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39章 福王反了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39章 福王反了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有人下毒?”朱由校震惊了。

“是的陛下,有个宫女偷偷溜进坤宁宫的后厨,被逮了个正着,并且搜出了一包毒药。”李朝庆回答道,“若非及时发现,恐怕皇后和大皇子都遭到毒害了。”

“查。给我严查。”朱由校发飙了,这还能忍!仔细想了想,发现一个巨大的y谋正在袭来。

这些幕后主使不仅要弄死这个皇帝,还要连储君、皇后都一并弄死。

如果皇帝、皇后、皇子都死了会怎么样?

那自然是另立皇帝,到时候谁来当这个皇帝?

人亡政息,改革自然就中断了。

当然还有二皇子,但二皇子还在襁褓之中,不一定能够争得过那些藩王。

这下不用查,朱由校便已经知道是谁要谋害他了,肯定是那些被改革动摇了利益的就有利益既得群体。

好在朱由校自穿越以来就非常谨慎,从来不乱吃东西,外出的时候,銮驾都是用钢板防护。

在大皇子出身之后,朱由校更是贴身安排了两个能够信得过的宫女伺候着,坤宁宫的后厨也纳入了重点盯防的范围。

对于那些想要发动政变的幕后主使来说,如今单单搞死朱由校是不够的,还要搞死大皇子和皇后。

皇后和大皇子不死,他的改革路线将会继续延续下去。如果只是搞死了朱由校和大皇子这两父子,也还是不够的。二皇子和皇后还要搞死一个才行,如果皇后和二皇子还活着,二皇子将会登基,皇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垂帘听政。

也就是说,这次宫廷政变要想成功,最少得弄死三个。而朱由校是首先要弄死的目标,只可惜y谋被挫败了。

这次刺杀、下毒,可谓把朱由校惊出一身冷汗。朱由校连忙赶往坤宁宫,一边下令道:“召田尔耕、魏忠贤到坤宁宫觐见。”

“是。陛下。”

朱由校赶到坤宁宫,见皇后和大皇子安好,便放下心来。不一会田尔耕和魏忠贤也来了,宫内发生这样的大事。他们自然是直接进宫来了。

“有什么发现没有?”朱由校对两人问道。

“启禀陛下,暂时没有什么线索,不过刚刚抓捕到的那名宫女,却是郑太妃身边的宫女。”田尔耕禀报道。

“郑太妃!好,很好。继续查。”朱由校都差点把宫内这条毒蛇给忘了。郑太妃也就是福王他老娘,万历皇帝最为宠爱的妃子。

想到福王的异动,朱由校基本上可以确定郑太妃肯定也参与到了这场y谋之中。

“魏忠贤。”

“奴婢在。”

“立即将郑太妃打入冷宫好生看管,并将她身边的宫女全部控制,逐一审查。”朱由校果断的下令道。

“是,陛下。”魏忠贤看着皇帝灼灼的目光,浑身颤了颤。真是要死啊!郑太妃这个时候跳出来,他魏忠贤说不好都要被连累。

要知道魏忠贤是有郑太妃的背景的,这些年魏忠贤虽然掌控东厂,但在宫内却并不得势。皇帝把他完全排除在了宫内管理体系之外,他完全也是战战兢兢的过活。

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朱由校也是怒了,锦衣卫和东厂彻查刺杀案和投毒案,顿时整个京畿地区人头滚滚。

那些地痞流氓感觉最为无辜,突然又来了一次严打,这次严打力度前所未有。搜查力度也是前所未有。

逃过上次严打的一些地痞流氓这次可没那么好运了,一个个被抓了之后,随便审了一下便被拉去砍了脑袋。

这次刺杀案一爆发,更倒霉的还有京畿地区的那些权贵势力。基本上所有旧有权贵势力的宅邸都遭到了搜查。

结果搜出了一些管制器械,查出了一些欺压百姓的行径。

削职的削职、抄家的抄家,砍头的砍头。

这次刺杀也成为了朱由校拿这些权贵开刀的大好借口,为此朱由校把刺杀案闹得很大,大明日报还对此进行了报道。

谁都知道天子很愤怒,有了这个由头。朱由校到处查抄权贵,一时之间爽得很。

菜市口简直变成了屠宰场,一颗颗人头落地,令人胆寒不已。

皇城内的衍圣公府邸,锦衣卫乒乓啷一声就把门给破开了,然后如狼似虎的冲入了府邸之中。

“你们干什么?”孔胤植惊慌的冲了出来,对眼前这些锦衣卫怒喝道。

“孔胤植,你勾结刺客,意图谋害圣上,罪不可赦。”田尔耕对孔胤植大喝一声,挥手道:“铐起来。”

