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37章 入账千万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37章 入账千万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ps:今天只有一章,熬夜上火了,作者得赶紧去睡觉了,争取明天把状态调整好。以作者多年的经验来看,每逢天干壬水、地支丑土的日子,作者的状态都不太好,大概一个月有那么5天吧!大家见谅一下吧!

红嘴堡大捷与金州大捷,让京城带来了一些喜气。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鞭炮燃放后留下的纸屑。

军事上的胜利,还是让老百姓很是振奋的,因此消息登报的当天,京师的鞭炮被抢购一空。

明代的百姓,并不是不关系国家。实际上和后世的社会环境很像,普通百姓尽管关系国家,甚至也想改变国家当前的现象,但是都没有渠道和办法。天家好似听之不闻、视之不见。

然而当国家情况有所好转的时候,他们同样也会振奋,也会庆祝。

环卫工们一大早便开始忙碌的清扫这些纸屑,报社送报的工人也已经开始到处送报,到了辰时,报童们也出来了。

“卖报,卖报,东林党落马官员群体招供认罪。”

“卖报,卖报……”

又是一天的早晨,早起的人们,很快就听到了报童们的吆喝声,这对于京城的所有百姓来说,已经是一个习惯的现象了。

不少人也开始习惯在上工的路上买上一张报纸。

今天的《大明日报》头条极为轰动,基本上能识文认字的行人,听到报童的叫卖声顿时都纷纷侧目,不少人连忙掏出荷包,购买了一份报纸。

只见这一天的《大明日报》头版,报道了东林党落马官员招供的消息。同时李三才的《东林贪腐录》正式在《大明日报》上开始连载,人们看到李三才招供的这些无比详细的贪腐记录。顿时都吃惊不已。

李三才在狱中自杀身亡的内幕也被报道了出来,系东林党高层的一番运作,将李三才从劳改局中移交到了刑部大牢。然后被东林党高层派人送去毒酒毒死。

这个报道,更是十分惊爆。

《大明日报》对于东林党贪腐官员罪状的报道。一直持续了三天时间,用大量版面,刊载了大量贪腐罪状。

一时间这些人的名声算是彻底的臭了。

另一边朱由校则在欢天喜地的数着银子,经过一番统计之后,厂卫将查抄的资产进行了一番统计之后进行了上报。

现金一共查抄了六百三十万两银子,其余的房产、土地、古董玉器更是不计其数,价值起码在七百万两以上,就是变现需要一点时间。

叶向高和刘一燝。都是当过内阁首辅的,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捞钱自然也方便,其中叶向高的家产价值在两百万两左右,刘一燝更多一些,达到了二百五十万两左右。

同时还牵连出了不少地主富商,更是资产众多。

那些需要折算的不动产,实际上价值会有所浮动,但是630万两子却是实打实可用的,相当于是759万元。

这些东林党作为权利的尖端。加上中国历来就是官本位的社会,此次查抄了七十多名东林党的三族家产,能得到这么多银子也很正常。要知道明末一些顶级商人。光是流动资金就达到上千万两白银。

家里随便有个几十万两的富户,在江南到处都是,不过后来基本上都便宜了满清。

看完东厂和锦衣卫上报的抄家情况,朱由校十分满意。

“皇上,微臣与魏公公今年派人在山西、张家口等地调查,已经查到了不少参与走私的晋商,明年要是朝廷还缺银子,完全可以对这些晋商下手。”田尔耕对朱由校说道,朱由校想了想说道:“晋商暂时不好动。如果大规模查抄了晋商,南方那些财阀说不定就要抱团造反了。”

南方的财阀的财力自然是非常恐怖的。只不过这些财阀分为各个家族,并不是很团结。毕竟中国这么大。这些财阀很难一家独大,而是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毕竟中国自上古道家体系出现以来,起码有上万年的历史。进入封建社会,也有最少两千年,商人、地主谁都不笨,都非常重视可以细水长流的东西,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出卖产业的。

这样的观念,就不同西方人了。西方人经常为了炒股,直接把土地、工厂卖了去炒股,结果被财团用金融玩得团团转。

西方人的金融手段,很多在中国是没有搞头的。一来官府不允许,二来并不是谁都是傻子,会傻乎乎的钻进金融圈套。

如果明末这些财阀联合起来,那么满清和农民军根本就跳不起来。但是因为门户过多,而且在他们看来,换个皇帝也无所谓,所以农民军起义他们根本不管。后来实在是李自成犯傻彻底得罪了东林党官僚,东林党可是掌握舆论的啊!而且李自成那种军纪,江南财阀也怕。

