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62章 渔业法案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62章 渔业法案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朱由校设想中的渔业确实是很有前途,只要工厂船足够大,那么到远洋去捕鱼,将会变得非常安全。因为大船可以抗风浪,只要船足够大,沉没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

而且渔业不仅仅是在北海道和阿拉斯加这些地方有前途,中国沿海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作为中国四大渔场,在渔汛季节的捕捞效率也非常高。

根据后世专家的估测,中国沿海的渔业捕捞量在800万吨,超出这个标准就会影响可持续性发展。后世中国沿海已经严重捕捞过量,到处港口的渔船弄回来的都是一些小鱼苗,没长大就被捕捞了。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海洋渔业那么有前途,为什么大明没有发展起来呢?甚至连沿海捕捞量都不是太大。

原因非常简单,一个是造船问题。这个时代的大帆船没有那么多,很少被用来当渔船的。毕竟造船业,在明代中后期都是靠民间力量进行发展,加上明王朝对海洋利益的无视状态,造船业发展比较缓慢。

二是储藏技术不行,因为这个国家是有盐税的。哪个渔民能奢侈的用大量的食盐去腌鱼?就算是用便宜的私盐去腌制,也不敢拿到市面上去销售,那样不仅出动官府的盐税利益,也触动了盐贩子的利益。

因此渔民就算是在近海捕鱼,只能将渔获晒成鱼干,但那样比较麻烦,有时候要是没太阳了,可能没晒干之前就臭了。不像腌制的鱼,只要挂起来晾到半干就行了,对阳光要求不大。

没有廉价合法的食盐支撑,就更别提什么远洋渔业了,就算是能开到茫茫大海上捕鱼,没运回来鱼都臭了。

所以要发展渔业,一是要有大船。以及海洋定位技术。大船现在大明有,六分仪也能很好的定位位置。二来要有盐,大明如今食盐产量过剩,理论上是有足够的食盐支撑渔业。三是要有市场。大量的腌鱼出现在市场上能不能卖得掉呢?百姓要是不喜欢吃怎么办?中国可没有什么欧洲人那样斋戒日只能吃鱼的宗教习俗。

朱由校考虑了一会,突然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无他,盐水尔

立即让人召见沈潅。正在内阁处理政务的沈潅,只得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到乾清宫。

“陛下。召臣觐见可是有什么要事?”沈潅对皇帝问道,朱由校微道:“爱卿所料不错,如今我大明南北皆缺粮。朕思来想去,近海渔业和远洋渔业皆大有可为。”

随即朱由校将想法说了出来,“海洋中渔产无数,虽不能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以当代的捕捞手法,却是取之不尽的。若是我大明能从海中获得大量渔产,就可以活人无数,粮食不足的问题便能大大的解决。”

“陛下。这海中有鱼不假,但鱼还没运回来就臭了烂了。”沈潅有些哭笑不得,皇帝的思维还真是跳脱。

“可以用食盐腌制。”

“若是市面上出现大量腌鱼,那盐税必然受到影响。”沈潅说道,朱由校微笑道:“盐税虽受影响,盐税虽然重要,但百姓吃饱肚子更为重要。我们先算一笔账,看看朝廷是亏了还是赚了。”

沈潅顿时洗耳恭听,朱由校说道:“如今食盐是二十文一斤,腌制一斤鱼肉用盐二两。一斤腌鱼肉如果售价是5文钱。那么朝廷还是赚了,我们用大船在近海渔汛时期捕捞鱼群的成本就非常低。因为腌鱼虽然在带咸的情况下会受到百姓欢迎,但盐税并不会遭到太大的冲击,该用盐的地方还是得用盐。就算是有影响。朝廷也能从渔业上赚回来。这些腌鱼的成本不会超过2文一斤,就算是卖5文钱一斤,我们还有3文钱可赚,足以弥补盐税的损失,何况盐税在百姓富裕后,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反而还会继续上升。”

“最主要的是,发展渔业非常划算。可以带动大量就业,因为我们发展渔业需要大量渔船,就需要更多的造船工人伐木工人。而渔业的产出,足以补充这些造船工和伐木工所消耗的粮食,并且还有大量的盈余。同时发展渔业可以让我们大明向外大量移民。移民之后不仅可以开发渔业,同样可以开发牧业农业,还可以带动各种海洋贸易。”朱由校这笔账算下来,沈潅有些目瞪口呆,“而且大量的渔产可以让我大明养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如今天灾频发,首先考虑的还是如何养活百姓。”

“那,那陛下可能保证一定能捕捞到便宜的渔获呢?”沈潅听了这笔账之后也十分心动,不过他对海洋并不是太了解。

“就我大明近海,渤海湾舟山等地,每年都会有渔汛,大量鱼群成群结队,只需改良船只网具,便可大量捕捞,一个渔民一个渔汛季节下来,其收获是耕种所获的十多倍。而在海外蛮夷之地,还有更多丰饶的渔场。我大明如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生产力最高的国家。只要把资源投入到海洋之中,完全有能力征服那些蛮夷之地。”

