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67章 翻盘点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67章 翻盘点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面对大量弹劾奏章,叶向高是如同泰山一般安稳,丝毫不为所动,手段也丝毫不显收敛,反而是变本加厉的严查到底,一点人情都不给。

他知道皇帝要的是实打实的整顿效果,如果弹劾有用的话,那么当初皇帝东林党弹劾、上奏的奏章比现在还多,依旧屁用没有。

曾经爬上官僚巅峰的叶向高,自然是站得高看得远,眼界自然不是那么狭隘。如今的叶向高就像是一个一无所有的赌徒,只能死死抱住朱由校这条大腿,否则一点希望也没有。所以他不在意别人怎么弹劾,只在意皇帝对他的看法。

很显然叶向高拿捏对了,那些弹劾他的奏章,纷纷如同泥牛入海,通通不见踪影。叶向高这么卖命的整顿漕运衙门,朱由校自然是看在眼里,十分满意。

“看来还是这些罪臣好用啊!在有的职务比太监还好用。”朱由校就好像是发现了一个宝藏。

太监派出去,那些性格正直的太监也是很靠谱的。但就算是再靠谱,这些太监的名声都很差。

为什么?

就因为他们是太监,是没有卵蛋的。就算是做得再好,在舆论中都是反派角色。而且很难打入文官集团,毕竟圈子不同。

叶向高这些罪臣不一样,尽管名声也不好,也是反派角色。顶着一个大贪官的帽子复起,但却是文官系统里面的人啊!这身份就比太监要方便。而且不像太监那样,会轻易的给皇帝拉出一大堆的仇恨值。

这疯狗太好用了。

不过疯狗还是得控制好,别被疯狗反咬一口。尽管这种可能性很低,但还是存在可能性的。

也不是谁都能成为叶向高这样的疯狗,叶向高首先就是一个做事还算靠谱的家伙,当初当内阁首辅。政务方面也都能应付得过去。只是说利益阵营问题,终究还是一个代表商人和地主利益的官僚。

如果换成一个烂泥扶不上墙,没什么能力的官员。朱由校完全不敢这么搞,那种疯狗放出来。就是乱要一通的节奏。咬得没技术、没方法,只会把下面的水搞混了。

叶向高要当这个疯狗,下嘴的角度、力度都拿捏得清楚,不会为了急于表现,而把下面越高越糟。

这些主皇帝一棍子敲死这头疯狗的,恰恰是之前最支持东林党的通州商人,还有苏南的一些工厂主。出面的也恰恰是残余的那群东林党官员,也不知道叶向高是何感想。显然东林党已经没有叶向高的一席之地了。

叶向高此时要么一条路走到黑,然后坚持到黎明的曙光。要么只能悲惨结局。

“漕运整顿得不错,内阁准备一下,朕要全面稽查走私。不论是私盐还是北直隶进出口,亦是漕运走私,统统都要抓。”朱由校对沈潅下令道。

“是,皇上。”沈潅连忙应道,这显然是个苦差事。但没办法啊!boss提出要求和指标,苦恼自然是留给臣工,只能想办法去做。做好了才能获得大老板的青睐。即是考验,也是机遇。

“皇上,今年的京运军饷。必须发出去了。太仓库的财政……”沈潅不得不找上门,和朱由校亲自提财政的问题。

本来计划是,向其他各省征收赋税,特别是南方省份,并减轻北方省份的负担。

结果朱由校突然变了方案,北方的税收是照样减了,可是在南方征收商业税的改革方案却是不搞了。

太仓库几个月的支出下来,已经比狗舔还要干净。如今太仓库的收入,基本上就是一个农业税。还有一个盐税。

现在最大的金主,估计就是手握铸币大权的皇家银行了。成为才恐怖的财政来源。

“朕知道了,银子从内帑出。”朱由校倒是干脆。自己的小金库和国库,此时基本上都分不清公私了。国家完蛋了,皇帝肯定没跑的。小金库只能当成国库来用了,没什么好扯皮的。

“内帑现在还有1600万元,今年军饷方面,孙爱卿你拿个方案出来,可以适当多发点军饷下去。”朱由校转头对孙传庭说道。

“是,皇上。臣以为,总结去年的辽东局势而言,我们大致上已经稳住了广宁、辽河防线。当前战略依旧是以防守牵制为主,因此辽东镇军饷今年需要增加到700万元。而东江镇,军费则需要350万元,金洲镇则需要继续加强兵力,军费则需要200万元。其余边军军饷,则增加到能300万元,京营编练则需要350万元左右,合计2000万元。”

“嗯!把军费发下去吧!”朱由校眼睛不眨一下,心里却是挺肉疼的。但是军费是必要的开支啊!

