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85章 皇庄的丰收年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85章 皇庄的丰收年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readx;将近两百艘子母船,冲入建奴的船阵之中,上面的明军纷纷一击就走,有的也都不需要靠近,几十米外就断开连接,烧起来的子船在风帆的作用下,还会继续向前冲。

建奴的船阵马上就混乱不堪,几乎大部分母船都成功的和建奴拉开了距离,然后回头欣赏他们的杰作。

已经有很多建奴的船只熊熊燃烧了起来。

在黄昏的也夕阳中,显得无比的灿烂,在明军眼中,这简直就是最美丽的烟火。在建奴战船的混乱之中,登莱水师主力也不跑了,而是靠近了一些,然后对着建奴水师的战船发射大量的火箭、火砖。

不一会,建奴水师的船阵中,就变得火光冲天、烟雾弥漫,在烟火之中,建奴水师走向了灭亡。

“明国人,卑鄙!”

一名建奴士兵在火光中被烧死,临死前吼了一句,然后死不瞑目一般。大部分的建奴士兵,则争相跳入海中。

好在李永芳训练这支水师的时候,让建奴士兵掌握了游泳技能,没有被海水淹死,但是这里离海岸线如此之远,游到岸边早挂了。

“散开,全部散开,快灭火。”李永芳双眼通红的站在甲板上大吼,可惜周围全是火光,火砖的浓烟很快就把李永芳的视线都给遮住了。

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大人,快走。再不走就没机会了。”李永芳的家丁大吼道。

“哎!大势已去。”李永芳懊恼的一甩手,果断的命令道:“走。”

在混乱中,李永芳坐上小船,然后快速划出了船阵。

五百艘战船,近半都在燃烧。特别是在火砖的浓烟中,很多建奴战船分不清方向,加上又慌不择路,很快就撞上了那些燃烧的战船,很快也被无情引燃。显然建奴并没有预料到火攻这种战术,这就是太没文化的问题。

火攻战术在中国历史上的水师作战中。是非常常见的。要防范这种战术,可以用淤泥涂湿战船,这个方法比较笨,也比较麻烦。但却是最有效的。

在燃烧的烈焰中,建奴水师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没有任何的悬念,建奴水师被登莱水师轻松歼灭。那些四散的战船,也被登莱水师拦截了大部分。

只见一艘将近五百吨的水师战船,快速靠近到一艘250吨的建奴战船旁边。船上的勾爪丢出。十分利索的勾住了这艘建奴战船,然后迅速的被拉了过来。

砰砰砰……

登莱水师的战船甲板上,有五六门轻便的一斤炮,靠近建奴战船后直接开火。同时成排的火枪兵扣动扳机,瞬间就形成了密集的火力。建奴战船上的士兵,正排列成密集阵型以应对接舷战,顺价就被成排的射倒在地。

建奴水兵在甲板上的阵型直接混乱,随后明军咬着钢刀跳上了建奴战船的甲板,与建奴展开残酷的接舷战。建奴士兵被打得哭爹喊娘,很多干脆纵身跳入水中。只是不一会。战船上的建奴就被杀了个干净。

几乎所有建奴大型战船,都被登莱水师给拦截了下来。那些拦截建奴小船的登莱水师战船,干脆直接照面碾过去,直接就把一艘艘小舢板撞了个底朝天,纯粹就是欺负他们吨位小。孙义国指挥的‘旗舰’,也加入了拦截,因为吨位最大,开到哪里,哪里的建奴战船就鬼哭狼嚎的四散而逃。

“打的痛快,哈哈!”孙义国看着大量建奴水兵落水。哈哈大笑起来。

一番交战过后,建奴水师只逃走了一部分小船。大部分船只都被烧毁、截获。一个多小时之后,战场上逐渐安静了下来。望眼看去,已经没有抵抗的敌人了。

“打扫战场。把那些建奴水兵拉上来。”孙义国一脸的笑容,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过后,心情自然舒畅无比。

“是,大人。”