两名锦衣卫校尉上前,将孔胤植抓了起来,然后拷上锁链和枷锁。

“欲加之罪,欲加之罪!你们血口喷人……啊~!”孔胤植挣扎着,但哪里能挣扎得了,不一会便被拷上了手镣脚镣和枷锁。

“是不是欲加之罪,审了便知道。来人,将其打入镇抚司候审。”田尔耕冷笑道,这家伙竟敢联合江南士子反对改革,即便没有参与到此次刺杀谋划之中,肯定也和幕后主使有关系。

孔胤植这边被抓,山东那边,锦衣卫和东厂又对孔家产业进行了查抄,并将孔氏一族的人员控制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一查抄可不得了,直接查抄了土地上千万亩,孔家在山东经营多年,而且可以免税经营,可是土地兼并的大户,可谓是山东地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地主。

试想,其他地主阶级的兴衰是通过科举结果影响的,一个地主家庭如果无法培养出一个考上功名的士子,家业就会衰败下去。可是孔氏家族却没有这样的烦恼,代代都有可以免税的衍圣公,不论经营土地还是经商都是轻松得很,更何况作为衍圣公,天下读书人都要给他们孔氏面子,在官场上也吃得很开,搞个良田千万亩算个啥?

当然孔氏家族人员众多,花费也不少,所以积累的财富虽然有。但实际上也不是太多。

毕竟对于一个长盛不衰的家族来说,花钱享受也是很大方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危机意识,因此这些土地是孔氏家族最值钱的产业。

孔氏家族被朱由校给一锅端了。不过这个消息却是被严密封锁。当然朱由校也不可能把整个孔氏家族给搞死,所以迅速从孔氏家族的旁系中选了一个出来,然后封为衍圣公。

衍圣公这个招牌暂时还是不能丢的,毕竟明王朝是打着儒家旗号进行治国的政体,朱由校虽然现在在搞新社会主义模式。但儒家的玩意暂时还是表面上保留的。

宫内投毒案很快也有了结果,幕后主使正是郑太妃。但是审讯郑太妃的时候,她却是一句话都不肯说,厂卫也没办法对她用刑。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的朱由校也没有什么好吃惊的,郑太妃也被朱由校给打入冷宫严密看管。

作为万历皇帝最疼爱的女人,朱由校自然也不能把她砍了,只能让她在冷宫聊度残生。在看管之下,这个女人在宫内已经掀不起任何风浪了。

宫内这条毒蛇被搞定,朱由校这一家子算是安全了许多。

在大肆抄家的同时,朱由校把汉皇党大臣都召入宫内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这次御前会议上朱由校正式将大皇子立为皇太子。

要是他出了意外,就由皇太子登基继位,由皇后与两位贵妃一同监护太子到成年。若是皇帝和太子都出了事,那就由二皇子登基继位,同样由皇后和两位贵妃一同监护。

反正有多个备用方案,朱由校如今有两个儿子,都可以登基继位。包括他在内,要发动政变必须搞死父子三个才行。只要其中一个没死,政变即宣告失败。同时朱由校挂了之后,后宫还有三个监护人。皇后、良妃、纯妃只要一个没死,政变同样宣告失败。

不管哪个备用方案,唯一的目的就是确保改革的延续,避免人亡政息。

汉皇党此时已经是被朱由校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若是大明改革行动人亡政息,那么他们也没什么好下场。

