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45章 新的移民需求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整个天启十三年,大明内部建设非常庞大,北方各省基础设施修建了不少,同时铁路已经快修到了湖广和江南了。

铁路干线的大量建成,让北方商品经济规模变得更加庞大。过去北方主要以农村自然经济为主,然而此时商品经济已经成为主流,农村自然经济已经基本上已经被取代。

更多的百姓进入了城镇,成为了工业化时代的工人。

江南地区的工商业更是进一步的衰弱,同时随着铁路修建到了西域,玉门关油田也正好炼出了煤油,使得国有资本又增加了一种大宗商品,煤油的出现取代了植物油和动物油的燃油照明市场。

煤油灯也随之出现,成为一种畅销的商品。

煤油灯在新政各省普及速度很快,毕竟进入城镇的工人收入足以买得起煤油灯,同时煤油价格比植物油要低得多。

大明的捕鲸业在这几年发展迅猛,不过煤油的出现,让捕鲸业的增长受挫,市场对鲸油的需求量开始下降。

不过鲸油毕竟没有什么难闻的气味,而且亮度比较高,大明又是一个大国,有较为庞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所以鲸油还是有市场的,捕鲸业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且鲸鱼的各种部位的应用也陆续被发现,成为了很好的工业原材料。

所以捕杀鲸鱼还是有很大的利润,国有捕鲸船队依旧在日本海域进行捕鲸。或者说那里已经不是日本海域了,而是大明镇东省的领海延伸范围。

随着秋季的到来,捕鲸进入了高峰期。

如今大明一年能从北海道渔场捕捞五百多头须鲸,这样的捕杀数量并不会造成物种的濒危,这年头海洋里的鲸鱼数量非常多。

不过到了天启十三年,煤油开始进入市场之后。朱由校回到京城不久,就让内阁制定了一个捕杀鲸鱼的政策,每年限捕一千五百头鲸鱼,而在北海道渔场,每年限捕五百头。

这和后世历史上人类一年就捕捞六万多头鲸鱼相比。可以说是少得可怜。

同时捕鲸业依旧是只有国企才能从事,民间资本不能在海上捕捞鲸鱼。另外在渔业捕捞等方面。同样也做出了各种捕捞限制。

不过这年头的捕捞效率没有那么夸张,拖网船也没有出现,那些渔业捕捞量上限虽然制定出来了,但当前大明的捕捞量远没有那么大。不过渔业这些年还是发展极为迅速的,沿海渔场和北海道渔场的渔业捕捞非常兴盛,大量的鱼干、腌鱼和鱼肉罐头被运回了本土。

天启十三年大量的人口脱离农业生产,被投入到建设之中。这些渔产成为了重要的粮食组成部分。

粮食生产方面开始高度依赖商品粮产区,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在天启十三年通过铁路直接运进了关内北方各省,同时铁路也修到了东北沿海港口,一些粮食直接从港口运往南方各省和长江流域地区。

北方的小麦和大豆,在南方也有很大的需求量。东北地区的大豆,产量在天启十三年产量增长了不少,主要还是因为铁路的带动,让很多以前道路不通,商品经济没有办法覆盖的地区可以进行商品化农业生产了。

东北大豆榨油业随着蒸汽机的普及。也发展得极为兴盛。商品食用植物油开始大量出现在新政各省的商店货架上。不过这年头的商品食用油都是一大桶一大桶的进行销售,然后在市场上再又商店进行零售。

东北地区因为铁路的出现,开始进入了第二次的开发**阶段。东北地区的资源太丰富的。但人口才刚刚达到一千万人,也可以说是地广人稀。除了辽东地区人口比较多之外,吉林和黑龙江以及外东北,越往北人口越少。

现在只要把铁路修到哪里,哪里的资源就能开发出来。除了商品粮生产规模可以扩大,伐木业、矿业生产规模都能扩大,顿时东北地区对人口有了很大的需求。

东北的粮食、木材、矿产成为最为庞大的大宗商品。

关内各省随着东北木材的不断输入,木材价格下降了将近一半,商品粮也保障了工业建设的展开。

另外煤矿、铁矿开采规模也增加不少,明年铁路可以修到朝鲜。到时候朝鲜的矿产资源也能运回大明。

“东北地区,目前的人口缺口比较大。从关内继续移民五百万人过去才能将资源大体上开发出来。而且明年开发蒙古,也需要一定的人口。西域那边的商品棉产区也正在增加,同样需要人口。”沈潅将各地区的人口需求上报给了朱由校,朱由校说道:“那就继续从关内移民过去。”

“目前北方各省能移民倒还是有不少人口,但总体上也填不满这个缺口。而且关内各地都在建设,对人口也有需求。”沈潅说道,“除非是从湖广、四川等地移民,那里的人口比较充足。”

“铁路什么时候能修到湖广和四川?”朱由校问道。

“铁路明年就能修到湖广,至于修到四川,起码还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四川的铁路现在还没有开始动工,而且地形比较复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样的话,那就先从湖广招募移民吧!等明年铁路修到湖广,移民也就方便多了。”朱由校说道。

向东北、蒙古、西域移民那是肯定要进行的。

毕竟大明打下了这些地方,肯定要占领下来。同时这些地方的资源也是大明所需要的,东北有商品粮和木材、矿产。蒙古则有草原经济,同样也能开采很多矿产。西域如今则变成了大明重要的商品棉产地,天启十三年随着铁路修到西域,大量的棉花开始从铁路运回关内。

西域经过这些年的开发,水利设施修建了不少,商品棉种植面积也迅速突破了上千万亩,而且规模还在持续的扩大。

如今大明的西域可不是只有后世新疆那么大,同时还囊括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卢象升还将控制区域向西扩张到了巴尔喀什湖,这些地方的气候和新疆没有多大区别,都是非常适合种植棉花的地区。

上千万亩的棉花产地对大明来说还是少了,还需要向西域增加人口,以持续扩大棉花产量。

种植棉花需要劳动力,向西域移民是很迫切的问题。

朱由校和内阁商讨一番之后,随即又把移民方案确定了下来,大明明年依旧需要继续大规模的向关外地区进行移民,移民人口起码要达到五百万左右。

北方各省这几年改革下来,以及之前的持续移民,倒是没有那么多的人口可以大量的移民了。

湖广地区肯定是有足够的人口的,毕竟湖广是一个商品粮产区,那里基本上没有发生过饥荒什么的,而且作为长江流域的省份,那里本身就是汉人的传统活动范围,人口非常密集。(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