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99章 铁路时代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99章 铁路时代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天启十一年,春节。

新政各省喜气洋洋,新政改革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活力,年前的消费市场非常火爆。

攒了一年钱的老百姓,在年前的消费总是最爽快的。

市场上有从镇东省运回来的渔产,有从台湾和南洋运回的蔗糖,还有从南洋运回来的各种热带水果,以及各种香料。

本地生产的蔬菜、肉类以及水果、农副产品也有大幅度的增长,工业商品数量更是有了巨大的增长,棉袄、棉布、毛纺产品供应充足,各类生活用品种类增长,百姓收入也有显着的提高,民生大幅度改善。

官方行政效率提高,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欺压百姓,普通百姓对官府的印象大为好转,矛盾显着改善。

新政各省百姓在那些读书人和士子的带领下,在春节时期对皇帝展开了一系列的歌功颂德活动。

如今新政省份的读书人和士子,对皇帝的新政已经从过去的排斥变成了拥护和赞颂,情况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朱由校为读书人提供了更多出头的机会。过去的大明,读书人只能通过科举出头,即便是中了举人,如果没有门路也很难当官,一般只有中了进士才能进入仕途。

如今想要进入仕途的渠道就多了,一方面读书人可以弃笔从戎考取皇家军校,虽然要求极为严格,不仅对文化有需求,对身体素质也有需求,训练也很辛苦,但毕业之后就能进入军事系统担任军官。每年招收的人数和科举有一拼,科举还是三年举行一次。这些考取军校的军官,通常起点会比较高。军校还有一部分学员则是军中立功之后送来进修的将士。这一类则是从基层往上爬上来的。

如今大明的军官尽管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拥有家丁,油水也没那么充足。但是待遇却是很好的,而且如今朝廷大军南征北战,立功的机会很多,而且高级军官是享有国有资本财团红利的。

这些读书人还能考取皇家科技大学,皇家科技大学培养出来的学员,一方面以科研入仕,进入农业部、工部之类的部门,一方面可以专心发明创造。很可能一夜暴富。

同时还能考取政法大学,这又是科举和公务员考试之外的另一种渠道,不过这个渠道不招收商人子弟,同时这是汉皇党的大本营,要想考取政法大学,必须了解汉皇党的党纲、党纪和各项宗旨。说白了,政法大学毕业出来的官员,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要懂得维持国家稳定繁荣的大原则,不论碰上什么事,都得按照这个大原则去办。这是一个统一思想、原则的地方。

还有一个入仕途径就是考取工商大学。毕业之后很容易进入国企,成绩优异的话锻炼两年就是国企领导。即便不能进入国企,毕业之后也很受民间企业的欢迎。都是高薪聘请。

再加上科举和公务员考试,一共有六种入仕途径。

科举在这些入仕途径之中已经占比很小,不过科举依旧算是‘最高荣誉’,吏部、礼部、都察院的官员任用主要还是从科举进士中选取。

尽管举人、进士和官员的免农业税特权被取消了,而且领取俸禄还要交税,但是机会却是变多了,对于那些原本无望入仕的读书人来说,他们对于这样的制度是举双手欢迎的。

而且在新政改革之后,官员数量大幅度增加。这样的特权显然是不可能维持的。朝廷的人才选用,从高度垄断变成了更加开放式的进行。自然是受到了广大读书人的欢迎。

即便那些读书人不能进入仕途,也可以进入教育系统教书。而且工商业繁荣发展之后,对有文化的读书人需求量大大增加,那些没有考上科举的读书人,也可以选择投身工商业。

如果能进入仕途,在********的制度下,生活无忧,还能做喜欢的事业。特别是有大量基层公务员、官员,他们很多出身不高,如果为人正直,他们热爱的还是为人民做贡献。

只是以前朝堂*,入仕机会不多,这种人很难出头,根本没有舞台给他们施展一腔抱负。

如今他们获得了一个可以奉献力量的平台,加上皇帝在反腐方面抓得极为严格,碰上官场*他们也敢站出来把事情闹大,反正上面有皇帝撑腰。

一大群为官正直清廉的官员在朱由校的力挺之下,迅速在官场上崛起,纷纷加入汉皇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官场之中还存在很多投机分子,但在这些正直官员的压制下,这些投机分子提心吊胆,即便是贪腐也要偷偷摸摸,更是不敢明目张胆的欺压百姓。有时候即便不贪污,不欺压百姓,尸位素餐站着茅坑不拉屎也有危险。

很多投机分子见当官也没太大的‘钱途’,有的干脆辞官回家了,有的贪官污吏怕被查出来,也在改革开始之后辞官了。

官场风气随着汉皇党的崛起,开始迅速好转,获得了百姓的普遍认可。

正义开始占据上风,正直的人敢于挺直腰杆说话,这就是盛世的征兆。这世间本就是阳主阴从,一旦阳性的力量被阴性压制不敢出头,那必然意味着‘阴阳逆转、天地倒置’,是要天下大乱的节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至于那些反对这样的官场利益分配模式的士族,在北方的力量并不算强大,士族力量最为强大的还是江南地区。

皇帝登基十年,民间趁着春节,也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民间甚至开始流行给皇帝立长生牌,****供奉不断。

内阁首辅在接受报社采访的时候,不禁感慨道:“圣君登基以来,已有十载春秋。昔神宗皇帝驾崩,朝堂奸臣当道、东林逆党把持朝政,谋划红丸案谋害先帝。又悍然发动移宫案企图挟持天子。圣君登基之初,虎狼环饲,方阁老亦被排挤而去。可谓四顾无援,备受欺凌。时民生困苦。盗贼四起。地方大灾多以人相食,卖妻鬻子、颠沛流离。辽东亦兵败连年,连失铁岭、辽阳、沈阳重镇。朝廷财政亦连年入不敷出,无力维持局面。后圣君卧薪尝胆,编练新军、改善财政、选拔忠良,一路披荆斩棘。”

