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304章 南洋大开发浪潮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04章 南洋大开发浪潮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朱由校回到京城三天之后,第一次召开了朝会。

“户部就王恭厂爆炸死难人员的安抚工作进展如何?”朱由校直接问道。

“启禀陛下,王恭厂爆炸善后已经完成, 死伤人员及家属都得到了朝廷赔偿和救助。”

户部尚书郭允厚出列回报道,“经过安抚,死难者家属情绪稳定,伤者也对朝廷感恩戴德。”

“如此甚好。”朱由校点头肯定道。死难者是肯定要安抚一番的,现在爆炸已经过去了,安抚一番这件事也就过去了,随即朱由校下令将王恭厂解禁。

“启禀陛下,海军总督张炎快马上奏,已攻克爪洼,并将荷兰红夷逐出南洋。同时葡萄牙红夷也同意让出马六甲,请陛下过目。”孙传庭出列将奏折呈上,如今一切有关军事的奏章,都是直接递到最高统帅部。

朱由校不由精神一震,没想到海军这么快就把荷兰人给赶出了爪哇,并且还把葡萄牙人占据的马六甲也给弄到手了。奏章呈上后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不由笑了起来。

看完之后这才知道,荷兰人和葡萄牙人都是被吓到了。

这显然也并不奇怪,西方人大举殖民亚洲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此时欧洲人的航海技术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欧洲人要肆无忌惮的在亚洲殖民,还要再过三百年。

但是此时大明开始发展海军,仅仅几年时间就在海军力量上压倒了前来亚洲殖民的西班牙、荷兰殖民者。这本身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大明的生产力之庞大,哪里是荷兰那样屁点大的国家能够相提并论的,至于西班牙人的国家虽然大一点,却被荷兰人打得被动物比,显然也不怎么样了。

西班牙人如今过于依赖从美洲掠夺来的贵金属,其本国生产力并不高,说白了这种靠抢劫,然后用钱买东西的模式。对一个国家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是说抢劫不好,如果遵循弱肉强食的话,欺压弱小民族倒也能说得过去。但是人如果享有了太多不劳而获的东西,就会损伤福报。西班牙就属于那种情况。

至于日后的海洋霸主英国,这个时候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实力也比较弱小,还处于一种被荷兰人压制的状态。

大明如今取得了亚洲的海洋霸主地位,成果自然是喜人的。但是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这样的地位能保持多少年?

朱由校明白,大明在亚洲的海洋霸主地位在未来上百年内是不可能动摇的,至于日后则要看行政路线是否能够延续下去。

但就算是这上百年的时间,也足够了。

“既然爪哇与马六甲已下,那便开省爪哇与马六甲,南洋各地贸易皆可向民间商船开放。”朱由校下令道,“内阁再出台一番南洋开发法案和移民法案,争取早日将南洋开发出来,为我大明供应粮食。”

“臣遵旨。”沈潅出列应道。

……

天气六年夏收之际,朝廷再次宣布开省爪哇、婆罗洲、马六甲。成立爪哇特别行政省,以及马六甲特别行政省、婆罗洲特别行政省。

至此整个南洋,大体上已经被大明纳入统治。

当然还有不少岛屿没有纳入统治范围,例如苏门答腊岛,这个岛屿此前还没有被荷兰人占领。

苏门答腊在中国文献中称之为金州,也是一个富饶之地。

此时大明成立爪哇省,并未打算将苏门答腊岛纳入其中,而是将爪洼岛以东一些岛屿纳入其中,而这数千个岛屿之中,又有一半左右纳入了婆罗洲特别行政省。

苏门答腊岛将另外成立一个金州省。不过暂时没有去实施。

马六甲特别行政省,范围倒是不大,只有后市马来西亚在中南半岛的延伸部分,而婆罗洲的那一块则归为婆罗洲特别行政省管理。

相当于后世的印尼将被肢解为婆罗洲省、爪哇省、金州省三个省份。日后要是往苏拉威西岛和巴布亚岛扩张的时候,这里也许还会成立一个省,从而后世的印尼版图就会被肢解为四个省。

