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80章 美洲贸易航线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80章 美洲贸易航线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西班牙人本身就没有什么工业,对原材料本身没太大需求,特别是这些原材料要运回欧洲的时候,可能就不是那么划算了。

如果大明的船只可以直接开到南美洲来贸易,到时候大明运来的是各种商走的时候不可能只运一些贵金属回去吧?所以南美地区的原材料可以顺带的运回去,即便南美没有那么多的原材料运回本土,大明在北美西海岸生产的原材料也可以运回去。

最主要的是,与西班牙人通商,将使得太平洋航线繁荣起来,有益于促进在北美西海岸的殖民地的发展,到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在北美西海岸生产工业产给西班牙人。

大明如今对外殖民制度又和西班牙人与英国人不同,大明的对外殖民将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地位,限制民资在殖民地的影响力,进而不怕殖民地发展到能够自给自足的程度。而且在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地位的模式下,殖民地的一些核心产业是受限制的,必须依赖本土。

例如蒸汽机制造,殖民地的蒸汽机都将从本土出口。

只要不让民资在殖民地做大,就没有独立的原动力,再加上殖民地的军队是从本土派遣,士兵的家人都在本土,不可能被海外殖民地的独立份子控制,即便出现独立势力也可以镇压下去。

在这样的制度下,大明不怕海外殖民地发展,大明在海外殖民地采取的模式,也与西班牙的掠夺模式完全不同,西班牙的殖民地中除了种植园的老财主就是奴隶、土着,所以建立的制度对个人财产没有保障,而大明的海外殖民地即便有土着,对个人财产也是有保障的。即便是最低级的包身工,也拥有一定的个人财产。

所以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在经济上根本难以发展,而大明的殖民地的经济则是可以发展的,而且经济一旦发展起来。利润变得很高。因为经济发展了,各种资源就值钱了。

双方殖民模式的不同,意味着重新开启双方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特别是大明主动前来美洲进行贸易的模式。也是大明远洋贸易跨出的重要一步。

西班牙驻墨西哥总督随后亲自前往谈判,双方你情我愿之下一拍即合,而且西班牙不再对中国商行进口限制。

过去西班牙和葡萄牙制定出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克制进口中国商避免贵金属大量外流。或者说是只买到一些没办法用于战争的轻工业商奢侈同时避免购买太多造成贩运到欧洲的利润下降。

毕竟欧洲市场就那么大,太多的中国商入欧洲会造成市场价格下降,进而利润降低。

如今却是不同,大明也能出口重工业商军工产特别是军工产很优良,深受欧洲人的欢迎,还能大量出口钢铁和钢铁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班牙人只需要向大明进口这些商行了,没必要再去购买更低级的欧洲商

至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死活,这完全不关西班牙的事,如果其他国家能够因为工业发展受挫而衰弱。那反倒是西班牙愿意看到的,当然这个年代的西班牙人并没有那么明确的意识,欧洲人对于新兴事物的发展后果预估能力不强,但对于发生过的事情总结能力却是比较强的。

这个年头的欧洲人还没有意识到工业的强大作用,还不知道工业拥有无比强大的潜力,可以不断的提升一个国家的实力。

毕竟这个年代的工业都很低级,也没有什么禁运一说。只要有钱,什么买不到?

这对于欧洲各国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在蒸汽战列舰刚出来的年代,只要是有钱。不管什么国家都能买。

不过这样的规则对于当前的大明来说就不适用了,大明此时对于先进的产不对出售的。

当然欧洲人此时也不知道大明有什么逆天的工业产大明很多商欧洲人看来都很先进。

双方将贸易地点定在了中美洲,大明将商到中美洲西海岸。然后由西班牙人用骡马队运输到东海岸装船,最后运回欧洲。

这年头还没有开凿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与大西洋依旧不通航,只能从南美洲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及麦哲伦海峡才能往返美洲东西海岸,要绕上一大圈,非常的不方便。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在美洲西海岸殖民,基本上也没有力量威胁到大明的西海岸殖民地。

相比遍地黄金白银的南美洲,此时的北美洲确实也有点鸟不拉屎,欧洲那些殖民者都有点看不上这样的地方。

农用土地什么的,对于欧洲人来说,土地还不是到处都是,根本不稀罕嘛!

但这样在欧洲人看来鸟不拉屎的土地,此时在朱由校看来看,那就是风水宝地,是一片可以让大明变得更为强大的土地。

只要是陆地,很少有无用的。

这意味着资源,只要资源足够多,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张宁带领的这支舰队来到美洲西海岸之后,简直完美的完成了朱由校定下的任务,在与西班牙人谈妥之后,张宁派遣了船只返航本土,将航线与情况做了汇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返回大明本土的时候,已经是天启九年下半年了。

……

天启九年,北方依旧是天灾不断,干旱了一年的陕北下了点雨之后,又开始干旱了。河南又闹了蝗灾。

南方这年夏天则闹起了洪涝。

朱由校就像是一名救火队员,不断的指挥着各部门进行着抢险救灾,朝廷赈济不断的往外发,总算是稳住了局势,让大明每个受灾地区都没有发生饥荒,保障了百姓的基本生存权。

不过受灾唯一的好处就是,获得了足够的移民人口。

很多百姓受灾之后一无所有,干脆选择移民算了。有的是全村移民,有的是举族移民,连亲戚朋友都一起移民了,倒是没有了离别之苦。更多的还是一个家庭进行移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天启九年大明的造船业发展很是迅速,全年能够下水的2000吨级商船增加到了1200艘。