李自成失去东林党的支持的同时,这些东林党和江南财阀为了对付李自成,就让吴三桂把满清给放进关内了。于是满清就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入关了。

只是最后江南财阀发现,满清也不讲规矩。于是又支持吴三桂反清,其中郑芝龙父子也掺和了进去,但吴三桂和郑芝龙父子根本不是满清对手。转变阵营,与江南财阀结盟的李定国同样也是无力回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直到最后,这些官僚和商人才知道,明王朝才是最好的。可是国家已经被他们彻底给玩崩了。

明末的历史告诉了后人一个很深刻的道理,民资是肯定靠不住的。特别是开始萌神野心的民资,更是极为危险的。

因为这些民资商人没有国界,他们随时可以改投阵营。

而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罗斯柴尔德财团玩残,导致日不落帝国的衰弱,更是证明这些没有国界的商人一旦强大起来,成为财阀、财团,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简直就是如同长了毒瘤一般。

真正靠得住的财团,必须是有国界的,也就是民族财团。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民族财团,是德国人普法战争前后组建的‘容克财团’,而后日本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展出了民族财阀。二战后罗斯柴尔德财团衰弱,英国和法国也趁机成立了民族财团。

所以说二十一世纪的地球,实际上是一个被财团所控制的世界,垄断是基本规则,所谓反垄断法,只是用来对付民资的有效武器。

例如一家民资公司研发出了一种很赚钱的新产品,那么这个时候财团就可以用反垄断法对其进行制裁,强制挤出市场份额。然后用各种优势,垄断这种新产品。

至于财团垄断的行业,要规避反垄断法也很简单,分别控股几家公司不就行了,然后左手打右手,演给人民看呗!而如同微软那种企业,因为操作系统多了,会导致市场混乱,进而干脆公然践踏反垄断法。

对于穿越而来的朱由校来说,唯一庆幸的也许就是南方的那些财阀还没有联合起来,他们尽管有钱,但是也相互竞争,互相扯后腿,这才是最后被满清趁虚而入的原因。朱由校此时要发展皇家资本,显然环境还是不错的。

然而此时朱由校手上的力量还是不足,一旦南方财阀抱团造反,那声势绝对恐怖。历史上光是郑芝龙父子,也能拉出十几万兵马。尽管此时郑芝龙还没被诏安,还属于不入流的海盗级别,但其他财阀的钱可不少。

所以朱由校反腐可以,却还不能去挑战那些大商人的神经,那绝对是比官僚还难惹的势力。

“微臣鲁莽。”田尔耕知道说错话了,商人这个时候抓一两个还行,要是把那些走私晋商一次性灭了,绝对要出乱子不可。

“皇上,奴婢以为,明年可以在漕运各河道设卡收税,绝对能弄到不少银子。”魏忠贤这时也建议道。

“这个可以有。”朱由校点头道,运河漕运损耗较高,毕竟中运河还没修好。不过朱由校已经懒得去修中运河了,过两年粮食都不走河运了。这些运河就丢给民资商人去用好了,把关卡往上面一设,这条路线爱走不走了。

魏忠贤此时已经不再插手朝堂的政治运作,这种运作活动交给了沈潅负责,所以魏忠贤也把心思花在了税务局上,整天想着如何收刮点银子上来,倒是取得了不少成果,让税务局的税收开始快速增长。

不过税务局的税收方式还是有原则,魏忠贤的这些收刮活动,都是建立这些大原则之上的。例如不能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是最大的原则。再则,对于中小民资也不能赶尽杀绝,这些中小民资有很好的生产组织能力,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一番汇报过后,朱由校十分满意的说道:“你们今年也是辛苦了,朕都看在眼里,既然也到年底了,朕就赏赐你们每人十万银元吧!”

“谢皇上恩典。”

田尔耕和魏忠贤连忙跪下叩谢,其他都是虚的,银子才是实打实的。而且这些银子是皇帝亲自赏赐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收入。

这让田尔耕和魏忠贤,成了体制内收入最高的官员。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最为简单,单也最为实用的驭下手腕,正如袁世凯所说的那样:一手拿着屠刀,一手拿着银子。听话的看赏,不听话的吃刀。(未完待续。。。)。.。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