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57章 视察皇庄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57章 视察皇庄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ps:第一更到!求月票!

天期二年,三月,已经彻底开春了。

冰雪早已融化,绿油油的小麦开始在北直隶的土地上茁壮生长。天启二年的冬天还是有雪的,为华北平原提供了充足的地下水。

经历了冬季的风雪,这些冬小麦长势喜人。朱由校的皇帝銮驾则出现在了一个郊区的皇庄之中。

“恭迎皇上视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徐光启带着一群皇家科技学院的学生,还有皇庄内的农户,来到皇庄门口迎接。

“平身。”朱由校沿途看到庄稼长势良好,顿时心情大好。

“谢陛下。”

徐光启和一群农户站起身,徐光启上前将朱由校迎入皇庄,农户们则列于道旁,脸上都挂着笑容,看向朱由校的目光充满爱戴。

朱由校发现南方也缺粮之后,便不敢太依赖南方的粮食了,否则容易把南方百姓饿死。于是对北方农业更加重视起来,正值春末,便出来视察了一下农庄。

“皇上,这就是农户的房子,今年刚盖起来的新房,属于新的皇庄试验村,一律都是砖木结构的。如果可以,就将推广到其他皇庄。”徐光启带着朱由校在皇庄里看了起来,尽管当初参与了皇庄的规划,但朱由校还是第一次来皇庄。

皇庄里面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房子,这些房子面积都在六十多平方米,砖木结构的瓦房。里面分成了四个房间,以及一个厨房。两个较大的房间,一间是给老人睡的,一间是给户主睡的,还有两个小房间给孩子睡的。家里没人那么多人,则可以留着给客人睡。六十多平的面积,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房子外面。则是一个多功能的牲口棚,用来养牛、骡马、驴子、养鸡。还有一个杂物房、材料房,同时门口都打了一口井用于取水。

所有民房,都一模一样。

朱由校走到一户农户家门口,只见牲口房内,养着一头牛和一头驴子,还有二十几头鸡,场面十分热闹。

“不错,不错。”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走进了农户家中。进去一看,朱由校只感觉里面光线好差,黑乎乎的样子。

“徐爱卿,这房子光线太暗了,这个必须得改。房顶要装两个玻璃天窗,让光线下来。另外窗户也可以换成玻璃窗户,另外还要注意通风,严防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朱由校如同后世的大领导一般,现场指示道。

“皇上,玻璃价值不菲。农户用不起。”徐光启小声提醒道。朱由校呵呵一笑,说道:“皇家补贴,不用钱。”

徐光启自然知道玻璃实际造价不高的事实。不过却还存在疑虑的说道:“那玻璃销售,会不会受此影响?”

“今年玻璃产业已经没那么暴利了,朕决定继续降价,销售问题无需担忧。”朱由校说道,玻璃卖了一年多了,当前的价格已经有些卖不动了。反正该买权贵,差不多都买了。不买的这样的价格下,也没几个会买,接下来自然是继续降价。

“皇上真是爱民如子。”徐光启称赞道。尽管心里感觉农户用不用玻璃,只是无关紧要的细节。有玻璃日子是继续过,没玻璃也是一样过。不过皇帝愿意补贴。对农户总是好事。

“出去看看吧!”朱由校看了一圈屋内的布局后,感觉比较满意,便走了出去。一群村民在后面紧紧跟随,因为是试验村,所以建设资金都是内帑拨款,皇帝出钱给他们盖了房子,自然是感恩戴德。

“皇上,这里是公共厕所,那边则是公共澡堂,还有那边,则是养猪场。”徐光启沿途向朱由校介绍起来,“公共厕所每天有人打扫,公共澡堂七天开火一次,用沼气池的沼气生火,厕所的粪便、牲畜的粪便,还有养猪场的粪便,全部倒入沼气池沤肥,然后分配给每一户用于田间施肥。”

公共厕所和公共澡堂,都是农村卫生的关键设施。朱由校问道:“有专门的垃圾堆吗?”

