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1章 再次出宫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1章 再次出宫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这天晚上朱由校召见了御马监掌印太监张炎。

“奴才张炎,叩见皇上。”张炎有些忐忑的进了养心殿,不知道是不是皇上昨天检阅了腾骧四卫后不高兴,这些天他已经很努力的在研究如何整顿御马监了,只是刚上任不久,还没来得及采取具体整顿措施。

“张炎,御马监如今有多少战马?”朱由校问道。

“启禀皇上,战马奇缺。如今不仅是边关将士缺马,皇家亦是如此,御马监只有两千余匹良马可为战马。”张炎回答道,一边连忙解释道:“之所以缺马,主要是光禄寺茶马贸易被民间商人走私抢了生意,以至于良马尽入民间,朝廷在茶马贸易中只能换到一些下等马匹,挽车拉货还可堪一用,却是上不了战场。”

原来大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贸易,是朝廷垄断的。这种边境贸易,往往用很几十斤粗糙的茶砖就能换到一匹好马,然后再由朝廷把马卖到民间,钱先存在光禄寺的仓库内,等战时再把银子拿出来购买战马。

万历年间,光禄寺存了上千万两白银,不过三大征过后,这笔银子已经用光了。而民间走私则非常猖獗,贿赂边关士卒出关贸易,几乎都是明目张胆的在做了。边军武官也大量参与其中,边军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腐化问题。

“现在买一匹良马要多少银子?”朱由校问道。

“启禀皇上,马市分上上马、上马、中马、下马、驹5种,一匹上上马需白银20两,若是商贩贩运关内,一匹甚至需要30两。上马则需要白银15两,关内购买大概也要20两一匹。”

“能否派人到关外购买?”朱由校问道。

“关外贸易马匹需要货物,直接用银子难以购买,民间私茶太多,官家也难以竞争。”张炎说道。

没有战马,这让朱由校很头疼。

“这样吧!你出宫去替朕购买战马,朕给你20万两,你想办法买一万匹战马回来。”朱由校一咬牙,贵就贵一点,先把骑兵练出来再说。

“是,皇上。”张炎领旨,随后朱由校让李进忠拟好圣旨,又给张炎拨了二十万两银子,张炎第二天就奉旨出宫采办战马。

张炎出了宫,立即前往张家口调查情况。年方十六岁的张炎,面对皇帝的信任,正是一腔热血,脑子里都想着如何才能更省钱的买到更多的马匹。

自从决定亲自练兵之后,朱由校就每天向孙承宗学习如何治军。在学习方面,朱由校还是非常用心的。

很快朱由校就掌握了很多治军知识。

朱由校一边算了一下账,自己如果要组建一支6000人的骑兵部队,成本方面显然非常高。

购买战马,支出20万两。

武器、铠甲方面,每个骑兵起码要投入10两银子,才能算是装备精良,那么需要6万两的成本开支。

士兵加上马匹,每个月开支起码要2两白银,加上2两的军饷,那么一个月就要2.4万两。加上节假日发放一些奖励之类的,一年下来起码要30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组建一支这样的骑兵,需要60多万两白银。第二年的开支倒是会减少,但起码也在40万两白银左右。

这绝对是吞金兽啊!

就算是国家财政,也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玻璃生意尽管赚钱,不过市场毕竟有限。这玩意又是耐用品,价格会越来越低,尽管能够扩大生产规模,然而一旦价格降到被运输成本摊平利润的时候,就没钱赚了。”朱由校苦恼的思索了半天,觉得还是要继续赚钱才是啊!

否则这点钱,别说是补贴国家财政了,就是自己练兵都不够。

看来还得想办法赚钱啊!

