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10章 实干成就梦想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410章 实干成就梦想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而天启十二年的财政预算方面,建设资金依旧在往落后省份倾斜,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旧在持续。

这一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确保不同发展程度的省份,工人们都能够有工作岗位,不会失去维持生存的养分。

所以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旧要持续,而且民资商人无法获得贷款的情况下,官方和国企都要在这个时候出来向普通百姓撒钱。

同时如今也有一个很多好的建设项目,铁路就是最好的项目。城镇公共设施,以及农业水利设施,依旧是比较好的建设项目,都是对国家发展和提高民生有利的项目。

军费则有所增长,提高到了1.3亿元的新高,如今正属于备战阶段,军队需要新装备,而军工厂扩大军事装备的生产规模,同样也能带动就业。这一年的新增军费,主要就是装备采购方面的。

教育同样也是不能拉下的,不过教育费用并非是完全由朝廷承担。行政开支方面,则没有出现什么增长,经过改革之后的新政各省,如今在行政开支方面基本上稳定了下来。

同时朱由校在天启十二年,也增加了北方绿化项目的支出。通过加大植树造林的规模,来增加各地工人的就业岗位,并且继续优化水土涵养能力,特别是避免沙漠化的扩大。

明末的天灾会有强大破坏力的原因,也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的关系。这年头烧柴是普遍现象,但是山上的树砍掉之后,又没有人造林,生态环境也就越来越脆弱,特别是明王朝两百多年的时间下来。人口也大量繁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比较大了。

宋代的时候,河南还有很多森林。因为朝廷需要用森林来构建防止骑兵突进的屏障,所以大量造林。如今的河南平原地带。已经不存在什么有规模的森林存在了。

如今北方各省经过改革,城镇都改成烧煤了,烧柴不如烧煤划算,而且也被官方禁止,至于农村依旧存在烧柴的先想,目前煤炭运输到农村还存在部分的交通问题,不让老百姓烧柴也没办法,所以没办法强制性要求农村百姓也要烧煤。

同时太行山脉的森林。也被朱由校给禁止砍伐了。

太行山脉的林场一直都是关内地区的传统林场,修建宫殿什么的,历代都是大量的在太行山脉砍伐木材。

由于人为对森林的破坏,太行山脉的紫团参已经基本绝种了。

紫团参也叫上党参,是古代中医药方中所用的人参,也可以称之为中原人参,主要生长在太行山脉地区。属于品质最好的人参,古代都是用辽东参来冒充中原人参。后来因为绝种了,中医才开始用辽东人参来代替。中原人参之所以被誉为上品,因为这种人参比较老少皆宜。不仅能够大补元气,而且药性比较平和,还能祛虚火。不似辽东参那样吃多了会流鼻血,比较老少皆宜。

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主要还是气候问题。辽东参要在气候寒冷的地区生长,阳性能量就要足够充足,继而相比中原人参更极端一些。而中原人参的生长环境没那么冷,能量也就比较平衡一些。这就如同春秋与夏冬的区别,春秋两季的气候没那么极端,让人感觉比较的舒服。

中原人参会灭绝,也和历代剥削药农有关。因为紫团参是皇室贡品,历代要求上贡。以至于药农自毁参园。同时因为战争的原因,太行山脉的森林遭遇过严重的大火。

明代开国时期。朱元璋考虑到药农的艰辛,所以不再将紫团参纳入皇室贡品。但是明代民间资本的发展,紫团参价格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下,紫团参已经基本上被挖光了。

中国历史上,被挖光的灵药实际上是很多的,紫团参还算不上是灵药级别的东西,都已经被挖绝种了。

尽管这年头工业没有后是发达,但对生态的破坏也是很大的。朝廷必须出面引导才行,继续放任自流的话,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糕,到时候各种灾害就会越来越多,抗灾能力越来越差。

特别是如今发展了工业,破坏力就更大了,很多事情必须防范于未然。在草原地区,朝廷施行的草场轮牧制度也是严格执行的,对草原的农业开发都非常的谨慎。

内阁也将在天启十二年执行西北地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政策,主要是将那些还没有遭到破坏的草地保护起来,同时恢复森林面积。

事实证明人工造林还是很有用的,后世中国经过一番人工造林之后,此前大规模砍伐森林的问题就有很大的改善,尽管人工林不能恢原始生态链,但在资源上却是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有了这样的经验,如今朱由校在朝廷财政宽裕了之后,自然是要大规模的进行人工造林。生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管是树木还是树人,都是很重要的。关内北方各省的那些原生林,则被保护了起来,禁止民间私自砍伐。

北方林场大量停止砍伐,木材的供应则主要变成了从东北地区输入,天启十二年大明已经占据了整个外东北,这些地区因为太过寒苦,主要也就是派驻一些生产兵团,在火车修通之前,不会出现太多城镇,越往北的移民越是力不从心。交通不好,以为移民过去之后,市场化经济那一套就玩不转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铁路的修建,将是开发东北的新契机,特别是外东北那样的地带。

国企方面的投资预算则进一步增加,银行不可能不放钱出去,否则底层百姓无法获得财富。

让底层百姓获得财富,又能收割民资的方式实际上很简单,那就是让国企承担起建设主力的角色。

经过此前国企与民资的大量建设,地方上形成了很多建筑材料产能等等,但因为市场繁荣。价格都比较高,民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哈哈大笑。

