的改革,得到了一大堆人的支持。特别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涌现出来的那一大批工厂主们。

这些工厂主希望大明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

朱由校此前进行改革之后,大明的内部市场实际上是出于分裂状态的。在改革地区,以及未改革地区,有两种税收制度,连货币都不太一样。

如果大明全境完成改革,在加上铁路修筑过去,对于那些工厂主来说是有巨大的利益的。这意味着他们的商品,可以销售到全国各地的市场。

而此时北方各省,外加湖广、江南完成改革之后,改革区内的市场已经是非常巨大了。

一大批民资工厂主,现在开始转而支持朝廷的改革政策。

当然朝廷对这些民资企业收税的时候也是不手软的,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是有税的,奈何市场足够大,而且新技术的红利还没有结束,所以还是很赚钱的。

天启十二年的改革,特别是针对福建和广东两省。这两个省份的海贸比较发达,特别是福建地区,走私猖獗无比。

经过这些年海军的打击,走私倒不是那么猖獗了。

很多大海商虽然在勾结海盗,但奈何海军的战舰太多,而且战舰吨位也越来越大,那些海盗碰上皇家海军只能夹着尾巴跑路。在海军的持续围剿之下,那些海盗的基地纷纷被拔除,声势也就被压制了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海盗并不是只在海上到处流窜就可以的,他们需要基地进行补给、交易,所以只要把他们的基地扫荡掉,海盗就难以继续发展。他们没有补给和交易的地方,力量也就无法壮大。

不过走私还是有不少,这次在福建和广东的改革,重点就是全面构筑海关体系,并打击沿海走私。

大明的海关,将在这次改革中建立成一个完整的海关,本土大陆从南到北的所有沿海进出口的港口,都将有海关的存在,所有进出口的货物都将缴纳进出口关税。

福建和广东的改革,也引起了一些地主势力的反弹,不过很快就被中央军给镇压下去了。

朱由校的改革方案,确实是触动地主利益的。

地主不能再无脑的通过将土地租给佃农来进行盘剥,不过地主阶级对新的制度,倒也不算完全抵制。朱由校还是给他们留了路走的,只要变成了自营生产的农业公司,税率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很多地主也坦然接受了改革。

工商阶级对改革也有一定的反弹,但是实力最强的江南金融寡头已经被灭了,现在也没有多少不开眼的刚跳出来。

改革触动最大的还是那些特权免税阶级,但是敢反抗改革的都被镇压了。现在朱由校对大明的统治,并不是依靠那些特权免税阶级来维持的,而是通过新的利益集团来维持统治格局,所以那些特权免税阶级即便是反抗改革,也无力回天。

随着福建、广东、江西这些省份纳入改革,一时间税收大涨。

出现大幅度增长的不仅仅工商税,还有农业税同样也大幅度增长了。改革后的农业税,是只针对拥有一定土地的群体的。而且天启十五年,朱由校将北方的免税定为50亩以下,东北黑龙江地区,则是300亩以下,南方各省则普遍是30亩以下。

不同的地区,根据其农作物产量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免税划分。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小自耕农可以不被税收所困扰,同时可以过上小康的生活水平。超出这个水平的,则开始缴纳农业税,但农业税也不是很高,一开始只有5,然后逐步提升到10,农业公司的税率都是10。

而对于地主的农业税收起来,那是毫不手软。交不起也没有关系,收走土地拍卖来凑。

如果是成立了农业公司,除了10的产出税之外,还有25的盈利税。如果要体现,还得收取个人所得税。当然这个个人所得税,还是可以规避的,但是那无25的盈利税是必须要交的。

如果是传统的地主,在这样的税收制度下,那是土地拥有得越多,税收就越高,最高甚至达到30,而佃租最高不得超过10,相当于年年都要亏损。

一个个改革下成立的地方新政府,秋收的时候都在忙着征税,这个时候也是中央军出动最频繁的时候。

一些地方豪强就是明摆着在脸上写着不交税三个字,心想不交能把我咋地?有些地主豪强甚至殴打征税的公务人员。

以为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就可以只手遮天。

结果中央军一到,什么都是土鸡瓦狗。那些殴打国家公务人员的地主豪强,全被抄没家产、流放边疆。

朱由校现在收拾地方上的刺头,政策是毫不手软的。

乱世用重典,如今朱由校是在重点采取法家的那一套,同时辅以儒家,两者兼用。儒家是防治,法家是治乱。

至于道家,那就是没办法了。让现在的人们都淳朴自然,那是完全做不到的,现在已经不是上古的时候了。

道家的那一套,在真人比较多的上古时期是很好的。但是现在人们都变成了道家眼中的伪人,自然是得用儒家那一套。但儒家乱世是行不通的,讲道理能说服那些犯罪份子么?

整治那些犯罪份子,自然是得用法家。

一个府、一个县、一个镇、一个乡,一级一级的行政体系,现在都在改革省份陆续的建立。

过去在地方上能够称王称霸的地主豪强,如今在中央新的行政体系之下,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