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60章 江南稳定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60章 江南稳定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当一切被揭露出来的时候,天下震惊。

人们几乎难以想象,那些平日里一副天下为公的东林党人,竟然是一群为了一己私欲的衣冠禽兽。

很多人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东林党人竟然是一群资本势力扶持起来,用来染指政治的群体。

朱由校更是在报纸上,将这些东林党批判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引发了天下百姓的热议。

这是一个新的词汇,但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含义。

“利己,利己,所谓利己者,即以最直接、最省力的方式获得成功,自身利益至上,不管百姓死活,更不管国家兴亡。在这群人看来,哪怕时候洪水滔天,也与他们无关。”

“何谓精致,即精英也,倘若普通市井百姓心怀利己之心,亦情有可原,对天下也无甚危害。然此类读圣贤书,立志报国安民之辈心怀利己之心,则天下忧矣!此前朝堂纷乱,红丸、移宫之案,东林之辈皆试图操纵圣君,使之如布偶。幸得圣君贤明,登基之初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然则大明危矣!”

天下一片哗然!

那些传统的读书人,心下都感觉无比振奋。而那些资本阵营的读书人,却是感觉心有戚戚焉。

但是东林党和江南门阀、士族之罪,却已经被昭告天下,一桩桩罪恶被揭露在人们眼前,顿时让他们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特别是此次抄家查抄出来的财富,更是让人们彻底的看清了这群人的伪善面目。

也让人们真正意识到,东林党是商人试图篡国的产物。

“启禀陛下,此次抓获的罪犯当如何处置?”

这天早朝,刑部尚书出列对朱由校请示。朱由校沉吟片刻,然后扬声说道:“为公者当一人不杀,为私者当尽斩。”

“此前东林罪臣,是否也当如此处置?”

“一律诛灭。”朱由校决定道,生杀之道,还是得学学太祖搞政治斗争,就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为公的人,如果思想不同也只是打倒,但却不会杀人,只要心理素质比较过关,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为私欲者,则是直接枪毙了。

东林党的事情也拖得很久了,此前杀人不足服天下。如今杀人,则天下拍手称庆。

天启十四年冬末,在天下的谩骂与欢呼声中,东林党一堆罪臣,以及此次参与某方的江南门阀、士族,纷纷被押送至京,一批接一批的在菜市口伏诛于刀下。一时间又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遍地。

东林党一群罪臣被押赴刑场的时候,一个个都神情恍惚,他们已经彻底的败了。狗皇帝不仅抄家抄到江南去了,更是发动了更加强大的舆论机器,将他们的罪名公之于众,已经让他们全盘皆输。

这些利己主义者,自然是杀了一了百了,朱由校此时并未有任何的犹豫与徘徊。利己主义者一旦掌握权力,破坏力是无比恐怖的。就如同后世的美国,就是一个专门培养利己主义者的国家,结果在那些利己主义者的不懈努力之下,美国终于是被这些人折腾得国力衰退。后世美国的问题,和明末简直太相似了。

江南的局势,此时也渐渐稳定了下来。

随着大量基础生活物质的调入,社会运转已经保持平稳。同时工商业方面,也渐渐恢复了正常秩序。

而国有企业,则是开始大批的入驻江南地区,开始接收查抄的众多资产。

此次查抄的获利实在太丰厚了,尽管现金不算太多,但是资产非常恐怖。大量的土地、房屋、商铺、作坊、工厂。还有无数奇珍异宝、珠宝玉器、古董文物。

这些资产被朝廷的国有企业接管之后,进行了评估和处理。优良资产全部留下,而那些不太重要的资产,则是逐步的进行出售处理。

朱由校在紫禁城,接连下达了好几个政策。第一个就是控制舆论机器,全面取缔那些无证经营的各类报纸,特别是那些流行的手抄报。第二个就是民间报纸,要在官方监督之下发行,不得刊登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新闻消息。

这个政策,进一步的掌控了舆论。

第二个就是江南进行全面改革,改革内容一方面是官场上的改革,一方面也是对农业税收、商业税收的改革。

官场的改革,最主要的也就是官员及其家属不得经商,同时严惩贪污**。这是非常关键的,民间百姓对朝廷的仇视、对立,大部分的原因都是贪污**造成的。农业税收方面的改革,一方面是保障小农的利益,佃农可以免税,佃租不得超过2成,而拥有土地不超过20亩的农户也可以免税。同时取缔其他一切免税阶级,不管是有功名也好,还是什么勋贵也罢,从此都不能再享有免税特权。土地超过300亩而采取佃租模式的地主,将被一级一级的收取越来越高的赋税。达到300亩这个量级,赋税就达到2成,但这个税将由地主出,和佃农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是达到500亩还是无脑的把土地租给佃农,那么税收将超过2成,地主还要亏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是用来遏制土地兼并的制度,同时保障普通农民的利益,同时打击特权阶级对在农业土地方面攫取的利益。

商业税收方面,则是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这些税收一起收。

江南地区宣布进入改革的那一刻,很多工商阶层顿时叫苦连天。但民心如铁、官法如炉,朝廷的政策已经开始逐步在江南施行。

很多人对朝廷的改革方案,都是一脸的懵逼。这是把地主阶级、特权阶级、商业阶级都往死里得罪的一个模式,可为什么天下就是不全面揭竿而起,把这个狗皇帝直接推翻了呢?