登莱水师开始打扫战场,将落水的建奴水兵从海里捞了上来,并四处打捞尸体。以便统计战功。

在交战海域,打捞到的建奴尸体,多达三千多具。而俘虏的建奴,同样也有三千余人。

李永芳那边,经过一番亡命奔逃,终于是逃回了镇江。结果收拢了一番败兵之后,欲哭无泪的发现,逃回来的仅有六百余人。

这场信心满满的海上决战,简直是一败涂地。这完全不在预料之中的结果,让李永芳如丧考妣,都不知道该如何向野猪皮交代了。但瞒显然是瞒不住的,李永芳只能把水师的士兵都召集在一起交代了一番。

当野猪皮得知水师大败的消息后,果然是怒火冲天,当场将战报摔在地上。一旁的何和礼将战报拿起来看了一遍,然后对野猪皮说道:“大汗,虽然李永芳败了,不过也重创了登莱水师,歼灭敌船两百艘以上。我大金不善水战,李永芳能取得如此战果,也实属不易了。”

李永芳在战报中,虽然承认失败,但却夸大了战果。把一面倒的海战过程,变成了双方激烈拼杀数个时辰,并击沉登莱水师两百余艘战船。

这牛皮吹出来之后,战报顿时好看了许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废物,简直就是废物。歼灭明军的两百余艘战船又如何?我们的目的打倒了吗?”野猪皮咆哮道:“没有,一个目的都没达到。东江军和金州军,一样还在袭扰我们大金国。如今水师几乎折损了个干净,难道我大金还能再建一支水师到海上和明国相拼吗?”

何和礼顿时无言,以后金这薄弱的人口,真要是把力量丢到海上和明军水师消耗,根本就耗不过明军。就算是一换一都吃亏了,何况是损失比明军还大,后金哪有这个实力去海上拼消耗。

水师的覆灭,意味着野猪皮所期望的战略突破直接流产,东江军和后金军的威胁依旧如芒在背。

野猪皮发了一通脾气之后,便安静了下来,思考了片刻之后,不由想起了《三国演义》,拍案道:

“为今之计。只能想办法从明国内部进行突破了,想办法离间一下明国皇帝和孙承宗的关系了。”

“大汗英明,不过这孙承宗是明国皇帝的帝师,要离间他们君臣二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何和礼疑虑道。

“不试试怎么知道。”野猪皮说道。要说这兵法、计谋什么的,《三国演义》可谓是野猪皮的启蒙着作。里面各种计谋,让野猪皮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如果是其他年代,野猪皮看《三国演义》来打仗,显然要直接扑街。然而此时的明王朝。却是迟暮腐朽,就算是他露出破绽,明军也未必能抓住,结果让野猪皮度过了实践阶段。

在后金军中,不仅仅是野猪皮喜欢看《三国演义》,上上下下都很流行,入关后这种风气更是极为普遍。纵观清代,很多战争实际上就是用《三国演义》来指导的。

而明代的作战思想上,则显的有建树的多。《三国演义》只是小说,显然不可能作为明军将领的指导着作。甚至意识到了因为时代的不同,社会环境、外交环境的变化,《孙子兵法》最好都是不要看,而戚继光的着作,则成为了明代后期主要的军事指导着作。只可惜,明末实在是天灾**不断,朝廷又没有足够的财政投入到军事之中。同时贪污军饷的风气在东林党掌控朝堂之后,变得几乎都是公开了,让明军没办法重整雄风。

但此时历史已经改变了,在朱由校的疯狂敛财之下。明军的军费投入在天启二年,已经增长到了2800万元,其中800万是预备军费。

野猪皮决定采用离间计,便开始与晋商联络去了。至于李永芳。感觉还算是个人才,又是自己女婿,野猪皮便不去追究了,很快下令让李永芳撤销水师,不再考虑从海上寻找突破口了,彻底在海上偃旗息鼓。认怂作罢。