“昔日兵败连年,今兵事捷报连传,向北扩土至北海。向东扩土至美洲之地。向西收复西域故地,扩土四千余里。击西洋红夷,南洋、澳洲之地皆为王道乐土。昔日百姓困苦,今新政各省百姓温饱无虞、安居乐业,教育之盛况亦历代所为有也,圣君之文韬武略,可谓世间罕有。今日之局面,为十年之功,实属不易。”

一番歌功颂德,再度将朱由校的威望拉高了几分。同时再度将东林党踩了几脚,简直是要让东林党永无翻身之日的节奏。

若是过去,这样踩东林党还没那么容易。如今却是有了明显的对比。东林党不是说如今奸臣当道吗?皇帝昏庸吗?

那为什么如今朝廷能打胜仗、为什么新政地区吏治严明?

不是说朝廷与民争利吗?为什么如今北方新政各省反倒是工商繁荣,而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却是开始萧条。

这就是差距,那些东林党可以不承认,但是新政各省百姓能切身感受到这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尽管灾害依旧不断,但老百姓的日子却是好过了,抗灾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人心不是完全靠嘴上说的,而是看各自感应的冷暖。

只要有民心支持,东林党再如何辩解也无济于事。

过去东林党之所以把持舆论,那是因为上流阶级把持了发声的渠道。如今各大报社纷纷成立。普通百姓也有了发出声音的渠道。而改革完成之后,朱由校也缔造出了一批新的利益阶级。一个愿意接受当前制度的新利益阶级。

上下一心之下,舆论在北方新政各省已经是一边倒了。少部分心怀怨念的,也没什么办法了,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新政,简直就是作死。以至于如今北方新政各省,已经很难在公众场合听到反对新政的声音了。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改革之后的财富分配模式,让普通百姓比较满意,比他们以前的生活要好太多了。同时新利益阶级同样也很满意,唯一损害的旧利益阶级,他们有的转入新利益阶级,有的已经被淘汰出局了,已经失去了话语权。

北方各省的局势,算是彻底的稳定了下来。暂缓扩大改革规模,显然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如此一来,极大的巩固了胜利果实,可谓稳扎稳打。

春节来临之际,朱由校也比较忙碌。亲自跑去慰问了一些困难户和烈士家属,姿态是做得极为到位了。

地方官员也上行下效,就算不喜欢去,总得做个样子。

那些困难群体也得到了朝廷的补贴,也能安心过个好年,让他们在基本生存权方面没有什么问题。

热热闹闹的春节一过,年后选择移民海外的百姓数量开始大增。更是有大量的年轻人选择去参军,或者到技校去学习技能。航海水手和造船业、机械制造业这些方面的技术是最受欢迎的。

因为这些技工收入比较高,特别是机械制造和造船。但也有不少年轻人看了官方的宣传之后,跑去当水手的,希望冲向一望无际的海洋。这些水手常年在海上跑,工资最低都是每月十元,也算是高薪阶层了。

参军也是那些普通人家没有受教育机会的年轻人的一个出路,退伍之后朝廷会有转业政策,只要在部队里面表现良好,退伍之后进入国企非常容易。

如果在部队里表现立了功,文化也学得不错,甚至可以送入皇家军校进修,然后留在部队担任基层军官。

朝廷已经敞开了各种门路,让那些肯奋斗拼搏的年轻人有出头的机会,力气能用在正途上面。

至于移民的百姓,多是听说了官方的宣传,以及各种到海外之后发家致富的新闻,这些消息吸引了他们,希望能够通过移民海外的方式,改变自己的人生际遇。

实际上移民海外确实有人能够发家致富,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环境就像是一面镜子,越是纯净的环境,照出来的越清晰。关键还是做人,再加上那么一些运气,再有足够的环境,才能出人头地。

所以有些好吃懒做的人,即便移民了,依旧是穷困潦倒。只有那些肯付出和奋斗的人,再有那么一些运气,移民到海外才能发家致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仅北方移民增加,南方各省的移民数量也在增加。

南方各省之中,福建算是移民人口最多的省份,大量人口移民到了台湾和南洋各地,还有不少人去了澳洲。

江南地区的移民在年后则增加了不少,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向海外移民,不少江南百姓跑北方去了。

还有不少江南的中小资本商人,纷纷跑到北方各省经商。

年后,北方的铁路干线的建设已经开始动工,规模迅速扩大,参与其中的工人数量年后就达到了二十多万人。

京津铁路已经铺设了一半,年中就可以通车。

铁轨和枕木的产能迅速扩大,资金也有银行的支持,其他各条铁路干线只要路线测绘一完成马上就能动工。

大明的轨道轨距标准制定为1500毫米,也就是1.5米,日后修建的火车轨道都将是这个标准,除非是特殊地形和一些岛屿,才可以使用其他规格。

铁轨一旦没有统一标准,货物就要转车,运输成本会被拉高。

为了加快铁路建设速度,这些铁路线经过测绘之后,开始采取多段施工的方法进行施工。

与此同时,各钢铁公司、矿业公司也纷纷在矿场修建铁路,这些铁路是负责运输大宗原材料的货运铁路。

蒸汽轰鸣的时代,随着这些铁路的建设,正在快速来临。

铁路建设招工规模每个月都在持续攀升,钢铁厂也在开足马力生产钢轨,木工厂也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枕木,然后用一辆辆马车将材料运往工地。(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