银行的银根紧缩之后,民资商人无法获得贷款了。民间投资的建设项目也就会迅速减少,从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价格就会下降。如此一来民资为了争夺生存机会,利润空间会被不断的压缩,生意就突然不好做了。

但是建设项目在政府与国企的行动之下还是很多,能够为普通百姓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那些工人的工资并未降低,进而民资商人雇佣的工人工资也不会下降太多,甚至是不会下降。

而从事那些建设项目相关工作的工人收入,又能支撑起社会底层经济的运转,让老百姓日子能过得下去。甚至只要肯干活,生活质量反倒比那些不用心干活的人过得更好。只是那些靠投机倒把赚钱,没有实干精神的民资商人以及游手好闲的百姓,就会出现日子拮据,甚至混不下去的现象。进而扭转社会风气,用实干成就梦想这个主题来树立新的社会价值观。

国企的投资将在天启十二年大幅度增加,其中的主力就是铁路建设和造船业方面的投资。

北方铁路干线将全面开工建设,一场轰轰烈烈的铁路建设浪潮已经酝酿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勘探之后,铁路线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下来。

铁路的修建计划基本上就是先将铁路干线和战略铁路先修起来,然后再修地方的铁路支线。

铁路总局的任务就是在天启十二年先将铁路网络的‘骨架’先铺起来。只要有了铁路,各种建设活动的成本也就得以降低。到时候建设所需的物资运输费用降低,调集工人的速度和成本也将降低。

与此同时矿业、冶金业的内部铁路系统也将开始修建。这些铁路运营由国企内部负责,并轨进入铁路系统的时候再与铁路公司协调。

造船业方面的投资,主要就是投资新的造船台和船坞,以及蒸汽船的建造能力,集中优势资源去发展蒸汽船建造。

在这样的投资力度下,大概四到五年,北方的铁路系统就能修起来了,到时候蒸汽船的建造产能也将有较大的发展,从而淘汰帆船制造产能。

铁路干线一旦建成。马上就能对蒙古发动战争。

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是需要不断调整的。而这年春节。各省百姓在温饱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贫富差距确实也让很多普通百姓的这个年过得并不是很开心。反而感觉很压抑。

只不过年一过完,很多民资商人高兴不起来了,银行不再发放贷款出来了。特别是正开办工厂,之前修一座厂房,可以到银行贷一笔钱出来,结果年过后,厂房已经没办法申请到贷款了。

一些商人顿时陷入了财政危机,到处都开始不那么容易借到钱了,资金拆借成本在年后不断上升,有些商人借不到钱就破产了。当然情况也不完全那么糟糕,这次国有资本开始收割民资,并非是要把所有民资商人都弄死,民资商人在当前经济之中是有不可代替的补充性作用的。

朝廷这样的政策,主要还是一轮新的财富分配,让人心浮躁的市场能够沉淀下来。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人都开始懒着不做事,整天幻想着当老板,也日进斗金什么的。

民资商人在银行银根紧缩的时期,生意开始不是那么好做了。那些没什么真本事的民资商人,随着这样的政策,开始被不断的淘汰出局。市场上做生意不再像过去那样,好似随便做什么都能赚钱。

一些嗅觉敏锐的民资商人,在银行缩进银根之后,马上开始着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接下来的激烈竞争。

当生意开始不好做了,竞争就强烈了。以前看不上的蚊子肉,也会变得弥足珍贵。而这样的变化,对于那些肯吃苦肯做事的百姓来说,反倒变得更加有利了。

天启十二年的工钱依旧没有下降,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工作岗位依旧不是很难找。到处都在招收铁路工人、建筑工人等等。

随着春节过后,朝廷的各个建设项目,以及国企在各个城市的建设项目也都陆续上马,马上就填补了一些民资倒闭后的就业岗位缺口。民资不是一口气就倒闭的,而是在银行的银根紧缩下逐步被淘汰掉一批批,朝廷有足够时间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国企加大的投资的方式来帮填补这些缺口。

于是天启十二年开始,大明新政地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民资商人的生意不那么好做了,但经济却还能维持稳定。

很多生意人赚的钱,反倒没有做工人赚得多,甚至还要往里面亏钱。各种债务危机开始爆发了出来,有的商人欠款跑路,结果导致发生了连带效应,某某、某某商人也倒闭了,这样的现象在这一年开始普遍发生。

但不管是破产还是跑路了,那些民资商人的工厂、土地、房子是带不走的,这些资产在财富再分配的过程中,实现了转移。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北方各省实际上并未完全实现资源配置,天启十二年的政策转变,在一些改革比较晚的省份确实是早了一点,但是这些省份反倒问题更少,而且社会风气也还比较好。

火热的市场经济开始降温、沉淀,这在当下反倒是一个好事。此前是朝廷实在财政困难,已经天灾频发,才要采取比较简单粗放的手段来刺激经济,如今局势稳定,经济平稳发展才是最好的。

但这样的经济状态,对于那些好吃懒做、游手好闲,高不成低不就的群体来说,就越来越难熬了。

各大报纸上,从天启十二年开始,开始大力宣传务实、勤劳的的理念,号召各阶级群众靠实干成就梦想。

如果每个人都能踏实做事,努力劳动,那么整个社会所创造出的财富就非常巨大了,国家再做好财富分配,让努力做事的人能够得到财富,社会风气也就可以扭转过来。

浮躁的社会风气不是一天两天能缔造出来的,而务实的社会风气同样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恢复过来的,这需要长期的经营,而天启十二年将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