“陛下圣明,若要发展渔业,渔民依旧无法承受盐税,朝廷必须特批低价盐给他们使用才行。”沈潅服了,尽管他对到处欺负弱小民族持保留意见,但对于皇帝想出来的这个用渔业养活大明百姓的方法却是彻底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朱由校说道:“朕决定以渔业公司为主力来发展渔业,那些渔民缺乏资金,没办法建造大型捕鱼船。朕要内阁以最快速度出台法案对全国的渔民渔业公司形成管理。主要目的就是在大明近海渔场,对大型渔船的捕捞采取配额捕捞制度,避免渔场因为过度捕捞而被毁灭。普通渔民如果要拥有大型渔船,也必须让他们成立渔业公司。同时还要明确休渔期……”

配额制这种制度是非常超前的,在没有出现拖网船之前,基本上不可能将近海的渔场捕捞枯竭。

但等拖网船出现后,再搞配额制必然是在渔业资源大幅度减少的请款下。而且到时候要采取配额制又损害渔业从业者的利益。

所以朱由校决定在发展大规模渔业之前就制定捕捞配额,使得配额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另外要在拖网船出现之前,将休渔期这个制度普及开来。

这个年头虽然没有官方的休渔期之说,不过因为航海技术和捕捞成本的限制。所以捕捞是错开了渔种产卵期的。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终有一天会变成全年都可出海捕捞的状态。

休渔期也可以先行出台,当然渔民的小渔船可以不在限制之内,但拥有大吨位渔船的渔业公司必须限制。

沈潅在乾清宫待了将近一个时辰之后这才出来。不久之后内阁就制定出了《大明渔业法案》,并成立了一个渔业部。

该法案规定,沿海一切超过五百料150吨左右的渔船,必须到渔业部登记造册,并成立渔业公司。

渔业公司在大明各渔场。施行配额制捕捞,具体多少配额才是最佳,还在求证之中。但并不妨碍先制定配额,渤海湾渔场的配额制定为每年15万吨,舟山渔场每年配额定为20万吨。

同时内阁发出政令,朝廷将向渔业公司特批食盐,价格为1文钱2斤。同时规定了渔业公司的成立标准,必须具备至少一艘吨位超过150的渔船,注册资金为3000元。

《大明渔业法案》还规定,捕鲸必须获得朝廷特批牌照。未获得捕鲸牌照的渔业公司不得捕杀误入港口之外的鲸鱼。

之所以颁布这样的捕鲸限制,主要是考虑到民间捕鲸船一旦尝到了捕鲸的甜头,肯定在捕鲸的过程中只要鲸油,而不要鲸肉。会如同近代西方人捕鲸那样,把鲸肉丢回海中,以追求一次出航捕鲸能获得更多的鲸油。

如果由皇家财团捕鲸,则可以将鲸肉都切割下来腌制,然后运回大明,从而避免浪费资源。而且和鲸油相比,鲸肉才是大明能让普通老百姓填饱肚子的东西。

《大明渔业法案》出台后。在《大明日报》的报道下,很快整个大明的商人都意识到了海洋渔业所蕴藏的巨大利润。

渔船完全不是问题,这两年官方和皇家财团都在大量订购船只,民间造船厂都接到了很多订单。大明的造船业这两年发展十分迅猛。特别是皇家资本所投资的造船厂,在辽东收复之后,更是在辽东湾地区投资了两个规模巨大的造船厂。

保鲜也不是问题,朝廷有特价盐批下来。

顿时很多商人都躁动了,纷纷开始联系造船厂订购渔船。特别是北直隶商人,渔业成为了一个新的投资亮点。

皇家财团自然是少不了的。皇家财团首先是加大了造船业上的投入,大明需要更多的军舰商船渔船。

同时皇家财团开始成立渔业公司,并且打造捕鲸船队。大明确实对捕鲸比较陌生,但很快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因为荷兰人会。

皇家海军当中如今有大量的荷兰雇员,这些荷兰人都是被之前的海战中被俘的,因为赎金要价太高,荷兰人放弃了赎回这些荷兰人的想法。所以这些被俘虏的荷兰人为了不被丢进矿洞里挖矿,只能选择给大明海军服务。

这年头的荷兰人在捕鲸方面有很大的投入,一个捕鲸船队往往有上万名的荷兰士兵跟随。被俘的荷兰军官和士兵,不少都接触过捕鲸业,所以很快就解决了大明捕鲸业面临的业务不熟的问题。

除了捕鲸业民间资本进入受限之外,其他渔业捕捞民间资本都可以进入,不过沿海渔场的捕捞配额要花钱购买。当购买配额数量超出朝廷制定的配额量时,则朝廷再考虑增加捕捞配额。一旦渔场产量下降,则将减少捕捞配额,以保护渔业资源。

皇家财团除了会在渔业丰富的近海渔场购买配额,并进行捕捞之外。主要的捕捞海域还是海外的渔产捕捞,北海道渔场显然就成为了率先被盯上的地区,这里不仅有大量的鱼群,还有大量的鲸鱼。

皇家海军在年底也做出了相应的配合计划,将在明年开春后护送三万移民前往北海道,为该海域的渔业捕捞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并且将向北海道派遣海军陆战队一千人,朝廷官方也将在北海道建立行政区。

同时在天启四年,海军将以北海道据点为补给点,向北美阿拉斯加区域进行探索。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