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5章 官商勾结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5章 官商勾结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东林党最近尾巴已经翘起来了,主要还是因为朱由校在朝政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主见,东林党说什么朱由校都照做。本文最快\无错到 抓 机阅 读.网

如今的朱由校,名义上是皇帝,但是没有表现出丝毫个人意志,东林党人感觉皇帝被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顿感洋洋得意。

朱由校还表现得对朝政没什么兴趣,平日里朝政基本上都丢给内阁和司礼监。内阁首辅叶向高是东林党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也是东林党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李进忠,则很少去司礼监值班。

朱由校的这番态度和表现,也让东林党上下开始麻痹大意,认为新君的意志已被他们掌控。

尽管王安在宫内的爪牙被朱由校给削了脑袋,但对东林党人来说,并不动摇他们的利益。同时朱由校也出师有名,是靠反腐的名号把王安的爪牙斩除的,并未引起东林党官员的警惕。

东林党根本不知道,皇帝正谋划着整顿禁军。

这天朱由校移驾回宫,东林党马上建议开恩科。历代皇帝登基后,都是要开科取士的。不出意外的,朱由校不仅同意了开恩科,还让东林党官员负责这次科举监察。

东林党又获得了一次阶段性胜利,大佬们顿时欢天喜地。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操纵这次科举。

谁能中举、中进士,到时候还不是他们东林党说的算。江南那么多商贾子弟想要考取功名,这钱不就哗啦啦的来了。

特别是殿试的时候,状元、榜眼之类的又能卖钱。

大佬们高兴,小弟们自然也有一杯羹。于是东林党官员们,乐呵呵的去准备恩科了。

朱由校则如同春秋的勾践,继续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先把自己有绝对权力的宫廷内部掌控起来。

这天朱由校正在养心殿看书,杨光走了进来,小声在朱由校耳边说道:内“皇上,张炎回来了。”

“回来了,快让他前来觐见。”朱由校顿时大喜,连忙站起身来。不一会,张炎进了养心殿。

“奴才张炎,叩见皇上。皇上,奴才回来了。”张炎神色激动的高呼道,朱由校连忙把张炎扶了起来,急切的问道:“马买到了吗?”

“皇上,买到了。二十万两银子,买了一万三千匹马,其中一千匹是上上马,九千匹是上马,还有三千匹小马驹。”张炎回答道。

“这么顺利?”朱由校大喜过望的同时,也有些意外。

“奴才此去张家口,原本并不是很顺利,但是奴才碰上了一个马商,听闻奴才是为皇上买马,便极力相助,不仅联系到了战马,价格还比较优惠。”张炎将去张家口的经历给朱由校讲了一番。

“这马商带来了吗?”朱由校问道。

“来了,一同把马匹赶到京城的。”张炎回答道,朱由校坐不住了,连忙说道:“快带朕去看看战马,顺便去见见那个马商。”

“是,皇上。”张炎遵旨道,杨光连忙去传司设监备驾,很快朱由校就坐上车驾,前往御马监所辖的草里栏厂。

朱由校到的时候,看到草里栏厂里面挤满了马匹。

终于有马了,朱由校开心的笑了起来。一名身穿绸缎的中年人这时被带到了朱由校身前。

“草民曹金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中年人连忙跪地叩拜,朱由校心情极好,微笑道:“平身。”

“谢皇上。”曹金玉起身,有些拘谨的站在那里,朱由校对他问道:“曹金玉,你是哪里的商人?平日里就是做贩马生意的吗?”

“启禀皇上,草民是陕西商人,平日主要是往边关贩卖粮食,到了边地之后,也做一些贩马生意。”曹金玉回答道。

“那你给朕说说,可有什么官商勾结才能做的生意。”朱由校对曹金玉问道,此时的朱由校已经有了吸纳民间商人,与他们合股做生意的想法。

“启禀皇上,其他行业草民所知不详,然而这官商勾结能做的生意里,田赋折色绝对是有巨利可图的。”曹金玉想了想回答道。田赋折色,这关乎大明的财政问题啊!朱由校不由精神一震,问道:“具体是如何运作?”

“我大明自张居正变法之后,所收田赋从征粮变为征收银两。就有折色一说,每年田赋征收之时,粮价必然大跌,北方平日一石粮食要1两白银,而田赋征收的时候,往往只要5钱白银,折色也算5钱,甚至还更低,这其中之利可想而知。”曹金玉顿了顿,看皇帝听得认真,便继续说道:“而普通百姓也不是傻子,他们都会尽量把粮食留着,等到粮价上涨后再卖。所以这个时候能低价收上来的粮食,只有田赋折色之粮。但这些折粮是官府当面折算,不是什么人都能买的。只有那些权贵,或者有门路的商贾,才能低价买到这些折粮。”

“而在缴纳田赋的时候,所用的秤基本上都是缺斤少两的,商人吃了折粮这一部分的差价,而官员则吃秤头上的斤两,外加商贾的贿赂。”曹金玉的话,让朱由校终于明白,为什么去年明王朝多达2100万石的田赋,真正能用上的粮食却连一半都不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明王朝从征粮该为征银,并非是让农民自己卖粮食换到银子,然后直接交银子。而是把粮食送到官府指定地点进行折色。

也就是说,例如江南一个地主,按照规定要交100石粮食。江南的粮价可能只有8钱,缴纳田赋的时候,粮价可能会降低到4钱。那么这个地主将这100石粮食送到官府折色,卖给官府指定的粮商,那么折色结果就是40两白银。那么正常价格应该是80两白银,另一半就跑到商人口袋里去了。

如果这些折色银拿到北方来用,粮价是1两银子1石粮食,那么朝廷实际上只得到了40石粮。

而那名地主,因为官府秤头有问题,所以他可能要交120石粮,这20石粮则进了官员的腰包。

农民的负担并不像人们所传的那样成倍的增长,因为明王朝的田赋比较低,被吃点秤头也完全能够接受。所以倒是没闹出什么官逼民反的事情,农民军起义一般都是天灾,明廷没有及时赈济,外加一些势力蛊惑从而形成。

但是国家却是被疯狂挖墙脚,2000万石的田赋,真正能拿到手的只有一半,而南粮北调的漕运过程中,还有大量损耗,如此损耗一下,朝廷真正能调用的粮食,恐怕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当初张居正变法的时候,为的是增加国家税收,可不是想要这个结果。如今这局面,就是东林党人在张居正死后弄出来的。张居正的变法内容几乎都被废除,但是折色这个可以进行官商勾结,从而挖国家墙角的东西却是被他们保留了下来。

“曹金玉,你可愿与我皇家合股做买卖?”朱由校决定插手粮食生意,随即对曹金玉问到。

“这个,草民……”曹金玉面露难色,并不是很激动的样子。xh118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