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九零年头声声慢 > 第65章

九零年头声声慢 第65章

作者:张大姑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13:50 来源:免费小说

  “你看着,买双皮鞋回来给慢慢,马上下雪了,她在学校里面冻得慌,脚冷不行。”

  张向东就点点头,记下来了,他在外面跑,每次回来的时候,就给家里打电话,看看要什么。

  妹妹每次都很积极了,说要吃什么玩什么,到了慢慢这里,慢慢很少说要什么的。

  她懂事,不舍得花钱。

  其实孩子太过成熟,太过于懂事,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被迫长大的残忍。

  可是她又很心疼父母,觉得赚钱不容易,她也不爱去吃零食,少花点钱吧。

  作者有话要说:预收文:《我不做花瓶好多年》——一个花瓶成精的故事。

  张星星长得是真美腻,人送外号“行走的花瓶”,笃定背后一定有人。

  真花瓶张星星气哭了,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修炼,赶在建国以前成精,不做花瓶好多年好不好?

  “张星星啊,看她那脸,肯定砸不少钱保养,她哪来那么多钱?就靠我们的工资白日做梦吧,肯定有人。”

  真花瓶面无表情的经过,话都让你们说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天生丽质难自弃,美貌是我身为一个花瓶的自我修养好不好?

  第74章

  好老师

  两年后。

  慢慢长得高了一点, 她现在的身高, 就是一米七,在北方的女孩子里面,算得上是高挑。

  等着初三年级开学的时候, 慢慢上了两年的学校就没有了,她们所有人, 要到镇上去上学了。

  乡里面的她的中学,已经不复存在了,楼房老旧也没有宿舍楼, 镇上建了一个大的学校,大家都搬过去。

  马永红送着她去镇上,还是摩托车上面带着铺盖卷, 带着脸盆跟水壶。

  人更多了,慢慢看着自己的名字,在三班。

  班主任是个不苟言笑的女老师, 三十来岁的年纪, 戴着一个发箍, 看起来有一点精致, 却是不好说话的样子。

  以前学校的老师,都分配到镇上各个学校去了,大多数到的不是慢慢这个学校,只有语文老师还是教着慢慢的。

  马永红听着旁边的家长在抱怨,“好好儿的,孩子要中考了, 结果又要到新学校,重新适应老师和讲课方式,耽误了孩子怎么办?”

  是啊,马上就中考了,镇上也有高中,中考一般的就去镇上,如果好的话,就去县里面的实验中学,每年都有人来选拔尖子生的。

  马永红给慢慢铺好床了,就是几张上下铺并列在一起的,慢慢睡在中间第四张床上,两边的床铺都是并列的。

  “你在这里,好好上学,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换学校了就换学校了,我看着很好,一样上学,老师也很好,说不定镇上的老师,教的更好呢。”

  她总是这么乐观,这么看得开,马永红脾气是真大,也是真着急,但是她确实也是真能干,比一般的女的扛事儿。

  到了镇上,慢慢才知道,原来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其实还是蛮大的,比如说一些女生,开始用化妆品了,然后吃的用的也不一样。

  慢慢还是从家里带点东西吃,然后偶尔去食堂吃包子,很少去正儿八经的坐下来,买好饭菜好好吃一顿。

  铺好床了,然后马永红看了一下,“那我先走了,你去教室吧,好好听老师的话。”

  慢慢就点头,她其实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情况,几乎从有印象的时候开始,她就开始经历离别的一切。

  小时候是留守儿童,后来的话,就是外出求学,一步一步的。

  李果果早就看到慢慢的名字了,在前面,他两年的时间,赶上来了,成绩很好了,能考到班级前几名,深得班主任宠爱,成为了一个励志典范。

  “你也在这个班里啊?”

  慢慢看了一下,别的人都不认识,人家也不认识她,她就做到李果果后面的位置去了。

  李果果两年的时间,学习的时候不仅长心眼了,也长了个子,白白净净的,看着人极为的温文尔雅,带着一股子书香气,文文弱弱的,是家里老人都喜欢的那种孩子。

  李大福对儿子满意的很,他现在生意做的大,自从搬到县里面去,就跟转运了一样的,手里面的小钱一直不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很,因此李果果成绩好,他有面儿,极为看重。

  李果果点点头,“你是我们班里的第一名。”

  “什么?”

  “你是第一名。”

  慢慢瞬间就捂着嘴巴,带着一点儿小做作的惊喜,什么感伤都没有了,啪啪啪的跑到教室门口去看成绩单,真的是第一名,好得很啊。

  就美死了,她做梦都想有今天啊,无论含金量怎么样,但是她是地第一名啊,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她也就是个五六名的样子,很难往前的。

  她现在就跟个充电的马达一样,自己给自己蓄电,靠爱发电的那种。

  然后看着李果果,想着抑制一下笑容,但是嘴角老是忍不住的裂开,小声地跟李果果逼逼,“你也考的很好啊。”

  李果果第三名,据说是本科有望的名次。

  看着这前面的丫头扭过身子去,一本一本的整理课本,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别看着干活儿慢,但是心里有数。

