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10章 黄河决口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10章 黄河决口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皇家科技学院的成立,意味着日后的各种研究工作,不再需要朱由校亲自出马了。

秋收已经快要到了,济民粮行抽调了大量资金,开始在南方抓紧布局,从而垄断官府折粮的收购。

南方的折粮价格极为便宜,每石只要三四钱。只要能收购个一千万石,扣除各种费用,五百万两白银的利润是妥妥的。

为了收购这些折粮,运输方面朱由校召来曹金玉和钱万元,一起商议出了一个方案出来。此时皇家海运公司,以及浅胖子的恒昌海运公司,目前还没几艘海船。不过并不代表没有船,长江水运体系中就有许多大船。

只是这些大船一般不走海陆,因为海陆存在一定风险。

在大量资金砸下去之后,江淮等地的造船厂,同样也接到了订单。同时还在购买旧船,基本上只需要半年时间,船队规模就能初见规模。到时候再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或者一些粮食就在南方进行销售,都是可行的方案。

这一票干下来,利润巨大。

朱由校除了给予曹金玉收购折粮的特权,同时还说道:“朕会让厂卫进行配合,哪个县官敢将折粮卖给其他粮商,立即逮捕问罪。”

北方倒是不需要这么搞,可是南方却是必须进行震慑了。

此时的南方基本上处于高度自治的状态,朱由校的政令未必能在南方彻底通行,这也是很多东西他没办法把手伸到南方的原因。

南方士族、财阀的力量盘根错节,实在让人头疼。

这次朱由校染指折粮利益,自然也是会遭遇阻力的。尽管这利益原本是朝廷的,只是被有权贵背景的商人挖了墙角。

锦衣卫和东厂是必然需要进行配合的。

“陛下,除了收购折粮,微臣以为还可以在南方收购一些低价粮,济民粮行同样可以在南方那些大城市开设粮铺。”曹金玉建议道。

“这个可以缓一缓,不要打草惊蛇了。”朱由校摇头道,这和他的策略是不符合的。因为南方士族和财阀的力量有些太大,只要表现在舆论掌控能力和财力方面,所以朱由校并不打算立即和他们撕破脸。

所以一直以来,朱由校的动作大部分都是在长江以北地区。对南方的征税什么的,都还没有一点苗头,只是在北方征了商业税。

这个架势对于那些南方士族和财阀来说,只要还没有具体威胁到他们,他们最多也就是嘴上喊一喊,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出来,双方起码还没撕破脸。

毕竟皇家资本此时还在孵化之中,并没有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资本集团,这个时候撕破脸了,很容易遭到南方财阀的商业围剿,尽管皇家资本有官方力量作为依仗,南方财阀也有政治关系。

扯到最后,实际上又是党争的问题。

“我们只在南方收购粮食,暂时不要去碰南方的粮食零售,这是那些财阀控制的主要产业之一。”朱由校补充道,相比于北方各省,南方的财阀已经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商业垄断,这种商业垄断虽然很多是卡特尔模式,但是中国的卡特尔垄断模式,往往很有效果。

所谓卡特尔,就是竞争对手之间约定各自的市场份额,以及商品价格,从而进行联合垄断。

中国商人,往往比西方人更注重信誉。

在明末这个资本萌芽阶段,明末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基本上都是采用卡特尔模式,辛迪加则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毕竟中国这么大,商人那么多,辛迪加完全没有出现的可能。

至于托拉斯模式,江南财阀就更不可能搞出来了。

在垄断模式上,卡特尔是最低级的,只能孕育资本小怪兽。辛迪加则相对高级,可以孕育出资本大怪兽。托拉斯是最高级的垄断方式,则会孕育出资本超级怪兽。

后世的英国发展出的就是卡特尔模式,德国人发展出的则是辛迪加模式,因此德国人具备了挑战英国的实力,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成功将英国从世界霸主的宝座上拽了下来。

美国发展的则是托拉斯垄断模式,资本力量最为恐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便开始高调起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那么我们看看皇家资本,实际上皇家资本的垄断模式,就是究极的‘托拉斯’模式。只要皇家资本成功孵化出来,江南财阀算什么,就算不用强权抄家,通过资本的运作和市场的争夺,就能轻松吞掉他们。

资本的孵化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动荡会产生损失,所以暂时还是不要和江南财阀撕破脸的好。

曹金玉显然对局势并没有太深入的认识,毕竟他并没有站到这个高度去思考问题,也不需要他来思考财团战略。朱由校不让他染指南方零售市场,他也只能无奈作罢。

就在朱由校和曹金玉他们商定了粮食收购的问题后,李朝庆急匆匆的跑进了养心殿。

“皇上,不好了,黄河决口了。”李朝庆将一封奏折呈了上来,朱由校心中一惊,连忙一把拿过奏折看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天启元年秋九月,黄河在灵壁、黄铺一带决口,由永姬湖出白洋小河口,仍与黄会,故道遂湮涸。

这次决口,淹了两个县。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黄河入海口没有变道,依旧好是夺淮入海的格局。

“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受灾?”朱由校发现奏章上竟然没有这些信息,李朝庆连忙摇头,显然也不知道。

“你妹啊!”朱由校气得把奏章丢到一边,下面的官员办事实在不靠谱,这么重要的数据都不统计上来。

左右走了几步,朱由校思考了片刻,内帑还有银元1200万左右,赈灾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这黄河是个隐患,肯定是要进行治理的。

过去黄河的治理,每年黄河两岸居民枯水期是要用人力进行清淤的,如今显然没这事了。之前明王朝任命潘季驯治理黄河,采用束水攻沙的方法,倒是把黄河治理得稳定了下来,但因为淹了皇陵,潘季驯被削了职。

如果再不投入资金治理黄河,决堤、决口定然会时有发生。到时候,灾民一多,问题就来了。

“马上从内帑调拨30万元进行赈灾,再拨款200万元加固黄河中下游堤坝,在被淹当地招募难民做工。”朱由校因为不太清楚受灾人数,于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30万银元用于提供灾民所急需的粮食,先别把人给饿死了。接下来再通过招募灾民做工的方式,每天给灾民二十文的工钱,灾民就饿不死了。至于就业岗位,可以通过加固黄河堤坝来提供。

剩下的,就是注意救护那些失去亲人的老弱病残,基本上就不会出现什么动乱了。

不过这次赈灾派谁去啊?这还是得商量一番得,朝臣们得知消息,纷纷上奏举荐人选。看着这些举荐名单,朱由校一脸的怀疑。基本上全是东林党官员,东林党在崇祯年间的疯狂贪污行为,简直让人震惊,这让朱由校自然难以将这次赈灾行动交给东林党官员主持。

人选确实是个问题啊!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