捷报传到京师,朱由校顿时神色振奋。

“袁大人编练的水师,果然是极为精锐,歼灭建奴水师六千人以上,登莱水师只折损了五十多人。”沈潅不由感叹道,倒是不怀疑战报的真实性。袁可立作为四朝老臣,他呈上来的战报自然是有含金量的。

“内阁拿个赏赐方案。”朱由校十分欣喜的决定道:“让登莱水师前来天津,朕要亲自检阅,并给水师将士颁发奖励。”

“臣遵旨,既然皇上要亲自巡视,不如定在半个月后如何?”沈潅倒是没有阻止皇帝离开京师的举动。

朱由校三天两头出宫,已经是见惯不惯了,有锦衣卫的保护,也出不来什么问题。

“那就半个月后吧!”朱由校点头道,然后对沈潅问道:“北方的夏收已经开始了吧?”

“启禀皇上,夏收已经开始了。”沈潅点头道。

“爱卿去叫人拟个单子上来,今年北方各省,该免税的免税的,另外禁止陕北崔科。”朱由校决定道。

“皇上英明。此番朝廷已经改革了徭役,规定出工不得超过二十天,距离不得超过百里。各省百姓的负担已经减轻不少了,再免除一些田赋,便可让百姓休养一番了。”

这一年北方夏收,显然是百姓最好过的一年了。

内阁很快将天启二年北方所有受灾地区,都纳入了免除田赋的名单,然后将政令颁布了下起。

而且很多受灾地区,是免除两年到三年的田赋。

尽管在贫富差距这个根本问题上还没有什么建树,但起码在税收上让北方各省百姓有了喘息之机。

最容易把百姓逼反的崔科,也在陕北地区取消了。

反正北方夏收的田赋,只有六百万石的财政收入,免掉大半也都无所谓了。如今北直隶经过一番改革之后,经济已经越来越繁荣,也不需要太依赖北方的田赋收入。

各省的夏收正在热火朝廷的进行,天启二年的灾害倒是不少,不过影响范围较大的极端气候还不多,总体来说这一年的夏收,收成还算是不错的。

特别是北直隶的那些皇庄,地里的小麦长势极为良好。

因为水利设施的完善,大量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水浇地上种植的小麦,产量都会高出一大截。

而且今年皇家农业公司的农业技术人员大幅度增加,在各个农庄进行了种植技术的指导,以及各种农家肥的施肥措施之下,北直隶皇庄土地上的小麦有了极为明显的增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有个别区域的小麦,亩产甚至突破了四石,这样的产量在过去也是有的,但都必须是极好的土地才行。而今年皇庄中,就出现了几处亩产达到四石的土地。不过亩产四石只是个别现象,但大部分的水浇地的小麦亩产都达到了两石左右。旱地上的小麦产量,也有一石左右。

皇庄小麦可谓是大丰收。

这样的丰收让农户们欣喜万分,带着十足的干劲,投入到了夏收的忙碌之中。一般在皇庄中,每户都会种植25亩的小麦,剩下5亩用来种植红薯。另外还有一小块土地,是用来种植蔬菜的。

张石头就是一名普通的皇庄佃农,他的土地原本有十几亩的旱地,但今年全变成了水浇地。今年夏收让他欣喜若狂的是,他地里头的小麦,几乎都是亩产两石。收麦的时候那是全家上阵依旧不够,好在还雇了工。

把小麦收上来脱髓之后进行了一番称重,结果竟然达到了58石,接着上缴了三成的佃租,扣去17.4石后,还留有40.6石。张石头家里一共四口人,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因为皇庄因为有养猪场,隔山差五就会杀头猪,家里的肉食没断过,所以对粮食的消耗也少了很多,只留下了4石粮食,再加上地里的红薯搭配着吃,这4石小麦还不一定吃得完。

剩下的36.6石粮食,张石头直接卖给了粮行,粮行以每石真正0.7元的价钱买走,让张石头拿到了25块银元,外加310文钱。

这样的收入,让张石头脸上笑开花了,在皇庄种地尽管累一些,全年能休息的时间不多,但同时收获也多。(未完待续。)

ps:第一更到!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