  李果果自己笑了笑,龙飞凤舞的在课本上写下来自己的名字,你看他的字儿,绝对想象不出来,他竟然是个这样的人。

  慢慢现在写字,就是还是老习惯,倒插笔,字儿丑的很,看得出来是极力的想要横平竖直好看一点儿,但是看得人怪难为情的,跟小学一年级的比起来略微成熟一点儿。

  但是她每次都很认真的写,也很认真的练字,打从上初中的

  第一节 语文课开始,她就开始每天半张庞中华,风雨无阻,寒暑假都不耽误她练字的。

  只是语文老师有时候都好奇,有的人,练字怎么能不长进呢,都两年了,这丫头白练了。

  说起来语文老师,还真的是因缘巧合,慢慢小时候拉肚子都快不行了,当年张向东用纸箱子骑着自行车,去一个老大夫那里拿的药片吃的,后来就好了。

  这语文老师也是巧了,就是这老大夫的儿媳妇。

  老大夫擅长小儿疾病,最喜欢用偏方,属于赤脚大夫那一种,真正验证了什么叫偏方治大病。

  这还是马永红发现的呢,她有时候去学校,是认识慢慢的老师的,结果又一次慢慢咳嗽了,一直半个月了还不好。

  她琢磨着这样下去不行,因此去老大夫那里开点药,正好是星期天,遇上了慢慢的语文老师,这才知道原来是老大夫的儿媳妇。

  语文老师不能不说是严厉,她是极为严厉的,但是慢慢竟然一点也没有不喜欢她,只觉得她为人格外的方正。

  一直到慢慢长大以后工作了,在以后读书的日子里,经常会想起她来,一个好的老师,受益终生。

  不会无缘无故发怒,也不会大小声,她极为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学习好的不好的一般的,她都要提问,不会的就站着,下一次她还要继续提问。

  初中大家接触文言文,很难,谁知道文言文是个什么东西呢,晦涩难懂,就连课本先的注释都那么几个,根本不懂什么意思。

  一般的语文老师,不过是糊弄过去就算了,只说重点的,背诵重点段落就可以了,至于全篇的意思,大概了解就好了,毕竟是初中生,没那么多的要求。

  可是语文老师不这样,打从第一篇文言文开始,她就是逐字逐句推敲的,每一个字的意思,都要记下来,背过,她挨个提问。

  不仅仅是每个字的意思,每句话的解释还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就这样,慢慢自己都能读懂文言文了,之乎者也的各种用法,她喜欢这些,也爱重老师的人品。

  狠是真的狠,每一篇文言文要检查的时候,手里面都拿着一个大约三四十厘米的棍子,不长,但是打在手心上格外的疼。

  她要提问,回答不上来一个,她就再重新提问一个,相当于给一次机会,要是再回答不上来,那就摊开手心,挨一下的事儿。

  好学生也有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可是她从来不偏袒,照样下黑手。

  总是一节课下来,有七八个学生是站着的,还有十来个是挨打的,她皱着眉头,“你们不用怨我,我这是为了你们好,你们以后就知道了。”

  “以后知道了也不用想着我,我不求你们感谢我,能不骂我就很好了。”

  “出去的时候,混好了我也有面子,说这是王庆荣教出来的学生,别给我丢人。”

  慢慢那时候是真不懂,觉得应该不会感激的,因为上课提问是真刺激。

  不仅仅是文言文,哪一篇文章,她都是掰开了揉碎了,一个词儿用的好,好在哪里?

  这句话用的好,好在什么地方,是用意好呢,还是结构好,还是能表明作者的心境呢?

  再有,文章的主旨大意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这立意到底好不好呢?

  她不是自己说的,她是提问的,开始学新课文的时候,集思广益,大家举手说,她每次不说对也不说不对,只要你说了,她就听着。

  这样的好老师,一辈子,一个就够了。

  严师出高徒,这话儿一点也没错。

  小学的时候,慢慢学语文是兴趣爱好,思维跟脱缰的野马一样,全靠着感觉来。

  可是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她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运用,学会了去体会,这是最为难得的东西。

  在文学上,有个老师能给一点启发,受益终生。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语文老师顿了一下,她故意读的慢一点,尤其是那个卧字,“你们从最后一句话里面,体会到了什么呢?尤其是用了那个动词。”

  她说完了,也不着急提问,来回读了两遍,然后开始提问了,有同学积极举手。

  “娴静。”

  “好,坐下。”

  她不满意,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接连几个都不满意,“你们闭着眼睛想一下,冬天的阳光下,山坡上卧着小村庄。”

  慢慢就闭上眼睛,她瞬间就想起来,上河那个小村庄,从远处看,在山林里面,好似是看不见的一样。

  “你来说。”

  慢慢就站起来,“感觉很舒适,温暖。”

  语文老师就点点头,你说对了,她也没有很高兴的样子,总是一个样子,“对,坐下,是不是感觉到温暖,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小村庄跟老人一样,在那里晒着太阳,这就是温暖,一个文字是带着温度的,就体现在这个卧上面。”

  慢慢眼睛亮晶晶的,她沉浸在这样的世界里面,聚精会神的听着,一节课往往一眨眼就过去了,她的笔总是在动,恨不得把老师说的都记下来,一篇篇课文上,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看起来乱,圈着的字,然后划横线的句子,还有斜着标记出来的手法。

  内容太多了,读书从来不是简单的事儿,干干净净的不叫课本。

  真正的是,把一页纸越看越厚实,然后再慢慢的变成一张白纸,在你的脑子里融入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里面是真实的,我到现在依然感激她,她初中教会我的文言知识,我上大学的时候都比同龄人懂得多,看文言文从来不用查阅翻译的,基本上都能懂。感谢她当年逐字逐句的检查。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