同时朝廷出台了南洋移民法案和开发法案,即移民南洋者可免路费,同时朝廷给与垦殖补贴,每开垦种植园一亩。给予0.5元的补贴。

开发法案则规定,开垦种植园者并种植粮食、棉花、甘蔗的种植园,200亩范围内免税三年,超过的部分则正常交税,同时银行可以对种植园主提供贷款。

其中法案还规定了一个叫‘橡胶’的玩意,只要种植了橡胶,十年内免税。让人不知所云,谁都不清楚什么玩意叫橡胶树。橡胶这个东西,朱由校在发展蒸汽机的时候,就想到了。

虽然制造蒸汽机未必要用到橡胶,但日后工业发展肯定是需要橡胶的,所以已经吩咐张炎去寻找橡胶树种子。

张炎通过葡萄牙人的关系,已经从美洲搞到了一批橡胶树种子。这些橡胶树种子已经在吕宋种了下去,如今大明正在向葡萄牙人购买更多的橡胶树种子。

为了扩大橡胶树发展,民资暂时没什么作用,毕竟橡胶这玩意的作用还没开发出来,没有利益的事情民资肯定是不会去做的。所以主要还是国有企业来做这样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个开发法案出台后,相当于就是鼓励民资前去南洋开垦种植园。特别是种植园主可以获得贷款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就会疯狂的开垦种植园。

例如开垦出一片种植园,然后再抵押给银行贷款出来,再去开发下一片种植园。当然这个模式是有开发上限的,为了避免种植园被人高度集中,所以种植园规模一旦超过300亩,税收就会不太正常了,属于有些偏高,拥有的种植园规模越大,税收就越高。

而在种植的作物上税收也有不同,如果说种植水稻等粮食和棉花,那么税收是最低的。甘蔗是其次,会比水稻和棉花高一些。

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粮食生产和棉花生产,这些东西都是大明最需要的。

如今南洋那么多资源可以开发,只要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就能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了。南洋地区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而且比较容易操作。如果像广东那些地区,理论上虽然能够做到一年三熟,但因为时间太过紧迫,农民在没有足够的运输能力的情况丢下。很难及把秧苗插下去。

但是南洋地区就不同了,因为时间没那么赶,水稻种植可以做到真正的一年三熟。只要把将南洋那些农业资源开发出来,每年就能向大明输入大量粮食。

现在大明缺的就是粮食,同时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明也缺棉花。特别是海贸活动的扩大,对商品棉的需求就越来越大了,棉花需求也进一步扩大了。

南洋开发出来之后,可以为大明带来的也不仅是粮食和棉花,商品糖的供应也会增多。并且会使商品糖的价格进一步的降低,到时候广东一带的商品糖就会失去竞争力,从而增加一些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大明的粮食会短缺,主要还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沿海省份的农业种植的经济作物太多了。

同时南洋的木材资源绝对是无比丰富的,在加上其他的原材料产出,对大明的工业发展非常有好处。

因此除了东北之外,南洋也成为了一个将要重点开发的地区。

这一南一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开发出来之后,再加上中南半岛的粮食产出越来越多,大明的粮食短缺问题基本上就会得到解决。

当然开发南洋的主力还是国企。以及与国有财团的那些红顶商人,他们在政策出台之后,立即调集资金前往南洋垦殖种植园。

另外国有企业在南洋也将有陆续的扩张,例如造船厂。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留下的造船厂都将被国有造船企业接管。

而在移民方面,朱由校出台的政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朝廷承担前往南洋的路费,同时还发放贷款给他们开垦种植园,要是不懂如何开垦、经营种植园也没有关系,可以先安排他们到种植园里面工作。

那些种植园还是需要一些汉人的,待遇比那些土着高了很多。移民到南洋的人到种植园学个几年。就可以自己去垦殖种植园了。或者看到一些生意可以做,自己去做些什么生意、技术活也是可以的。

反正到了南洋,汉人是不用怕会饿肚子的,另外南洋开省之后,这些省都属于新政地区,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

这次移民南洋,主要的移民区域就是在南方各省。因为南方各省的百姓,对南洋的环境更加适应,北方百姓对南洋地区的环境并不是那么适应。

移民刚开始,南方各省百姓就有很多踊跃参加了。因为南方各省贫富差距实在太大了,很多贫苦百姓身无立锥之地,而且农业人口也不少,这些农业人口很多又是佃农。

这些佃农,还有城市里的工人,开始成为移民的主力。而那些省份中,福建和广东的移民又是最多的,特别是福建地区,因为缺少耕地,养不活那么多人,很多人只能到海外谋生路。

向南洋移民需要船只,如今大明的远洋商船经过这几年疯狂的建造,已经建造出了不少。那些传统的船型,还是比较合适运输人员的,而欧洲人那种船型,居住条件在比较恶劣。

如今大明即有大型的硬帆商船,也有欧洲人的软帆商船。

那些硬帆船成为运输移民的主力,那些民资商船只要把人运到南洋,就能从官府那里获得一笔运费,因为有钱赚,那些商船也很乐意运输那些移民去南洋。另外国有商船则是运输移民的主力,国有商船队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民资商船的总量。

在朝廷的政策、资源的运作下,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南洋大开发的浪潮。(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