“有的,村里的垃圾全都会集中倾倒,然后进行焚烧处理。瓷器、玻璃碎片这些容易割伤人的东西,则有地方专门填埋。”徐光启回答道,带着朱由校前去参观了一番。接着朱由校又参观了沼气池以及养猪场。

明代的沼气技术已经十分不错了,可以用来生火做饭。不过皇庄中的沼气池,更大的作用则是用来沤肥。

人畜粪便直接施肥是不行的,一是臭气太重,二是寄生虫多,三是未充分分解。而经过沼气的甲烷菌分解之后,养料物质就被分解了出来,更利于作物的吸收,而且高温能够杀灭寄生虫。

当前还没有什么氮磷钾肥料,人畜粪便显然是重要的肥料来源。

同时养猪会产生很多粪便,如果排入河中会产生污染,沼气池显然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农户开始现场演示,用沼气生火,将公共澡堂用的水煮沸。同时用沼气和大锅熬制猪饲料。

农家养猪,猪饲料一般都先煮熟,然后再用来喂猪,这样一来猪吃了容易消化,不过肥肉会很多,但这些肥肉可以熬制成食用油,也正是农村百姓所需要的重要生活用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养猪场内则养了将近两百头猪,大小都有。

养猪场是皇庄中的‘集体企业’,平日养猪所需的饲料,均分到每户,养猪的主要饲料就是红薯和红薯藤,以及麦糠、潲水。

红薯平时可以用来喂猪,灾年则可以用来防灾。平日里,也能吃一吃。

喂猪的任务则是皇庄中的农妇负责,分成十个小队,每个小队负责七天,同时还有负责公共澡堂烧水的农妇小队,以及打扫公共厕所的农妇小队。

地里的农活,则不是集体制,而是私有制。平日如果忙不过来,则可以请其他农户帮忙,你帮我一天,我也帮你一天,这都不需要官方组织,这样的相互帮工,在农村是普遍的。相互帮忙的时候,都是尽力干活,也不会偷奸耍滑。毕竟帮别人做事偷奸耍滑,以后也就没人找他们帮忙了,也没人愿意帮给他们。

大锅饭显然不太靠谱,但是养猪场搞集体制,还是可以的。饲料大家出的一样多,养猪出工也不是太多,十个妇女一起做个七天,就能休息两个月,愿意做的多做一点,个别磨磨唧唧的少做一点,也都没什么,总的都在做事,都是村民们可以忍受的,但那些出工不出力的,总得是要被人说点闲言碎语。农村人淳朴,也很注重名声。而且总有人愿意勤快的出工出力,这年头老百姓信奉吃亏是福,这种集体的事情,力所能及的多做一些也能积福。

平时生病什么的,则可以调休,记好出工就行。

当然,猪是养出来了。但是猪肉怎么分呢?这才是重头戏,要是分配不均,那农户就没积极性了。

毕竟猪的不同部位,营养成分不同,受欢迎的程度也不同,简单的按斤两来分,显然是不妥当的。

集体养猪场是朱由校提出的,具体分肉制度,也是他亲自制定出来的。

朱由校采取的办法是,采取‘市场化’模式,即杀猪分肉的时候,全部都按照菜市场中的肉摊一样明码标价。农户先出钱购买自己想吃的猪肉,然后把钱集中起来,再平均分到每一户农户手上。而且钱当场收取当场分掉,避免出现贪污。

如果肉太多,在皇庄里卖不掉,那就让屠夫把肉按市场批发价买走,然后卖到附近的城镇、乡村。

根据各个皇庄反馈上来的民意,农户对这种制度十分满意,皇庄农户对集体养猪场的经营积极性比较高。

一些沙地比较多的皇庄,因为红薯种得比较多。已经扩大了养猪场规模,最多的一个皇庄,养猪场养了五百头猪。

由于北直隶城镇经济最近比较繁荣,对猪肉的需求量大增,猪肉行情十分看好,这些皇庄扩大养猪规模显然是有钱可赚的。

这种集体拥有的产业,要想贪污也难。毕竟农民都看着,保长也没有什么权势,村民闹起来也压不住。毕竟皇庄的农户,没有宗族势力,那些有亲戚的农户都被分在不同的皇庄进行安置。那些保长势单力孤的一户人家,也不敢惹众怒。

加上朱由校有派人盯着下面,这些农户发展的集体资产,更不可能出现什么贪污。

朱由校在兴致勃勃的养猪场看了一圈,然后指示道:“养猪场要尽量保持整洁,还要做好防疫措施,农业公司也要抓好兽医配套,尽量避免发生猪瘟等状况。死猪也要立即进行填埋处理,不能让死猪流入市场。”

“是,皇上。”徐光启应道,他此时是皇家农业公司的‘技术总监’,也是负责这方面的。在村里巡视了一圈之后,非常满意的朱由校,便在徐光启的引导下,走到田间地头进行视察。

这个试验村,已经实现了旱涝保收,修好了完备的水利设施,朱由校自然是要仔细的视察一番,看看到底靠不靠谱。(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