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一样,因为朱由校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集团,同时逐步的在北方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改革。北方地区现在已经是乱不起来了,南方地区就算是乱了,也不可能威胁到朝廷了。

所以这次江南叛乱,只是大军压境就直接扫灭。很多地方的地主、特权阶级现在是有心造反也孤掌难鸣。

朱由校根本不怕别人造反,只要已经完成改革的地区稳定下来,大不了就如同乱世一般,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的扫灭过去便是,然后再完成大一统。

经过改革之后,不仅社会稳定,而且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之下,生产力已经大幅度的提高了。

朱由校掌控的国有资本财团,此时已经开始大举进入江南,对江南完成各个领域的收割。

首先是那些查抄到的资产,让国有资本财团进入江南之后就掌握了丰厚的利益。同时改革,也将进一步的产生一系列的利益。这些利益全被财团收入囊中,为国家财政不断输血。

江南的铁路,也已经开始逐步的进入施工状态。

同时国有资本财团进入江南,也为江南的工商业带去了蒸汽机,大量的蒸汽机工厂开始出现在江南地区。大明的纺织业,开始向江南大规模的转移。这个时代,利益最丰厚的,自然还是工厂主。

而国有资本财团现在拥有最先进的生产力,江南进入改革之后,大明这个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将很快成为朝廷的财政奶牛。同时国有资本财团,也将在江南获得丰厚的利益。

首先在纺织业方面,国有资本财团的进入,让民资开始在纺织业方面节节败退。根本没办法和国有资本财团竞争,实在是生产力相差太大了。国有资本掌控的纺织厂不仅在动力方面采用了蒸汽机,纺织设备方面也更加先进。

所以根本没有任何悬念,民资纺织厂开始节节败退。不管是内销还是出口,价格上都比不上国有资本控制的纺织工厂。

至于工人减少之后,并没有影响到就业。因为朝廷和国有资本财团在江南地区大兴土木,铁路、公路,以及无线电通讯等方面的建设,以及水利设施的大规模建设,都是需要大量工人的,那些城市人口完全不够,还要从农村吸引工人。

在很多人叫苦连天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江南的经济更加繁荣了,而且简直是充满活力,和此前有些陈旧、腐朽的风气完全不同。

自然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那些财阀、士族掌控财富的时候,这些资本家很多时候是不愿意把钱花出去的,或者花钱就是为了继续投资,从而垄断市场,再依靠垄断无脑盘剥。

钱无法流动起来,大量被那些士族、财阀所攫取,经济危机自然也就出现了,市场死气沉沉的。不过大明毕竟还是一个出口型的国家,每年有大量的白银流入,倒是稍微缓解了一下。但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实际上是很难过的,因为市场上的就业机会并没有那么多。

一方面是那些有钱有势的阶级花天酒地,一方面是那些投靠那些阶级的狗腿子嚣张跋扈,一方面是自己人冻挨饿、朝不保夕,社会问题自然也就直接出现了。

如今那些士族、财阀一个个被朝廷扫灭,资产悉数被查抄了。一方面是朝廷和财团在江南地区不断投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的工商业资产的投资建设,马上就创造出了一大堆的就业岗位,而且工钱还给得不低。另一方面,在基本的生活物资方面,朝廷进行了充分的保障。

粮食、蔬菜、肉类等方面,都陆续出台了政策。粮食保障是最严格的,市场价格保持稳定,价格处于老百姓只要工作就能轻松吃上饱饭的状态。同时在蔬菜、肉类的供应上,朱由校则搞了一个明朝版的菜篮子工程。城市郊区大量生产蔬菜供应城市,养殖场什么的,朝廷也给予一部分的补贴。

老百姓有事做,收入也获得提高。同时基础生活物资的价格没有上涨,基础生活成本直接就降低了很多。而且经济繁荣的背后,又产生了很多机会。特别是随着那些士族、门阀的倒台,以前的利益链条全部作废。基层一些的利益相关群体,现在也失去了原有的后台。

朝廷还对城市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建设,对农村的水利设施则是全面投入。同时修建道路,不仅增加了就业,这些道路设施建成之后又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财富分配也变得更加合理一些,所以普通老百姓反倒感觉日子好过了。以前踩在他们头上的特权阶级,现在也消失了一大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而且朝廷的改革是比较全面的,司法等方面都跟着改革,现在就算是商人有钱,也难以靠钱来欺压普通百姓。

朝廷则是在疯狂砸钱,不断的兴建各种基础的民用设施。这也引爆了市场就业,普通老百姓有钱了,市场经济马上就被盘活了,市场自然也就繁荣兴盛了起来。

朱由校在紫禁城看着地图,江南已经拿下了,下一步要拿下的地方,他直接把目光瞄向了福建、广东这一带。

这两个省份,在明代就是天高皇帝远,私盐、走私非常猖獗。

特别是福建的私盐,几乎是公开化的。不过这也和交通问题有点关系。此前大明的海运被禁,官盐从陆路进入福建比较麻烦。福建沿海又能晒盐,尽管滩涂多是沙滩,海水会渗漏,但改造一些也是能晒盐的,所以福建基本上都是私盐的市场。

私盐的问题也只是顺带解决的,最重要的还是福建、广东一带的海商走私非常猖獗,朱由校感觉还可以抄家一波。

此次拿下江南,朝廷的收获实在太丰厚了。但这次抄家,获得的主要是资产,相当于是奶牛多,现金还不算太夸张,也就价值5亿两白银的规模。而那些海商走私大户,手里则是有n多的白银。

要是拿下这些参与走私的海商,朝廷又能一波肥。

朱由校实在控制不住这个念头,东厂和锦衣卫已经开始在福建、广东地区大规模调查富户,只要找到了把柄,接下来这两个省份一改革就可以大规模的抄家了。只要被抓住把柄,到时候直接抄了,这是朱由校消灭社会贫富差距的一个惯用手法。

那些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甚至能威胁到朝廷的商人,直接用抄家的手段夺了钱粮产业,金字塔下面的富户,则用政策调控的方法,斩断他们的非法利益输送脐带,从而完成一波财富的平均。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