内帑虽然钱还不够,不过这些钱并非是一口气就要发下去的,可以每个月发一点,财政还是比较充足的。

毕竟此时才农历四月,接下来还有八个月的时间。

以当前的财政增长速度,接下来八个月,起码还有三千万元的收入,这三千万元的财政预算怎么用才是关键。

没有财政预算,这账有点不好算,发展起来也没有个具体计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明王朝的财政预算,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没有意识的。有钱的时候,银子和粮食放着发霉。没钱的时候,只能往死里抠。

或者说,能预算的就只有那么点税收。存下来的银子,都是积少成多,个别项目剩下的,例如茶马贸易。

如今茶马贸易的收入都被民间走私商人侵蚀殆尽,光禄寺上千万两白银的金库早就没了。

“内阁做个财政预算吧!给你们两千万元的预算额度。”朱由校说道,大概能够预算的就是3000万元,同时太仓库还有农业税,大约能有500万元左右。也就是说,内帑给内阁1500万元就足够了。剩下1500万元,则留着做其他事情。

旱涝保收工程显然是要花钱的,这1500万元显然也挪不出多少来做其他事情了。

“臣遵旨。”沈潅领命,回头搞预算去了。

很快给朱由校递交了一份预算方案出来,首先是高薪养廉政策,今年继续扩大涵盖范围,预计支出500万元。

这几乎是以前朝廷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只是当前行政正处于改革时期,所以高薪养廉还是有必要的。

高薪养廉的同时,厂卫的反腐自然是要全面展开,倒是可以通过查抄贪官,弥补一部分这方面的支出。

同时拿出500万元,用于准备赈灾,这绝对是大手笔。

剩下的1000万元,则留着800万用于应付军费的开支。军费虽然是发出去了,但战争一旦打响,就存在损耗。对官兵的抚恤、赏赐,以及作战物资的消耗,都是需要大笔财政支撑的。

最后200万元,则拿出来应付其他乱七八糟的开支。

这个财政预算,绝对是简单粗暴。

内阁显然也就是这样的水平了,行政上属于较为被动的应付。但显然当前只能这样,朱由校随即批准了这个预算。

天启二年的大笔财政支出,都算进去了。

总结出来,无非就是行政成本、军事开支、赈灾三个方面,总体来说以稳定为主。

只要军事上起来了,这乱世再怎么乱,总能杀出一条血路,这是明王朝的最大的统治基石。毕竟人一少,矛盾自然也轻了。只是不到最糟糕的情况,最好是不要流血。人口虽然多,但用来也却能产生巨大的人口红利。

行政成本的增加,主要是配合反腐。只要反腐能起到一定成效,最起码不要明着来,国家也能稳定。

较大的赈灾预算,也是为了维持稳定。

朱由校和内阁,此时都力求一个稳定的国家环境。只要整体能稳定下来,那么北直隶的改革将成为最大的翻盘点。

所以接下来,就是要把北直隶这个翻盘点经营好。

北直隶要发展起来,自然是离不开工商的。但是农业却是工业的基石,人都吃不饱肚子,还谈什么发展工业?

后世的老毛子和小鬼子,倒是有招数。一个牺牲轻工业,一个勒紧裤腰带。只是这些模式,在大明都没有足够的条件。

农业是必须首先确保的,明末又是天灾频发,因此旱涝保收极为重要。

内帑预算1500万元,全部投入了旱涝保收工程的建设。这次建设,显然又能带动大量工人就业。

除了打井,还要采购水车等农具。与此同时,建设水利工程,尽管皇庄有很多免费劳动力,但也需要大量的砖石等物资,都是需要花钱采购的。

北直隶此时的官方基建项目也就是修路、旱涝保收工程,涉及资金2500万元,简直就是在北直隶的经济上添了一把火,创造出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赚了钱的商家,也开始加大各种经营投资。皇家资本的投资,也在持续。

几乎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商家可谓是乐翻天了,各种窑厂都在加班加点的烧制转头、瓦片,采石场也是忙碌无比。大量的马车,在道路上不断穿梭,完全就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下北直隶的商家不闹了,在税务局全面征收商业税的同时,他们的营业额也是不断的往上涨,银子赚得十分开心。只有那些卖奢侈品的,在出台后,税率简直让他们想要吐血。(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