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98章 蒙古局势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98章 蒙古局势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皇帝要出京避暑,群臣自然是不太同意的。每两个看言情的人当中,就有一个注册过°°网的账号。不过皇帝态度坚决,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同意让皇帝去承德避暑。

好在皇帝出行比较节俭,排场并不大。不像隋炀帝杨广那样,出个游还要什么‘豪华游轮’,也不需要人们开凿什么运河。

总的是不用担心皇帝出游搞得民怨沸腾、财政枯竭。

再则此时大明的人口和生产力,也比隋代时期高很多。隋代主要是人口比较少,人均资源比较多,所以隋代粮食多得放在粮仓里烂,也和税收高有点关系,毕竟那个年代战乱不断,对平民的税收都是比较高的。

朱由校这次去承德,唯一带得比较多的就是军队,有三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跟随他前往承德。

文武百官当然也是要去的,基本上就是把行政中心暂时搬到了承德。

到了承德的这个皇帝口中的所谓避暑山庄后,几乎所有官员都被惊呆了,不是太豪华了,而是太low逼了。

那设施简陋得,只是能住而已。

什么花园啊!亭台楼阁啊!根本没有几个。当然景色还是不错的。

到了承德,皇帝天天打棍球(明代皇室的运动,后来被西方人学去弄成了高尔夫球)、骑马、钓鱼。还和皇后、贵妃们开了个菜地种菜,日子倒是过得悠然自得。

当然朝政方面朱由校自然也不会荒废了,每天还是会处理朝政的。不过当前需要他处理的,也就是那些比较大的事情。

至于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内阁就能处理了。

“启禀陛下,蒙古大使馆前几日送来了几匹宝马给您,同时希望大明向他们重新开放武器装备方面的出售,并且愿意以更多的战马换取。”沈潅对朱由校汇报道。

“蒙古人估计也被打怕了,他们要高价买就卖给他们吧!不过数量不要太多,每年5000具铁甲和5000把武器,这是最大的量了。”朱由校看了看地图上的蒙古。然后做出了决定。

林丹汗确实是被打怕了,但也不得不防。要是这家伙脑子一热不好好的过日子,装备卖太多了也是个麻烦。

而且就算是林丹汗想要安心过日子,朱由校也不想和他安心过日子。只等大明对当前所控制的草原地区彻底消化之后。就可以将这个模式彻底普及到草原地区,到时候林丹汗就要被他一脚踢开,从而彻底解决蒙古方面对关内的威胁。

林丹汗战败已经一年多了,草原上的格局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莫被蒙古又脱离了林丹汗的统治,同时林丹汗还丢掉了王城。以及众多草场。在蒙古各部的威信也一落千丈。

这个时候的林丹汗,急需对蒙古势力进行进一步的整合。

站在林丹汗身边的则是蒙古的大贵族,相比之下,那些中小贵族则有些期盼大明能够打过去了。

大明的对蒙政策,最大的收益者就是那些蒙古中小贵族。而林丹汗和那些大贵族的统治利益则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贵族倒是团结在了林丹汗身边。

主要是大明的对蒙政策,没有大贵族的一席之地,一个蒙古贵族最多只能统治一千户蒙古牧民。

而对于那些大贵族来说,哪个手下没有上万户的蒙古牧民家庭?

林丹汗为了要想整合资源,就必须先提振一下一下武力。此前被大明击败,林丹汗的力量已经元气大伤。

不过在工业落后的草原,大明的精良装备显然是一剂猛药,能够迅速打开局面。所以林丹汗便开始装怂,先弄到武器装备再说。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林丹汗要求重开武器装备上的贸易。

不过朱由校的决定,既让林丹汗有些高兴,又有些失望。武器装备贸易虽然重新开启了,数量却是比此前减少了一半。

当然就算是减少了一半,也能对蒙古骑兵的战斗力有很大的提升了。

不过此时林丹汗也不敢去招惹大明。大明的骑兵战斗力实在恐怖,到现在都是心有余悸。

用战马换装备,尽管有些饮鸩止渴,但也是没办法了。毕竟此时大明已经不需要从他们那里获取战马了。在大明治下的十几万蒙古人就能为大明提供不少战马,何况还有数个大型的军马场成立。

林丹汗拿到武器装备之后,第一个做的就是扫荡那些不听话的中小部落,这些部落在他战败之后,已经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还整天想着要去大明过好日子。实在忍无可忍。

也难怪那些中小部落的贵族不羡慕,那些在大明治下的蒙古人以及蒙古贵族,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之后,日子以及过得不错了。

普通牧民因为大明朝廷的补贴政策,建立了坚固的羊圈,并且随着草原上的煤炭开采,这些牧民都能买到煤炭在冬季为羊圈加温取暖,冬天里被冻死的牛羊大大减少。

同时因为不用追逐水草,到处奔波的日子也结束了。一个个牧民纷纷建起了蒙古包,开始过上悠然自得的放牧生活。而且在物质上也逐渐丰富起来,特别是秋天卖掉一些牛羊和羊毛之后,他们买到了茶叶、大米、瓷器、棉布、蔗糖等等商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是以前那些蒙古牧民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很多玩意都是只有贵族才能享有的。

而那些蒙古贵族的日子就更好过了,一个个秋天卖了牛羊,拿了银子就涌入了京师消费去了。

京师的红灯区在这年冬天,迎来了不少流连忘返的蒙古贵族。这些红灯区此时是吃喝玩乐一条龙,真的是花花世界。

这仅仅是第一年,这些蒙古贵族们的钱还不是太多,加上这些蒙古人又不太懂存钱和节约花销什么的,不少蒙古贵族很快就潇洒没钱了,但却彻底的尝到了甜头。

尝到了甜头的蒙古贵族们,开始极力拥护大明当前的对蒙统治。而普通蒙古牧民同样也拥护当前大明的政策,他们主要是尝到了战争红利和市场化的甜头。

毕竟对蒙战争过后,草原都是抢来的。投降大明的蒙古人也不是太多,一个个蒙古牧民分到的草场可不少,人均资源上去了。同时生产方式也因为定居了下来,生产出的财富也增多了,再市场化一下,不仅牧民日子过得更好了,蒙古贵族的日子也过得更好了。

这样的好日子主要是建立在人均资源上的,如果这些蒙古人人口不断繁衍,过不了几十年日子又不好过了,到时候养不活人又得作乱。所以朱由校制定了草场继承法,每个5000大的蒙古牧民草场,只能给继承给长子。如果儿子生多了,大明官方进行安置成工业人口什么的。

朱由校到了承德后,又下令在草原上成立了免费给蒙古孩子上学三年的学堂,不过这些学堂教的都是汉语。

那些无法继承草场的蒙古孩子学会了汉语和一些简单的汉字后,则会被安排去当学徒什么的,长大了便可以融入城镇成为工人。

同时这些经过汉化的蒙古孩子,还可以参军成为军人。当然也可以出家当僧人,在朱由校的邀请下,乌思藏方面的黄教已经专门派出了几个活佛到草原的明统区传教去了。

黄教本身在这些蒙古人中就很有市场,在朝廷的支持下,一座座黄教寺庙就在草原上建设了起来。

出家、 参军、当工人,这些出路就能很好的消化掉蒙古的过剩人口,从而使得大家都有口饭吃,日子就能继续过下去。相比投靠大明的这些蒙古人的滋润日子,明统区之外的蒙古人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

林丹汗开始持续的集权、整合资源,一些中小部落被欺负得简直不要不要的。(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