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3章 沈阳不保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3章 沈阳不保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寒冬腊月,北风朔朔。

这年的冬天,宫内的太监和宫女们日子都比较好过,皇帝给他们提高了待遇和物资供应,不用怕被冻着、饿着。每天工作也都经过调整,各部门各司其职,宫内运转得井井有条。

朱由校成功的成为了太监和宫女们拥戴的皇帝,各部门的高级太监此时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贪污现象。

主要是朱由校在管理上用了心思,防止贪污更重要的还是靠制度,以及管理上的维护。而不是寄托于个人品德和自身约束,那样完全是治标不治本的。

这天早朝,御史冯三元之前弹劾辽东经略熊延弼各种罪状,蒲河一败有八百多名就将士丧生,所以也就成了东林党发难的理由。

熊延弼是一个主守派官员,但也并非怯战,还是有些本事的。辽东尽管不能说被晶莹的如同铁桶一般,但是**哈赤想要取得更大的战果却是不太可能。只要有熊延弼在,沈阳基本上固若金汤。

只是熊延弼此人,是东林党的死对头。当初在朝中担任御史,专门攻击东林党。因此获得了万历皇帝的亲睐,同时因为知兵事,从而当上了辽东经略。

御史冯三元弹劾了熊延弼,熊延弼也撂担子不干了,直接上书请辞。熊延弼此人虽有一些才干,但是脾气暴躁、意气用事,终究难成大器。

原本朱由校还想以临阵换帅不妥当的理由来拒绝东林党的要求,设法把熊延弼继续安排在辽东经略的位置上,没想到熊延弼自己上了一道奏章,让朱由校的计划流产。

朱由校无奈,只能批准了熊延弼的请辞奏折,再一次让东林党得逞了。

接下来也就那样了,东林党趁机把袁应泰推举出来,让朱由校任命其为辽东经略。朱由校面无表情的同意了,心里只能叹息一声,看来沈阳不保了。

明末只要是东林党一派经略辽东,马上就会出问题。难道东林党人都是蠢猪?当然不是,不是他们蠢,而是他们贪。

辽东每年光是京运军饷就高达300万两以上,有时候甚至会突破500万两,再加上地方屯垦所得,这是多么庞大的支出。

东林党人想要争这个职务,为的就是贪钱。前线士兵的军饷被贪,为了生存有时候甚至把武器装备都卖了。上行下效一番,军队马上**。这样一来,军队又如何打仗?

而且东林党大佬们贪得差不多了,就会组织一波‘强行送温暖’活动,让一群乌合之众出城浪战,然后被野猪皮杀得大败亏输。如此一来**哈赤就不会被剿灭了,朝廷就要往辽东砸更多的银子。

武将是养寇自重,东林党是养寇自肥。当初**哈赤实力弱小的时候,东林党先是造了一堵墙,把**哈赤隔离出去,让**哈赤安心消化地盘。等**哈赤壮大得差不多了,东林党又非常配合的把墙拆了,让**哈赤继续壮大。

**哈赤这个强盗团伙抢到了东西,这些东林党也是有利益的。因为野猪皮要从大明购买作战物资,那么就要和晋商进行交易。晋商赚到了银子,东林党大佬们自然也有银子拿。

辽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三角利益。

**哈赤、东林党、晋商相互协作、掩护,最后才演变成了满清入关,东林党寒了多少将士的心,根本就数不清。例如崇祯年间的孔有德在登莱反叛,无非就是因为毛文龙不愿配合东林党人攫取利益,而投靠东林党的袁崇焕在东林党的指示下把毛文龙斩了,结果寒了孔有德等人的赤诚之心,最后才走上反叛之路。

历史上被痛骂的吴三桂,实际上也只是东林党的棋子。历史上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被满清俘虏,之所以能够逃回来,不过是东林党和野猪皮暗中交易的结果。

因为李自成进京后,拷问百官,仅在京城就从这些官员府邸中搜出了800万两白银,而此时的百官自然就是东林党。李自成和东林党彻底撕破脸,东林党自然是指示吴三桂倒戈,让满清入关先灭了李自成。

只是没想到,最后玩脱了,东林党已经无法满足满清越来越大的胃口了。满清之所以能夺得天下,不是满清能征善战,汉八旗才是满清夺取天下的主力军。因为满清足够野蛮,汉八旗如同炮灰一般的上阵厮杀。加上满清可以靠抢掠来维持后勤,可以组建更多的军队,所以才让满清夺取了天下。

**哈赤这个强盗团伙,战斗力并没有那么恐怖。只要没有内应,明军有足够的军饷、物资供应,换个靠谱点的主帅,灭掉这个强盗团伙不过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朱由校通过利益挂钩,基本上拨开了历史的迷雾,看到了本质问题。东林党已经给明王朝上了一个套索,这个套索已经越勒越紧,最后将会把明王朝绞死。一同遭殃的,还有大明的上亿子民。

此时的朱由校还无力反抗,只能继续隐忍。

国家财政还是要管一管的,因为太仓库亏空,朱由校这天上朝,再一次催促江南缴纳拖欠的200余万税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在朱由校的再三催促下,江南地区拖欠的两百万两税款终于是慢吞吞的征收了上来,暂时弥补了太仓库的亏空。

只是明年的财政,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意识到危机的朱由校,加快了自己的脚步。退朝后,朱由校就忙得脚不着地。

正在筹建的‘大明皇家银行’,已经招募到了第一批员工,其中有三个是从山西票号里挖来的掌柜,拥有充足的经验,普通员工招了十几个,都是年轻秀才,有足够的文化水平,朱由校打算把这些秀才当成骨干来进行培养。

此时朱由校正在做人员培训方面的事情,银行如何运作,还有业务范围什么的,都是需要培训的。

只要培训出了第一批职员,后面就不用朱由校费心劳神了。

另一件事就是整顿兵仗局,兵仗局是宫内生产军事装备的部门,朱由校去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只是一个作坊。

而且兵仗局制造的兵甲,更多的是仪仗所用,质量方面还不太达标。

“官家工匠所造军器之所以不合格,主要还是工匠待遇太低,以至于工匠们只能偷工减料,否则甚至都无法造出军器。”孙承宗为朱由校指出了问题所在。

明代的工匠,属于贱籍,因为待遇不够高,逐渐被商人挖了墙角,很多工匠都流失了。

工部的军事装备生产朱由校一时半会也插不上手,但是宫内二十四部门里的兵仗局却是有绝对的权力的。

随即朱由校下了一道圣旨,召各省生产军器的工匠进京。朱由校要训练军队,兵仗局这点工匠是远远不够用的。

朱由校决定以兵仗局的工匠作为底子,在宫外成立一个‘皇家军工厂’。xh118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