确定了这些应急方案之后,那些反对改革的旧有利益集团试图通过谋害皇帝来实现政变的计划是彻底的破产了。

而军事政变更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京城的所有军队都被朱由校抓在手上,没有宫内的调令是根本调不动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传来。福王反了。

正如朱由校所料,试图发动政变的正是那些江南士族,他们财力雄厚,而且多年参与政治,皇帝在他们眼中并不神秘,也并非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只是他们的利益代言人罢了,又不是第一次弄死皇帝了。

他们早就想弄死朱由校了,只不过一直没有什么机会罢了。过去他们钱多,砸钱也能把皇帝给砸死,宫内总有贪钱的太监和宫女,更有贪财的大臣,联合运作一下就能把皇帝毒死。

只不过朱由校登基之后,却把宫内整顿得如同铁桶一般严实,而且皇帝也不坐禅问道,更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御膳房更是防备得死死的,他们根本没有毒死皇帝的机会。至于刺杀行动,也是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才出的下策,这一套他们本身不是很商场,而且场面太大了,容易引发很大的牵连。

正如所料,刺杀失败了。

而郑太妃那边答应负责毒杀大皇子,结果也失败了。

见政变行动彻底失败,刺客羊入虎口,郑太妃也被打入冷宫,京畿还施行了严打,把所有管制器械都收了一空,更是对来往商旅进行严格搜查。刺杀行动显然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就算是有也成功率不大。

军事政变那就更没办法了,他们手上一点是一点军权都没有。

既然如此,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直接让福王反了。

福王是江南士族埋下的一颗重要旗子,历史上天启皇帝被弄死的时候,这些人把崇祯推上了帝位,福王见帝位与他彻底无缘,他被江南士族放弃,这才开始彻底的沉迷酒色,此前的福王,则是比较振作的。

历史上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之后,福王的儿子又被江南士族推上了南明的帝位。

如今皇帝却是变成了一个穿越者,朱由检也被朱由校打发到海外就藩去了,福王在个次要人选顿时被推了出来,福王已经亢奋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起兵造反十分顺利,洛阳守将被江南士族买通,当天就控制了洛阳,将洛阳知府直接给砍了,然后将福王推上了叛军领袖的宝座。

福王凭借着江南士族支援给他的大笔资金,迅速招兵买马、四处进攻,一边传榜河南,细数朱由校十数条罪状。

消息传到京城,朱由校不由笑了。

不怕福王反,就怕他不反。

当即一声令下,最高统帅部随即将集结于河南、北直隶交界的大军调入河南平叛。

福王这一反,河南那些地主、商人、士族见了榜文纷纷响应,纷纷杀官夺城,河南各地简直是传榜而定。

此时的河南刚刚进行行政改革,地方上根本没有警察、武警部队,加之地主、商人、士族人心惶惶,这个时候福王振臂一呼,加上地方上朝廷武装力量薄弱,福王的叛军一到,自然是轻易攻了下来。

不都七天的时间,福王的叛军就一路向东攻到了开封城下。一路上经过那些地主、商人、士族组织的兵勇,以及裹挟来的百姓青壮,福王的叛军部队规模迅速上升到了三十多万。

此时的福王,信心膨胀到了极点。

“哈哈,朱由校,你这个昏君,登基之后倒行逆施,如今天怒人怨,我王师一到,万民夹道相迎。既然你已失了人心,待朕攻入京城,将你碎尸万段。”福王看着自己拉出的三十万大军,兴奋的哈哈大笑。

在福王看来,这次造反简直是胜券在握。

沿途的地主、士族、商人纷纷响应,这给了他无比强烈的信心。地主手上有人口、粮食,商人手上有钱粮、作坊、车马船舶,士族则有人才。当然,这些士族基本上都是地主,还有一些还是商人。

而那些商人基本上都是地主,同样也经商。

多种身份之下,形成的是一个利益阶级。朱由校的改革,动摇了这些利益阶级的地位。

不仅福王认为此次造反胜券在握,就是那些支持福王的利益阶级,同样认为福王此番必胜。不少士族、商人、地主更是将子弟送到了福王左右任职,以辅佐福王讨伐昏君朱由校,以某一个从龙之功,他日让家族飞黄腾达。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