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71章 己巳京查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71章 己巳京查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随着大量江南工人离开江南,江南地区的工厂主日子显然不好过到了极点。

在这个以工厂为典型代表的资本时代,工厂可以说是资本扩张的根本。工厂规模大了,就需要很多工人。

工人大量走人,日子自然不好过了。即便是一些还办得下去的工厂,都有不少工人前往新政地区务工。

天启九年春节刚过完,就迎来了一股外出务工潮。

而在此时的紫禁城内,朱由校正在忙着安排今年的京查,天启九年是‘己巳年’,辰、戌、丑、未为科举,巳、亥则为京查,朱由校此前又增加了寅、申京查,力度比巳、亥要小,从而避免流官现象过于严重。

今年既是己巳年,京查力度绝对是要大一些的,该升迁的升迁,该贬的贬,该滚蛋的滚蛋,该问责的问责。

主持京查的人选朱由校也挑选好了,正好让调回京城的袁可立负责,这是能让他放心的人选。

“今年京查,以反腐为先。但凡查出贪腐,一律革职查办。地方主官,以发展经济为重,次以民生保障为重,再次以地方社会稳定为重。有出色表现者升,无政绩者贬。”朱由校对吏部交代道:“各部门则以本职工作评判政绩,有政绩者升,尸位素餐者贬。但凡缺额,皆从底层公务员挑选能力出众者任之。”

“是,陛下。”袁可立躬身道。

京查很快就开始了,袁可立作为主持这次京查的官员,自然是忙碌了起来。不过朱由校考虑到袁可立年事已高,因此给袁可立安排了好几个‘年轻力壮’的官员协助,黄周道、蒋德璟都被朱由校安排了过去,袁可立只要盯好大局就行。

作为三朝元老,袁可立主持这次京查绝对是毫无偏颇的,不管是什么党派,还是有什么关系,在袁可立那里一个都不奏效。

反腐的排查开始大范围的展开。反腐活动按程序走完,即审查资产、调查账目等等,以及有无人举报。

在这个程序内发现不了贪腐的,即便是贪了。也是没有见光的,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算是本事。这种程度的贪污,首先贪不掉太多钱,贪了很多钱之后只能跑路。同时贪来大钱,也不敢光明正大的拿出去花销。

就反腐方面。这些年新政地区的反腐程序执行得都非常严格,但这次京查的反腐规模就大了。

趁着这个机会出来举报的也不少,这些举报只要属实,皆是一律革职查办。虽然反腐程序很多时候不会去刨根问底,但是碰上举报就是见了光了,这是必须要处理的。

汉皇党的贪污情况稍好一些,而其他党派的官员,或是无党派官员的贪腐情况就有点严重了。

去年因为因为举行了科举和公务员考试,使得朝廷获得了大批的行政人员,因此这次京查相比以前要严厉。

但凡是尸位素餐的官员。全部贬了下去。而对于地方主官的要求则更加严格,有些官员即便平时做了事,但是没什么政绩能拿得出手,那也会被贬下去。毕竟地方主官的责任就是发展地方,并不是单单愿意做事就行的,还得有点脑子。

革职、贬职者不计其数,而那些表现良好的官员以及基层公务员,则被成片成片的提拔了上去。

能者上、无能者下。

那些能够发展地方经济的官员,不管人何,一律提拔了上去。重视商业。成为了当前新政改革的主要潮流。

其次是能维持地方稳定的地方主官,也被提拔了上去,维持地方稳定包括民生保障,以及社会治安等等方面的治理。民生保障也包括农业设施、城镇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这次京查持续了整整一年之久。新政各省都经过了一番人事变动。省级官员被撤换掉了一大半,府级官员也有很大的变动,而地方主官更是变动了一半以上。

老的、病的,也都被裁撤了下去,该退休的退休,该回家养病的养病。那些不做事的。也把位置让出来,让能做事的上去。

这次京查的意义绝对是非凡的,经过这次京查,整个新政地区的官场立即变得生机勃发。

到处都是肯做事的官员,形成了一种实干的风气。

看到别人升官的升官,那些没升官都卯足劲想要做点政绩出来,如今朝廷要的政绩,主要就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障社会稳定这几个方面。

朝廷给地方下达文件指示中,也提出了‘招商引资’的概念,如何招商引资?如何开发地方资源?

这都是地方官员们需要去想去做的。

如今新政地区的资本无非就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争取国营资本入驻确实是一个好方法,但国营资本的扩张是必然的,该垄断的行业一律垄断。这些地方官员还是要想办法吸引民资商人投资,充分利用民资资本的活力。另外一个就是抓好基础的农业等产业。

带动经济,无非就是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

扶持中小民资企业发展,也是如今朝廷的一个战略方向,中小民资企业的经济补充能力强,能够见缝插针的进行经营,地方经济发展重点还是扶持那些中小民资企业。

那些中小民资企业能够遍地开花的话,经济就会非常繁荣。如果只有国有资本,那么市场就会变得十分偏枯。

如今新政地区百姓收入提高,同时还有广阔的海外市场,也为中小型民资企业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要略加扶持,就比较容易把地方经济发展起来。不过这个年代的官员,并不是所有人都懂这个。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人,思维和见识都不太一样。

过去的明王朝,官场可不以这种标准来升官。如果改变成这种以发展工商为主的基调,并不是所有官员一下都能领悟其中的东西。

只有不断的树立榜样,才能让这些官员彻底掌握发展经济的基本常识和手段。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