造船厂从北方建到了南洋。

辽东的大连造船厂,还有北直隶的天津造船厂,山东的胶州湾造船厂。另外还有福建的福州造船厂,已经台湾的台南造船厂、吕宋的马尼拉造船厂,已经爪洼岛的巴达维亚造船厂。

马尼拉造船厂和巴达维亚造船厂是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留下的底子。同时在马六甲又正在建立一个新的造船厂,辽东丹东同样也在建设一个新的造船厂。

这些造船厂的分布,越来越靠近木材产地。建造的船只吨位也越来越大。当然除了制造大型船只,渔船之类的船只也在大量建造。

此时大明的海外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就是本土沿海贸易就越来越繁荣,对船只的需求量增长速度非常快速。

这一年派遣到美洲的舰队在下半年又传回了消息,成功的打通了与西班牙人的贸易航线,对远洋商船的需求再度增长。

造船技工成为了最吃香的行业之一,各个造船厂采取以点带面的模式培养技工,同时技工学院又大量培养造船技工。

木质帆船的吨位也在不断上升,2500吨级的商船已经开工建造,年底就可以下水航行。

每个造船工人只要能够做出技术改进上的贡献。都能够获得一笔丰厚的奖励,在大量造船技工苦思冥想之下,大量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经过国有资本财团的推广,迅速普及到各个造船厂。

造船的材料如今也不缺,南洋和中南半岛的柚木资源丰富,东北地区的硬木同样也不少。

这让如今大明的船只可以建造得非常坚固,特别是本土帆船船型,坚固程度有了不小的提升,加上还有水密隔舱,航海安全性有了不小的提高。当然传统的船只因为有水密隔舱。不可能如同欧洲人的船型那么坚固,因为空间就那么大而已。

此时高压蒸汽机已经出现,电报也出现了,电力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有朱由校的数理化教科书,电力技术突破起来简直简单无比。火车技术正在研发,朱由校决定成立蒸汽船的研究项目。

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商大量制造出来,这个时候新政地区的国有资本和民资商人,都对运输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

商加了。成本降低了,意味着过去没有远洋贸易价值的商如今也变得拥有了远洋贸易价值,例如一些重量较大而价值较低的商但这些商远洋贸易价值依旧受到运输规模和成本的限制。

帆船的运输成本虽然也不是太高,但效率却是差了点。

天启九年国有资本正在持续的消化和建设北方市场,资本依旧是在被北方市场进行运转。

各个省份的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圈地运动持续进行,更多的农业人口离开了土地成为了工人。

建设活动主要就是水利建设、公路建设和电报系统建设,以及城镇化设施建设。整个北方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大量劳动力被用在了建设方面。

不过在粮食生产上依旧有所保障,天启九年东北地区的商产出进一步的提高。台湾、南洋和中南半岛的商输出规模也更大了,镇东省和沿海各省的渔业因为渔船与渔具的改良,捕捞规模进一步提高。

在大量商的支撑之下,北方的建设活动得到了保障。

只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时下许多文人在北方各省看到这样的景象,都感叹此情此景,中国之前所未有。能支撑这样庞大的建设活动,全靠想外扩张获得的新资源以及海洋贸易的发展。

中南半岛地区的局势进一步的稳定了下来,安南地区的失业人口得到了大明的有效安置。

那些安南失业人口都被安排到高棉、占城国、暹罗这些国家开垦土地去了,大明资本为了开发这些资源,正在四处招工,有一把力气总是饿不死的。

大明的商天启九年进一步的在中南半岛长驱直入,安南、高棉、占城、暹罗和缅甸的手工业遭到了进一步的冲击,而随着这些国家商出口规模的提高,大明在中南半岛的贸易规模进一步的扩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大明用高附加值的商换取到了零附加值的粮食,而且是低价的粮食,运回本土就是暴利。

而在南洋各地,大明对土着的剥削规模进一步扩大。南洋土着的反抗浪潮也是一波接一波,但都被大明残酷镇压了下去。反抗者镇压,顺从者纳入三等制中,安排到种植园中工作。

大明此时在南洋的开发模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先圈地。把某个岛屿定为开发目标,然后军队到岛上扫荡土着部落。愿意臣服的安排到种植园工作,不愿意服从的打到服为止,反抗的男子击毙,剩下的女人、孩子同样也是劳动力,种植园欢迎他们。

如今能使用土着劳动力的种植园基本上都是国有资本财团,民资和个人种植园主则是靠移民进行生产,劳工成本相对较高,所以雇佣现象不多,多是以家庭种植园的模式存在,及自家人生产劳动。

这种家庭种植园却是安置了很多移民,他们拥有了一片可以自己奋斗的天地,而且朝廷对这样的家庭种植园征收的税率也比较低。

国有资本财团这种种植园开发模式,成本投入是比较高的,因为要摧毁原有的土着秩序,建立一个新秩序。但是利润同样也高得吓人,因为土着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在国有资本的管理之下,土着劳动力受到了充分的压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土着太懒的毛病。产出的农产本极低,运会本土就是暴利。

在这种制度下的南洋,被纳入种植园体系的土着没有自由,只有汉民才有自由。不过纳入种植园体系的土着财产也受到保障,如果是单纯的奴隶制度,那么奴隶生产积极性很低,只有给予才能索取,所以同样给予土着劳动报酬,此外还根据劳动积极性分配配偶、房屋、食这可是社会必须资源,从而让土着们互相攀比。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这样的低成本劳动力,大明鼓励那些身体健康又听话的土着多多生育,生两个及以上的,都会给予食贴,要是能生五个以上,那就有各种奖励。

这些土着子女的抚养成本很低,也就是一些食出费用,这样的补贴只能说是轻轻松松。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