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4章 等待契机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4章 等待契机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徐光启从养心殿内走出来时,心里十分激动。他多年以来,研究水利、农业,就是看到了大明北方的粮食供应问题。

每年大明要从南方调集大量粮食北上,在京杭大运河这条线路上,有极大的损耗。而江南地区,又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导致江南粮食此时也不能自给自足。

此时连江南的粮食,都要从湖广供应。

北方粮食不足,对国力影响极为巨大。

徐光启尽管身为东林党,但却是东林党当中少有的一片人才,大明的危机也看到了一部分。

此时皇帝要整顿北方农业,而且资金众多,这让徐光启怎能不激动。

加上此时朱由校还没有开始在朝中排斥东林党,徐光启自然是直接接接下了皇帝的任命,开始到皇家农业公司给孙承宗当副手。

有了徐光启的加入,孙承宗马上就轻松多了。这天孙承宗进宫面圣的时候,在朱由校面前对徐光启称赞了一番。

“徐光启此人,在屯垦方面极有经验,老臣看来,农业公司大可交给徐光启掌管,必然可以井井有条。”孙承宗对朱由校建议道,“老臣正好抽出手来,先对京营整顿一番。”

“老师,京营该如何整顿呢?”朱由校问道。

“京营如今虽有三十万,然而能战者不多。以臣看来,不如将老弱裁汰出来,在京城郊外开垦军屯。如此一来,便可解决京营老弱满营的问题。再有,京营拿着朝廷军饷,军屯几乎不需要支付什么成本。”孙承宗将整顿方案详细的叙述了一番,“等军屯开垦出了足够的土地,不仅朝廷可以甩掉这些士兵的军饷包袱,每年还能为朝廷增加一笔军屯收入。”

“这个主意不错。”朱由校眼前一亮,拍手称赞。京营士兵的营房都被商家侵占,在城里拿着那么点军饷,日子也不好过。还不如让京营士兵去屯田呢!这样京营士兵的日子也好过,而朝廷也可以减少负担、增加收入。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开垦,不需要朱由校出一分钱,全是由朝廷财政支撑。收入尽管也是归入户部,但朝廷的不就是皇帝的。等收拾了东林党,财政方面自然是皇帝说了算,现在先让东林党跳几天。

于是朱由校听从孙承宗的建议,将皇家农业公司交给了徐光启管理。同时找机会整顿京营。

徐光启接任孙承宗的管理大权后,凭借他在屯垦经验,以及农业技术、水利技术,果然将皇家农业公司的屯垦活动管理得井井有条。

“启禀皇上,徐大人上奏说,前来报名屯垦的百姓越来越多,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超出第一期的屯垦计划所需的人数了。”李进忠这天拿了个奏折对朱由校禀报道。

“人数太多?”朱由校感觉这是好事啊!屯垦不就能顺利完工嘛!接过奏折一看,才发现局势有点过头了。

因为皇家农业公司开出的条件对老百姓来说吸引力太大了,要知道如今很多佃农,很多只有十几亩地,而且要上缴的佃租很多高达一半的程度。相比之下,皇家农业公司只要交三成的佃租,而且有三十亩地。

佃租就算是高达五成,如果有三十亩土地,农民再发展一下副业,日子都能过得不错。何况只有三成佃租。而且这些土地,还都将是水利完善的。拥有水利设施,这往往意味着旱涝保收。尽管不是那么绝对的能旱涝保收,但是抗灾能力高出许多。而且皇帝还承诺,受灾的时候可以免除佃租,这对那些佃农来说吸引力就更大了。

甚至是一些自耕农,也因为自己的土地水利设施不好,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土地并入皇庄之中。

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人满为患的现象。

“拟旨,让徐光启先安置流民,有地可耕的佃农先不予全部招纳。另自耕农愿并入皇庄者,佃租改为二成。”朱由校对李进忠说道。

“是,皇上。”李进忠拿起毛笔,写了道圣旨,进行了润色,然后发出宫外。

皇家农业公司的屯垦确实是出奇的顺利,不仅流民四方来投,连佃农、自耕农都被吸引而来。劳动力马上就不缺了,屯垦活动热火朝廷的进展开来。

徐光启按照第一期屯垦计划的521亩土地,招募了17.3万户人。

皇庄的管理方面,以前是宫内太监负责。后来出现了欺压佃农的现象,所以进行了改革,行政管理交给了当地官府。

这次屯垦的皇庄,行政管理方面依旧是由地方官府负责,但宫内却有插手。而且子粒银折色方面,却是直接取消了。交租不像以前,佃农也把粮食运到官府指定地点进行折色,然后换成子粒银上缴皇帝的内帑。而是直接征收粮食,同时佃农产出多少就征收多少,没有定额之说。

也就是说,佃农的土地,一亩若能产出2石小麦,那么就按照2石小麦的三分之一来征收。若是只产出1石,那就按照1石征收。

具体交多少粮食,等到夏收、秋收之时统一核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皇庄行政管理任命则是由皇家农业公司负责,在皇庄推行保甲制,即一百户设一保长,十保为一庄。

相当于,每个皇庄拥有3万亩土地。

每个皇庄常驻一个农业技术人员,负责农业生产指导,并组织佃农在农闲的时候,对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到夏收、秋收之时,皇家农业公司再派人手,对农民收获的粮食进行统一过秤,然后确定所要缴纳的粮食多寡。交上来的粮食,则直接卖给曹金玉负责的粮行。同时也由曹金玉负责收购这些粮食。

同时每个皇庄,春季都种下三亩红薯的政策,徐光启也是极为赞同的。三亩地的红薯,在灾年足够让农民撑过半年时间。

除了本次准备开垦的521万亩荒地,此前皇庄的土地,还有300万亩左右,每年征收子粒银才20万两。

这其中的利益,明显被商人给拿去了。

所以这三百万亩皇庄土地,此次也都并入了皇家农业公司进行管理。同样推行保甲制,同时对水利进行修缮,佃租也定为三成,不再送到官府进行折色。

这300万亩皇庄的土地的整顿就不需要太大的成本,而且这些皇庄位置较好,水利再修缮一番,收成是十分不错的。就算是每亩1石的产量,一年下来也能收取100万石的粮食,按照0.7两白银1石的价格,每年可以收入70万两白银。

朱由校则在等待,寻找整顿京营的契机。只要整顿京营,他就能将京营控制在手中。再加上手上的腾骧四卫,朱由校就真正有和东林党抗衡的本钱了。xh118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