好在自己现在已经有了不少本钱,手上能动用的银两还有上百万两。

“小光子,召田尔耕护驾,朕要微服出宫。”朱由校对身边的督知监小太监吩咐道。

“是,皇上,奴才这就去。”小光子名叫赵光,今年十三岁,因为比较机灵,悟性也不错,在学堂里学习刻苦,算是个可造之材,所以朱由校把他提拔为督知监侍奉太监,平日就跟在朱由校身边,专门负责传召什么的。顺便培养一下看看,若真能成才,日后也多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手。

小光子马上出去让人召田尔耕带队护驾,客氏则给朱由校换上了出宫所需的衣服,一边对朱由校说道:“皇帝,你出宫可要小心些。”

“朕知道。”朱由校点了点头,实际上也没啥危险。天子脚下,谁敢乱来?何况自己有锦衣卫和东厂高手护驾,寻常阿猫阿狗根本近不了身。

准备了将近半个小时,田尔耕也在宫外等待。朱由校随即带着两个贴身护驾的大内高手,再次出宫去了。

此时已是农历十二月,天寒地冻。一场大雪过后,难得早晨出现了明媚阳光。这个大好天气,朱由校自然不愿意闷在宫里,出去走走看看,不仅可以散心,说不定能找到什么商机呢!

这次出宫,朱由校没有带李进忠,他忙着安排东厂的刺探活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沿着前门大街一直走到了自己开设的那家皇店门口,朱由校驻足观看了一阵,发现店内相比刚开张时的热闹场景,已经萧瑟了不少。

京城能消费得起的,愿意消费玻璃镜、玻璃窗的权贵、富商都已经消费了,现在的生意主要是那些把玻璃镜贩卖到外地的客商,其中最主要的客户还是江南客商。

琉璃店掌柜张泉升看到朱由校这群人,知道了是皇帝来了,连忙出来迎接。

“生意这么样了?”朱由校问道。

“启禀皇上,现在店里的生意基本上都是靠江南客商撑着,之前已经有一大批货运往江南,估计再等大半个月才有大批订单。以草民之见,若是不降价的话,到年底应该能有200万两进账。”张泉升回答道。

“不错,做得不错。”朱由校满意的点头道,张泉升连忙躬身说道:“全是皇上的功劳,若非这镜子和琉璃窗乃是皇家出售,价钱也不可能这么高。”

这话倒是没错,玻璃镜和玻璃窗自从被叫成琉璃之后,就变成了皇室专用的,逼格一下就起来了。

加上宫内的工匠制作镜框什么的,艺术方面都是顶尖的,又有了艺术方面的附加值,这才造成了让人目瞪口呆的暴利。

再有一个,就是本事奇货可居。意大利人虽然能造镜子,但还没有掌握制造大块平板玻璃的技术,所以镜子撑死就那么点大。和皇家的镜子一比,完全就是云泥之别。

“皇上,以草民之见,琉璃生意要想做大,仅凭京城一家商铺是完全不够的,最好是能把商铺开设到扬州、南京,甚至是福建、广州等地,那些地方才是白银多到不可想象的地方。”张泉升尝试着建议道。

“这倒是没错,扬州有私盐之利,南京有勋贵,福建、广东有海贸之利,都是天下财富汇聚之处。”朱由校听了后点了点头头,

经济方面,北方是远远不如中部和南部地区,中部盐商的私盐已经非常猖獗了,而海洋贸易更是明王朝的毒瘤。因为明代的海洋贸易不像宋代那样是靠技术性商品换取更多的原材料进来。

明代的海洋贸易,卖的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钢铁、丝绸、棉布,换来的却是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开采出来的白银。这些白银直接流入民间,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普通老百姓不仅没有得到利益,反而更穷了。

北方基本上也就是京城、张家口这些地方钱比较多,京城的财富主要是朝廷汇聚,而张家口则是与异族通商而汇聚的财富。

“这样吧!分店你来负责。另外在南京再设立一处制造厂,免去长途贩运的麻烦。朕给你百分之一的抽成,卖得越多,你也拿得越多。”朱由校对张泉升说道,张泉升是朱由校开设琉璃店的时候临时招聘的掌柜,如今做的不错,朱由校也就能放心些。

“谢皇上。”张泉升激动的跪地谢恩,这些御用琉璃的商机绝对是无比巨大的,每赚一百两抽一两银子的分红,那用不了几年,他就能积累几万两的身家。这对于一个普通掌柜来说,简直就是泼天般的富贵。

——————

新书发布,大家收藏走一波!谢谢支持!xh118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