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02章 强烈反响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02章 强烈反响

作者:夏烽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56:23 来源:书海阁

“卖报,卖报,《大明日报》首日发行,只要两文钱。”

“卖报,卖报,东江军游击作战,再斩建奴百余人。”

这一天,京城的大街小巷上,出现了一阵阵的报童吆喝声,同时一个个卖报点也遍布京城各个商铺。

皇家资本经营的酒楼、粮铺之类的商铺外面,都设立了一个小小的卖报点。行人纷纷赶到惊奇,大明日报?

仔细一看,原来是报纸。

这倒是不稀奇,民间报业在明代本就存在,而且很多都实现了盈利。只是《大明日报》作为官方报纸,却是让人们感到稀奇了,于是纷纷掏钱购买。

只是一些文人买了之后,不由纷纷骂娘。

“这大明日报,怎么如此排版?文字竟是从左到右?而且还是横向书写。”一些人看得极不习惯。

“虽然不是很适应,不过这些分段符号还是颇为实用的,看起来方便不少。”一些人看过报纸后同样也发现了其中的优点,那就是标点符号。

古代人为什么要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式呢?西方人为什么又是从左到右的书写方式呢?

这其中是有些玄机的。

中国是以道家文化作为基础的文明,道家的主要理论是用于修仙的。人要成仙,那么就是逆水行舟,正常人出生后是从先天步入后天,而道家做的事情是从后天返回先天。

左手代表先天,右手代表后天。

进而形成从右到左的段落排列方式,总体来说,中国的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不适合全民普及。

西方人发展的则是平民文化,则是遵循人道规律,从左到右。

朱由校采用后世的排版方式,主要是决定发展平民文化。这种平民文化的用处,基本上仅限于让老百姓识字,依旧是不如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

后世基本上人们都能认字,但是愚昧之人不依旧遍地都是,全世界皆是如此。本质上,后世的普通民众,就算能认字,但是和古代的文盲是没有太大的层次区别的。世界各国的统治者,都不会想让人民变得太聪明,最好是政府说什么,人民就信什么的那种。

可是学了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之后,将形成辩证和类比的思维方式,这种人看待事物本容易看透本质,统治者想要忽悠这群人,实在是有些勉强。特别是汉代在汉武帝之前,是用道家的黄老之术进行治国,导致文化份子都快成精了。所以汉武帝开始搞独尊儒术,将儒家寄生在道家文化之上。汉武帝的尝试让后来的统治者感觉挺成功的,于是历代就继续沿用。

发展到明代,儒家已经走火入魔了。

朱由校现在要把儒家踹到一边,同时发展出一些平民文化,进行全民教育什么的,这文字排版自然要改,所以先再《大明日报》上进行尝试,如果不成功,大不了把排版改回去。

然而《大明日报》的发行,还是十分顺利的。

仅仅当天就在京城卖出了将近5万余份,虽然读者对于排版有诸多吐槽,但是《大明日报》却凭借着比民间报业更加低廉的售价,以及能加丰富的内容,还有更加直白的文字,以及更加让人一目了然的标点符号,成功的抓住了读者。

民间报纸,首先不可能做成如《大明日报》这么大的信息量,这年头尽管存在民间报业,但是普遍具有地域限制,信息量大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那么一个区域的销售上不去,那就要蚀本了,本身报业就不是什么太暴利的行业。民间报业的很多信息,实际上就是来源于朝廷官场,规模性普遍较小。

再有一个,民代的民间报业并不是走廉价多销的模式,一份报纸最便宜也要三五文钱,版面普遍较小。而且大部分民间报纸实际上是手抄报,并非是用活字印刷技术。因为规模小,确实可以手抄。他们卖的报纸,更多的是在卖信息。

人总会对外界有一种求知**,特别是文化人。这个时候三文钱一份报纸也好,十分钱一份报纸也好,在信息缺乏的环境下,他们都可以接受,只是说价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购买频率。

而且明代的民间报业,实际上也不敢把规模做得太大,谁愿意被朝廷盯上?毕竟朝廷又没有相关法律,万一做得太大惹上官司,那可就不是开玩笑的了。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民间报业选择把规模做得非常大,从而进行广告盈利。

既然手抄报能赚到钱,而且还比较安全,为什么要搞廉价报纸呢?

结果《大明日报》一出现,仅仅首日发行量就突破了5万份,因为低廉的价格,而且内容还比较多,从而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特别是那些关心政治新闻的群体,《大明日报》上面,报道的内容很多都和皇帝有关,想要了解皇帝的动向,买一份《大明日报》就行了。

第一天的《大明日报》,并没有太多的猛料,但是信息量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谣言的驳斥,还是对舆论的引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普通老百姓,即有分辨能力,实际上也没有分辨能力,只看信息掌握在谁手上,以及传播的信息是否太离谱了。

然而就算是比较离谱的信息,如果只要官方进行反复宣传,那也能三人成虎,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是真理。

《大明日报》的出现,无疑是那些官员极为关注的。当天东林党那些官员,基本上是人手一份《大明日报》,对于排版纷纷骂娘,然后又仔细的看完了报纸。

皇帝突然办报进行舆论引导,叶向高这些人精,自然看到了皇帝的用意。不由感觉到了危机,如果皇帝与普通百姓的民意相结合,双方拧成一股绳的话,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正在叶向高等人商讨对策的时候,第二天《大明日报》丢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大明日报》第00002号刊,显目的头版版面上,抛出了‘大明税收’的报道主题,客观的分析了大明开国两百多年下来,人口繁衍生息,工商不断发展,结果税收不增反减的事实。过去朝廷每年在田赋上的收入,甚至达到三千万石以上,可如今大明的田赋规模已经下降到了两千万石。同时过去军户不仅不需要调拨军饷,反而每年还能上缴两千多万石的粮食,如今朝廷不仅失去了这部分的收入,反而每年还要向九边补贴200万两军饷,同时辽东军饷已经增至500万两的财政窘境。

同时还罗列出了朝廷一年下来的财政开支项目,以及财政赤字规模,以及皇家一年用度的花费清单。

从清单上看,朝廷一年下来,财政赤字竟高达400余万两白银。

当天《大明日报》在京城销售量暴增到了八万份,头版所报道的大明税收问题,顿时引起了民间强烈的反响和议论。

皇帝和东林党讲不通这个道理,那和老百姓讲这个道理呢?

第二更到,晚上0点冲榜,还会更新一章!

喜欢重生明末当皇帝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明末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